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沪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优质作业含答案
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 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第六节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课堂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 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第六节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课堂检测,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是果蝇某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编】第六节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2优质练习一.单项选择1.如图是果蝇某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的每个细胞中都能表达D.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彼此间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2.以下生物教科书的科学史内容,正确的是( )A.美国遗传学家萨顿通过对果蝇红白眼性状的研究,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比利时生物学家维萨里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C.德国化学家毕希纳第一次从刀豆种子里提取到了脲酶,并证明其为蛋白质D.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发现叶绿素并非普遍分布在植物的整个细胞3.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该对等位基因)。一怀有双胞胎孩子的孕妇(丈夫色觉正常)担心胎儿是否患色盲。在医院对自己及丈夫和孩子进行基因诊断(检测基因B的放射探针为B探针,检测基因b的放射探针为b探针),诊断结果如图(空圈表示无放射性,深色圈放射性强度是浅色圈的2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个体3的基因型是XBXBB.个体2为孕妇的丈夫C.个体1产生的原因是母亲B基因突变成bD.红绿色盲病具有隔代遗传和交叉遗传等特点4.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摩尔根等人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5.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和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的实验——同位素标记法B.萨顿假说和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类比推理法C.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研究和探究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实验——模型建构法D.判断细胞是否死亡—可用台盼蓝染色法6.某男性患红绿色盲,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可能存在( )A.两条 Y 染色体,两个红绿色盲基因B.一条 Y 染色体,没有红绿色盲基因C.两条 X 染色体,两个红绿色盲基因D.一条 X 染色体,一条 Y 染色体,一个红绿色盲基因7.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说法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控制性别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载体只是染色体C.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的基因控制同一性状D.生殖细胞中只有性染色体上的基因进行表达8.色觉正常的一对夫妻,女方的父亲患红绿色盲(基因型为XbY)。这对夫妻生下一个色觉正常但携带色盲基因的女孩,该女孩的基因型是( )A.XbY B.XBXb C.Xb Xb D.XBXB9.下表中科学方法与实验内容不匹配的是( )选项实验内容科学方法A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同位素标记法B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对比实验法.C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假说-演绎法D构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模型构建法A.A B.B C.C D.D10.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图是某家族患苯丙酮尿症(由A/a基因控制)和红绿色盲(由B/b基因控制)的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甲病为红绿色盲B.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C.7号的基因型可能为aaXBXB或aaXBXbD.4号与7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00%11.人类红绿色盲是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群中男性红绿色盲患者比例高于女性红绿色盲患者比例B.表现型正常的女性所生的儿子不会患红绿色盲C.男性中没有表现型正常的携带者D.一般来说,同一地区的男性和女性中红绿色盲基因的基因频率相同12.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孩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患病的孩子一定是男孩B.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正常的概率是3/4C.该夫妇都含有一个致病基因D.该夫妇再生一个女孩一定正常13.下列关于孟德尔和摩尔根相关遗传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和果蝇的性别均由性染色体决定B.孟德尔认为减数分裂是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C.摩尔根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否定了孟德尔遗传定律D.红眼果蝇品系中只突变出一只白眼雄果蝇体现了基因突变频率低的特点14.下列有关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杂交实验的实验结果可证明基因分离定律的正确性B.该杂交实验表明了白眼为隐性,且与性别相关联C.摩尔根等通过测交等方法验证了白眼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D.该杂交实验可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15.下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 )A.1号 B.2 号 C.3号 D.4号16.下列关于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完成测交实验并统计结果属于假说一演绎法中的“演绎推理”B.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结构时,利用了DNA的X射线衍射的结果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转化而来的S型菌和原S型菌中的基因完全相同D.孟德尔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17.对摩尔根等人得出的“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 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没有影响的是( )A.孟德尔的遗传定律B.萨顿提出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C.摩尔根的精巧实验设计D.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18.一对表现型及染色体组成均正常的夫妇(他们的父母表现型及染色体组成均正常),生育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44+XXY的患色盲的孩子,该色盲为X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若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对夫妇中的妻子是该色盲基因携带者B.患病孩子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原因与其母亲有关,而与其父亲无关C.患病孩子的色盲基因来自祖辈的外祖母而不是外祖父D.患病孩子的染色体数目异常为卵母细胞减I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所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D【解析】2.【答案】D【解析】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主要成果有:证明叶绿素仅存在于叶绿体中,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并形成淀粉;发现植物生长主要是由于细胞的增大而不是由于分裂等。解答:A.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通过对果蝇红白眼性状的研究,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错误;B.法国的比夏指出器官由低一层次的结构——组织构成,B错误;C.美国萨姆纳第一次从刀豆种子里提取到了脲酶,并证明其为蛋白质,C错误;D.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发现叶绿素并非普遍分布在植物的整个细胞,D正确。故选D。3.【答案】C【解析】据图和题意分析,已知空圈代表无放射性,深色圈放射性强度是浅色圈的2倍,则图中孕妇甲既含有B基因,也含有b基因,是杂合子(基因型为XBXb);个体1只含有b基因,不含B基因,且放射性强度是浅色圈的2倍,故其基因型为XbXb;个体2只含有一个B基因,基因型为XBY;个体3只含有B基因,不含b基因,且放射性强度是浅色圈的2倍,故其基因型为XBXB。解答:A.据分析可知,个体3只含有B基因,不含b基因,且放射性强度是浅色圈的2倍,故其基因型为XBXB,A正确;B.由题可知,孕妇的丈夫色觉正常,则其基因型为XBY,即个体2是孕妇的丈夫,B正确;C.据分析可知,孕妇的基因型为XBXb,丈夫的基因型为XBY,而个体1的基因型为XbXb,个体1基因型中的一个Xb来自母亲(孕妇),另一个Xb来自丈夫,故产生的原因是父亲B基因突变成b,C错误;D.由于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且男性色盲的基因来源于母亲,而只能传给女儿,故红绿色盲病具有隔代遗传和交叉遗传等特点,D正确。故选C。4.【答案】C【解析】萨顿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之后摩尔根等人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且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解答:A.萨顿根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的一致性,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A正确;B.摩尔根等人通过假说—演绎法用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B正确;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错误;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条染色体上都有若干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故选C。5.【答案】D【解析】6.【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相应的基因用B.b表示,则男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型为XbY;结合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该男孩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由于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以及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可能存在两条X染色体或两条Y染色体,据此分析答题。解答:A.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若该男孩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两条 Y 染色体,则不含色盲基因,A错误;B.该男孩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两条Y染色体或不含Y染色体,不可能含有一条Y染色体,B错误;C.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该男孩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两条 X 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C正确;D.该男孩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两条X染色体和两个色盲基因,也有可能含有两条Y染色体,D错误。故选C。7.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可以用台盼蓝染色法鉴定细胞的死活。解答:A.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而恩格尔曼的实验用的是好氧菌检测氧气的产生,A错误;B.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用的是假说-演绎法,B错误;C.探究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实验采用了模型建构法,孟德尔杂交实验的研究用的是假说-演绎法,C错误;D.利用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可以用台盼蓝染色法鉴定细胞的死活,D正确。故选D。8.【答案】B【解析】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解答:根据题意分析,已知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女方的父亲是红绿色盲患者,所以该女性的基因型为XBXb,而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XBY,则他们的后代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其中色觉正常且携带色盲基因的女孩的基因型为XBXb。故选B。9.【答案】A【解析】10.【答案】D【解析】苯丙酮尿症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1.【答案】B【解析】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患者多于女患者,且是交叉遗传,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男性正常,其母亲和女儿都正常。解答:A.男性红绿色盲只有一个致病基因就患病,女性红绿色盲是两个色盲基因才患病,所以男患多于女患,A正确;B.表现型正常但携带致病基因的女性所生的儿子可能患红绿色盲,B错误;C.男性中没有表现型正常的携带者,因为Y上没有相应的基因,C正确;D.一般来说,同一地区的男性和女性中红绿色盲基因的基因频率相同,D正确。故选B。12.【答案】C【解析】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Y染色体上无对应的等位基因。一对正常夫妇(XBX_×XBY),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的孩子,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XBXb×XBY。解答:A.父亲正常,故该夫妇所生女孩一定正常,故该患病的孩子一定是男孩,A正确;B.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患病的概率是1/4,正常的概率是3/4,B正确;C.该夫妇中男性不含致病基因,C错误;D.父亲正常,该夫妇再生一个女孩一定正常,D正确。故选C。13.【答案】D【解析】14.【答案】D【解析】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杂交,子一代全为红眼,然后再用子一代的红眼雌雄果蝇进行交配,结果子二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既有红眼也有白眼,且红眼(雌.雄):白眼(雄)=3:1。该比例符合基因分离定律,所不同的是白眼性状的表现与性别相关联,之后运用测交的方法,验证了该结论,证实了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解答:A.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子一代的红眼雌雄果蝇进行交配,子二代红眼:白眼=3:1,该比例证明了基因分离定律的正确性,A正确;B.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中,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的杂交实验,子一代全为红眼,然后再用子一代的红眼雌雄果蝇进行交配,结果子二代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既有红眼也有白眼,这一结果表明了白眼是隐性,且与性别相关联,B正确;C.摩尔根让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发现白眼的遗传是与性别相联系的,从而得出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后来又通过测交的方法进一步验证了这个结论,C正确;D.本实验仅研究了一对等位基因的位置问题,若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还需对染色体上的其他多对基因位置进行确定,D错误。故选D。15.【答案】B【解析】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女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bXb,男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bY,分析图中可知,3号.6号.7号男患者的基因型为XbY,4号女患者的基因型为XbXb,可以推测5号的基因型为XBXb,1号的基因型为XBY,2号的基因型为XBXb。解答: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7号X染色体只能来自5号,5号的X染色体一个来父方,一个来自母方,父方1号提供正常基因,所以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方2号,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答案】B【解析】17.【答案】D【解析】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等人选择果蝇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结论,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此外,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也是摩尔根获得成功的理论基础。解答:A.孟德尔的遗传定律是摩尔根等人提出“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结论的基础,A正确;B.萨顿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B正确;C.摩尔根的精巧实验设计是摩尔根实验成功的关键,C正确;D.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提出时间在摩尔根之后,D错误。故选D。18.【答案】D【解析】A.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夫妻表现型正常,生了一个患有色盲的孩子,说明其母亲是携带者,A正确;BD.该孩子基因型是XbXbY,说明是其母亲在形成卵细胞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形成了XbXb的卵细胞,B正确,D错误;C.其母亲的色盲基因来自其母亲,即孩子的外祖母,C正确。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六节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一课一练,共10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 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第六节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课时练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男孩的外祖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六节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与性别相关联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遗传,摩尔根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和沃森,有关科学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