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优选作业含答案
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二倍体植物甲,科学家发现普通六倍体小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第二节染色体变异-1优选练习一.单项选择1.图为高等雄性动物某初级精母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图中I.II表示染色体,①.②.③.④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I是I经减数分裂前的间期复制形成的B.①与②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③与④可发生交叉互换导致基因重新组合D.该细胞正常分裂产生的精子中含2个染色体组2.下图为一只果蝇两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辰砂眼基因(v).白眼基因(w)为一对非等位基因B.基因cn.cl.v.w的本质区别是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C.该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可同时含有图中的两条非同源染色体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朱红眼基因(cn)和暗粟色眼基因(cl)可自由组合3.普通小麦的六个染色体组来自三种二倍体植物,可表示为AABBDD共42条染色体,二倍体黑麦染色体组的组成为RR共14条染色体。现用普通小麦与黑麦杂交,下列判断错误的是(相同字母表示的染色体组来自同种植物)( )A.杂交后代为四倍体,且是可育的B.杂交后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28或56条C.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D.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能得到一个新品种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倍体生物不一定不育,多倍体生物也不一定可育B.具有适应环境性状的个体有更多生存繁殖机会,导致相应基因频率上升C.种内斗争.种内互助.种间竞争.捕食均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D.变异都能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都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5.下图表示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情况。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正常果蝇配子的染色体组型为3+X或3+YB.如果上图四种果蝇是因某一亲本的异常配子造成,则最可能是雌配子异常C.白眼雌果蝇(XrXrY)最多可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且比例相等D.白眼雌果蝇(XrXrY)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产生的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XRXrY6.以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B.F1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2N+2nC.F1不育的原因是含有的染色体组为奇数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F2,属于诱变育种7.科学家发现普通六倍体小麦(6n=42)中存在一类具有优先传递效应的外源染色体,即“杀配子染色体”,在不含有“杀配子染色体”的配子中,会诱导其他染色体的断裂和重接,从而产生缺失.易位等染色体结构变异,以实现优先遗传,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由图中可育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为单倍体B.导入“杀配子染色体”后小麦发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与普通小麦配子相比,易位改变了配子内基因的结构导致配子异常D.图中可育配子与普通小麦配子受精后,发育成的个体有43条染色体8.单倍体个体通常由未经受精作用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成。在高等植物中,开花传粉后,因低温影响延迟授粉,也可以形成单倍体。植物的单倍体几乎都不能形成种子。关于单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倍体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配子中相同B.二倍体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长势弱小且高度不育C.四倍体水稻花药直接培育成的植株不是单倍体D.二倍体的单倍体经染色体数目加倍后通常是纯合子9.请根据下列各图所示植物细胞判断,茎秆粗壮.果实较大的植物是( )A. B.C. D.10.下列有关单倍体生物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单倍体生物也可能产生正常有性生殖细胞B.用二倍体植株的花粉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的叶片和果实种子较小C.体细胞可能含有形态.大小相同的染色体D.体细胞中含有控制本物种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11.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叫二倍体C.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12.下列各项中,属于单倍体的是( )A.由玉米种子发育成的幼苗B.由蛙的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C.由花粉离体培养成的幼苗D.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植株13.自然界中,蜜蜂种群中雌蜂(蜂王和工蜂)为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峰为单倍体,直接由卵细胞发育而来。关于蜜蜂细胞中染色体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雄峰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B.每个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C.工蜂每个染色体组中都含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D.测定蜜蜂的基因组需要测定其一个染色体组所有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14.下列变异原理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A.某人第五号染色体丢失一个片段导致患某种遗传病B.将四倍体植株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杂交产生三倍体植株C.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D.组成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改变导致血红蛋白异常的疾病15.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B.由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C.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D.人工诱导多倍体最有效的方法是低温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16.马(2n=64)和驴(2n=62)杂交所产生的后代称为骡子,能够正常发育,但不能生育,这种现象被称为( )A.杂交育种 B.人工诱变C.基因重组 D.生殖隔离17.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是基因突变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但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获得D.减数分裂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染色单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18.唐氏综合征(Downsyndromes)的病因是( )A.过量的DNA连接酶导致DNA复制异常B.胎儿发育过程中发生移码突变C.编码组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D.在减数分裂期间,亲代的染色体不分离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Ⅰ.Ⅱ为一对同源染色体,①②为姐妹染色单体,③④为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解答:A.Ⅰ与Ⅱ是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是精卵结合的时候汇合到一个细胞中,不是复制而来的,A错误;B.①与②是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B错误;C.③与④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能够发生交叉互换引起基因重组,C正确;D.该初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其正常减数分裂后所形成的精子中应含有1个染色体组,D错误。故选C。2.【答案】D【解析】染色体是真核生物核基因的载体,基因是一段有遗传功能的核酸,在细胞结构的生物中基因是一段DNA。解答:A.因为辰砂眼基因(v).白眼基因w)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因此不是等位基因,A正确;
B.DNA中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多样,因此基因cn.cl.v.w的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这四个基因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B正确;
C.一个染色体组是由非同源染色体组成的,C正确;
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D。3.【答案】A【解析】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该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染色体组的特点是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含等位基因。解答:A.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DD和RR,杂交后代基因型为ABDR,无同源染色体,表现为不可育,A错误;B.杂交子代中多数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21+7=28条,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为28×2=56条,B正确;C.据题干信息“普通小麦的六个染色体组来自三种二倍体植物”可知:普通小麦形成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C正确;D.杂交产生的幼苗(基因型为ABDR)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能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一个新品种(AABBDDRR),D正确。故选A。4.【答案】D【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A.蜜蜂中的雄蜂属于单倍体,与蜂王交配后可产生可育后代,二倍体黑麦与六倍体普通小麦杂交后产生的四倍体不育,A正确;B.具有适应环境性状的个体有更多生存繁殖机会,在自然选择中更易于保留,导致相应基因频率上升,B正确;C.种内斗争.种内互助.竞争和捕食等均能让某种基因型的个体得以保留或淘汰,从而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C正确;D.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可遗传变异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D错误。故选D。5.【答案】C【解析】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正常情况下产生的配子中不含有同源染色体,分析题图可知产生的后代果蝇中出现比正常的果蝇多了一条染色体或者少了一条染色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解答:A.正常果蝇的体细胞中含6条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所以配子的染色体组型为3+X或3+Y,A正确;B.由丁图可知其染色体组成为OY,说明该个体是由正常的精子和异常的卵细胞受精而来,B正确;C.甲图白眼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性染色体联会紊乱,既可以X与XY配对,也可以XX与Y配对,所以最多能产生Xr:XrXr:XrY:Y=2:1:2:1,共四种类型的配子,C错误;D.白眼雌果蝇(XrXrY)与红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必具有亲本红眼雄果蝇(XRY)产生的含XR的配子,该配子与白眼雌果蝇产生的四种配子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为XRXr.XRXrY.XRXrXr(死亡).XRY.XrXrY.XrY.XrYY.YY(死亡),其中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RXr和XRXrY两种,D正确。故选C。6.【答案】A【解析】二倍体植物产生配子时,产生配子的染色体为体细胞染色体的一半,甲乙植物进行杂交产子一代含有的染色体组成为N+n,两个染色体之间不能连会形成配子,故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解答:A.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可使F1幼苗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所以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A正确;B.由于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F1体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N+n,B错误;C.F1植株的染色体组数为偶数,染色体组之间不能发生联会,因此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C错误;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属于多倍体育种,D错误。故选A。 7.【答案】C【解析】单倍体是体细胞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的生物个体。凡是由配子发育而来的个体,均称为单倍体,体细胞中可以含有1个或几个染色体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是单倍体,雄蜂也是单倍体,仅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是单倍体。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二倍体;凡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且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均称为多倍体。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解答:A.由图中可育配子直接发育成的个体为单倍体,A正确;B.导入“杀配子染色体”后小麦的染色体组成为42W+1A,由于染色体数目增加(1A),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因此发生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正确;C.易位是指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片段,与普通小麦配子相比,易位不改变配子内基因的结构,只是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配子异常,C错误;D.图中可育配子的染色体组成为21W+1A,与普通小麦配子(染色体组成为21W)受精后,发育成的个体有43条染色体(42W+1A),D正确。故选C。8.【答案】C【解析】生物体倍性的判断:如果生物体由受精卵或合子发育而来,则体细胞中有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果生物体是由生殖细胞——卵细胞或花粉直接发育而来,则不管细胞内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解答:A.单倍体是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A正确;B.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单倍体,二倍体植物的单倍体植株长势弱小,高度不育,B正确;C.四倍体水稻花药直接培育成的植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仍为单倍体,C错误;D.二倍体的单倍体经染色体数目加倍后,每对染色体上的成对的基因都是纯合的,D正确。故选C。9.【答案】A【解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的是某些植物体细胞中的染色体,A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可能为三倍体;B和C细胞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可能为二倍体;D细胞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应为单倍体。解答:A.茎秆较粗壮.果实较大是多倍体的特点之一,由分析可知,A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可能为三倍体,A符合题意;BC.B和C细胞均含有2个染色体组,可能为二倍体,不具有茎秆较粗壮.果实较大的特点,BC不符合题意;D.D细胞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应为单倍体,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不具有茎秆较粗壮.果实较大的特点,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答案】B【解析】11.【答案】A【解析】12.【答案】C【解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即为几倍体;由本物种的配子不经受精作用直接发育而成的个体,其体细胞中不管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解答:A.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是单倍体,种子发育成的玉米幼苗属于二倍体,与题意不符,A错误;B.由蛙的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体内含有2个染色体组,属于二倍体,与题意不符,B错误;C.由花粉离体培育成的幼苗是单倍体,与题意符合,C正确;D.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植株需要看其发育的起点,若是受精卵发育则为三倍体,若为卵细胞或花粉直接发育,则为单倍体,D错误。故选C。13.【答案】C【解析】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解答:A.蜂王的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染色体数目减半,雄蜂直接由卵细胞发育而来,所以雄峰的体细胞中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A正确;B.由染色体组的定义可知,一个染色体组中所有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不含同源染色体,B正确;C.蜜蜂的性别是由体细胞中染色体组的个数决定的,其染色体没有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之分,C错误;D.测定蜜蜂的基因组需要测定一个染色体组中16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D正确。故选C。14.【答案】C【解析】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5.【答案】D【解析】16.【答案】D【解析】略17.【答案】C【解析】18.【答案】D【解析】唐氏综合征又称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21号染色体异常导致的最常见的染色体病,也是人类最早被确定的染色体病。唐氏综合征主要的临床特点是智力障碍.发育迟缓.特殊面容。解答:唐氏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亲代之一的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21号染色体发生不分离导致胚胎体细胞内存在一条额外的21号染色体,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随堂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是利用玉米,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沪科版 (2019)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是利用玉米,下列关于染色体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随堂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把普通小麦,蜂王和工蜂都由受精卵,下列关于染色体组,下列各项中,属于单倍体的是,在自然条件下,二倍体植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