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作业(二)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基础题1.下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 ③移动装片 ④调节光圈(或转换反光镜) ⑤转动转换器A.③→⑤→②→① B.④→③→②→⑤C.③→①→④→⑤ D.③→⑤→④→①答案:D解析: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时,应先将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这时视野会变暗,应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亮度适中,再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2.下列有关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拟核区含有环状DNAB.水体富营养化时长出的水华中含有色球蓝细菌、念珠蓝细菌等C.蓝细菌的叶绿体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D.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答案:C解析: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拟核区含有环状DNA分子,A正确;蓝细菌包括色球蓝细菌、颤蓝细菌和念珠蓝细菌等,蓝细菌在富营养化水域中快速生长,从而引起水华,B正确;蓝细菌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是能自养的原核生物,但蓝细菌没有叶绿体结构,C错误;细胞最外层是细胞膜,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D正确。3.如图所示为四种不同生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主要区别在于乙具有细胞壁B.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丙具有拟核C.甲和丙的主要区别在于甲具有细胞结构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丁没有核膜答案:C解析:幽门螺杆菌和蓝细菌都有细胞壁,且都是原核生物,无核膜;艾滋病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无细胞结构;变形虫是真核生物,其细胞为真核细胞,有核膜和其他复杂的细胞结构。4.据某网站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种通体绿色的海蛞蝓,这种奇怪的生物是已知唯一能够产生叶绿素的动物。科学家认为,这种神秘的海洋动物可能是通过进食藻类“窃取”到这一能力的。由于具有动植物双重基因,它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海蛞蝓含有叶绿素B.构成海蛞蝓的细胞为真核细胞C.这种海蛞蝓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D.海蛞蝓的细胞与绿藻的细胞结构不同答案:C解析:据题意可知,海蛞蝓含有叶绿素,A正确;海蛞蝓属于动物,为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但含有叶绿素,B正确,C错误;海蛞蝓的细胞没有细胞壁,与绿藻的细胞结构不同,D正确。5.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鉴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鉴定有关( ) ①细胞核的有无 ②核糖体的有无 ③细胞壁的有无 ④膜上磷脂的有无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答案:A解析:根据细胞核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生物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①正确;核糖体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有的细胞器,且普遍存在于各种细胞中,所以不能根据核糖体的有无判断,②错误;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而其他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壁,所以根据细胞壁的有无可以判断该生物是不是动物,③正确;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膜的基本骨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所以不能根据磷脂的有无判断,④错误。6.显微镜是生物学科中最为重要的观察工具之一,下面是关于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个问题。(1)在低倍镜下寻找到需观察的细胞后,若要进一步放大观察,则操作的主要程序为:①把______________移到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物像清晰。(2)图1是在使用目镜为10×,物镜也为10×的显微镜下观察蛙的皮肤上皮细胞时的视野,图2是更换物镜后的视野,则更换的物镜应为__________(放大倍数)。(3)细胞内的细胞质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流动着,其方式多数呈环形流动。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细胞的细胞质沿逆时针方向流动,则实际的流动方向应为________________。(4)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一般需经染色才能较清楚地观察到,若无染色剂,应怎样调节显微镜才可较清楚地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要放大观察的物像 视野中央 ②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③调节细准焦螺旋 (2)40× (3)逆时针 (4)缩小光圈并换用平面反光镜,降低视野的亮度解析:(1)考查低倍镜换高倍镜的步骤。(2)一行8个细胞放大后视野中看到2个放大的细胞,从数量推算放大了4倍,所以更换的物镜为40×。(3)显微镜下成的是倒像,但不改变流动方向。(4)由于口腔上皮细胞细胞质少,且为扁平形,在光学显微镜下,应降低视野亮度,通过缩小光圈及选用反光镜的平面镜以达到目的。能力题1.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若在50×的视野中均匀分布有一团大小一致的20个细胞,则换用100×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是5个B.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我们会发现原核细胞比真核细胞结构简单,但体积差不多C.显微镜所成的是倒像,“p”在显微镜下应该是“b”D.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应该增强光照,用较大的光圈答案:A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长度和宽度,如长度和宽度放大n倍,面积则放大n2倍,换用100×后,细胞的长度和宽度比50×放大2倍,1个细胞的面积相当于原来4个细胞的面积,所以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是5个。原核细胞比真核细胞结构简单,体积小,一般原核细胞体积是真核细胞的1/10左右;显微镜所看到的物像是倒像,相当于观察物水平旋转180度,“p”在显微镜下应该是“d”;在显微镜下观察透明材料时,应该减弱光照,用较小的光圈,以增加对比度。2.在临床治疗新冠肺炎患者时,中国科学家发现除了新冠病毒外,还有其他许多病原微生物也在推波助澜,加重病情,增大治疗难度。科学家从患者体内分离出了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以及黄曲霉等真菌,关于这些病原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属于原核生物B.这些病原微生物属于营寄生的异养型生物C.真菌比细菌更难杀灭的原因可能与其结构与人类更相似有关D.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与大肠杆菌都有核糖体答案:A解析:由题干信息“科学家从患者体内分离出了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以及黄曲霉等真菌”可知,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这些病原微生物是从患者体内分离出来的,属于营寄生的异养型生物,B正确;真菌比细菌更难杀灭的原因可能与其结构与人类更相似有关,C正确;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是真核生物,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它们都有核糖体,D正确。3.(不定选)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清晰D.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丙方向移动答案:BD解析:因为藓类叶片大,在低倍镜下容易找到,移到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观察;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较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换上高倍物镜后,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焦,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调焦;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丙方向移动。4.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罪魁祸首”。如图是幽门螺杆菌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幽门螺杆菌与酵母菌比较,二者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填序号);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幽门螺杆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沃伦和马歇尔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慢性胃炎活体标本时,意外地发现了某种细菌,且这种细菌总是出现在慢性胃炎标本中,而在正常的胃窦黏膜中则无这种细菌。他们根据这一现象,提出了关于慢性胃炎病因的假设。该假设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进一步探究影响幽门螺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培养幽门螺杆菌的过程中,发现了在某种细菌(简称W菌)的周围,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们把W菌接种在专门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W菌,在此培养基上再培养幽门螺杆菌,结果是幽门螺杆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长繁殖。①据材料分析,研究小组的同学对“造成W菌周围的幽门螺杆菌不能正常生长繁殖”的原因最可能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试参照上述材料设计实验,验证①中的假设。A.方法步骤:a.制备培养基:取两个培养皿,按相同的营养成分配制成甲、乙两个培养基。b.设置对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接种幽门螺杆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培养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2、3、5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慢性胃炎可能与这种细菌有关 (3)①W菌产生了不利于幽门螺杆菌生长繁殖的物质 ②A.b.在甲培养基上接种W菌,乙培养基上不接种W菌,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甲培养基上的W菌 c.在甲、乙两个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相同的幽门螺杆菌 d.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甲、乙两个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 B.甲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不能正常繁殖,而乙培养基上的幽门螺杆菌的生长繁殖不受抑制,能正常繁殖解析:幽门螺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实验假设由发现的实验现象中提出的问题而定。设计实验时要注意对照和单一变量的原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当堂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