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春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腊八粥》同步练习

    2023春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腊八粥》同步练习第1页
    2023春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腊八粥》同步练习第2页
    2023春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腊八粥》同步练习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书写,选择题,判断题,现代文阅读,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春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腊八粥》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书写1.看拼音写词语。là yuè      áo zhōu          yàn xià     sāi ɡuàn    kuài zi           rǎn ɡānɡ   zānɡ shuǐ   jiǎo huo  二、选择题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腊八粥介绍了腊八粥的样子、做法材料和味道。B.为了能够多吃几碗粥,八儿设定吃粥计划,说明八儿是一个自私的孩子C.课文中通过描写八儿的语言、神态和心理活动,从而表现了八儿对腊八粥的喜爱。D.本文通过写八儿一家喝腊八粥的生活场景,体现了普通百姓对生活和家的热爱。3.下列句子运用了两种人物描写方法的一项是(  )A.小孩子们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B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C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D.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4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用一个词来形容,恰当的是(  )。A.口若悬河 B.唾沫四溅 C.垂涎欲滴 D.口齿留香5.对下面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是(  ) A.八儿回过头来,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动作描写)B.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外貌描写)C.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心理描写)D妈,妈,要到什么时候……”(语言描写) 三、判断题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6.在腊八这一天,不仅能喝到腊八粥,还能吃到腊八蒜。(    )7.北京的春节差不多从腊月的上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8.从《北京的春节》《腊八粥》这两篇课文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民俗节日的浓厚氛围,还感受到了人们之间浓浓的亲情。(    )9.《腊八粥》略写了八儿等粥的过程,详写了他喝粥的过程,我们从中体会到腊八粥对一个小孩子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 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本文的作者是沈从文。(      )11.课文中细致地描写了腊八粥的食材和味道。(      )12.本文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八儿一家的其乐融融。(      )  四、现代文阅读真题阅读:阅读文段,完成练习。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把小米、饭豆、枣、栗、白糖、花生仁合拢来,糊糊涂涂煮成一锅,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何况是,大碗大碗地装着,大匙大匙朝嘴里塞灌呢!13老孩子指的是______。称他们为老孩子的原因是_______14.选段第一句话说明了________15.作者写喝腊八粥这件事为什么要不惜笔墨写腊八粥熬煮时的状态?___________16.作者笔下的腊八粥令人垂涎欲滴,请仿照选段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_________ 课外阅读。乡间的庙会(节选)五岁那年家乡的庙会在我记忆里留下了终生难忘的两件事:一是我自己买了第一本书;另一件是我第一次看了“鬼戏”。那是一本薄薄的小人书,一毛二分钱。书中讲的是战国时的故事,书名叫《一鼓作气》。我被封面上的战旗和战车吸引,天天拿着从庙会上买的木刀木枪,编撰着从戏台上看来的故事。那是我的第一本书,我把它保存了许多年。庙会上最吸引人的是唱戏了,河北梆子那嘹亮的唱腔和急促的伴奏声划过夜空,老远就能听见了。(     )春夏秋冬,台下(     )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孩子们为了看得清楚,很早就用条凳占上了地方。开场锣鼓响过三遍,戏才真的开始了。往往开头总是一两段折子戏,然后才是正戏。最吸引孩子们的(     )戏的内容,(     )那些奇异的戏剧服饰,武将的靠背旗和长长的雉鸡翎,花旦的凤冠,还有丑角的花脸。许多戏的内容都已经忘光了,惟有一场鬼戏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戏的名字叫《狮子楼》,讲的是《水浒传》中的故事。戏台上的汽灯都调得很暗,台上用酒点上了几簇鬼火,那蓝色的火焰后面不时地闪出武大郎青色的脸。我至今还记得,因为恐怖,我紧紧抓住了大人的手,那几簇蓝色的火焰跳动得几乎让灵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17熙熙攘攘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它的反义词是_________18.选择关联词语填空。即使…………     不管……总是……    虽然……但是……   不是……而是……19.短文是按照________结构来写的,叙述了两件让终生难忘的事,其中详写的是____________ ,略写的是______________20鬼戏之所以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是因为(    )。A.表演精彩 B.故事有趣 C.恐惧2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22.小练笔。(选做题)课文第一自然段从两个角度写了腊八粥的香甜诱人:一是从食材、制作过程写出腊八粥色、香、味、形方面的特点;二是从人们对腊八粥的感受,写出了人们对它的喜爱。仿照第一自然段的写法,从食物本身对食物的感受两个角度写写你最喜爱的一种食物。
    参考答案:1.腊月  熬粥  细腻  咽下 塞灌筷子  褐色  染缸  脏水  搅和【解析】略2B【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ACD正确。B.在《腊八粥》一文中,作者对“”等粥写得极其细致,对喝粥却写得极其简略。为了能多吃上几碗粥,八儿设定吃粥计划,并与妈妈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得到妈妈的同意后,八儿得寸进尺,作者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将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刻画得惟妙惟肖,让人忍俊不禁,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亲情。故本题选B3C【详解】本题考查人物描写,人物描写有: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注意观察细节分析。A项,结合等内容可知,句子运用了动作描写。B项,要到夜里!是妈妈说的话,故用了语言描写。C项,那我饿了!是八儿的语言描写;要哭的样子是神态描写。D项,眼睛可急红是神态描写。故选C4C【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A.口若悬河:说话滔滔不绝,如瀑布倾泻下来一样。形容能言善辩。B.唾沫四溅:说话时像贲水似的,一张口全是口水。C.垂涎欲滴:嘴馋得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非常贪馋或羡慕。D.口齿留香:形容食物可口香甜,令人回味。题干中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可知,指的是垂涎欲滴。故本题选C5B【详解】本题考查人物描写。B.错误。由句子但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眼睛可急红可知,这句话采用了神态描写。故本题选B6×    7    8    9× 【分析】6.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结合课文《北京的春节》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可知,腊八蒜不是在腊八这天吃的。该项说法错误。7.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结合课文《北京的春节》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知该项正确。8.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北京的春节》运用朴实无华而又充满京味儿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体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让人感受到了人们之间浓浓的亲情,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化的认同和喜爱。《腊八粥》通过小孩八儿的视角,写他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吃粥的过程,描绘出腊八节时浓厚的节日氛围,甜蜜温馨、其乐融融的家庭生活场景,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展示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该项说法正确。9.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学生平时要注意积累。讲述了腊八那天八儿等不及要吃粥的嘴馋、对粥的猜想、看到粥的惊异以及吃到粥的满足,写出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表现出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亲情的眷恋。其中八儿和家人吃腊八粥的情景是略写,等粥是详写。可知,该项说法错误。10    11×    12 【解析】10.略11.略12.略13     老人     老人们童心未泯    14.人们都喜欢喝腊八粥    15.衬托腊八粥的香甜诱人,更容易引发人们的食欲,为下文作铺垫。    16.刚会说话的小孩子,会独自上学的大孩子,满头银发的老孩子,提起汤圆,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感觉呢。把糯米粉、水、白糖、芝麻合拢来,做成胖乎乎的汤圆,放入锅中煮熟,咬一口顿时心满意足。 【解析】13.本题考查关键词的理解。由文中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可知,文中老孩子指的是上了年纪的老人。称他们为老孩子是因为只要提到腊八粥他们的嘴里就会立刻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像个小孩子一样天真。14.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子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可知,孩子一词体现出他们对腊八粥的喜爱,就像小孩子一样嘴馋。侧面表现出腊八粥的美味趣。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作者把煮粥的基本原料介绍清楚,描写粥在锅中沸腾着,如此描写衬托出了腊八粥的香甜诱人、美味可口,为下文情节发展作了铺垫。16.本题考查开放性题型。结合课文内容描写一种你最喜欢的食物即可,注意语言通顺,不要有错别字。如:我最喜欢吃的一道菜就是糖醋里脊了,想起酸甜酥脆的糖醋里脊,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把里脊肉洗净切成长条,放适量盐、白胡椒粉、蛋清、放姜汁拌匀,腌制一会儿,然后撒上生粉。再放到油锅里炸,炸好后另外用一个锅,放适量番茄酱、白糖、一点清水,煮开后加一点儿淀粉水,煮到汤汁变稠关火,快速倒入炸好的里脊肉拌炒,撒上芝麻就完成了。不要说吃,但是看一眼这色香味俱全的糖醋里脊就让人口水直流了,更不要说大口大口地吃了。17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冷冷清清    18.不管……总是……  不是……而是……    19    ——     买小人书    鬼戏    20C    21.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 【解析】略22.示例:麻辣烫,顾名思义,是麻、辣还烫的食物。吃过之后,让你感觉嘴唇麻麻辣辣的,全身都热血沸腾了。碗里盛满了飘着葱花的汤,亮晶晶的粉丝和各种青菜垫底,红红的火腿肠、金黄的红薯片、嫩绿的香菜点缀其上。这样满满一大碗麻辣烫摆在面前,让人垂涎三尺,不想吃都难。特别是在冬天,来上一碗麻辣烫,简直太满足了。【详解】这道题考查结合生活体验进行仿写的能力。回答这道题,首先要认真读题目所给的提示,然后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写法进行仿写。 

    相关试卷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腊八粥随堂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红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藏戏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藏戏课后作业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下列不属于“藏戏特点的一项是,按课文内容填空,品读句子,这样开头的好处是,把第三个句子改为陈述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同步训练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