

语文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课堂检测,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训练,课外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第8课《时间的脚印》一、基础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它们被风吹向高空,被水带入大海。蒙古高原发生了风暴之后,北京的居民便忙着掸去身上的尘土。黄河中下游河水变得浑浊,谁都知道这是西北黄土高原被破坏的结果。在山lù、沟hè、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地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泊,垫高了河床。我国洞庭湖的面积逐渐缩小,黄河下游的水面比地面还高,就是有许多泥沙沉绽下来的结果。(1)给加粗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掸(_______)去 湖泊(_______) 山lù(_______) 沟hè(_______)(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3)文中“沙砾”的“砾”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句子的意思。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2.下列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差互(chī) 寂寥(liáo) 悄怆(qiǎo chuàng) 阡陌交通B.箬篷(ruò) 龟裂(jūn) 幽邃(suì) 挑拨离间 C.间隔(jiàn) 诣太守(yì) 蛮横(mán hèng) 袖手旁观D.赋予(fù) 肇(zhào)事 卑劣(lè) 光明正大 3.下列加粗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掸掉(tǎn) 刨刮(páo) 孔隙(xì) 沙砾(lì)B.烘(hòng)烤 浑浊(zhuó) 山麓(lù) 沟壑(hè)C.粗糙(zāo) 龟裂(jūn) 消逝(shì) 犀牛(xī)D.楔形(xiē) 琥珀(pò) 帷幕(wéi) 覆盖(fù)4.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撺掇 震撼 帷幕 人情世故B.静穆 孕育 雾霭 海枯石烂C.眼眶 殒石 驰骋 戛然而止D.辐射 演绎 旷野 震耳欲聋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智者常从万物中有所感悟,因为他的许多才能都是从各种事物中汲取的精华。B.怡人的风景不仅有利于健康,而且还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C.她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为班级作出自己的贡献。D.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虽然身着冬装,漫步田野,仍然觉得不寒而栗。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月亮上来了,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②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 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起来④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跃了出来⑤是一轮灿烂的满月A.⑤④②③① B.①⑤④②③ C.⑤④①③② D.①⑤④③②二、课内阅读品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①根据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间,可以形成1米厚的岩石。……②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③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许多高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作“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了“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1.选文第①段中加粗的词“大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相关小题。武昌阻风 (宋)方泽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1.说说本诗第一句中的“留”字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现代文《墨香》,回答问题。①墨的香,很小众,不腻,不浮,静静地幽居在书房里,不善抛头露面。②小时候,我常闻墨香。③父亲好书法,常躲在一间小屋子里练习。小时候,我觉得那屋子狭窄荫蔽,一脚踏进去,仿佛掉进一眼干涸杂乱的深井里,里面堆满母亲放的旧衣物、破盆罐等杂物。一天,父亲从大队部视若珍宝似的搬来一张覆满灰尘的旧桌椅,仿佛一阵风吹来,都要散了骨架。母亲像迎娶待嫁的新娘,擦洗拾掇了小半天,后又刷上一层枣红色的油漆,放在院中通风,晾晒。几日后,这张桌椅的残破人生像被上帝亲吻过,散发着一种温暖与仁慈的光芒。④一个阳光灿烂的正午,父亲把焕然一新的桌椅搬进屋内,挤在东墙一隅之地,似供奉神明一样虔诚地把笔墨摆上。从此,寂寞冷清的屋子迎来了主宰它的王,缕缕墨香之气淡弱的烛光一般跳跃在小屋内,蛰伏陈年之久的霉尘之味烟消云散了。⑤盛夏的夜晚,当我们因燥热烦闷的天气怨气冲天,被溽热逼迫着,不得不拿着蒲扇跑到屋外乘凉,唯独父亲像古刹高僧一样静坐在书桌前,执笔,沾墨,墨色洇在粗糙的宣纸上,也洇在我年少的心上。我甚至遥想,某个夜色笼罩之时,会不会像聊斋故事里讲的那般,当父亲俯身习练书法时,也有一个蛾眉淡扫,衣袖着香的女子飘进来。⑥过年了,村里很多人都要请父亲写春联,父亲总是满口应下来,然后去集市上挑选质地最好的大红纸。一张张灿若红霞的纸,一滴滴清雅幽然的墨香,让父亲的小屋添了明艳的色泽。看墨在纸上逶迤远走,忽然觉得父亲真的是一位得道的老僧,不管人生几经风起云涌,总是秉承宽容豁达之意,笃定自信地行走……⑦墨香染了父亲的骨,父亲懂了墨香的魂。⑧阳光大好的时候,父亲会带着我,去各个人家送春联,看着父亲亲手写就的春联贴到门上,墨的香似一条清浅的小溪在我年少的生命里淙淙流淌。⑨父亲老了,如一块老墨,独自幽居在老屋,几次劝解,都不愿与我们同住,他说有母亲留下的老屋,有墨有笔,就够了。⑩习墨久了的人,墨早已化身最终的陪伴和最真情的知己罢,墨度己也度人。⑪想起黄永玉年少的故事。有次,他无意间走进一处院子,满满一院子的玉兰花,像几千只灯盏那么闪亮,全长在一棵树上。他大着胆子爬上树,想摘几只,刚上得树去,底下站着一位秃了顶,留着稀疏胡子的老和尚。黄永玉顽劣,丝毫不惧,对自己摘花之事并无悔意。老和尚邀请黄永玉进屋子玩,极简朴肃疏的屋子,靠墙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几个笔筒,几支笔,一块砚台,一堆纸张。年少轻狂的黄永玉冲口就说,你还写字送人?这字不好,没有力量。可当他得知丰子恺、夏丏尊竟然是老和尚的学生和朋友时,少年心里隐隐怀了无限的钦佩,求老和尚为他写一幅字。几日后,老和尚走了,留下一幅字“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世人得离苦”,少年号啕大哭,心上纵横的沟壑被老人留给他的墨色荡平。⑫也曾想执笔习墨,让墨香染进生活里,可又深知,墨太重,己心太躁,还浸不到墨色里去。便长长久久期待着,多年之后,自己老成一块老墨,在人生泛黄的纸页上奔涌、延宕。 (选自《思维与智慧》 2021年9期)1.阅读全文,概括“墨香”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章第⑤段加点词语“洇”分别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人认为第⑪段黄永玉的故事偏离中心,可以删去。你同意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全文,理解第⑫段画横线句子的深刻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听雨》一文,回答1-3题。听雨王继怀 ①静坐在书桌前,窗外正下着雨。听着雨打篷的声音,听着这温馨而又富有诗意的雨声,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耳畔响起了儿时大山里的雨声,想起了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 ②记忆中,大山里的老家是经常下雨的。雨后的山村也是非常美丽的,像一幅水墨画。小溪里的水涨了,村子里池塘满了。雨后山间草木新,空气也变得格外清新,一阵清风吹来,泥土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③微风细而中,我常赤着脚,斗笠也不戴,漫步在田野,任凭雨淋着,享受着而中的这份惬意。母亲发现后,必教育我一番,但再遇微风细雨,我会依然如故。 ④记忆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下雨天坐在屋檐下,看着如诗如画的山村雨景,静静地听着大山里别具风情的雨声。老屋顶上的黛色瓦片,长满青苔的橡子,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都被山间云雾缭绕着。空中飘落着雨丝,活波可爱的小燕子在雨中穿来穿去,用那剪刀似的尾巴剪断大山里的这挂雨帘。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雨打芭蕉,雨敲房顶,雨击田野,雨落池塘……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续,时高时低。听其声,听其调,听其韵,让心灵随着雨声的节奏一起飞舞。我就这么静静地赤着脚坐在屋檐下,感受着大山里而的气息…… ⑤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关于听雨的名篇佳句。宋代大诗人陆游独自一人,在夜深人静时,伴着一盏昏灯,听着雨声,写下了“晚窗又听萧萧雨,一点昏灯相对愁”的诗句:南宋词人竹山先生用听雨概括自己的一生,从少年、壮年一直写到老年听雨,《虞美人·听雨》中,“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写尽了他难以化解的愁思。 ⑥关于听雨,我又想起那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与一位华侨交谈的故事。这位华侨是我的同乡,他得知我来到西班牙,特意到宾馆来找我,与我聊了很久。他说他到马德里已经20多年了,已经习惯了此地的气候水土、生活习俗,熟悉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已把马德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思乡之情却愈来愈浓,只要有家乡人来马德里,他知道了都会来见一见,聊一聊。这位华侨说,他小时候在老家就特别喜欢听雨,有一年回老家正好碰上下雨,他就掏出手机录了一段雨声。回到马德里后,他常把这段在家乡录的雨声放给自己听,每次听着这富有节奏和勃律的雨声,他仿佛回到了童年在老家听雨的那段难忘的时光,回到了万里之遥的故乡。 ⑦在繁华的都市,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推开窗,听着雨声,那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又浮现在我的脑海。今夜,我听的是而声,更是听来自家乡的浓浓乡愁。 (选自《南方日报》,有删改)1.作者想起了哪些和雨有关的故事?请结合文章③-⑥段的内容概括。 2.请结合语境,品析第④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雨打芭蕉,雨敲房顶,雨击田野,雨落池塘……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续,时高时低。 3.请结合全文分析,为什么"听雨"引发了作者的"浓浓乡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语文时间的脚印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基础知识综合,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练习,文件包含2022-202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2022-202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8﹡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8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解析版docx、8时间的脚印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