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1课时导学案
展开1. 通过分析生态系统不同组成成分的生命活动,建立碳循环的基本模型,概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
2. 通过分析大气碳库的平衡与失衡,认同低碳生活理念,形成环保意识。
【课前学习】
一、物质循环的实例——碳循环
1.大气中 CO2的来源:_________、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_________;化石燃料的燃烧。
2.碳的存在形式:无机环境中碳以C02、_________形式存在;生物群落中以_________形式存在。
3.碳的循环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的循环主要是以_________的形式进行的;在生物群落内部的传递形式是_________。
4.海洋对大气中碳含量的调节:当大气中 C02含量增加,水圈中的 CO2含量也随之_______;如果大气中的 CO2发生局部短缺,水圈中的 C02也能及时进入大气。
5.温室效应
(1)成因:_________短时间内大量燃烧,使大气中CO2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______。
(2)危害:气温升高,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_________,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二、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
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_______________等元素,都不断地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2.特点:________——生物地球化学循环;________——物质可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参考答案:一、1.生产者 分解作用 2.碳酸盐 含碳有机物 3.CO2 含碳有机物 4.增加 5.(1)化石燃料 平衡 (2)海平面上升
二、1.C、H、O、N、P、S 2.全球性 循环性
【课上学习】
任务一:结合教材p62,图3-10碳循环示意图,分析
1.碳在非生物环境和生物体内分别以什么形式存在?
2.碳是如何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请用关键词、线段、箭头、方框等表示其过程。
任务二:结合碳循环模型,写出
1.碳以什么形式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
碳如何从无机环境进入群落?
碳怎样从一种生物传递给另一生物?
4.生物群落中的碳以什么途径回归大气圈?
任务三: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以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结合模型,举例说明。
任务四:观察氮循环示意图,描述过程,总结特点,分析人类活动的影响。
【课后练习】
1.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下列的( )
A.带有全球性
B. 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C. 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
D. 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2. 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 )
A. 线粒体和染色体 B. 叶绿体和线粒
C. 叶绿体和核糖体 D. 线粒体和内质网
3.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代表生产者,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碳元素在1、2、3、4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在食物链中占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1
D.1、2、3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元素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
4.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f表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B.该图中有三条食物链
C.图中的a一定是自养生物,b、c、d、e一定是异养生物
D.碳以有机物的形式由a传到b
5.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依赖于水 B.伴随能量流动
C.产生温室气体 D.具有全球性
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的分析,错误的是( )
A.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循环流动
B.生物群落的碳元素可通过呼吸作用以CO2的形式进入无机环境
C.绿色植物体内的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入消费者和分解者
D.火山喷发和燃料燃烧产生的CO2都是通过生产者进入生物群落的
7.如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A→B→C
B.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③⑤⑦
C.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不具有全球性
D.提高⑥过程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8. 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密切相关。下表为A、B两个不同时期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环境的碳交换情况。
(1)生态系统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________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________作用实现的。
(2)表中________时期的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原因是___________。
(3)由于过度的人工碳排放,破坏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大气中______________增加并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4)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叶绿素太阳能电池”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性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________阶段;又如经改造的蓝藻能在细胞内将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发酵转化为燃料乙醇。
参考答案
1.C
2.B
3.C 解析:首先需要确定这四种成分,1箭头指向2、3、4可以确定1是生产者,因为生物群落总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由于生产者联系了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所以确定4为无机环境。然后根据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有箭头指向分解者,确定3为分解者。5代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碳元素在1和4间,是以二氧化碳形式传递的;1、2、3之间是以有机碳的形式传递的。1是生产者,所含有的有机物最多。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
4. B 解析:f表示大气中二氧化碳库,a是生产者,b是分解者,c、d、e都是消费者。该图中只有1条食物链。消费者和分解者都是异养型生物。碳以有机物的形式从生产者传给分解者和消费者。
5. A 解析:碳循环过程中,首先依赖于绿色植物吸收CO2进行的光合作用,这一过程消耗水;另外,生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CO2的过程也产生水。
6. A 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流动,A错误;生物群落的碳元素可通过呼吸作用以CO2的形式进入无机环境,B正确;在生物群落内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传递,绿色植物体内的碳元素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入消费者和分解者,C正确;火山喷发和燃料燃烧产生的CO2都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的,D正确。
7. B 从图中看出,A为分解者,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B→C,A错误;碳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③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⑤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和⑦消费者的呼吸作用,B正确;碳循环具有全球性,磷循环也具有全球性,C错误;提高⑥过程使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会破坏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错误。
8. 【答案】(1)光合 呼吸 (2)A 碳吸收量等于碳释放量 (3)稳定性 CO2 (4)光反应 葡萄糖
【解析】(1)光合作用吸收CO2,呼吸作用放出CO2,生态系统中碳循环主要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2)生态系统中碳的吸收量等于释放量时,该生态系统正处于稳定状态;而当碳的吸收量大于释放量时,处于生长期;当碳的吸收量小于释放量时,则处于衰退期。(3)过度的人工碳排放使得碳的释放量大大超出碳的吸收量,从而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大气中不能被吸收的大量CO2能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化。(4)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能的吸收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的薄膜上。光合作用的产物葡萄糖经酒精发酵可生成乙醇。
时期
碳吸收量(kg C·a-1)
碳释放量(kg C·a-1)
A
1.20×1014
1.20×1014
B
1.20×1014
1.26×1014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2课时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第2课时学案及答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前学习,课上学习,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物富集,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物富集,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