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第3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测试题
展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题组一 细胞核的功能
1.(2022·山东济南一中高一期中)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受精卵用头发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两半都能分裂
B.将伞形帽伞藻的假根和菊花形帽伞藻的柄嫁接,将长成菊花形帽伞藻
C.将变形虫切成两半,一半有核,一半无核,无核的一半对外界刺激不再发生反应
D.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去核的卵细胞中,该卵细胞发育成白色美西螈
答案 C
解析 无核的一半不能分裂,A错误;将伞形帽伞藻的假根和菊花形帽伞藻的柄嫁接,将长成伞形帽伞藻,B错误;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结果发育成的美西螈全部是黑色的,D错误。
2.如图表示变形虫的切割和核移植实验。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B.细胞核是细胞新陈代谢的控制中心
C.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D.细胞结构的完整性是细胞生存的基础
答案 A
解析 图中并未体现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A错误。
3.对细胞核功能较为全面的阐述是( )
A.与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有关
B.控制细胞的代谢
C.与生物繁殖后代有关,是遗传物质复制的场所
D.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答案 D
4.伞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由“帽”、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基部。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形帽两种伞藻做了嫁接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种伞藻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它们的遗传信息不同
B.该实验证明了伞藻的形态结构由假根部分控制
C.为了减少随机因素干扰,本实验应只取两个伞藻进行实验
D.若要证明伞藻的形态结构取决于细胞核,还应设置伞藻核移植实验
答案 C
解析 为了减少随机因素干扰,本实验应多取几个伞藻进行实验,C错误。
题组二 细胞核的结构
5.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核膜为双层膜,外膜通常与内质网膜相连
B.核孔有选择性地控制物质进出,核内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C.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染色质与染色体在形态转化的同时伴随成分的变化
答案 D
解析 染色质与染色体的组成成分相同,D错误。
6.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2为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核孔
B.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多,有利于DNA和RNA进出
C.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D.任何细胞核糖体的形成都与细胞核内的4有关
答案 C
解析 图中2为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但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不能自由通过,A错误;核孔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重要通道,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多,有利于RNA等物质的进出,但DNA不能通过核孔,B错误;结构4是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原核生物没有核仁,其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D错误。
题组三 真核细胞的结构模型
7. (2022·北京师大附中高一期中)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下列关于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模型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
B.模型是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
C.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时首先要考虑是否美观
D.生物学的一些微观结构可借助实物模型帮助理解
答案 C
解析 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时首先考虑是否真实和准确,其次是美观,C错误。
8.模型方法是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常常会用到的一种方法。根据以下四图所示,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a属于物理模型 B.图b属于概念模型
C.图c属于数学模型 D.图d属于物理模型
答案 D
解析 图d为照片,是个体的真实反映,而不是简化的概括,不属于物理模型,D错误。
9.为了研究细胞核的作用,一位生物学家研究了100个细胞,他把每个细胞都分成含细胞核和不含细胞核两个部分,然后把这些细胞放在同样的条件下培养,结果如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时间/天 | 1 | 2 | 3 | 4 | 5 | 6 |
细胞无核部分的存活个体数 | 81 | 62 | 20 | 0 | 0 | 0 |
细胞有核部分的存活个体数 | 79 | 78 | 77 | 74 | 67 | 65 |
A.培养一天后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比有核部分存活个数多,说明去除细胞核有利于细胞的生存
B.有核部分的细胞仍存在一定的死亡率是细胞的正常死亡或者实验操作对细胞伤害所致
C.该实验缺乏对照组,实验数据不可靠,需要再准备100个完整细胞统计存活率
D.该实验数据可以说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中心
答案 B
解析 实验中,虽然培养一天后无核部分的存活个数比有核部分存活个数多,但长时间来看不含细胞核的细胞存活时间短,存活数量少,故不能说明去除细胞核有利于细胞的生存,A错误;该实验设置有核部分作为对照组,100个细胞实验数量较多,实验偶然性小,数据可靠,C错误;该实验数据可以说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质基质才是细胞代谢中心,D错误。
10.有人利用真核单细胞生物a、b做了如下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A.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B.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C.c性状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
D.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状的发生
答案 A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单细胞生物c的细胞核来自单细胞生物a,单细胞生物c表现出的性状与单细胞生物a相同,单细胞生物b经人工处理后培养一段时间仍为单细胞生物b。可见,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但不能说明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状的发生。
11.核孔复合体是双向性的亲水性核质交换通道,其既能介导蛋白质的入核运输,又能介导RNA等物质的出核运输。入核蛋白一般都含有一段特殊的核定位序列(NLS),该序列可保证入核蛋白能顺利转运至细胞核内。下图分别是核孔复合体和入核蛋白的核输入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心房颤动的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障碍,这可能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唾液腺细胞核膜上的核孔复合体的数量可能比腹肌细胞核膜上的多
C.NLS具有“定向”、“定位”的作用,若将NLS错误连接到其他非入核蛋白上,则可能会将该非入核蛋白转运至细胞核内
D.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及相关蛋白质组成,且其参与构成了生物膜系统
答案 D
解析 核膜是双层膜结构,一层膜是两层磷脂分子,故核膜由四层磷脂分子及相关蛋白质组成,且其参与构成了生物膜系统,D错误。
12.如图表示某同学制作的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细胞模型为高等植物细胞
B.制作3、4、5、7等结构时可选用各种色彩泥
C.模型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D.若该模型表示唾液腺细胞,则不应具有7、8结构
答案 D
解析 该细胞模型中有叶绿体和细胞壁,无中心体,故应该为高等植物细胞,A正确;在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时,可选用各种色彩泥捏制各种细胞器,B正确;模型中的叶绿体、线粒体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C正确;唾液腺细胞为动物细胞,故该模型不应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D项错误。
13.以下是对某小组制作高等植物细胞的三维结构实物模型的描述,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
A.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细胞结构
B.在核膜和细胞膜之间放置内质网
C.细胞核的核膜用双层膜表示,上面有孔洞表示核孔
D.将中心体放置于细胞核附近
答案 D
解析 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的细胞,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中心体,D错误。
14.如图1为典型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结构模式图,图2为探究细胞核功能的相关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 ]填标号,在________填名称):
(1)细胞核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对核内物质起屏障作用的是核膜,它是由________层磷脂分子构成的;细胞核中合成的大分子物质如RNA通过[ ]________进入细胞质。
(3)图1中的结构[②]是核仁,其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所示为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用头发横缢成两部分后,其中________部分是对照组,______部分是实验组,该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作为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4 ④ 核孔 (3)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有核 无核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
15.如图表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所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有在________(填“真核”或“原核”)细胞中才能观察到图中结构。
(3)代谢旺盛的细胞,核膜上________数目多,它们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可知,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其______部决定。
(5)人们已经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细胞膜中含有磷脂分子,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①实验课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目的:利用化学试剂检测细胞核核膜中的蛋白质成分。
③实验原理: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④实验材料:细胞核核膜样液、鸡蛋清稀释液、洁净试管、滴管、双缩脲试剂等。
⑤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洁净的试管2支,编号为甲、乙。
第二步:向甲试管中滴加2 mL细胞核核膜样液,向乙试管中滴加2 mL鸡蛋清稀释液。
第三步:向甲、乙两试管中各滴加等量的双缩脲试剂,振荡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⑥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甲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核膜中含有蛋白质。
答案 (1)同位素标记法 (2)真核 (3)核孔 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4)尾 (5)①验证细胞核核膜中含有蛋白质成分 ⑥出现紫色,乙试管出现紫色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放射性尾部能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但放射性头部不能进入细胞核,因此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尾部决定。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同步训练题,共12页。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二 酶的特性一课一练,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