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05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05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1页
    还剩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05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展开

    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背诵清单             考点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1.时间: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初 2.领先国家:美国、德国 3.主要标志: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4.时代特征:电气时代 5.能源:电力 6.主要成就: 1)动力:电动机、发电机、内燃机; 2)电器:爱迪生发明白炽灯等; 3)交通工具:         汽车: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制造出汽车;               1913年,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飞机: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试飞成功; 4)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化学工业: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      新材料: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塞璐珞的制造技术;              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 7.影响: 对世界: 1)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同时对外扩张增强; 4)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最终导致一战。 对中国: 1)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掠夺进一步加强,先后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 8.特点:1)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2)同时在几个国家发生;        3)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俄日) 10、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2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要趋利避害,发挥其有利的一面。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培养人才,注重创新。4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生态环境。5青少年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树立环保意识考点二   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利:城市化;人口增长;大众教育;劳动力结构变化;妇女社会地位提高;弊:贫富分化 ;环境污染 考点三   近代科学与文化 1.科学:英国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英国达尔文:著《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是生物科学的一次伟大革命。2.音乐:德国贝多芬:创作《命运交响曲》《英雄交响曲》等,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 3.文学:法国巴尔扎克: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著有《人间喜剧》等小说集。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俄国革命的镜子”,著有《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尼娜》等; 4.绘画:荷兰梵高后印象派画家,作品有《向日葵》《夜间的咖啡》;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