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
展开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概述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
2.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过程,阐明生态系统具有维持或恢复生态平衡的能力。
3.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4.通过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5.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1.生命观念:生命系统具有反馈调节能力,保证了生态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中,这种调节能力又与生态系统的组分和结构相关,建立稳态与平衡观。
2.科学思维:“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渗透了系统思维。
3.科学探究:设计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方案。
4.社会责任:树立生态意识,形成文明思维和建设美丽中国的信念。
知识点一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平衡
(1)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
(2)特征
①结构平衡:生态系统的各组分保持相对稳定。
②功能平衡:生产—消费—分解的生态过程正常进行,保证了物质总在循环,能量不断流动,生物个体持续发展和更新。
③收支平衡,例如,在某生态系统中,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制造的可供其他生物利用的有机物的量,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3)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4)调节机制——负反馈调节
①概念:在一个系统中,系统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并且使系统工作的效果减弱或受到限制,它可使系统保持稳定。
②作用: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③举例
a.
b.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概念: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叫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特点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急剧下降,生态平衡就会遭到严重的破坏。
知识点二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及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2.比较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项目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概念
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核心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续表
项目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特点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的干扰(破坏)后,其恢复速度和恢复时间不同
联系
(1)不同生态系统在这两种稳定性的表现上有一定的差别
(2)两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能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意义
①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可以持续不断地满足人类生活所需,如粮油、蔬果、肉蛋奶、木材等农副产品。
②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能够使人类生活与生产的环境保持稳定。
(2)措施
①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范围内,合理适度地利用生态系统。
②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给予相应的物质、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知识点三 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1.实验目的:设计一个生态缸,观察这一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基本原理
(1)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原理,将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生态系统是可能的。
(2)设计时要考虑系统内组分及营养级之间的合适比例。
(3)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
3.实验流程
4.结果分析
生态缸中虽然成分齐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可以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但由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极差,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因此,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
负反馈调节仅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吗?
提示:不是。负反馈调节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均有体现。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归纳总结 (1)调节过程是自我调节(不依靠外部因素);(2)调节过程会在干扰后自动进行(依靠系统内生物的生命活动);(3)调节结果是维持各组分的相对稳定;(4)调节能力有限,超出阈值的干扰会导致生态失衡。
拓展
1.“干扰”是指破坏稳定状态的外界因素;“保持”是指与干扰同时表现的系统内在的自动调节能力。
2.“破坏”是指受外界干扰因素影响,生态系统较远地偏离了原来的稳定范围;“恢复”是指外界干扰因素消除后,生态系统重新建立起相对稳定的状态。
3.热带雨林大都具有很强的抵抗力稳定性,因为热带雨林的物种组成十分丰富,结构比较复杂;然而,热带雨林在受到一定强度的破坏后,也能较快地恢复。相反,对于极地冻原(苔原),由于其物种组分单一、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在遭到过度干扰后,恢复的时间也十分漫长。因此,直接将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进行比较,这种分析本身可能就不合适。如果要对一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则必须强调系统所处的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好,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高,反之亦然。
为何将生态缸放在有阳光的地方?
提示:为生态缸内的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课堂小结
笔记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目标1)下列与生态平衡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平衡就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
B.处于平衡状态的生态系统,其外貌、结构及动植物组成等都保持相对稳定
C.处于生态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结构平衡、功能平衡、收支平衡三个特征
D.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答案 A
解析 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处于相对稳定的一种状态,A错误。
2.(目标2)负反馈调节是维持生命系统平衡或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下列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A.长期服用睾丸酮会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合成量减少
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
C.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
D.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
答案 D
解析 长期服用睾丸酮会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合成量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A不符合题意;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最终维持稳定,属于负反馈调节,B不符合题意;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使反应速度减慢,反应终产物生成减慢,属于负反馈调节,C不符合题意;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属于正反馈调节,D符合题意。
3.(目标3)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
B.农田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
C.对于极地苔原(冻原)来说,由于物种组成结构简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较低
D.不同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强度不同
答案 B
解析 就抵抗力稳定性而言,农田生态系统应比草原生态系统低,B错误。
4.(目标4)下列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于生态平衡的人工生态系统可以持续不断地满足人类所需,保证人类生产生活的稳定环境,而处于生态平衡的自然生态系统则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不大
B.为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过度利用的森林和草原,应封育并持续禁止开发利用
C.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不需要人为给予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
D.合理控制人工桉木林中桉木的种群密度,有利于提高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提高人工桉木林的稳定性
答案 D
解析 处于生态平衡的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都可以持续不断地满足人类所需,保证人类生产生活的稳定环境,A错误;对过度利用的森林和草原,首先应封育,待恢复到较好状态时再适度利用,B错误;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自然生态系统,也应给予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C错误;桉木的种群密度影响郁闭度,进而影响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故合理控制人工桉木林中桉木的种群密度,有利于提高灌木层、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提高人工桉木林的稳定性,D正确。
5.(目标5)研究人员设计了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缸,各缸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缸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组别
光
水草
藻类
浮游动物
小鱼
泥沙
甲缸
+
+
+
+
-
+
乙缸
-
+
+
+
-
+
丙缸
+
+
+
+
-
-
丁缸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甲缸最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缸中,藻类的种群密度变化趋势为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缸比甲缸有较多的有机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缸与甲缸相比,O2含量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甲缸中生态系统成分齐全,搭配合理
(2)逐渐下降 缺乏光照,导致藻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生长
(3)缺乏泥沙,导致分解者数量太少,有机物不能被及时分解
(4)少 消费者较多,消耗O2较多
题型一 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例1] 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生态平衡”的概念,下列关于“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生态系统保持其结构与功能稳定的一种状态
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生态系统具有的维持或恢复其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
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
D.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没有关系
解题分析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C正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强调的是生态系统维持生态平衡的能力,D错误。
答案 D
[例2] 如果将一处天然林开辟为森林公园,为了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A.对森林做适度的隔离,避免人类过多的干扰
B.在森林中引入一些珍稀野生动物,使食物网更复杂
C.定期清理森林中的枯枝落叶,以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D.在森林中引种一些珍稀野生植物,增大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解题分析 引入外来物种不慎可能会导致生物入侵,这不仅不能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反而会破坏森林的生态平衡,B、D错误;生态系统中存在分解者,因此不需要定期清理森林里的枯草落叶,C错误;为了继续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应对森林作一定的隔离,避免人类过多的干扰,A正确。
答案 A
题型二 生态系统中的正反馈和负反馈调节
[例3] 一个系统作用的效果反过来又促进或抑制这个系统的工作,如果是促进,该调节就是正反馈,反之则是负反馈。下图1和图2中都存在反馈调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图1中是负反馈调节,图2中是正反馈调节
B.图1中甲、乙、丙之间的食物链是丙→甲→乙
C.图1的调节机制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图1和图2的反馈调节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稳态
解题分析 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示意图,根据它们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可以确定食物联系为:乙→甲→丙,该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维持原有的稳态,图2为正反馈调节,它会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A正确,B错误。
答案 B
生态系统调节中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比较
比较项目
正反馈调节
负反馈调节
调节方式
使系统工作效果得到增强
使系统工作效果减弱或受限制
结果
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实例分析
题型三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
[例4] 下列选项中,理论上能提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是( )
A.合理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
B.减少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C.适当减少对生态系统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
D.使生态系统内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不变
解题分析 合理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导致营养结构变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变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A正确;减少生态系统内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会导致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变简单,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B错误;适当减少对生态系统相应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会导致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C错误;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不变,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
答案 A
[例5] 下图表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相同强度的干扰和解除干扰后稳定性的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变化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都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B.乙的恢复力稳定性强
C.a、b点生态系统丧失了抵抗力稳定性
D.c点时只有恢复力稳定性
解题分析 生态系统都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A正确,C、D错误;解除干扰后,甲恢复到原来水平,乙恢复后总稳定性比原来低,所以甲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错误。
答案 A
题型四 生态缸问题
[例6] 下列关于设计和制作生态缸的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要放在散射光处,以避免缸内的温度过高
B.要定期通气,以保证各种生物的正常呼吸
C.要用无色透明玻璃,保证能量可以输入生态缸
D.水量要适当,以使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解题分析 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以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B错误。
答案 B
实验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
相关分析
生态缸必须是封闭的
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生态缸的材料必须透明
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缸内温度,便于观察
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应适宜,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
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
选择的动物不宜过多,个体不宜太大
减少对氧气的消耗,防止生产量小于消耗量
[单项选择题]
知识点一 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平衡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在特定时间内的状态。该状态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物质和能量输入与输出接近平衡。在受到轻度外来干扰后,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控能恢复到最初的稳定状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系统结构越简单、功能效率越低,抵御剧烈环境变化的能力越弱
B.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目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两个主要因素
C.草原生态系统生产者的生产量过低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的平衡
D.枯枝落叶和牲畜粪便长期被用作燃料烧掉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答案 C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越简单、功能效率越低,该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低,A正确;地震、火山爆发等自然因素和过量砍伐、过量放牧等人为因素是目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的两个主要因素,B正确;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生产者的生产量过低会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C错误;枯枝落叶和牲畜粪便长期被用作燃料烧掉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D正确。
2.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
B.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C.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D.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
答案 A
解析 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表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则不会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A错误;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物多样性高,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B正确;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则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数量相对稳定,具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C正确;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才能使得生态系统维持平衡状态,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3.下列有关负反馈调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负反馈调节结果是促进或增强最初系统工作的效果
B.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
答案 A
解析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其结果是抑制或减弱最初系统工作的效果,A错误,C正确;七星瓢虫捕食蚜虫,二者之间依靠负反馈调节维持相对平衡,B正确;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也存在负反馈调节,D正确。
知识点二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及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 )
A.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
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
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
答案 D
解析 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A错误;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属于抵抗力稳定性,B错误;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如故,属于抵抗力稳定性,C错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属于恢复力稳定性,D正确。
5.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原因是( )
①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多 ②能量可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 ③某营养级的部分生物减少或消失时,可由该营养级的其他生物代替 ④能量流经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处于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能量可以通过不同的食物链传递到顶级,若某种生物灭绝,处在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可以代替,所以生态系统越复杂,调节能力越大,生态系统越不容易崩溃。
6.生态系统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的能力,叫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给予相应的物质、能量的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某生态系统中某个种群数量的增多,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河流受到轻微的污染仍然保持河水清澈,这说明其抵抗力稳定性强
答案 C
解析 人类对某生态系统利用强度较大时,应给予相应的物质、能量的投入,A正确;物种丰富度的增加可导致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复杂,进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中某个种群数量的增多,并不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错误;河流抵抗外界干扰(受到轻微的污染)、保持原状(仍然保持河水清澈),说明其抵抗力稳定性强,D正确。
7.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是( )
A.为增加耕地面积,大量围湖造田
B.为发展畜牧业,不断扩大放牧规模
C.为增加生物类群丰富度,大量引进外来物种
D.为防止土地荒漠化,人工建造防护林
答案 D
解析 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植被和食物链,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被破坏,A错误;为发展畜牧业,不断扩大放牧规模,使草原失去了防风固沙的能力,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B错误;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会造成生物入侵,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C错误;人工建造“生态屏障防护林”,能有效地防风固沙,保护草原和农田,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D正确。
8.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稳定性的变化受系统内外许多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苔原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稀少、营养结构简单,被破坏后恢复力稳定性低
B.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生物种类丰富、营养结构复杂,抵抗力稳定性高
C.河流生态系统受轻度的生活污水污染,通过自净作用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不被破坏
D.生态系统中,生物和非生物环境间存在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受它们之间信息传递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苔原生态系统由于特殊的气候环境,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都比较低,A正确;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比较高,B正确;河流生态系统受轻度的生活污水污染,通过自净作用系统能保持相对稳定不被破坏,C正确;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非生物环境和生物之间信息传递的影响,D错误。
9.某地区一个森林公园原址是一处采沙场,后经改建填土、引入水系、园林绿化,如今已是绿树掩映、蝉鸣鸟叫,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逐渐恢复。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
B.人类活动对该森林公园群落的演替没有影响
C.种植适应本地环境的多种植物可提高生态修复效率
D.生物多样性增加有利于增强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可知,人类活动改变了该森林公园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错误。
知识点三 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10.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准备制作一个生态瓶,为使它较长时间保持稳定,一位同学提出了如下几点建议,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
A.所用瓶子应是透明的,以使瓶内生物得到充足的光照
B.瓶内生物应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C.瓶内绿色植物越多越好
D.瓶内各生物应存在营养上的联系
答案 C
解析 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其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数量应保持一定的比例,以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而不是生产者越多越好。
11.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池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3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B.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C.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D.若想维持生态平衡,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
答案 A
解析 甲瓶与乙瓶的区别是小鱼数量不同,乙瓶与丙瓶的区别是放置的环境不同。甲瓶中消费者数量过多,生产者物质和能量的供应不足,小鱼会很快死亡;丙瓶置于黑暗中,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瓶中生物也会很快死亡。相比之下,乙瓶中的生物存活时间较长。
[非选择题]
12.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大功能。
(2)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加速水蚤死亡,加重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可知早期属于________反馈调节,后期属于________反馈调节。
(3)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有一定抵抗外界干扰、保持生态平衡的特性,该特性被称为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该稳定性越________(填“强”或“弱”)。
(4)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出现雾霾,甚至PM2.5爆表的现象,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答案 (1)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物质循环 信息传递(两空顺序可颠倒)
(2)负 正 (3)抵抗力稳定性 强
(4)自我调节
13.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在未受干扰、受到干扰和遭到破坏三种情况下,该生态系统中某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a区表示生态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或受到一定__________(填“干扰”或“破坏”)的情况下,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稳定性,某种群数量在正常范围内波动。
(2)b区表示生态系统在受到一定__________(填“干扰”或“破坏”)的情况下,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稳定性,某种群数量在逐渐恢复正常范围。
(3)c区表示生态系统在受到严重__________(填“干扰”或“破坏”)的情况下,某种群数量持续下降,随着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种群趋向灭亡。
(4)若图中物种为食草动物,当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
答案 (1)干扰 抵抗力 (2)破坏 恢复力
(3)破坏 崩溃 (4)信息传递
14.下图是一个小生态缸的示意图,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保证图中生物生存的两项外界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生态缸内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一个________,这个生态缸既有________,又有________,二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3)生态缸内放入金鱼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缸内白天空气成分中________含量相对较高。
(5)该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较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光照 适宜的温度(两空顺序可颠倒)
(2)生物群落 非生物成分 生物成分(两空顺序可颠倒)
(3)利用金鱼藻的光合作用提供有机物和O2
(4)O2 (5)生物种类少,自我调节能力低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设计,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人教版 (2019)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生态平衡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设计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学习,课上学习,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