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学案设计
展开第3节 伴性遗传
[课程标准要求] | [核心素养目标] |
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 1.生命观念:分析归纳出各种伴性遗传方式的特点,并与相应常染色体遗传特点相比较,深刻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 2.科学思维:能根据遗传图谱,掌握遗传病遗传方式判断的一般步骤,并能熟练判断出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3.社会责任:运用伴性遗传的遗传学原理,指导优生工作或为农牧业生产服务。 |
研习1 伴性遗传的定义和人类红绿色盲
[梳理教材]
1.伴性遗传的概念
位于________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表现出和性别相关联的现象。
2.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
(1)人类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
(2)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型的,用________表示;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__型的,用________表示。
(3)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携带的基因比较________,所以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________相应的等位基因。
3.人类红绿色盲——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红绿色盲基因的位置:________上,Y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的分布。
(2)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情况(正常基因和色盲基因分别用B、b表示)
项目 | 女性 | 男性 | |||
基因型 | XBXB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XbY |
表型 | 正常 | 正常 (携带者) | 色盲 | 正常 | ________ |
(3)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如人类红绿色盲基因b)的遗传特点
①患者中男性________女性。女性中同时含有两个Xb才是患病个体,含一个致病基因只是携带者,表现正常。而男性中只要有一个Xb就是患病个体。
②男性红绿色盲基因(Xb)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③往往会出现隔代遗传现象。即双亲均不患病,却生有患病的孩子。
④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均患病。女性患者(XbXb)的Xb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其父亲的基因型一定为XbY,其儿子的基因型也一定为XbY。
答案:
1.性染色体
2.(2)异 XY 同 XX (3)少 没有
3.(1)X染色体 (2)XBXb XbXb XBY 色盲
(3)①多于
[即时练习]
1.判断
(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决定性别。( )
(2)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一定患病。( )
(3)色盲基因都是由外祖父经他的女儿传给外孙的。( )
答案:(1)×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决定性别,有的不决定性别。
(2)× 男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一定患病,女性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不患病。
(3)× 外祖父的红绿色盲基因一定传递给母亲,但母亲未必传递给儿子,如果母亲是色盲患者,传给儿子的色盲基因也可能来自外祖母。
2.下列有关性染色体及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B.在不发生基因突变的情况下,双亲表现正常,不可能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儿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答案:B 解析:果蝇中Y染色体比X染色体大,A项错误;若不发生基因突变,父亲正常,女儿不可能出现红绿色盲,B项正确;含X染色体的配子也可能是雄配子,C项错误;没有性别之分的生物没有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之分,如豌豆,D项错误。
研习2 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人的外耳道多毛症
[梳理教材]
1.抗维生素D佝偻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1)致病基因位置:________致病基因D及其等位基因d仅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基因的分布。
(2)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对应关系
项目 | 女性 | 男性 | |||
基因型 | XDXD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XdY |
表型 | 患者 | 患者 (发病轻) | 正常 | 患者 | ________ |
(3)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遗传特点
①患者中女性________男性,但部分女患者病症较轻。
②具有世代连续性。
③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因为男患者的基因型为XDY,其XD基因必然来自母亲,并传递给女儿。
2.人的外耳道多毛症——伴Y染色体遗传病
(1)致病基因的位置:仅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2)Y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①患者均为________;②连续遗传;③患者的________和________一定患病。
答案:
1.(1)显性 X (2)XDXd XdXd XDY 正常 (3)①多于
2.(1)Y (2)①男性 ③父亲 儿子
[拓展提升]
一、“四步法”判断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1.判断是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
若系谱图中的患者全为男性,并且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全为患者,则多为伴Y染色体遗传;若患者男女均有,则不是伴Y染色体遗传。
2.判断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3.判断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X染色体上
(1)若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病
(2)若已确定是隐性遗传病
4.不能确定的类型,则判断可能性
(1)若为隐性遗传
①若患者无性别差异,最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若患者男多于女,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2)若为显性遗传
①若患者无性别差异,最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②若患者女多于男,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二、X、Y染色体结构分析
(1)控制人类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只位于B区段,在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2)控制人类外耳道多毛症的基因只位于D区段,在X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3)也可能有控制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A、C区段,即可能出现下列基因型:XAYA、XAYa、XaYA、XaYa。
三、基因位于X染色体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实验判断
(1)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①适用条件: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②基本思路一:
(2)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即时练习]
1.判断
(1)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女患病比例基本相当。( )
(2)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患病男孩,则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
(3)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正常女性的儿子全正常。( )
答案:(1)×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女性患病比例高于男性。
(2)× 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一个患病男孩,则该病为隐性遗传病。
(3)√
2.(2021·濮阳高一检测)下图是具有两种遗传病的某家族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若Ⅰ-2无乙病致病基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Ⅱ-3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8
D.若Ⅱ-4与一位正常男性结婚,生下正常男孩的概率为3/8
答案:C 解析:图中Ⅰ-1和Ⅰ-2均患有甲病,但其子代中有一个表现正常的女儿(Ⅱ-4),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1和Ⅰ-2均无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儿子(Ⅱ-6),说明乙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已知Ⅰ-2无乙病致病基因,则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的基因型为A_XBX-,其为纯合子(AAXBXB)的概率为1/3×1/2=1/6;Ⅱ-4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aaXBXB、1/2aaXBXb,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aaXBY,二者婚配生下正常男孩(aaXBY)的概率为1/2×1/2+1/2×1/4=3/8。
【解题探究】
(1)个体基因型有多种情况时,要写出各种情况的概率,如本题中Ⅱ-4的基因型及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2)正常男孩是指所有子代中表现正常且是________性个体,需考虑性别。
答案:(1)1/2aaXBXB 1/2aaXBXb (2)男
伴性遗传中概率求解范围的确认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凡其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如“生一色盲孩子的概率”。
(2)只在某一个性别中求概率:需避开另一性别,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如“生一男孩患色盲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性别本身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率(1/2)列入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如“生一色盲男孩的概率”。
研习3 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梳理教材]
1.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推算后代的患病概率,指导优生
婚配 | 生育建议 | 建议依据 |
丈夫正常,妻子患红绿色盲 | 生______ | 该夫妇所生男孩均患红绿色盲,女孩______________ |
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正常 | 生______ | 该夫妇所生女孩全部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男孩________ |
2.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指导育种
(1)鸡的性别决定方式:由性染色体Z和W决定性别;雌性的两条性染色体是________型的,为________;雄性的两条性染色体是________型的,为________。
(2)芦花鸡羽毛上有黑白相间的横斑条纹,是由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B控制,W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及其等位基因。
(3)根据性状选择雌性雏鸡的实验方案:选择________雌鸡与________雄鸡杂交,从F1中选择表型为非芦花的个体保留。
答案:
1.女孩 均为色盲基因携带者 男孩 均正常
2.(1)异 ZW 同 ZZ (2)Z (3)芦花 非芦花
[延伸思考]
(1)若等位基因A/a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雌性共有几种基因型?雄性呢?理论上最多有多少种不同的杂交组合方式?
提示:雌性有XAXA、XAXa和XaXa三种基因型;雄性有XAY和XaY两种基因型;理论上可以形成6种杂交组合方式,即XAXA×XAY、XAXa×XAY、XaXa×XAY、XAXA×XaY、XAXa×XaY和XaXa×XaY。
(2)上述杂交组合中,后代的性状表现同性别表现出关联关系的有哪些组合?它们的后代表型如何?
提示:XAXa×XAY和XaXa×XAY两种。前者后代雌性均为显性,雄性显隐各半;后者后代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
(3)综合(1)中所有杂交组合,它们的后代中,雌性表现出显性性状的概率与雄性相比,有何不同?这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男女发病率高低有何关系?
提示:后代中,雌性表现显性性状的概率均大于或等于雄性。可以据此得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的结论。
[即时练习]
1.判断
(1)性染色体组成为ZW型的生物,W染色体来自父本。( )
(2)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 )
(3)所有具有性染色体的生物,雄性性染色体组成都为XY型,雌性性染色体组成都为XX型。( )
答案:(1)× 性染色体组成为ZW型的生物,W染色体来自母本。
(2)√
(3)× 鸟类的性染色体为Z和W,其中雌性为ZW,雄性为ZZ。
2.下图表示某遗传系谱,两种致病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如果2号不携带甲病基因,则甲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
B.如果2号不携带甲病基因,4号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
C.如果2号携带甲病基因,则4号与1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4/9
D.如果2号携带甲病基因,则再生男孩患病或女孩患病的机会均等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可知,1号和2号都不患乙病,但他们有一个患乙病的女儿,说明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号和2号都不患甲病,但他们有一个患甲病的儿子,说明甲病为隐性遗传病。如果2号不携带甲病基因,则甲病一定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A正确;设控制甲病和乙病的基因分别为A、a和B、b,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1号的基因型为BbXAXa,2号的基因型为BbXAY,生出的不患病女儿(4号)的基因型为B_XAX-,其中是纯合子的概率为1/3×1/2=1/6,是杂合子的概率为5/6,B错误;如果2号携带甲病基因,则甲病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号的基因型为AaBb,2号的基因型也为AaBb,4号的基因型为A_B_,与1号相同的概率为2/3×2/3=4/9,C正确;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若2号携带甲病基因,则甲病和乙病一定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子代是否患病与性别无关,即再生男孩患病或女孩患病的机会均等,D正确。
网络构建 | 要语必背 |
1.性别决定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性别决定的方式常见的有XY型和ZW型两种。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表现出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的特点。 3.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表现出连续遗传、女患者多于男患者、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的特点。 4.伴Y染色体遗传病表现出患者全为男性的遗传特点。 |
[巩固提升]
1.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男性患血友病,他的岳父表现正常,岳母患血友病,对他的子女表型的预测应当是( )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患病,女儿正常
C.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儿子和女儿都有可能出现患者
答案:D 解析:血友病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h表示患病基因,患血友病的男性基因型为XhY,他的岳父(XHY)表现正常,岳母(XhXh)患血友病,他们所生的女儿应为致病基因携带者(XHXh)。父亲的基因型为XhY,母亲的基因型为XHXh,正常所生的后代有四种基因型:XHXh、XhXh、XhY、XHY,说明儿子和女儿都有可能出现患者。
2.下图是一色盲家族的系谱图,7号的色盲基因来自( )
A.1 B.2 C.3 D.4
答案:A 解析: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具有隔代交叉遗传的特点。7号个体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其母亲5号个体,而5号个体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1号个体(2号个体正常,不含色盲基因)。
3.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Y型的生物体细胞内含有两条异型性染色体
B.生物体细胞内的两条性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C.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与性别相联系
D.XY型的生物体细胞如果含两条同型性染色体,可记作XX
答案:A 解析: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常常与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体,雌性体细胞内含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雄性体细胞内含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XY)。
4.在下列4个图中,只能由常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 )
答案:D 解析:男患者的双亲都正常,说明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女患者的父亲患病而母亲正常,说明该病可能是显性遗传病,也可能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B错误;女患者的双亲都正常,说明该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错误;正常女性的双亲都患病,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D正确。
5.抗维生素D佝偻病由X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基因(D)控制,下列关于该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的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B.该病男性患者的外祖父母中至少有一人患病
C.一对患该病的夫妇不可能产下一正常孩子
D.男性患者能产生不携带致病基因的配子
答案:C 解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A正确;男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DY,其中Y来自父亲,XD来自母亲,而其母亲的XD来自该男性患者的外祖父或外祖母,B正确;患该病夫妇的基因型有两种情况,①XDXD×XDY,产下的孩子全是患者,②XDXd×XDY,产下正常孩子(XdY)的概率是1/4,C错误;男性患者(XDY)能产生不携带致病基因的Y配子,D正确。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学习,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导学案,共2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问题探讨,思考·讨论,练习与应用,师问导学,过程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3节 伴性遗传学案设计,共2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主干知识梳理,教材微点发掘,探究·深化,典题·例析,应用·体验,拓展·深化,素养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