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1.了解诗歌的朗读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3.培养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审美能力。
王勃(650-676)
字 ,绛州龙门人,唐高中宗时应举及第,曾任虢州参军。后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少时即显露才华,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 ”。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明人辑有《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为一联,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每首诗的中间两联一般要求分别对仗,第二、四、六、八句要求押韵。主要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简称“五律”或“七律”。
你知道有关律诗的知识吗?
这首诗是王勃在京城长安做朝散郎时,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前往蜀地任县尉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充满一种健康开朗的情调,洋溢着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本诗是王勃最负盛名的诗篇。
第二部分找意象、明意境
二读——找意象、明意境
①城阙: ⑥宦游: ②辅: ⑦无为:③三秦: ⑧歧路:④风烟: ⑨儿女:⑤五津: ⑩沾巾:
风尘烟雾,指极目远望时所见到的景象。
①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②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京城长安有三秦护卫着,在风尘烟雾中远望,岷江五个渡口迷迷蒙蒙。
要说离别的心情,此时我和你完全一样,因为我们都是出外做官、远游他乡的人。
③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④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人世间只要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好像近在身边。
不要在分别的岔路口,像青年男女一样,任泪水打湿衣裳。
第三部分赏诗意、悟诗情
四读——赏诗意、悟诗情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你从诗中哪句看出来的,请具体说明。
表达了作者对朋友远行的留恋之情,同时也勉励朋友乐观进取、勇往直前,去迎接新的生活,体现了作者宽阔的胸怀和远大抱负。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首联都交代了哪些内容?作者的意图是什么?
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突出了雄浑阔大的气势。第二句点出 “之任”的处所——风烟迷蒙的蜀地。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寥廓、高远的意境,为全诗奠定了豪迈的感情基调。
3、颔联中的“宦游人”指的是什么人?这句话如何理解?
“宦游人”指外出做官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 作者在这里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你能说说他的新奇之处吗?
颈联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荡开。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 一洗以往送别诗中黯然消魂的感伤情调,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有感情地朗诵你所知道的其他送别诗,体会这些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不同之处。
别董大(唐·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唐代·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友人 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朋友是自己烦恼时倾听的知己,是自己的患难时搀扶一把的知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友谊。可是朋友之间也会有聚散,再好的朋友也不可能天天陪伴在身边。但只要那份情意存在,我们大可不必感伤,就像诗中所说那样,即使远在天涯海角,只要那份真情在,我们也能感觉到朋友近在身旁,这才是做朋友的最高境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堂教学ppt课件,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走近作者,理解诗意,赏析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宦游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堂教学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