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教学设计
备课组名称 | 高一地理 | 周次 |
|
本节 教学内容 | 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 ||
本节 教学目标 |
| ||
本节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运用实例,说明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教学难点:运用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相关原理,分析现实城镇功能区的现象 | ||
本节内容 教学方法 | 讲授法 | ||
本节内容 课时安排 | 2课时 | ||
教学过程预设(二课时) | 导入:观察图片,何为乡村?何为城镇?乡村和城镇有什么区别?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分为乡村聚落和城镇聚落。 乡村与城镇聚落的区别与联系 一、乡村的土地利用 1.乡村的概念: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农业用地类型:按农业生产特点,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的类型。 3.农业用地分布:为了方便生产,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便于就近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功能区和空间结构 ① 功能区:面积较大的相对专业化的土地利用类型(同种土地利用方式在空间上的集中分布使这一空间形成了相对突出的功能或职能,从而形成功能区,如农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② 空间结构:聚落内部各个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状况。 4.乡村的土地利用与内部空间结构特点 ① 外围:为方便生产,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周围。 ② 内部:村落主要以居住为主。随着村落规模的扩大,还出现公共服务设施。乡村内部空间结构表现为,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由村落中心向外围环绕分布,再往外为农业用地。 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城镇的概念:包括城市和镇,通常是指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 2. 城市功能区的形成 主要功能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等,有些大城市会形成行政区、旅游休闲区、生态区、文化区等。而在中小城市,这些部门占地面积很小,或者分散布局,形成不了相应的功能区。 3.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功能区之间一般无明确的界限,某一种功能 区以某种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 4.常见功能区及特点 三大功能区的判定方法 ① 面积法:面积最大的是住宅区,最小的是商业区。 ② 位置法:位于市中心的一般是商业区;位于城市边缘或城市河流下游、盛行风下风向的是工业区;位于工业区和商业区之间或城市河流上游、盛行风上风向的是住宅区。 ③ 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 ④ 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 ⑤ 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 ⑥ 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 5.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含义:各种功能区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 (2)案例:香港的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思考:①简说香港内部空间结构。 以中环—尖沙咀为中心,沿维多利亚港向外,南北两侧依次分布有商业区、混合土地利用带、高级住宅区、普通居住区和工业区。 思考:②香港高级居住区和普通居住区的分布?为什么会这样分布? ① 高级居住区分布在岛屿南部的半山区及山顶,高级居住区位于城市边缘,多与高地和风景区相联系; ② 普通居住区多与低地和工业区相联系; ③ 高级居住区和普通居住区出现背向发展的趋势。 (3)案例:沈阳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工业区绕交通线呈扇状或块状分布在城市的东西两侧, 居住区则集中在市中心及其外缘。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经济、政策、文化、历史、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形成因素(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地租水平)——城镇土地供应有限,出价高者得之。 城镇里各种功能的活动都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而城镇土地的供应是有限的。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 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城镇中心远近。 • 一般来说, 离城镇中心越近,土地租金越高;穿过的道路越多或者距交通干线越近,土地租金也越高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②交通便捷程度 (1)交通通达度越好,地租越高;通达度越低,地租越低 (2)政策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进行城市规划,引导或规定不同的功能区,而且它从整体上影响着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例如各地市的新兴开发区) 例如,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一重大国家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市适时调整空间结构,将市一级政府部门搬迁至近郊通州,并带动中心城区相关功能及部分人口向通州疏解,将通州建设为北京市的副中心。 (3)环境因素 (4)历史因素 (1)历史背景:城市的原有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功能区分布状况。(北京中心城区的行政区和文化游览区) (2)历史变化:城市的功能分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原有的功能分区也可能完全改变的。(城市中心附近住宅区的衰落、有污染的工厂外迁等) (5)社会因素 ① 收入:收入的不同导致中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分化。 ② 知名度:城市内某些地区在历史、文化或经济方面有很高的声誉,知名度高。而高知名度又会吸引新的住宅和商场建在该处,从而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③ 种族或宗教:在城市的一些区域内,如果某个种族或宗教占优势,就可能形成种族聚居区。如唐人街,回民街等。 小结: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2.发展和变化 (1)初期:地域范围狭小,它的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分布,并在中心区域自然集中。 (2)后期:随着工业不断发展和服务业的兴起,城镇中心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渐突出。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城镇中心的工业企业向外搬迁,原有的工业用地就可能被改造为商业用地或其他用地,城镇内部结构随之变化。 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乡土地利用提出了更新的诉求,合理规划城乡空间有利于建立可持续的人地关系、为生活提供便利、文化传承等,对于优化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① 通过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 ② 通过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 ③ 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等,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 | ||
板书 | |||
本周教学 内容“一科一辅”习题处理 | 课时作业 | ||
本周教学内容中需集中讨论的疑难问题 | 运用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相关原理,分析现实城镇功能区的现象 |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dl/tb_c400374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课内容ppt课件</a>,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农业经济,公共服务设施,非农业经济,旅游休闲,付出租金,交通便捷,自然集中,降低成本,土地资源,传统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精品课件pptx、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解析版同步练习docx、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导学案docx、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教案docx、21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原卷版同步练习docx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备课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乡村土地利用,乡村农业用地,依据农业生产的特点,乡村内部空间结构,内部空间结构简单,功能分区简单,生产用地比重大,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城镇土地利用类型,商业用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