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导学案
展开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课程标准要求] | [核心素养目标] |
说明自然选择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 | 1.生命观念: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的观念;认同协同进化是普遍存在的。 2.科学思维:探究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原则,解释生物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研习1 协同进化
[梳理教材]
答案:
不同物种 厌氧 好氧 选择 影响
[拓展提升]
协同进化的范围及对无机环境的影响
(1)范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仅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同种生物之间不存在协同进化。
(2)对无机环境的影响:无机环境的选择作用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物的进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无机环境。
(3)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分析
[即时练习]
1.判断
(1)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
(2)协同进化的原因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
(3)协同进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
答案:(1)× 协同进化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 (3)√
2.下列关于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物种之间可以相互选择、协同进化
B.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就是新物种不断产生的过程
D.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概括为协同进化
答案:C 解析:协同进化指不同物种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故不同物种之间可以相互选择协同进化;捕食者的存在使食物链中的生物通过反馈进行调节,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解题探究】
(1)协同进化发生在________物种之间以及________与无机环境之间。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________的结果。
(3)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________多样性。
答案:(1)不同 生物 (2)协同进化 (3)基因 生态系统
【互动探究】
捕食者的存在为什么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答案:捕食者的存在使食物链中的生物通过反馈进行调节,有利于增加物种的多样性。
研习2 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梳理教材]
答案:
遗传 物种 生态系统 基因重组
[拓展提升]
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之间的联系
(1)基因多样性:由于生物存在各种各样的变异,并且变异是不定向的,进而出现了基因多样性。
(2)物种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基因多样性是形成物种多样性的根本原因,蛋白质多样性是形成物种多样性的直接原因。
(3)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的环境共同组成的,所以物种的多样性和无机环境的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即时练习]
1.判断
(1)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
(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
(3)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
答案:(1)√
(2)× 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3)× 协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的,其中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主要以生存斗争的形式进行,也存在种间互助的形式等。
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多样性不一定随个体数的增加而增大
B.生物多样性锐减,会降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C.出现外来物种后,生态系统的结构一定会越来越复杂
D.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都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答案:C 解析:种群中个体数增多,基因种类数不一定增多,A正确。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生物多样性锐减,会降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B正确。若外来物种导致外来物种入侵,则会导致当地物种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结构向简单化发展,C错误。农田生态系统物种少、结构简单,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可以提高生物多样性,D正确。
3.下列关于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C.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D.自然选择学说不能解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答案:C 解析: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主要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也可以是在互利的条件下相互选择、协同进化,A错误;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新物种的形成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B错误;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因为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协同进化,C正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中的“遗传变异”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适者生存”解释了生物的适应性,D错误。
研习3 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梳理教材]
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答案:
自然选择 种群 突变和基因重组 基因频率 生物 无机环境 协同进化 中性突变 自然选择
[即时练习]
1.判断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2)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进化理论是以后各个方面研究的基础。( )
答案:(1)√ (2)√
2.(2021·河南省实验中学学考模拟)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之间协同进化的过程
B.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C.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料的是有利变异
D.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答案:B 解析: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过程,A错误;可遗传变异无论是有利变异还是不利变异,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错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错误。
网络构建 | 要语必背 |
1.协同进化发生于不同物种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2.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
[巩固提升]
1.下列对在进化过程中有关生物类型出现顺序的几种描述,可能性最大的是( )
A.自养,厌氧异养,需氧异养
B.需氧异养,厌氧异养,自养
C.厌氧自养,需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
D.厌氧异养,光能合成自养,需氧异养
答案:D 解析:原始地球环境无氧气,那时生物代谢类型应为厌氧异养型,地球上出现光能自养型生物后,才有了氧气,从而为需氧异养型生物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2.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
①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 ②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基础 ③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真核生物在生物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与原核细胞相比,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复杂得多;二是真核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这是减数分裂出现的前提,即为有性生殖奠定了基础。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
3.在进化过程中,不同物种之间可相互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
C.“精明的捕食者”策略是我们人类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应该借鉴的
D.寄生关系使寄生者和宿主在生存斗争的过程中协同进化发展
答案:B 解析: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并不是有害无益的,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此外,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所谓“精明的捕食者”策略。
4.下列说法不支持协同进化观点的是( )
A.有长着细长花丝的兰花,就必然有同样长着细长吸管似的口器的昆虫
B.通过捕食关系猎豹跑得越来越快,斑马的逃生动作越来越敏捷
C.随着最早光合放氧生物的出现,地球上有了氧气,这为需氧型生物的出现和进化提供了前提
D.不同物种的进化是互不干涉、彼此孤立的
答案:D 解析: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
5.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支流之一,在其上游生活着许多珍贵的鱼类,例如史氏鲟鱼。长江是我国内陆地区最大的江,长江的中华鲟鱼野生型已经很稀少。回答有关进化的问题:
(1)自然条件下,长江的中华鲟和黑龙江的史氏鲟不会发生基因交流,其原因是二者在空间上存在____________。
(2)对长江的中华鲟和黑龙江的史氏鲟两群体的线粒体cytb基因片段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序列有44个变异位点,总变异率为11.5%,这些差异属于________多样性层次,这种多样性的形成主要是生物与环境之间________的结果。
答案:(1)地理隔离 (2)遗传 协同进化
解析:(1)两者属于不同水域,所以存在地理隔离导致无法基因交流。(2)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内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此处为不同的变异类型,故为遗传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形成主要是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导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问题探讨,思考·讨论,旁栏思考题,练习与应用,师问导学,过程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人教版 (2019)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导学案: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2019)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导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主干知识梳理,教材微点发掘,拓展·深化,典题·例析,应用·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案: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学案,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