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1-2种群数量的变化3学案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1-2种群数量的变化3学案第1页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1-2种群数量的变化3学案第2页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1-2种群数量的变化3学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学案及答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种群的“J”形增长,种群的“S”形增长,种群数量的波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二生物学案             中心备课人:            审核人: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等活动,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表征和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化。2.举例说明种群的J形增长、S形增长、波动等数量变化情况。3.阐明环境容纳量原理在实践中的应用    4.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学习重难点种群的J形增长、S形增长;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前自主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______________。2.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         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              等,对模型进行               二、种群的J形增长1.含义:在          条件下的种群,以       为横坐标,以         为纵坐标画出的曲线图,曲线大致呈J形。2.“J”增长的数学模型:(1)模型假设:条件:在                       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数量变化:种群的数量每年             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     倍。(2)建立模型:t年以后种群的数量表达式为:                种群的S增长1.含义: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            ,增长曲线呈S形。2.S形增长的数学模型(1)模型假设:自然界中的_______和________总是有限的(2)建立模型,曲线分析:自然界,当一种生物迁入一个条件适宜的新分布地时,初始阶段一般会出现__________。但是,资源和环境_________。当种群密度增大时,____________就会加剧,导致_________降低,__________升高。死亡率升高至与出生率________时,种群增长_________,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可见,种内竞争对种群数量起_______作用 3. 环境容纳量:又称________,即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__________________。、种群数量的波动1. 有的种群能够在一段时间内______________。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        中。2. 处于波动状态的种群,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能出现___________;当种群长久处于不利条件下,种群的数量还会出现                             课堂合作探探究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实例:以教材P7问题探讨中的素材为例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 min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1)请根据该细菌分裂繁殖的规律,完善下表:时间(min)020406080100120180繁殖代数()0123456 细菌数量()1       (2)观察上表中细菌数量(N)和繁殖代数(n)之间的关系,写出相应的方程式:N2n(3)根据所得到的方程式和表格中数据在课本P81-4画出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2.数学模型表现形式1)数学公式:科学、准确,但不_____________。(eg: 2)曲线图:直观但不够________________。(eg:细菌种群的增长曲线)典例分析例题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提出合理的假设A.   B.     C.    D.  探究二:种群增长的曲线1、J形增长曲线分析   t年以后种群的数量表达式为:                    各参数含义:N0表示                ;Nt表示              t表示                λ表示                种群增长率不变增长率=种群数量差/初始总数×100%若某种群数量在某年,由初始数量Nt-1增长到Nt,则该种群的增长率:    =_____________(无单位)     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增长速率=种群数量差/时间×100%(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斜率)   (有单位,如个/年)问题:请分析在λ<1, λ=1, λ>1时的种群数量分别发生什么变化?2、S形增长曲线分析左图A-D段对应右图t0-t2: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加。左图D点时对应右图t2:出生率= 死亡率,种群数量稳定。种群增长率:由于环境阻力的存在,增长率逐渐____________     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种群数量0~K/2时,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数量增加加快种群的增长速率一直增加。种群数量K/2时,种群增长速率(斜率)_____。K/2~K时,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数量增加减慢,种群的增长速率开始降低。K值时,数量增长停止种群增长速率为________。3. 环境容纳量(K值)的变化                  (1)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围绕K值上下波动。(2)K值会随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破坏时,K值下降;当环境改善时,K值上升。(3)K值并非种群数量的最大值,K值是在保证环境不被破坏前提下所能容纳的最大值;种群所达到的最大值可以超过K值,但这个值存在的时间很短,因为环境已遭到破坏。 K值的不同表示方法图中代表K值的点是?代表K/2的点是? K值和K/2值应用:应用有害动物的控制有益动物的保护与利用K/2严防有害动物种群数量达到K/2附近,否则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加难以控制使有益动物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左右此时该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从而保持资源更新能力。K降低K值,改变环境,使之不适合有害生物生存保护K值,保证种群的生存环境条件,尽量提升环境容纳量,增大K4. 种群增长J曲线S形曲线的比较 J形曲线S形曲线产生条件理想状态物和空间充裕现实状态:食物空间有限、存在天敌等增长率或增长速率曲线增长率=λ-1             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为K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有无K值                        差异分析  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环境阻力的有无,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含义为环境阻力,即指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                    典例分析例2.经调查,第一年某种昆虫种群数量为N0,如果在理想的条件下,每年的增长倍数λ=1.3保持不变,则第三年该种群数量为(    A. 1.3 N0   B. 1.69 N0   C. 2.3 N0  D5.29 N0例3.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正确的是(  )时间/d15913172125293337成虫/只6102871130207270302327341A.第13-25 d,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B.第17-29 d,成虫增长速率上升、死亡率下降C.第21-37 d,成虫增长速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D.第1-37 d,成虫数量呈“J”增长例4.某中学建校14年,校园中白头翁14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如表。据表分析可知(    )年份第2年第4年6年第8年第10年第12年第14年增长速率0.661.522.833.692.911.200.03A.这14年中,白头翁的种群数量呈“J”增长B.第12年时,白头翁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C.该学校中,白头翁的K值约为第8年时其种群数量的两倍D.用样方法调查白头翁的种群密度并计算出增长速率例5. 如图是种群增长数学模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J形增长曲线反映的是种群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条件下的增长B.S形增长曲线可用数学方程式Nt=N0λt表示t年后种群的数量C.K值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D.两种曲线的变化都受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探究三: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1、实验目的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来研究一个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尝试构建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2、实验原理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3、实验方法抽样检测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计数板:左图为25×16型的计数板:大方格规格1mm×1mm×0.1mm =0.1mm3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16个小方格, 一共400小方格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计算每小方格酵母菌平均数目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可以进行稀释公式酵母细胞数/ml=每小格酵母菌数目×400×104×稀释倍数注:1ml=1000mm3,大方格的体积为0.1mm3,即相当于1×10-4ml4实验步骤(1)10 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2)将酵母菌接种入试管的培养液,显微镜观察估算出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初始数量    (3)将试管放在25条件下培养。(4)每天定时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5) 时间为横坐标,酵母菌的数量为纵坐标,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4、结果分析   增长曲线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开始时资源空间充足,种群数量______。随着数量增多、营养消耗、PH变化、有害物积累等,种群数量_________。后期生存条件进一步恶化,种群数量___________注意:(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使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分布均匀,计数更准确。(2)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3)此实验酵母菌的变化在时间上形成自身的前后对照,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需要做重复实验减少误差典例分析 例题6.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开展相关探究实验。在500 mL已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培养液中接种一定量的酵母菌,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探究酵母菌种群大小的动态变化。分析回答:(1)将葡萄糖培养液煮沸的主要目的是     ,冷却后才接种酵母菌可防止         (2)对培养液中酵母菌进行计数时,逐个统计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      法。 (3)本实验没有另设对照实验,原因是                 。该实验需要重复取样,原因是                      (4)在培养后期对培养液稀释100倍后,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 mm×1 mm×0.1 mm,25×16)计数,显微观察时,甲同学在调焦后,只能看清血细胞计数板的横线而看不清竖线,此时应该                ,之后统计其中的五个中方格共有酵母菌120个。同时兴趣小组的同学另取一定量培养液用台盼蓝对酵母菌进行染色(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台盼蓝不能穿过),多次镜检求得一个中方格中的酵母菌数量如下: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未染色酵母菌201723蓝色酵母菌435 则培养液中活酵母菌的密度为    个/毫升。   
    1.2 种群数量的变化 课前案答案课前自主探究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 数学形式2. 提出合理的假设 数学 实验或观察 检验和修正二、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1.理想  时间  种群数量   2.(1)资源和空间     以一定倍数   λ   (2)Nt=N0λt三、种群增长的S形曲线1. 趋于稳定  2. 资源  空间  较快增长  有限的  种内竞争  出生率  死亡率  相等  停止  调节3. K值  种群最大数量四、种群数量的波动1. 维持数量的相对稳定  波动2. 种群爆发  持续性或急剧的下降课堂合作探究探究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 2  4  8  16  32  64  第9代 5122、直观  准确  典例分析:例1  A   探究二:种群增长的曲线1、Nt=N0λt  该种群的起始数量  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  时间  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λ-1问题: 当λ>1时,增长率>0,种群数量增加;当λ=1时,增长率=0,种群数量稳定;当λ<1时,增长率<0,种群数量下降;当λ=0时,种群无繁殖,下一代将灭亡。2、 减小 最大  03、 CDAB   CDA典例分析 : 例题2 B    例题3 C   例题4  C   例题5  B探究三: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4、结果分析: 先增加再稳定降低  剧增  不再增长  下降典例分析: 例题6  (1)消灭杂菌 高温杀死酵母菌 (2)抽样检测 (3)该实验在时间上形成前后对照 避免实验偶然性带来的误差 (4)(调节反光镜和光圈,)将视野亮度调暗 5.0×108 

    相关学案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导学案及答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深入学习,课后巩固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学案设计,共7页。

    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学案: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2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学案,共7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