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课时作业
展开知识点1 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1.关于活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a和Zn属于微量元素
B.细胞中存在无机自然界中没有的特殊元素
C.C、H、O、N含量很高,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
D.蛋白质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2.人通过吃玉米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人和玉米的各种化学元素( )
A.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
B.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C.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的
D.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
3.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虽然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下列实例可以证实该理论的是( )
A.缺Mg时叶片变黄
B.缺Fe导致贫血
C.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太低会抽搐
D.N是组成叶绿素的成分,缺N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4.广告语“聪明的妈妈会用心(锌)”道出了锌的重要性。锌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元素,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人体缺锌时的主要症状有生长缓慢,骨钙化不良,智力发育障碍和身材矮小,记忆力减退,常常发生口腔炎、口腔溃疡等等。合理膳食,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不偏食是预防锌缺乏的重要手段。下列有关锌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锌不是植物体的必需元素
B.锌在人体内含量越多越好
C.锌是参与组成人体细胞的微量元素
D.只要不缺锌,人体就不会生病
5.关于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大体相同
B.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说明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具有统一性
C.人体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D.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缺少时对人体影响不大
6.科学家在利用无土栽培法培养一些名贵花卉时,培养液中添加了多种必需元素,其配方如下:
其中植物根细胞吸收量最少的离子是( )
A.Fe2+ B.SO eq \\al(\s\up1(2-),\s\d1(4)) C.Mg2+ D.H2PO eq \\al(\s\up1(-),\s\d1(4))
7.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被称作GFAJ-1的独特细菌,这种细菌能利用剧毒化合物砒霜中的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和参与生化反应。根据材料进行预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GFAJ-1细菌体内砷元素可能比铜、锌元素多
B.砷对多数生物有毒是因为砷能够替代磷参与生化反应,制造混乱
C.GFAJ-1细菌可利用砷元素合成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
D.该发现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了在地球极端环境寻找生命的思路
8.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组成细胞的化合物都能在无机自然界找到
B.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元素都能在无机自然界找到
C.超级肥胖的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脂肪
D.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9.生命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右图中序号代表不同的化合物,面积不同代表含量不同,其中Ⅰ和Ⅱ代表两大类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V代表蛋白质,则Ⅶ代表核酸
B.细胞干重和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分别是Ⅴ和Ⅲ
C.医用生理盐水和葡萄糖溶液中的溶质分别属于Ⅳ和Ⅴ
D.不同生物组织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差别很小
知识点2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10.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这三个实验中只有还原糖的检测需要水浴加热到50~65 ℃
B.这三个实验中只有脂肪的检测需要使用显微镜
C.检测还原糖可选用西瓜作为实验材料
D.检测还原糖的试剂加蒸馏水也能检测蛋白质
11.亳州“古井贡酒”生产发酵中需用麦芽浆,对萌发且带有小芽的大麦充分研磨后,过滤得到组织样液。往组织样液中加入下列试剂后振荡摇匀,有关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苏丹Ⅲ染液,溶液呈橘黄色,表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磷脂
B.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麦芽糖
C.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
D.若待测样液中不含蛋白质,则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溶液颜色不变
1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检测的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实验材料选择方面,用梨匀浆比用植物叶片的效果要好
B.在制备生物组织样液时,加入石英砂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还原糖的溶解
C.用于该实验的斐林试剂能用于检测蛋白质
D.由于斐林试剂不稳定,在使用斐林试剂时要先加入0.1 g/mL的NaOH溶液,后加入0.05 g/mL的CuSO4溶液
13.题表中,食物中营养物质的检测成分、材料、试剂和显色结果均正确的是( )
14.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下列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探究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15.现提供可配制斐林试剂的溶液:甲液(0.1 g/mL的NaOH溶液)、乙液(0.05 g/mL的CuSO4溶液)以及蒸馏水,如果充分利用上述试剂及必需的实验用具,可用于鉴别下列哪些物质( )
①葡萄糖 ②DNA ③唾液淀粉酶 ④RNA ⑤麦芽糖
A.只有① B.①③⑤ C.①⑤ D.全部
16.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梨、苹果等组织样液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脂肪鉴定中观察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不可能出现橘黄色小颗粒
C鉴定蛋白质时,先加入NaOH溶液提供碱性环境,振荡后再加入等量的CuSO4溶液
D.上述三个实验中所有剩余试剂都可以装入棕色瓶内,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关键能力综合练 进阶训练第二层
17.已知淀粉酶的成分为蛋白质,可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在相应条件下对甲、乙及混合液进行鉴定,分析结果,可推测( )
注:“+”显色,“++”显色更深;“-”不显色
A.甲溶液含有淀粉
B.乙溶液含有葡萄糖
C.混合溶液不含淀粉
D.混合溶液含有淀粉酶
18.[2022·大连月考]下图为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分布情况,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Ⅰ在非生物界中都能找到,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B.Ⅱ含量虽少,却是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C.Ⅱ和Ⅲ为生物体的必需元素,一旦缺乏就可能会导致相应的病症
D.P、S、K、Ca、Fe属于大量元素
19.玉米细胞和人体细胞内含量较多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及其含量(干重,质量分数)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细胞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B.两种细胞内S元素含量很少,却具有重要的作用
C.玉米细胞O元素含量高于人体细胞是因为其含水量高
D.哺乳动物缺乏Ca2+时会引发肌肉酸痛、无力
20.下列关于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氮和镁都是组成叶绿素分子的元素
B.C元素能组成所有化合物,所以C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
C.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但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在生物体内不一定能找到
D.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中,氧元素的含量最多,因为细胞中水的含量最多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表现在自然界中的化学元素都能在生物体中找到
B.Cu、Mg、Zn、M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
C.沙漠中生长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
D.与双缩脲试剂相比,斐林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更高
22.[2022·河北衡水高一月考]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发现了大脑定位系统的神经细胞——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其中网格细胞周期性地响应于空间环境而产生兴奋并发射信号,将空间组织成一个动态的导航网格。下列关于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置细胞鲜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C
B.网格细胞干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O
C.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水
D.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中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
23.在1、3、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蒸馏水,2、4、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样液。然后在1~4号试管中滴加适量斐林试剂,5、6号试管中滴加适量双缩脲试剂,摇匀,如图所示,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有试管中只有1、2、3、5号呈蓝色
B.三组实验中甲组和乙组的实验结果相同
C.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1、2、3、5号试管呈蓝色
D.4号试管内呈砖红色,6号试管内呈紫色
24.人们经常食用的牛、羊、猪等肉类和白菜、土豆等蔬菜,经消化吸收后,其中的成分大多数被转化为人体自身的一部分,其根本原因是( )
A.在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大体相同
B.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
C.组成不同生物体细胞的最基本元素都是碳
D.不同生物细胞中的化学元素含量一定相同
25.仔细研究人体、玉米、地壳中元素的种类与含量(见表),回答相关问题:
(1)在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_______,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
(2)由表可知,人体和玉米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
(3)仔细观察表中数据可知,在玉米细胞(干重)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体细胞(干重)中的元素是________,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成分较多。
(4)从表中找出人体中的一种微量元素,它是________。
26.根据“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三组实验中需要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是________(填组别字母),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的步骤和要点是:①先用低倍镜找到要观察的物象,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后,不能调节________________。
(2)A组实验试剂的成分是甲液:0.1 g/mL的________溶液,乙液:0.05 g/mL的________溶液。
(3)A组实验水浴加热后,能否观察到砖红色沉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B组实验最后反应颜色为________,实质是蛋白质中的________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
(5)C组实验用苏丹Ⅲ染液染色时,要用50%酒精冲洗,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的颜色是________。
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C Ca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细胞中不存在自然界中没有的特殊元素,B错误;C、H、O、N、P是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C正确;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D错误。
2.D 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不同生物的组成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别较大。
3.B 缺Mg叶绿素合成受阻,植物叶片变黄,但Mg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Fe属于微量元素,缺Fe导致贫血,说明微量元素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B正确;钙属于大量元素,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太低会抽搐,说明大量元素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C错误;N属于大量元素,缺N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说明大量元素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D错误。
4.C 锌是植物体的必需元素,A错误;锌是微量元素,在身体中含量不是越多越好,B错误;锌是参与组成人体细胞的微量元素,C正确;如果缺乏其他的元素,人体还是会生病,D错误。
5.B 组成不同生物体或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基本相同,但是含量不同,A错误;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均可以找到,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B正确;人体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元素,C错误;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却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D错误。
6.A 据分析可知,植物细胞吸收最少的离子应是微量元素,微量元素的种类包括Fe、Mn、Zn、Cu、B、M等,配方中仅Fe为微量元素,因此吸收量最少的离子是Fe2+。
7.C 根据题干中“砷来代替磷元素构筑生命分子”,由于磷是大量元素,所以砷的含量比微量元素(铜、锌元素)多,A正确;在元素周期表中,砷排在磷下方,两者属于同族,化学性质相似,因此对多数生物来说,砷之所以有毒,是因为砷与磷化学性质相似,它能够“劫持”磷参与的生化反应,制造混乱,B正确;水、脂肪、糖类不含磷元素,自然也不含砷元素,C错误;该发现将使人类对生命的认识发生重大改变,拓宽了在地球极端环境寻找生命的思路,D正确。
8.B 组成细胞的元素都能在无机自然界找到,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不一定都能在无机自然界中找到,A错误、B正确;超级肥胖的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C错误;沙漠中的仙人掌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D错误。
9.B 分析题图可知,Ⅰ和Ⅱ两大类化合物分别是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又分为水和无机盐,其中Ⅲ含量最多,表示水,Ⅳ是无机盐;有机物主要有蛋白质、脂质、糖类和核酸。若Ⅴ代表蛋白质,则Ⅶ或Ⅵ为糖类和核酸,A错误;细胞干重和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分别是Ⅴ(蛋白质)和Ⅲ(水),B正确;医用生理盐水的溶质属于Ⅳ,葡萄糖溶液中的溶质属于Ⅵ或Ⅶ,C错误;不同生物组织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是有差别的,有的含量相差较大,D错误。
10.C 只有还原糖的鉴定过程中需要50~65 ℃水浴加热,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不需要加热,A正确;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染色,使用50%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还原糖和蛋白质与检测试剂产生颜色反应,可以直接观察,不需要使用显微镜,B正确;检测还原糖若选用西瓜作为实验材料,西瓜含有色素,会影响实验结果,C错误;如果材料用具中无双缩脲试剂,可将斐林试剂的乙液加蒸馏水稀释成双缩脲试剂的B液,也能检测蛋白质,D正确。
11.C 苏丹Ⅲ染液只能鉴定脂肪,不可以鉴定磷脂,A错误;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还原糖,但不能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麦芽糖,B错误;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因此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C正确;双缩脲试剂含有CuSO4,本身为蓝色,若待测样液中不含蛋白质,则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溶液颜色变蓝,D错误。
12.A
13.C 红心火龙果为红色,存在颜色干扰,因此不能作为鉴定还原糖实验的材料,A错误;双缩脲试剂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B错误;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遇碘液变蓝色,C正确;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D错误。
14.A 还原性糖可用斐林试剂检测,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出现砖红色沉淀,但还原糖不一定是葡萄糖,A正确;淀粉遇碘液变蓝,某“奶片”用碘液检测后出现蓝色,说明该“奶片”含有淀粉,但不能说明该“奶片”不含蛋白质,B错误;脂肪能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被检测液体出现橘黄色,说明该奶粉含有脂肪,该奶粉不合格,C错误;蛋白质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被检测液体呈紫色,说明早餐奶中含有蛋白质,但不能确定蛋白质的含量,因此不能确定蛋白质含量是否合格,D错误。
15.B 葡萄糖是还原糖,常用斐林试剂鉴定,所以可用上述试剂检测,①正确;以上试剂只能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而不能鉴定DNA,②错误;唾液淀粉酶是蛋白质,可以用双缩脲试剂鉴定,可以用上述试剂鉴定,但使用时需要将斐林试剂的乙液稀释为质量浓度为0.01 g/mL,③正确;以上试剂只能鉴定还原糖和蛋白质,而不能鉴定RNA,④错误;麦芽糖是还原糖,常用斐林试剂鉴定,所以可用上述试剂检测,⑤正确。
16.A 梨、苹果等组织样液中含有丰富的还原糖,常常作为鉴定还原糖的材料,A正确;切片时,被破坏的子叶细胞会释放少量脂肪,用苏丹Ⅲ染液染色,会观察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出现橘黄色小颗粒,B错误; 鉴定蛋白质时,先加入1 mL 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入CuSO溶液4滴,C错误;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均需要现配现用,D错误。
17.D 甲遇碘液没有发生显色反应,说明甲溶液不含淀粉,A错误;乙溶液遇斐林试剂不显色,说明乙溶液不含有还原糖,B错误;混合溶液遇碘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混合溶液中含有淀粉,C错误;混合溶液遇碘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淀粉;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也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蛋白质;与斐林试剂也发生显色反应,说明也含有还原糖;因此混合溶液中含有淀粉酶(本质为蛋白质)和淀粉,淀粉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D正确。
18.D Fe属于微量元素。
19.B 由表格数据可知,两种细胞所含化学元素的种类相同,只不过是含量相差较大,A错误;两种细胞内S元素含量很少,却具有重要的作用,B正确;玉米细胞O元素含量高于人体细胞的原因是与人体细胞相比,玉米细胞的糖类含量较高,C错误;无机盐能维持细胞和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如哺乳动物缺乏Ca2+时会引发肌肉抽搐,D错误。
20.B 氮和镁都是组成叶绿素分子的元素,A正确;不是所有化合物都是由碳组成,如水,因此碳不能组成所有的化合物,所有有机物中都有碳元素,碳元素是最基本的元素,B错误;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但无机自然界中的元素在生物体内不一定能找到,C正确;在组成活细胞的化合物中,水的含量最多,在组成活细胞的化学元素中,氧元素的含量最多,D正确。
21.D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表现在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A错误;Cu、Zn、M是组成细胞的微量元素,而Mg是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B错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因此沙漠中生长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C错误;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不同,前者是0.05 g/mL,后者是0.01 g/mL,显然,与双缩脲试剂相比,斐林试剂中CuSO4溶液的质量浓度更高,D正确。
22.D 位置细胞鲜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O,A错误;网格细胞干重中质量百分比最高的元素是C,B错误;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C错误;位置细胞和网格细胞中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D正确。
23.B 硫酸铜和氢氧化钠是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组成成分,铜离子呈现蓝色,1、3、5号试管中均呈蓝色,由于2号试管没有水浴加热,因此也呈蓝色,A正确;甲组实验没有水浴加热,试管无砖红色出现,乙组实验有水浴加热,试管4出现砖红色,B错误;通过A选项可知,1、2、3、5号试管呈蓝色;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中含还原糖和蛋白质,因此,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4号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6号试管加入双缩脲试剂呈紫色,C、D正确。
24.A 动植物中的成分能转化为人自身的一部分是因为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种类都是大体相同的,A正确;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够找到,不是不同生物细胞成分能相互转化的原因,B错误;碳元素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但不是本题题干所问的原因,C错误;不同生物的细胞内,元素的组成种类相同但含量相差较大,D错误。
25.答案:(1)水 O (2)C、H、O、N (3)O (4)Fe
解析:(1)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2)由表可知,人体和玉米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H、O、N。这四中元素是基本元素。(3)仔细观察表中数据可知,在玉米细胞(干重)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人体细胞(干重)中的元素是O,发生这种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组成玉米细胞的化合物中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成分较多,所以O元素较多。(4)微量元素包括Fe、Mn、Zn、Cu、B、M等。从表中找出人体中的一种微量元素,它是Fe。
26.答案:(1)C 视野中央 粗准焦螺旋
(2)NaOH CuSO4
(3)不能,因为蔗糖是非还原糖
(4)紫色 肽键
(5)洗去浮色 橘黄色
解析: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脂肪需要使用苏丹Ⅲ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1)还原糖和蛋白质的鉴定都不需要使用显微镜,而C组脂肪的鉴定需要使用显微镜;①使用高倍显微镜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要观察的物象,移到视野中央;②换上高倍镜后,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2)A组中的斐林试剂的甲液是质量浓度为0.1 g/mL NaOH溶液,乙液是质量浓度为0.05 g/mL CuSO4溶液。(3)斐林试剂是检测还原糖的,而蔗糖是非还原糖,所以A组实验水浴加热后,不能观察到砖红色沉淀。(4)B组蛋白质和双缩脲试剂反应生成紫色,实质是蛋白质中的肽键和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5)脂肪鉴定的实验中,染色后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苏丹Ⅲ可以将脂肪染成橘黄色,所以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的颜色是橘黄色。
离子
K+
Mg2+
Ca2+
NO eq \\al(\s\up1(-),\s\d1(3))
H2PO eq \\al(\s\up1(-),\s\d1(4))
SO eq \\al(\s\up1(2-),\s\d1(4))
Fe2+
培养液浓度
(mml/L)
1
0.20
1
2
1
0.25
1
选项
检测成分
材料
试剂
显色结果
A
还原糖
红心火龙果
斐林试剂
砖红色
B
蛋白质
豆浆
双缩脲试剂
蓝色
C
淀粉
大米
碘液
蓝色
D
脂肪
花生子叶
苏丹Ⅲ染液
橘红色
选项
探究主题
实验
试剂
预期实验结果
结论
A
某“无糖”无色饮料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斐林
试剂
水浴加热后,被检测液体出现砖红色沉淀
含有还原糖,但不一定是葡萄糖
B
某“奶片”是否添加淀粉
碘液
被检测液体出现蓝色
含有淀粉,不含有蛋白质
C
某“脱脂奶粉”脂肪是否超标
苏丹Ⅲ
染液
被检测液体出现红色
含有脂肪,该奶粉不合格
D
某“早餐奶”蛋白质含量是否达标
双缩脲
试剂
被检测液体呈紫色
含有蛋白质,该奶粉蛋白质含量合格
溶液
双缩脲试剂
碘液
斐林试剂
甲
+
-
-
乙
-
++
-
甲、乙混合
+
+
+
元素
C
H
O
N
P
Ca
S
玉米细胞
43.57
6.24
44.43
1.46
0.20
0.23
0.17
人体细胞
55.99
7.46
14.62
9.33
3.11
4.67
0.78
人体
玉米
地壳
组别
材料
主要实验试剂
观察记录
A
新制蔗糖溶液
新制的斐林试剂甲液、乙液
颜色反应
B
经稀释的鸡蛋清
双缩脲试剂A液、B液
颜色反应
C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苏丹Ⅲ染液,50%酒精溶液
染色情况
高中人教版 (2019)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0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比较分析材料中的表格,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