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优选作业含答案
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 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第四节 有性生殖中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 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第四节 有性生殖中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一课一练,共15页。
【优编】第四节有性生殖中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2优选练习一.单项选择1.下列有关“假说-演绎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通过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B.“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C.“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推理内容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2.下列关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是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突出优点B.通过演绎推导出测交结果,并利用实验对假说进行验证C.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F2植株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前提D.根据减数分裂的特点提出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假说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B.提出“F1 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一观点C.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 1∶1D.完成测交实验并统计测交实验结果4.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研究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揭示了分离定律。下列哪一项属于其研究过程中的“演绎"( )A.测交结果:30株高茎,34株矮茎B.亲本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测交预期结果是高茎:矮茎接近于1:15.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的染色体上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C.“设计测交实验及结果预测”属于演绎推理内容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假说的核心内容6.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属于假说内容B.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者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C.“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D.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7.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F1母本植株上选取一朵或几朵花,在花粉未成熟时将花瓣掰开去雄B.F2中出现的4种表现型,有3种是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新组合C.F1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含双显性基因的配子数量最多D.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受精时配子的结合存在16种组合方式8.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数量比接近1∶1∶1∶1C.F2中圆粒和皱粒之比接近于3∶1,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D.F2有4种表现型和16种基因型9.用绿色圆粒与黄色皱粒豌豆作为亲本杂交,所得的F1均为黄色圆粒。现令F1自然繁殖得 F2,则F2表现型中重组类型(即与亲本不同)占( )A.3/8 B.7/9 C.5/8 D.1/310.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用某个体与绿色皱粒(基因型yyrr)豌豆杂交,如果F1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该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几种( )A.1 B.2 C.3 D.411.豌豆子叶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种子圆形对皱形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将黄色圆形和绿色圆形豌豆杂交,F1的表现型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让F1中黄色圆形豌豆自交,则后代的黄色圆形豌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A.1/8 B.1/6 C.1/5 D.1/4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表明,种子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小明想重复孟德尔的实验,他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P1)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P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基因的白由组合定律,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F1YyRr雄性配子YRyRYryr雌性配子YRYYRRYyRRYYRrYyRryRYyRRyyRRYyRryyRrYrYYRrYyRr①②YrYyRryyRr③④ A.①.②.③.④都是皱粒B.①.②.③.④都是黄色C.④的基因型与P2相同D.①和③的表现型都是黄色皱粒13.测交实验,不能够测定F1的( )A.遗传因子组成 B.DNA分子的结构C.产生配子的类型 D.产生配子的比例14.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B.孟德尔所做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做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15.被称为遗传学奠基人的( )A.萨顿 B.摩尔根 C.孟德尔 D.达尔文16.下列有关孟德尔运用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之一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检测C.“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结果”是通过大量实验得到的D.“Dd能产生D.d数量相等的两种雌雄配子”属于推理内容17.下列关于测交的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测交来确定被测个体是否为纯合子B.通过测交来确定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比例C.通过测交来确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D.通过测交来确定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18.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显微镜观察并绘制细胞结构图属于构建物理模型B.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不一定与演绎推理的结论相符C.光合作用等经典实验的归纳是从特殊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或规律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D.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实验中,叶绿素较类胡萝卜素扩散速度慢,是因为叶绿素含量多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解答:A.孟德尔通过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B正确;C.“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假说内容,C错误;D.“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进一步证实了假说内容是正确的,D正确。故选C。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解答:A.自花传粉和闭花授粉是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突出优点,保证了豌豆是纯合子,A正确;B.通过演绎推导出测交结果,并利用实验对假说进行验证,B正确;C.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是F2植株出现3∶1性状分离比的前提,C正确;D.根据杂交和自交实验结果提出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的假说,D错误。故选D。3.【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解答:A.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这属于假说,A错误;B.提出“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这一观点,这属于假说,B错误;C.设计测交实验,并预测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这属于“演绎”过程,C正确;D.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D错误;故选C。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为了解释3:1的分离比,孟德尔提出了假说。假说的核心内容是: F1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如果假说正确,那么他推测用F1和隐性的个体杂交(测交)的结果应该是1:1。这便是演绎推理。最后,假说的正确与否还要看实验的结果,如果测交实验的结果与预期的相符,则说明假说正确,若不符,则说明假说错误。解答:A.测交结果属于实验验证阶段,A错误;
B.亲本产生配子属于假说内容,B错误;
C.受精时配子的随机结合是假说内容,C错误;
D.测交预期结果是高茎:矮茎接近于1∶1属于演绎阶段,D正确。
故选D。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提出问题(在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解答: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的遗传实验基础上的,A正确; B.“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属于假说内容,孟德尔没有提出“染色体”一词,B错误; C.“测交实验”是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对测交实验的结果进行理论预测,看真实的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是否一致,证明假说是否正确,C正确;D.“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假说的核心内容,D正确。故选B。6.【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解答:A.“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是观察和分析的内容,孟德尔由此发现了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A错误;B.杂交实验中,先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者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从而能够循序渐进的研究和分析,B正确;C.“测交实验”是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对测交实验的结果进行理论预测,看真实的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是否一致,证明假说是否正确,C正确;D.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属于假说的内容,也是分离定律的核心,D正确。故选A。7.【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A.子一代F1是自交,不需要母本去雄,A错误;B.F2中出现的4种表现型,有2种是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新组合,B错误;C.F1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四种配子的比例是相等的,C错误;D.F1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种,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存在4×4=16种组合方式,D正确。故选D。8.【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解答:AC.对F2中不同对性状之间发生自由组合的解释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其中每一对等位基因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AC正确;
B.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数量比接近1∶1∶1∶1,B正确;
D.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则F2中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D错误。
故选D。9.【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分析子二代的基因型.表现型比例,及其与亲本相同.不同的比例。解答:绿色圆粒豌豆与黄色皱粒豌豆杂交,子一代都是黄色圆粒,黄色对绿色是显性.圆粒对皱粒是显性,亲本基因型是yyRR.yyRR,子一代基因型是YyRr,豌豆自然状态下都是自交,子二代基因型及比例是Y_R_:Y_rr:yyR_:yyrr=9:3:3:1,其中与亲本不同的类型是Y_R_.yyrr,比例是10/16=5/8。
故选C。10.【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黄色:绿色=1:1,说明亲本是杂合子测交,基因型为Yy.yy;圆粒:皱粒=3:1,说明圆粒是显性性状,亲本都是杂合子Rr,因此,亲本是基因型为YyRr×yyRr的杂交。解答:亲本是基因型为YyRr×yyRr,则F1中黄色圆形豌豆的基因型为:1/3YyRR.2/3YyRr。①1/3YyRR自交,自交后代:1/3×(1/4YYRR.1/2YyRR.1/4yyRR)=1/12YYRR.1/6YyRR.1/12yyRR②2/3YyRr自交,自交后代:2/3×[Y_R_(1/16YYRR.2/16YYRr.2/16YyRR.4/16YyRr):Y_rr(1/16YYrr.2/16Yyrr):yyR_(1/16yyRR.2/16yyRr):1/16yyrr)]③所以让F1中黄色圆形豌豆自交,则后代的黄色圆形豌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2+2/3×1/16)/(1/6+1/12+2/3×9/16)=1/5。故选C。1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为纯种黄色圆粒豌豆(P1)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P2)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F2的性状如图,其中①的基因型为YYrr;②的基因型为Yyrr;③的基因型为Yyrr;④的基因型为yyrr。解答:A.就圆粒和皱粒这一对相对性状而言,①.②.③.④的基因型均为rr,都是皱粒,A正确;B.就黄色和绿色这一对相对性状而言,①为YY.②为Yy.③为Yy.④为yy,其中①.②.③都是黄色,④是绿色,B错误;C.④的基因型为yyrr,与P2相同,C正确;D.①的基因型为YYrr,是黄色皱粒;③的基因型为Yyrr,是黄色皱粒,D正确。故选B。1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测交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基因型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据此答题解答:测交实验能测定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不能测定DNA分子的结构。故选B。1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对一对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出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首先是对F2出现的特殊分离比作为问题提出,然后作出假设,假设的核心是:成对的等位基因分开进入不同配子,不成对德尔基因自由组合;并利用遗传图谱演绎推理出现结果的原因,然后测交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解答: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后,对F1自交后代F2出现的特殊分离比提出问题研究的,A正确;B.假说演绎法的核心是:成对的等位基因分开进入不同的配子,B错误;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通过测交实验来验证的,C错误;
D.孟德尔遗传定律只能解释核遗传的部分现象,对核遗传的连锁互换以及质基因遗传不适用,D错误。
故选A。15.【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孟德尔利用豌豆为实验材料,通过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孟德尔的假说内容有: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生物体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了测交实验进行验证。解答: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之一,A正确;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是验证过程,B正确;C.“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结果”是通过大量实验得到的,C正确;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但是雌雄配子数量不一定相等,D错误。故选D。17.【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测交的定义是孟德尔在验证自己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时提出的,为了确定子一代是杂合子还是纯合子,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就叫测交。在实践中,测交往往用来鉴定某一显性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和它形成的配子类型及其比例。据此答题。解答:A.测交法可用于鉴定被测个体是否为纯合体,若测交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则其为纯合体,若测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其为杂合子,A正确; B.测交可用于检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比例, B正确;C.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C正确;D.测交可检测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及产生配子的比例,但不能检测产生配子的数量,D错误。故选D。18.【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色素是光合作用中吸收和转化光能的重要物质,色素的提取常采用菠菜为原料,光合色素是脂溶性的,因此色素的提取和分离都采用有机溶剂。色素提取和分离的主要步骤为:研磨.过滤.画滤液细线.纸层析分离。分离出来的色素在滤纸条上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为: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解答:A.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并画出细胞结构图像,属于构建物理模型,A正确;B.运用假说-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不一定与预期相符,如在子代数目较少的情况下,实验结果可能与预期不相符,B正确;C.归纳是从特殊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或规律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是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C正确;D.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的原理是利用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叶绿素较类胡萝卜素扩散速度慢,是因为其溶解度小,不是因为含量多,D错误。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四节 有性生殖中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步训练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玉米的黄色和白色,纯种黄色圆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四节 有性生殖中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F1黄色圆粒豌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四节 有性生殖中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同步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豌豆的圆粒,黄色圆粒豌豆,基因型为YyRr,下列基因型的植株能稳定遗传的是,豌豆子叶的黄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