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测试题
展开一、基础知识梳理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
(1)垦田面积扩大;
(2)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了___曲辕犁____和____筒车___;
(3)修建_____水利工程________;
2.手工业:
(1)丝织工艺水平最高, 蜀锦 闻名全国。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____唐三彩_______最为有名。
3.商业方面:唐朝商业繁荣,出现大都市。___长安____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吐蕃赞普__松赞干布_______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太宗把____文成公主______嫁给他。
2.唐太宗实行___开明_____的民族政策,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____天可汗____”。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1.唐朝社会风气比较___开放_____。主要表现:一些妇女受过____文学、音乐_________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等活动;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在_____衣食住行_______方面多受西北少数民族影响;刚健豪迈的_____尚武_____风气盛行一时。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诗歌: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李白被人们称为“____诗仙______”;杜甫被人们称为“__诗史______”,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有“ 诗圣 ”之称。白居易的诗平易近人,深受大众欢迎。
书法:唐朝最著名书法家有____颜真卿______和______柳公权____。
3.绘画:唐朝著名画家有_阎立本__和____吴道子____。
二、基础练习
1.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不少的创造发明,下图是( )
A.耧车
B.翻车
C.水排
D.曲辕犁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曲辕犁相关知识。A.耧车是西汉赵过制作的播种工具,和题目图片内容无关,选项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翻车是用于灌溉的工具,和题目图片内容无关,选项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水排是东汉时期杜诗发明的鼓风冶铁工具,和题目图片内容无关,选项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曲辕犁是唐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题目图片反映的就是曲辕犁,选项符合题意,故D正确。
2.唐代瓷器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 )
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镇瓷器
【答案】A
【解析】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故选: A。
3. 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答案】B
【解析】唐朝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长安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故选B。
4.《土贵要与赋水轮》中写道:“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材料中的物指的是( )
A.楼车
B.筒车
C.水排
D.曲辕犁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由题干材料中“一轮十筒”“循环上下”等信息可判断该物是筒车。故选B。
5.唐朝时期,漠北地区少数民族为了方便到长安朝拜。皇帝,在大漠南北专门开辟了。一条大道,称为“参天可汗道”。“天可汗”指的是(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玄宗
D.武则天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少数民族一视同仁, 任用少数民族贵族进行本民族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和生活方式,在唐太宗开明民族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首领纷纷来长安朝见唐朝皇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故选: B。
6 吐蕃人是今天哪一民族的祖先( )
A.满族 B.维吾尔族 C.藏族 D.白族
【答案】C
【解析】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很早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定都逻些。故选: C。
7.“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两个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 )
A.汉族与南诏
B.汉族与回纥
C.汉族与鲜卑
D.汉族与吐蕃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出自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信。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所以唐朝皇帝是尺带珠丹的舅家。材料体现了吐蕃与唐朝的友好关系。故选D。
8.唐朝的社会习俗从饮食、服饰到音乐、舞蹈都体现的特点是( )
A.封闭保守、狭隘自私B. 风气开放、胡汉交融
C.盲目模仿、不思进取 D.夜郎自大、唯我独尊
【答案】B
【解析】唐朝时期民族关系融洽,对外交往频繁,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因此盛唐时期的习俗风尚和思想文化都体现出胡汉交融,中西贯通的特点。故选B。
9.唐朝时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她
A.骑马
B.打球
C.拔河
D.足球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风气比较开放,比较开明,社会充满活力,体现了男女平等的理念。当时的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足球不是她们的喜欢,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是唐朝妇女的喜好活动,不符合题意。故选D。
10. 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答案】A
【解析】李白是唐朝浪漫主义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妙,语言轻快,富有浪漫主义情怀,人们称他为“诗仙” 。故选: A。
11. 唐代大诗人杜甫被人们称为( )
A.诗仙
B.诗王
C.诗祖
D.诗圣
【答案】D
【解析】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他的诗深刻反映了那个动荡的历史时代,真挚地现了他关心国家盛衰和民生疾苦的心情,人们称之为“诗史”。杜甫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简练.被后人尊为“诗圣”。故选D。
12.“颜筋柳骨”中的“颜筋”是指某位书法家的字雄浑敦厚、气势遒劲,该书法家是( )
A.王羲之B.欧阳询C.柳公权D.颜真卿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书法名家辈出,颜真卿是最著名书法家之一,他的字端正劲美,雄浑敦厚。柳公权是颜真卿之后又一位有较大影响的书法家,他吸取了颜、欧之长,自成一体,他的字骨力遒劲,结构严谨,有“颜筋柳骨”的说法,“颜”是指颜真卿, 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故选D。
13.唐朝-位画家,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莼菜的笔法来表现衣褶,有飘动之势,人称“吴带当风”,后世尊称他为“画圣”。这位画家是( )
A.阎立本B.顾恺之C.吴道子D.王羲之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唐朝”和“吴带当风”和“画圣”并结合所学知识,“吴带当风” 是指吴道子画的特点,“画圣” 就是指唐朝画家吴道子。选项C符合题意;阎立本是唐朝画家,擅长人物画,人物形态各异,神形兼备。选项A不符合题意;顾恺之是东晋时期的画家,选项B不符合题意;张择端是北宋时期的画家,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材料 自古皆贵中华(指中原),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1)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得政策是怎样的?
(2)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各举一例说明。
(3)根据以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你对少数民族政策有什么看法?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答案】
(1)开明的民族政策;“天可汗” 。
(2)战争: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册封: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任选两种方式即可)
(3) 看法: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相互交流,互相融合,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共同繁荣。启示: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在处理少数民族问题上的政策是开明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各部首领纷纷来长安朝见唐朝皇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2)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战争、和亲、册封等。具体史实有:战争: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和亲:文成公主入藏;册封:唐玄宗封渤海国首领渤海郡王,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3)根据以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开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相互交流,互相融合,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共同繁荣。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的启示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明朝后期的腐败,农民起义的爆发和明朝的灭亡,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明朝的建立,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明朝经济的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巩固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行省制度的建立,元朝对边疆的管辖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