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导学案
- 第9课《木兰诗》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第10课《阿长与_山海经_》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第13课《卖油翁》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第13课《卖油翁》第二课时(导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语文七年级下册台阶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台阶学案设计,共5页。
课题:第12课《台阶》 执笔:徐晖 学习目标:1、学习课文围绕“台阶”组织材料、安排详略的写法。2、通过对文章关键词句的分析,把握父亲的形象特点。学习重点:分析文章关键词句所体现的父亲的性格特征。学习难点:理解父亲这一形象的典型意义。学法指导:本文篇幅较长,宜抓住父亲“为什么造台阶”“怎样造台阶”“台阶造好后怎样了”这三个问题去梳理故事情节,概括内容;在此基础上,品读对父亲的细节描写,把握其性格特点;最后要想一想,作者刻画父亲这一形象的用意是什么。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凹凼( ) 涎水( ) 揩( )一把 半晌( )gān( )gà( ) 烦zào( ) 倔( )强 模( )样2.解释下列词语并造句。①微不足道: 造句…… ②大庭广众: 造句…… 3. 朗读课文二~三遍,尝试完成下面问题。(可以摘录课文中语句)⑴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⑵父亲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⑶新屋造好后,父亲怎么样了? 4. 你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什么疑难困惑,请写在下面,以便课前与同学交流或课堂向老师质疑。二.学习·研讨〈一〉导入。〈二〉交流预习,概述情节。【学法指导:情节的概括可以用主要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的形式】 〈三〉研读细节,分析人物。★课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父亲,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读出?示例:然而父亲的精力却很旺盛,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在屋场上从这头走到那头,给这个递一支烟,又为那个送一杯茶。这是一个质朴的父亲,作者用“走”、“递”、“送”等动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父亲建筑一个高台阶的理想即将实现时的兴奋,也表现了父亲对农民兄弟劳动的尊重。(提示:赏读细节首先要找准赏析点,是一个词,还是修辞,还是写法,要说清楚。第二,词句里包含的内容和情感要说清楚。第三,要说出它的表达效果。) 〈四〉探究标题,体会情感。★父亲耗费了半生的经历建造了一个九级的水泥台阶的新屋子。一般情况下,屋子才是主体吧,作者为什么不用“新屋”做标题,而用“台阶”做标题? 三.巩固·延伸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①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②这以后,我就不敢再让父亲挑水。挑水由我包了。父亲闲着没什么事可干,又觉得很烦躁。以前他可以在青石台阶上坐几个小时,自那次腰闪了之后,似乎失去了这个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聊,也很少跨出我们家的台阶。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1、第①段描写了父亲怎样的心理活动? 2、第②段中,父亲为何“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他有怎样的心态? 3、作者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有什么好处?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中考复习8《台阶》导学案,共2页。
这是一份语文中考复习8 《台阶》导学案,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台阶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反馈提升,情景引入或知识回顾,自主学习,问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