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沪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含答案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节 细胞由多种元素和化合物组成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节 细胞由多种元素和化合物组成同步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下列关于鉴定还原糖,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关于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正确的是( )
A. 经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脂肪颗粒
B. 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小心缓慢转动
C.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的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一定相同
D. 经龙胆紫溶液染色后,洋葱根尖伸长区细胞的染色体被染成深色,有利于观察
2.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磷脂.ATP.核酸含有大量元素N
B. Fe参与构成血红蛋白
C. Mg是构成叶绿素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
D.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均含有C.H.O.N元素
3.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油脂.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本尼迪特试剂来鉴定尿液中的葡萄糖
B.油脂的切片法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油脂颗粒
C.鉴定还原糖时,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要进行酒精加热
D.在使用苏丹Ⅲ染液鉴定油脂的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
4.生物组织中的某些化合物能与相关试剂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下表是某同学鉴定四种化合物的实验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
A.AB.BC.CD.D
5.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花生子叶中的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B.鸡蛋清稀释液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蓝色
C.用葡萄糖进行还原糖的检测,加入斐林试剂后颜色由蓝色变为砖红色
D.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和浓度不同,使用方法不同
6.下列关于鉴定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鉴定待测样液中是否含有脂肪,显微镜是必备的实验仪器之一
B.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组成不完全相同,使用方法不同
C.向待测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后,未出现紫色,说明待测样液中无酶
D.向待测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待测样液中无葡萄糖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鉴定实验中,易导致实验失败的操作是( )
①蛋白质鉴定时,将NaOH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后再加入样液 ②还原糖鉴定时,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③淀粉鉴定时,直接将碘液滴加到淀粉样液中 ④脂肪鉴定过程中,对装片染色后先用清水漂洗然后再镜检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家庭绿化日益普及。对绿色观叶植物适当补充镁元素,可使其正常生长,其原因是( )
A. 镁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
B. 镁是合成核酸的原料
C. 镁能够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D. 镁是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
9.“红药”的主要成分是苏丹Ⅳ,是一种工业染料,对人体有害。最早在辣根酱.肉食等食品中发现“红药”,后来又在保健品和化妆品中发现其“身影”;近年来,部分蛋鸭养殖户用加入“红药”的饲料眼蛋鸭而得到“红心鸭蛋”,被染成红色的是蛋黄中的( )
A.脂肪B.蛋白质C.核酸D.葡萄糖
10.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样液中是否含淀粉时,加入碘化钾溶液并摇匀,观察是否出现蓝色
B.检测花生种子切片是否含油脂时,使用吸水纸的目的是进行引流更换溶液
C.检测样液中是否含还原糖时,加入适量本尼迪特试剂,摇匀后即可进行观察
D.检测样液中是否含蛋白质时,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加少量双缩脲试剂B
11.下列有关检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只有脂肪的检测可能需要显微镜
B.只有还原糖的检测需要加热到50~65 ℃
C.检测还原糖.蛋白质所用方法相同
D.三个实验的显色反应均不相同
12.为探究在鸡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冬虫夏草菌丝体培养物对鸡蛋营养价值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下表为实验的部分结果,表中数字右上角标注的“a”,表示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据表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要鉴定实验组鸡蛋中的蛋白质,可用蛋清稀释液作为材料
B.实验组与对照组中鸡的品种,数量以及每日的饲料供给量应相同
C.在鸡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冬虫夏草菌丝体培养物可提升鸡蛋的营养价值
D.实验组鸡蛋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增加,脂肪含量降低,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
13.如图为苹果成熟期有机物含量的变化图,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的五种有机物都含有 C.H.O 元素
B.每个月采集苹果制备样液,用斐林试剂检测,则 10 月的样液砖红色最深
C.图中的酶最有可能是淀粉酶,在该酶的作用下,苹果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
D.图中五种有机物中能够水解的是淀粉和蔗糖,其他物质不能水解
14.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英国科学家虎克发现了细胞并为之命名
B. 生物均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的
C. 新细胞来源于老细胞的分裂
D. 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
15.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液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
B.B液是质量浓度为0.05g/mL的CuSO4溶液
C.检测时应把A液和B液混合均匀后使用
D.检测时应水浴加热至60℃
16.利用生化方法检测细胞中的有机物,下列选项对应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17.下列实验操作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用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以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观察 DNA 和 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先用甲基绿染色剂,再用吡罗红染色剂染色
D.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 A 液与 B 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待测样品的试管中,并且要现混现用
18.下列关于细胞和细胞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的提出,使生物学研究进入到了分子水平
B.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细胞学说认为动物.植物和真菌都由细胞构成
D.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细胞会对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A
【解析】A.经苏丹Ⅲ染色后的花生子叶细胞中可观察到橘黄色脂肪颗粒,A正确;
B.转换物镜时应该手握物镜转换器小心缓慢转动,B错误;
C.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的细胞液浓度可能有差异,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不一定相同,C错误;
D.经龙胆紫溶液染色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被染成深色,有利于观察,D错误。
故选A。
2.【答案】D
【解析】A.磷脂.核酸和ATP的组成元素是C.H.O.N.P,N是大量元素,A正确;
B.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B正确;
C.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Mg是大量元素,C正确;
D.多糖属于大分子,其组成元素是C.H.O,不含N,D错误。
故选D。
3.【答案】C
【解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解答:
A.本尼迪特试剂可用来鉴定还原糖,而葡萄糖是还原糖的一种,A正确;
B.利用花生子叶制成临时装片鉴定油脂,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油脂颗粒,B正确;
C.鉴定还原糖时,加入本尼迪特试剂后,要水浴加热,C错误;
D.在使用苏丹Ⅲ染液鉴定油脂的实验中,可利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来洗去浮色,D正确。
故选C。
4.【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中化合物鉴定,综合考查淀粉.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等知识。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淀粉遇碘液变蓝;(2)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解答:
淀粉遇碘液变蓝色,A错误;甘蔗含有蔗糖,蔗糖属于非还原糖,不能用于还原糖的鉴定,B错误;可选用豆浆.牛奶.蛋清液来鉴定蛋白质,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且不需要水浴加热,C正确;苏丹III染液能够将脂肪染成橘黄色,D错误;故选C。
5.【答案】A
【解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解答:
A.苏丹Ⅲ染液染色的花生子叶中有橘黄色的脂肪颗粒,A正确;
B.鸡蛋清稀释液中的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B错误;
C.还原糖的鉴定需要进行水浴加热,C错误;
D.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相同,浓度不同,使用方法不同,D错误。
故选A。
6.【答案】B
【解析】
常见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5)甲基绿能使DNA呈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红色。
解答:
A.鉴定脂肪时以苏丹Ⅲ或苏丹Ⅳ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或直接观察染色后的生物组织,A错误;
B.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都是NaOH溶液和CuSO4溶液,但是CuSO4的浓度不同,斐林试剂等体积混合使用,双缩脲试剂先加NaOH,再滴加CuSO4,B正确;
C.加入双缩脲没有紫色反应说明没有蛋白质,有少部分酶的化学本质是RNA,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有酶,C错误;
D.溶液中加入斐林试剂需要水浴加热才出现砖红色沉淀,D错误。
故选B。
7.【答案】A
【解析】
鉴定蛋白质需要用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分数为0.1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分数为0.01g/ml的CuSO4溶液);鉴定还原糖需要用斐林试剂(甲液:质量分数为0.1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分数为0.05g/ml的CuSO4溶液)。
解答:
①蛋白质鉴定时,应先加NaOH溶液制造碱性环境,再加CuSO4溶液,①正确;
②还原糖鉴定时,用斐林试剂需要进行水浴加热,②错误;
③淀粉鉴定时,直接将碘液与样液混合即可,③错误;
④脂肪鉴定时,染色后需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④正确。
故选A。
8.【答案】D
【解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的无机盐是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如镁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因此适时补充镁元素可促进叶绿素的合成而使绿色观叶植物正常生长,D正确。故选D。
9.【答案】A
【解析】
生物大分子的检测方法: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液变蓝;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产生砖红色沉淀;观察DNA和RNA的分布,需要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DNA可以被甲基绿染成绿色,RNA可以被吡罗红染成红色;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II(苏丹IV)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
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II(苏丹IV)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本尼迪特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变为红黄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III染液(或苏丹IV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碘-碘化钾溶液遇淀粉变蓝。
解答:
A.碘-碘化钾溶液遇淀粉变蓝,碘化钾溶液遇淀粉不变蓝,A错误;
B.染色时用吸水纸吸去材料表面的水和多余的染液,制片时用吸水纸吸去乙醇溶液,B错误;
C.检测样液中是否含可溶性还原糖时,加入适量本尼迪特试剂,摇匀后水浴加热,观察溶液是否产生红黄色沉淀,C错误;
D.检测样液中是否含蛋白质时,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加少量双缩脲试剂B,D正确。
11.【答案】C
【解析】A.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中,只有脂肪的检测需要使用显微镜,A正确;
B.只有还原糖的检测需要水浴加热到50~65℃,B正确;
C.还原糖与菲林试剂反应呈现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菲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各种成分的浓度不同,C错误;
D.三个实验出现的颜色反应不同,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D正确。
故选:C。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曲线可知,苹果成熟期各种有机物质的变化是:果糖在初期含量很低,8月份后明显增高,葡萄糖含量在6.7月份上升,7月份后不再上升,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蔗糖7月份之前含量较低,7月份后明显升高,9月份达到较高水平,然后又逐渐下降;淀粉在7.8月份含量最高,然后下降。
解答:
A.果糖.蔗糖.葡萄糖和淀粉都属于糖类,元素组成只有C.H.O,酶的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肯定含有C.H.O,A正确;
B.分析曲线图,10月份含有的还原糖的量最大,所以每个月采集苹果制备样液,用斐林试剂检测,则10月的样液砖红色最深,B正确;
C.据题分析,酶增加淀粉含量减少,图中的酶最有可能是淀粉水解酶,在该酶的作用下,苹果细胞液浓度逐渐变大,C正确;
D.图中果糖.葡萄糖不能水解,淀粉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蔗糖水解葡萄糖和果糖,酶也可以被水解,D错误。
故选D。
14.【答案】B
【解析】A.英国科学家虎克发现了细胞并为之命名,A正确;
B.病毒属于生物,但无细胞结构。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B错误;
C.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即:新细胞来源于老细胞的分裂,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C正确;
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
故选B。
15.【答案】A
【解析】
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解答:
A.双缩脲试剂A液是质量浓度为0.1g/mL的NaOH溶液,A正确;
B.双缩脲试剂B液是质量浓度为0.01g/mL的CuSO4溶液,B错误;
C.检测时应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C错误;
D.检测时不需要水浴加热,D错误。
故选A。
16.【答案】B
【解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解答:
A.梨中含有还原糖(果糖),在梨的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会生成砖红色沉淀,A正确;
B.在大豆种子匀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会产生紫色反应,但是双缩脲试剂需要先将A液加入到待测液,摇匀后,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B错误;
C.脂肪鉴定实验中,花生种子切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染色后,需要用50%酒精洗去浮色,盖上盖玻片,用显微镜会观察到橘黄色颗粒,C正确;
D.马铃薯汁富含淀粉,碘液和马铃薯汁两者直接混合,溶液变蓝,D正确。
故选B。
17.【答案】B
【解析】
鉴定还原糖时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应该现配先用,混合使用,鉴定蛋白质实验的双缩脲试剂应该先加入A液,混匀以后再加B液;鉴定细胞中的脂肪颗粒应该制作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甲基绿和吡罗红应混合使用。
解答:
A.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用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不能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A错误;
B.细胞中的脂肪滴需要用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正确;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甲基绿和吡罗红应混合使用,C错误;
D.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应该先加A液,摇匀后在加B液,D错误。
故选B。
18.【答案】D
【解析】细胞学说的提出,使得生物学研究进入到了细胞水平,A错误;细胞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病毒不是细胞生物,B错误;细胞学说认为动物和植物由细胞构成,并未提到微生物,C错误;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D正确。
选项
鉴定对象
试剂
颜色
水浴加热
生物材料
A
淀粉
碘液
黄色
不需要
脱色的材料
B
还原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
需要
梨匀浆.甘蔗汁
C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不需要
豆浆.牛奶.鸡蛋清
D
脂肪
苏丹Ⅲ染液
红色
不需要
花生子叶
选项
待检测物质
检测试剂
操作方法与颜色反应
A
梨匀浆
斐林试剂
水浴加热,砖红色
B
豆浆
双缩脲试剂
A.B液等量混合,紫色
C
花生子叶切片
苏丹Ⅲ染液
50%酒精洗去浮色,橘黄色
D
马铃薯汁
碘液
两者直接混合,蓝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节 细胞由多种元素和化合物组成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叙述错误的是,人体内磷脂的重要生理作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节 细胞由多种元素和化合物组成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取一红色牡丹的2个大小相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 细胞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第一节 细胞由多种元素和化合物组成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①②③④为四类生物的部分特征,下列属于细胞共性的选项是,新冠肺炎病毒,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