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兰亭集序-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重点课文精讲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78714/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1 兰亭集序-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重点课文精讲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78714/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1 兰亭集序-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重点课文精讲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78714/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1 兰亭集序-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重点课文精讲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78714/3/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1 兰亭集序-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重点课文精讲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78714/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1 兰亭集序-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重点课文精讲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78714/3/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1 兰亭集序-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重点课文精讲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78714/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1 兰亭集序-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重点课文精讲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78714/3/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10-1《兰亭集序》教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7871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1《兰亭集序》教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78714/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3 《兰亭集序》 教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7871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3 《兰亭集序》 教案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7871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1《兰亭集序》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78714/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1《兰亭集序》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78714/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1《兰亭集序》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3978714/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0-1 兰亭集序-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同步教学重点课文精讲课件(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
展开
兰 亭 集 序【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积累并掌握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翻译。(“因言释文”)(2)了解韵文文学的艺术魅力,提高鉴赏能力。2.过程与方法(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2)通过朗读、背诵和鉴赏,体会散文的声韵之美。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理解作者在文中由乐一痛一悲的感情变化,探讨变化原因,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含的积极情绪,学习作者对于人生的积极态度。(“因文悟言”)(2)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通过关键句子和重要文言实虚词的讲解,理解文章内容。2.作者感情变化的原因。【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关于生死的慨叹,进而达到对生死这一问题的积极感悟。【教学策略】1.诵读法。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朗读,指导学生在把握文意、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从而更深地领悟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 点拨法。主要点拨难句以及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小组合作探究法。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提出难句质疑,使所学知识系统 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兰亭集序》临摹书法作品、《兰亭集序》音频朗诵视频【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听周杰伦的《兰亭序》音乐进入)同学们,大家对王羲之应该不陌生吧?今天我把《兰亭集序》临摹书法作品带来了,大家看一下。 它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笔力挺拔,笔势纵横,飘若游云,矫若惊龙。既然是天下第一行书,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部作品有很多涂抹的地方,而且无论是布局还是字体,皆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其中20个“之”字,形态各异,各有千秋。(见多媒体课件)越到后面字体越来越狂放,涂抹也越来越多,似乎作者在书写时情难自禁,经历了一个感情变化的过程,那么,作者在这篇序中倾注的是怎样的情感,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心路历程?二 师生互动,疏通文意 1、学生自由提问同学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难懂的字词句?请提出来同桌互相探讨。(同桌合作交流) 2、教师提问 同学们问完了,老师也有几处疑问,需要向同学们请教,请大家看学案(多媒体课件出示就重点字词设计的问题) (小组竞赛形式)①、重点文言实词②、文言虚词③、文言句式④、翻译句子三 配乐朗诵,把握感情(见多媒体课件中的《兰亭集序》音频朗诵视频) 王羲之在兰亭雅集中叙相聚之乐,悟人生要义。他的感情经过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请同学们在听读中自己默读,并找出体现作者感情变化发展的三个字。明确:乐一痛一悲(板书) 出示一副对联,补写(见多媒体课件):上联:群贤毕至,一觞一咏,成就兰亭华章,信可乐也;下联:少长咸集,几俯几仰,参悟死生哲理,岂不悲哉!【过渡】同学们,在预习中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从中筛选整合,选取了几个问题,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出示思考问题】(见多媒体课件)1、乐因何而生? 2、痛从何而来? 3、悲缘何而发?四、研习文本,品味变化(一)对“乐”的设计1、齐声朗读第一、二自然段2、在这一段中作者说“信可乐也”,那么作者到底乐什么? 结合文中的语句来分析一下。(学生在书中划出相关语句,学生分析,老师点拨并引导概括。) 明确: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贤人 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美景 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乐事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良辰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赏心3 本文属于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你最喜欢哪些句子?(重点赏析美景的句子) 景的特点如何?(清新、淡雅、幽静) 从哪可以看出?(抓关键词“修竹、清流、天朗、气清”) 景为什么服务? (情:旷达、清雅)
【板书】乐因何而生? 一时之乐 清幽的景色 清雅的情趣下面呢,就让时光倒流,你就是集会中的一员,读出我们的乐。4女生读第一、二段。 【过渡】第一二段主要是记叙了兰亭宴会的盛况,表达自己的快乐心情,俗话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 面对即将散去的宴会,王羲之发出了无限的感慨,心情一下子转入痛中来。(二)对“痛”的设计1、阅读第三段,找找作者有哪些关于“痛”的感慨?作者将这些感慨升华为了什么?(结合学案,学生找谈感受,老师点拨)明确:“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人生短促(抓住“夫”)“欣之所遇,快然自足所之既倦,感慨系之” ------------快乐短暂(抓住“感慨”)“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人生短促(抓住“兴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生死无常(抓住“况”)明确: 这种“痛”是痛什么?----对“快乐短暂,人生短促,生死无常”的痛惜。【板书】 快乐短暂痛从何而来? 一世之痛 人生短促 生死无常【过渡】作者由兰亭盛会的乐转入到人生短暂,生死无常的“痛”中来。是不是只有王羲之一人有“死生亦大矣”的痛惜呢?看看第四段,找出相关的语句思考这一问题。 (三)对“悲”的设计 1、作者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是多愁善感的一己之“痛”吗?从第几段的哪些文字可以看出?明确:不,是前有古人。2、对于作者的死生观,还有哪些人与之相同?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明确:“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昔人 兴感 今人 嗟悼 千古同悲“生命短暂,世事无常” 后人 有感 王羲之立足现实,思及千载,由个人的一时一地的人生体验推及到先古以来人类生命的感慨,由感性体验上升到了理性思考,由此看来,悲比痛深沉吗?(深沉)3、王羲之对生死的感悟和当时人们对生死的普遍认识有没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如果有,从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明确: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①“一死生”“齐彭殇”是谁的观点?(庄子)②“为虚诞”“为妄作”是谁的态度?(王羲之)③ 两相比较,王羲之和庄子的死生观一样吗?(不一样。“固知”两个字是说我本来就知道,加重了这种否定意味。)明确:作者批判了时人的人生虚化的思想,认为生就是生,死即死,不可等同视之。4 讨论:为什么一次快乐的集会会引发了王羲之的死生之悲呢?请大家品读以下诗文的内容,联系作家的朝代,你能从中得到什么信息?(结合学案,学生交流,老师点拨)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东汉末年)曹操《短歌行》②“人生一世间,忽如暮春草。” ——(汉魏)徐平《宝思》③“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介绍背景】东晋时人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死了就死了,因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即所谓“一死生,齐彭殇”。(先概括东晋时期的这种风尚,再谈为何会有这种思想。)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最黑暗的时代,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残杀现象时有发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无端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每当这时,中国古代的文人要么归隐于山林,“放浪形骸”之外,在自然的赏会中安放现实中无着的心灵;要么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到老庄的思想中寻找心灵的给养。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他们很可能今日还在游山玩水,明日就命赴黄泉了。因此,由快乐想到死生之事在我们看来有些不可理解,但是,如果我们能设身处地,也就不难理解了。 【板书】 悲缘何而发? 千古同悲 代代同悲生死无常 五 合作讨论,拓展提高(见多媒体课件)回顾《兰亭集序》全文,王羲之其实向我们表述了他由乐而痛、由痛转悲的心路历程,却引发了后人对他不同的评价。 有人认为,王羲之很悲观,《兰亭集序》也写得也太伤感;有人认为,王羲之很旷达,《兰亭集序》虽苍凉悲怆却有不俗的情趣。你是怎么理解王羲之其人其文的呢?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见学案,请同学们分小组互相讨论,选取代表谈谈你们的看法。)明确:我们班的同学普遍认为王羲之还是很乐观的。老师在课前也写了一段感悟。(见多媒体课件)当然了我35岁,大家十六七岁,我们绑在一起和当时五十一岁的王羲之的人生阅历、境界相比都相去甚远,所以我们不能说今天的理解就是当时王羲之的理解。也许等大家再长大些,我再老些,我们才能理解王羲之对生命的思考。但我想没有人会否定王羲之对自然之美的热切追求、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这其实就是魏晋文人个体生命意识觉醒的体现,他告诉我们人不能庸庸碌碌地活着,应该让自己有限的生命空间充实,正因为如此,他的笔下才涌动着热爱生命的激流,启示着后人不断书写瑰丽的生命篇章! 六、总结全文,留下思考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聆听了王羲之面对生命的悲叹。王羲之虽然逝去了,但他的书法艺术却永远散发着魅力。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兰亭集序》,我们,又该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什么呢?这是这节课我留给大家思考的问题。
再次自由诵读课文,体味王羲之的人生态度。
七、布置作业,思考拓展(见多媒体课件)①背诵全文②小练笔 读《兰亭集序》,你读出其中的哪些美?请用你的妙笔,抒写你的发现。 【板书设计】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兰亭集会) 一时之乐 景色清幽,情趣清雅 一世之痛 快乐短暂,人生短促 (人类生死) 千古同悲 代代皆悲,生死无常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