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作业含答案第1页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作业含答案第2页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1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作业含答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作业5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对应学生用书第158页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B.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CCHOP是构成脂质和糖原的元素D.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解析:单糖是不能再被水解的糖,A错误;淀粉、糖原和纤维素都是由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B错误;脂质中元素组成为CHO,有的含有NP,糖原元素组成只有CHOC错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并且植物细胞壁的结构成分也有糖类,因此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D正确。故选D2.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A.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脂肪耗氧多B.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细胞当中C.种子萌发时,细胞干重增加部分主要来自氧元素D.糖类和脂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解析:由于脂肪中CH的含量较高,相同质量下糖类和脂肪彻底氧化分解,脂肪耗氧量多,糖类耗氧量少,A正确;脂肪可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当中,如花生种子含脂肪,B错误;种子萌发初期(真叶长出之前,此时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大分子物质需要先水解成小分子才能被细胞利用,故细胞干重先增加,增加的主要元素是氧元素,C正确;在糖类供应充足时,可以大量转化成脂肪,在糖类供应不充足时,脂肪可以转化成糖类,D正确。故选B3.近年,奶茶店遍布大街小巷。奶茶中含有高浓度果糖、淀粉、乳化剂、甜味剂、咖啡因等化学成分。下列关于奶茶描述错误的是( B )A.饮用奶茶后,可产生饱腹感,说明奶茶也可以为人体细胞提供一定的能量B不甜的奶茶中由于不含糖类,可代替白开水大量饮用C长期饮用奶茶有一定的上瘾风险D.长期饮用奶茶等高糖饮品不仅会导致体内脂肪过度囤积,还提高了得糖尿病的风险解析:奶茶中含有高浓度果糖、淀粉等物质,饮用奶茶后,可产生饱腹感,经过消化和吸收后可为人体细胞提供一定的能量,A正确;不甜的奶茶中虽不含果糖或含量少,但仍含有淀粉等糖类,不可代替白开水大量饮用,B错误;奶茶中含有咖啡因等化学成分,长期饮用奶茶有一定的上瘾风险,C正确;糖类可大量转化为脂肪,长期饮用奶茶等高糖饮品不仅会导致体内脂肪过度囤积,还大大提高了得糖尿病的风险,D正确。故选B4.汉堡包是畅销世界的西式快餐,往往用鸡胸肉、面包、鸡蛋、生菜等原料制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面包中含有的淀粉不能作为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B.鸡胸肉中含有的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C.过量食用鸡蛋中的蛋白质不会使人长胖D.生菜中含有的纤维素能够被人体吸收利用解析:淀粉是植物细胞中的多糖,可以作为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A错误;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鸡胸肉中含有的糖原是作为储能物质存在的B正确;鸡蛋中含有的蛋白质,需要在人的消化道中被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过多的氨基酸经过代谢过程也会转变成脂肪,使人体发胖,C错误;人体中不能产生纤维素酶,因而纤维素不能被消化吸收,即生菜中含有的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D错误。故选B5.由于饮食、疾病或药物等因素导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的5%,称之为脂肪肝。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组成脂肪的化学元素是CHO B.长期高糖饮食是形成脂肪肝的重要因素C.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D.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细胞中解析:组成脂肪的化学元素是CHOA正确;糖类可大量转化为脂肪,因此长期高糖饮食是形成脂肪肝的重要因素,B正确;糖类可大量转化为脂肪,当糖类供能不足时,脂肪也可转化为糖类,C正确;脂肪也可存在于植物细胞中,D错误。故选D6.麦芽糖和蔗糖水解的产物中都有葡萄糖,另外,蔗糖水解产生的单糖种类比麦芽糖多。如图表示麦芽糖和蔗糖的组成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A.麦芽糖和蔗糖都能被人的消化系统直接吸收B.图中的MN是同一种不能再水解的糖C.麦芽糖和蔗糖都是二糖,后者是甘蔗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D.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二糖的分子式是C12H24O11解析:麦芽糖和蔗糖是二糖,都不能被人的消化系统直接吸收,A错误;由分析可知,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的,蔗糖是由一分子果糖和一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所以题图中的MN都是葡萄糖,而葡萄糖是不能再水解的单糖,B正确;甘蔗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C错误;二糖是由两分子单糖脱去一分子水缩合而成的,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因此二糖的分子式是C12H22O11D错误。故选B7.如图为糖类的分类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图中的区别为是否能够被水解B.图中的只代表葡萄糖C.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D图中的都能与血液中的葡萄糖相互转化,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解析:题图中分别为二糖和多糖,两者都能水解,二糖可以水解为2个单糖,多糖可以水解为多个单糖,A错误;题图中的表示动植物共有的糖,除了葡萄糖外,还有核糖和脱氧核糖,B错误;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多糖,因此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C正确;题图中的表示糖原,有肌糖原和肝糖原,肌糖原不能与血液中的葡萄糖相互转化,肝糖原能与血液中的葡萄糖相互转化,以维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C8.棉花纤维由纤维细胞形成。蔗糖经膜蛋白SUT转运进入纤维细胞后逐渐积累,在纤维细胞的加厚期被大量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研究人员用普通棉花品系培育了膜蛋白SUT含量高的品系F,检测两品系植株开花后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和果糖B.曲线乙表示品系F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C1518天曲线乙下降的主要原因是蔗糖被水解后参与纤维素的合成D提高膜蛋白SUT含量水平会使纤维细胞加厚期延后解析: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A错误;品系F的膜蛋白SUT表达水平高,会在棉花开花的早期就大量把蔗糖转运进入纤维细胞积累,故曲线甲表示品系F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B错误;曲线乙表示普通棉花品系纤维细胞中的蔗糖含量,推测1518天为纤维细胞的加厚期,此时期蔗糖被大量水解,所以1518天曲线乙下降,C正确;纤维细胞的加厚期的蔗糖被大量水解参与纤维素的合成,此时细胞蔗糖含量下降,由题图知甲曲线蔗糖含量下降时间早于乙曲线,故提高膜蛋白SUT的含量水平会使纤维细胞加厚期提前,D错误。故选C9.一分子海藻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结合而成的,海藻糖是二糖,结构稳定,能帮助酵母菌度过不良环境,在无生存压力的状态下,葡萄糖的代谢产物G6P等可抑制海藻糖的合成,同时细胞会降解已经存在的海藻糖。在有生存压力状态下,转运蛋白将细胞内合成的海藻糖运至膜外,结合在磷脂上形成隔离保护,有效地保护蛋白质分子不变性失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A.海藻糖的分子式是C12H24O12B.无生存压力状态下,细胞中海藻糖含量减少,不利于能源的储备C.有生存压力状态下,细胞中葡萄糖含量增加,有利于代谢加快D.干酵母活化时,细胞内的G6P的含量会减少解析:一分子海藻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结合而成的,该过程需要脱去一分子水,因此海藻糖的分子式是C12H22O11A错误;无生存压力状态下,细胞中的海藻糖的合成会受到抑制,且已经存在的海藻糖会被降解,海藻糖含量减少,不利于能源的储备,B正确;海藻糖是二糖,结构稳定,能帮助酵母菌度过不良环境,因此在有生存压力状态下,葡萄糖合成海藻糖,使葡萄糖含量下降,C错误;干酵母活化过程中,其生存压力减小,G6P含量会增多,D错误。故选B10.三类营养物质氧化时释放能量与耗氧量如表: 营养物质体外燃烧释放能量/(kJ/g)体内氧化释放能量/(kJ/g)耗氧量/(dL/g)糖类17170.83蛋白质23.5180.95脂肪39.839.82.03据表中内容不能作出的判断是( D )A.三类营养物质在相同条件下氧化时,同质量的脂肪释放能量最多B.耗氧量的多少可能与它们含有的元素比例不同有关C.体内外蛋白质氧化释放能量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分解产物不完全相同D.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其中葡萄糖最容易被细胞吸收解析:从题表中数据看出,三类营养物质在相同条件下氧化时,脂肪消耗的氧气最多,释放的能量也最多,A正确;耗氧量的多少可能与它们含有的元素比例不同有关,如分子中碳氢比例高,则耗氧量多,反之,则少,B正确;题表中,蛋白质在体外燃烧比在体内氧化释放的能量多,可能是在体内和在体外条件下分解产物不完全相同造成的,C正确;从题表中信息无法得出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不能看出葡萄糖是最容易被细胞吸收的物质,D错误。故选D11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此生物可以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B上述四种糖类物质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细胞内C.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葡萄糖是单糖D.上述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类,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类解析:糖原是动物特有的多糖,由此可判断此生物可以是动物,A正确;淀粉是植物多糖,糖原是动物多糖,故这四种糖类物质不能存在于同一个细胞内,B正确;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葡萄糖是单糖,C正确;此过程是将淀粉分解,最终合成糖原,可以在动物体内完成,D错误。故选D12.下图为某脂质的分子结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B )A.该脂质为三酰甘油B.该脂质中氧原子的相对含量高于葡萄糖C.该脂质可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D.该脂质所含的能量是同质量糖类的2倍以上解析:据图可知,该脂质是由一分子甘油和三分子脂肪酸组成的,为三酰甘油(或称甘油三酯)A正确;该脂质比等质量的葡萄糖含有更多的氢原子和更少的氧原子,因此氧化分解时脂肪能产生大量的能量,通常脂肪所含的能量是同质量糖类的2倍以上,B错误,D正确;脂肪可被苏丹染液染成橘黄色,C正确。故选B13.根据不同农作物种子化学成分的差别,可将种子分为淀粉类种子、蛋白质类种子、油脂类种子,下表中的三种作物种子分别属于上述三类种子,下表表示三种种子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有机物的亲水性为蛋白质>糖类>脂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 作物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蛋白质淀粉及可溶性糖脂肪纤维素小麦种子11.068.51.91.9大豆种子36.026.017.54.5油菜种子23.025.048.0A.大豆种子中的纤维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B.与其他两种种子相比,油菜种子萌发时耗氧量可能最多C.将这三类种子浸水后,油菜种子的吸水量可能最少D.油菜脂肪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在常温时呈固态解析: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提供能量,且纤维素不能为人体吸收利用,A正确;油菜种子含脂肪更多,脂肪含氢量高,种子萌发时消耗氧气量最多,B正确;有机物的亲水性为蛋白质>糖类>脂质,油菜种子脂肪含量最多,吸水量可能最少,C正确;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呈液态,大多数动物细胞含有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D错误。故选D14.如图表示某油料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D )A.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会转化为蔗糖和葡萄糖B.脂肪、蔗糖和葡萄糖都由CHO三种元素组成C.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结合水的值增大,细胞代谢旺盛D.种子萌发过程中,转化成的葡萄糖、果糖可为细胞壁的形成提供原料解析: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含量下降,而蔗糖、葡萄糖含量上升,说明脂肪会转化为蔗糖和葡萄糖,A正确;脂肪、蔗糖和葡萄糖都由CHO三种元素组成,B正确;种子萌发过程中,自由水含量增多,自由水/结合水的值增大,细胞代谢旺盛,C正确;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分裂旺盛,会有新的细胞壁的形成,而纤维素是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只有葡萄糖可为细胞壁的形成提供原料,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15.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熊在入冬之前要吃大量的食物,这些食物在体内转化为油脂储存起来。冬眠时体内油脂进行分解作用,以维持生命活动。料二 生活在南极寒冷环境中的企鹅,体内油脂可厚达4 cm材料三 幼儿晒太阳,可以使其皮肤表皮细胞内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起到预防佝偻病的作用。(1)材料一说明油脂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分布在动物内脏器官周围的油脂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2)材料二说明油脂具有温绝热的作用。(3)材料三说明维生素D具有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的作用,维生素D和胆固醇都属于固醇类的脂质。(4)鉴定油脂所用的试剂是苏丹染液,发生颜色反应是橘黄色解析:(1)由材料一分析可知,熊体内大量的油脂能够为其冬眠提供能量,故材料一说明油脂是细胞内的储能物质,分布在动物内脏器官周围的油脂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2)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体内脂肪可厚达4 cm,材料二说明脂肪具有保温绝热的作用。(3)幼儿缺钙会导致佝偻病,幼儿晒太阳,可以使其皮肤表皮细胞内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起到预防佝偻病的作用。材料三说明维生素D具有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的作用,维生素D和胆固醇都属于固醇类的脂质。(4)鉴定油脂所用的试剂是苏丹染液,油脂与苏丹染液发生的颜色反应呈橘黄色。16瘦素是人体中一种重要激素,本质是蛋白质,它能控制人的食欲。注射瘦素后,大鼠的食欲会下降,从而对大鼠是否发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5·12汶川大地震后期的救援中,从废墟下救出的生还者女性较男性多。其原因在于女性皮下脂肪厚,在没有食物和饮水的条件下,女性的生存期限会比男性长。请从脂肪的元素组成及主要作用角度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脂肪是重要的储能物质,其氢含量高,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多,产生的水多(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利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探究瘦素能否控制动物的食欲以及能否起到减肥作用,请帮他们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材料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一定剂量的瘦素溶液、生理盐水,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身体健康、生长状况相同的大鼠若干只,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编为甲组(实验组)和乙组(对照组)第二步:甲组每天注射一定剂量的瘦素溶液,乙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第三步:在正常饲养的基础下,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第四步:一段时间后,观察大鼠的食欲状况,称量并统计各组大鼠的体重。解析:(1)女性皮下脂肪厚,而脂肪是重要的储能物质,其氢含量高,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多,产生的水多,因此在没有食物和饮水的条件下,女性的生存期限会比男性长。(2)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瘦素能否控制动物的食欲以及能否起到减肥作用,因此自变量为是否加入瘦素,且实验设计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遵循等量性原则。实验步骤为第一步:选取身体健康、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大鼠若干只,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并编号为甲、乙;第二步:甲组每天注射一定剂量的瘦素溶液,乙组每天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第三步:在正常饲养的基础上,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分别饲养一段时间;第四步:一段时间后,观察大鼠的食欲状况,称量并统计各组大鼠的体重。17.如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A.种子形成时,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B.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油菜种子主要的储能物质C.可溶性糖和脂质的化学元素的组成完全相同D.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N增加解析:种子形成过程中脂肪含量逐渐升高,而可溶性糖逐渐下降,说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A正确;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脂肪是油菜种子主要的储能物质,B错误;可溶性糖的化学元素组成为CHO,而脂质的化学元素组成主要为CHO,有的还含有PN,显然可溶性糖和脂质的化学元素的组成不完全相同,C错误;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但脂肪和可溶性糖的组成元素均为CHO,据此可推测种子需要的N未必增加,D错误。故选A     

    相关试卷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复习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纤维素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3节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言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