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巩固练习
展开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行省制度的建立
1.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地方:设立行中书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比较:战国时期建立县制,秦朝时建立郡县制,元朝时设立行省制。
知识点二、元朝对边疆的管辖措施:
1.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影响: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2.设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影响: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比较: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事务。影响:标志着新疆地区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基础练习
1.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共同努力缔造了灿烂的
华文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政权是( )
A.北魏 B.辽 C.金 D.元
【答案】D
【解析】12世纪蒙古族的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 1271年,蒙古族的忽必烈建元并统一全国。故选D。
2.“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哪个民族是自唐朝以
来逐渐融合,在元朝时才形成的新民族( )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苗族 D.白族
【答案】B
【解析】唐朝以来,有不少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在我国- -些地方定居,元朝时又有大批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畏兀儿等各族长期杂居通婚,到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故选: B。
3.元朝仿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掌握全国行政事务的是( )
A.丞相 B.中书省 C.枢密院 D.御史台
【答案】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元朝的政治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代以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故B选项正确,ACD错误。
4.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建立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制度是( )
A.行省制 B.科举制 C. 郡县制 D. 厂卫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度,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实行行省制度。A.元朝疆域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元世祖创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地方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正确;B.科举制始于考试制度,隋唐时期开始实行,排除;C.郡县制是秦朝时期推广,排除;D.厂卫制度是明朝特务机构,排除。故选: A。
5. 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分裂割据 B.实现国家统一 C.强化思想控制 D.开发边疆地区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置行省时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主要是人为的打破地方经济及文化认同感,实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A正确;BC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 A。
6.“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是( )
A.台湾府 B.宣政院 C.澎湖巡检司 D.台湾省
【答案】C
【解析】元政府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琉球)和澎湖,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故选: C。
7.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元朝统治者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如图所示的印章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地区的管理机构所使用的( )
A.新疆地区
B.西藏地区
C.台湾地区
D.岭北地区
【答案】B
【解析】根据印章信息“元宣政院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首次对西藏实行管辖,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B正确;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排除A;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台湾,排除C;元朝在岭北设置行省,排除D。故选: B。
8.2019年3月28日,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大会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今西藏地区正式纳人中国版图的标志是( )
A.西汉时设西域都护
B.唐朝时文成公主人藏
C.元朝时设立宣政院
D.清政府设立驻藏大臣
【答案】C
【解析】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标志是元朝时设宣政院。元朝的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忽必烈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它的创立,是中国省制的开端。此外,元政府在西藏设宣政院,以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成为元朝正式的行政区。故选C。
9.《元史●地理志》记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该( )
A.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当时历史上最大的
B.元朝是一个全国性统--的王朝
C.元朝继续实行郡县制
D.元朝比以前朝代都繁盛
【答案】A
【解析】A.依据题干中的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可知,元朝的疆域超过了前代,说明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故A选项正确;B.题干没有反映出元朝是一个全国性统一的王朝,故B选项错误;C.题干没有说明元朝继续实行郡县制,故C选项错误;D选项错误,故选A。
D.题干只是说明元朝版图大,没有说明元朝比,前代都繁盛,故D选项错误。
10.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扰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反映了元朝的( )
A.疆域广大 B.民族融合 C.汉化政策 D.四等人制
【答案】B
【解析】据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可知,这反映了元朝的民族融合。元朝时期,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为开发边疆作出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
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他们同汉、蒙、畏吾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元朝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故选: B。
11. 《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与都省为表里”的地方行政机构是( )
A.三司 B.行中书省 C.中书省 D.宣政院
【答案】B
【解析】BC.结合所学可知,元朝中央中书省是最高的行政机关,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代表中书省管理地方事务。行省由中央派出机构变成常设机构。因此,材料中的行中书省与中央的“都省”,即中书省互为表里,故B项符合
题意,排除C;AD.三司是宋代设置的掌握财政赋税的机构,宣政院是元朝中央设置的专管吐蕃地区事务的中央机构,故AD不符合题意。故选: B。
12.制作读书摘要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所反映的中央政府加强管辖的地区是( )
A.台湾 B.西藏 C.新疆 D.东北
【答案】A
【解析】据题干图片文字信息并结合所学,台湾在元朝时期叫琉球。元朝进一步 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在台湾(琉球) 设澎湖巡检司,以加强对那里的管辖,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管理,使台湾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之内。1684年, 清朝康熙时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这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同时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A符合题意。故选: A。
13.元朝建立后,在西藏地区设置掌管军民各项事务的机构是( )
A.西域都护 B.伊犁将军 C.北庭都元帅府 D.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建立后,由于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开创行省制度。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除河北、山东、山西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为加强对西藏管辖,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负责管辖藏族地区的行政事务。标志着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元朝进一步加强对台湾的管理,在台湾(琉球)设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设置机构进行管理,使台湾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之内。这标志着台湾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D符合题意。故选: D。
14.《元史●地理志一》中称:“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实质上说明元朝时( )
A.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B.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C.边疆与内地的差别消失
D.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
【答案】A
【解析】“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从实质.上说明元朝时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羁縻州主要针对的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长官是由地方各族首领担任,而且能够世袭,行政设置也与内地不同,仍保留了原来的统治机构。故选A。
15.阅读《元朝疆域图》,回答问题。
(1)元朝的建立者是谁?元朝是在哪年统一全国的?
(2)元朝疆域辽阔,在地方上设立了什么机构管辖?
(3)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在元朝分别由什么机构管辖?
(4)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开始于哪一朝代?设置省级行政区有什么作用?
【答案】
(1)忽必烈; 1279年;
(2)行省;
(3) 西藏:宣政院;台湾:澎湖巡检司;
(4) 元朝;加强了对全国的有效统治;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统治者忽必烈(元世祖)于1271年所建,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国;
(2)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元朝的行省制度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对元朝辽阔疆域的管辖,特别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结合所学知识,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是元朝统治中国时期设立的一个直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国家机构,负责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并统辖吐蕃(今西藏)地区的军政事务。元代,祖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的政治关系有了新的发展。至元时,在澎湖设立巡检司,“隶泉州晋江县”。元朝通过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与台湾,这是中国政府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权力机构;
(4)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元朝在全国共设10个行省,元朝的行省制度是秦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对元朝辽阔疆域的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明朝后期的腐败,农民起义的爆发和明朝的灭亡,满洲兴起和清军入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明朝的建立,明太祖加强君权措施▲▲▲,明朝经济的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女真族的崛起,金灭辽及北宋,南宋的偏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