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二第1章种群及其动态+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课时学案
高中生物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和讨论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资料,归纳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2.通过分析和讨论非生物因素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资料,说明阳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3.通过分析和讨论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因素,说明种内竞争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4.阐明种群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培养保护野生动物、合理利用生物资源等社会责任感。*学习重点难点*重难点: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课前·自主预习*《阳光课堂》P12-13“课前·自主预习”*课堂·合作探究*〖探究活动1〗阅读教材P13“问题探讨”的资料并讨论相关讨论题。〖探究活动2〗阅读教材P13-P14“非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的资料并讨论相关讨论题。〖探究活动3〗阅读教材P14第一段内容,完成下面原因分析。1.森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主要取决于林冠层的郁闭度,即主要取决于林下植物受到的光照强度。分析原因。 2.在温带和寒温带地区, 许多植物种子在春季萌发为新的植株,这主要是受气温升高的影响;蚊类等昆虫在寒冷季节到来时一般会全部死亡,这主要是受气温降低的影响。分析原因。 3.干旱缺水使许多植物种群的死亡率升高,而气候干旱可使东亚飞蝗种群爆发式增长。分析原因。 〖探究活动4〗阅读教材P13-P15“影响种群数量的其他生物因素”的资料1,思考以下问题:1.大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分别单独培养,为什么种群数量不能无限增长? 2.混合培养时,大、小两个种的草履虫是什么关系? 3.高斯实验初期,为什么两种草履虫的数量都增加?实验后期,为什么大草履虫的数量不断减少,甚至全部消失? 4.双小核草履虫的数量为什么能继续增加?双小核草履虫种群的K值为什么比单独培养时低? 〖探究活动5〗阅读教材P15“影响种群数量的其他生物因素”的资料2,完成讨论题2、3、4。 〖典例1〗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9月份种群出生率一定不是0B.这段时间内,该种群的数量一定保持相对稳定C.该种群数量不受气候、食物、行为调节等因素的影响D.种群密度越大,传染病对该种群数量增加的抑制作用也越强〖典例2〗种群数量的变化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林下光照较弱会使所有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下降B.干旱缺水会使许多植物种群的死亡率升高,但却可促使东亚飞蝗种群的爆发式增长C.食物和捕食性天敌对种群数量变化影响较大,竞争者、寄生者等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不大D.食物、地震、火灾等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探究活动6〗1.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濒危保护动物,请思考对大熊猫进行保护首先要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2.在渔业生产上人们既希望能捕获更多,又希望能可持续发展,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3.在鼠害发生时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典例3〗某草原近年来爆发蝗灾,数万亩的天然草场遭受了蝗虫的蚕食,严重威胁当地的牧业生产。当地科学工作者通过相关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包括蝗虫的种类以及蝗虫的种群密度B.宽须蚁蝗的种群密度影响牧草产量,但其本身的数量变化也受牧草及其他蝗虫种群的影响C.由图可知,将各蝗虫的种群密度控制在低水平可以提高牧草产量D.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对该草原危害最大的蝗虫是狭翅雏蝗,需要重点防治〖典例4〗下列实践活动,利用了“环境容纳量”的相关原理的是(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濒临灭绝的动植物 ②科学确定捕鱼的时间和数量,保证捕鱼活动的可持续进行 ③向森林喷洒农药来防治蝗灾 ④禁止捕蛇来防治田间的鼠灾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课后·评价作业*《阳光课堂》P9-12 答案:〖探究活动3〗1.光照强度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2.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3.细胞内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水的参与;土壤湿度会影响蝗虫产卵和孵化,同时会使蝗虫等天敌死亡率上升。〖探究活动4〗1.大草履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到空间、资源等的限制,而且随着种群数量的增长,种内竞争加剧,使死亡率升高、出生率下降。2.两种草履虫呈种间竞争关系3.实验初期,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所以两种草履虫的数量都增加。 实验后期,由于在与双小核草履虫的种间竞争中不具优势,大草履虫数量不断减少,最后全部消失。4.双小核草履虫因为有竞争优势,所以种群继续增长。但是因为大草履虫消耗了资源(如食物),所以双小核草履虫种群的K值比单独培养时低。〖探究活动6〗1、大熊猫种群的特征和影响数量变化的因素。2、估算鱼的种群数量,进行中等强度的捕捞,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3.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控制现存鼠害的种群数量,通过减少其食物来源等方法降低其环境容纳量。〖典例1〗D〖典例2〗B〖典例3〗D 〖典例4〗B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种群研究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学案,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种群研究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种群研究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