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第15课《驿路梨花》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 学案 0 次下载
- 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导学案) 学案 2 次下载
- 第17课《短文两篇》(陋室铭)(导学案) 学案 1 次下载
- 第18课《紫藤萝瀑布》导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6* 最苦与最乐学案
展开16 最苦与最乐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2.过程与方法 :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展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感。
一、自主学习,领学展示
1.作者简介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 。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学者。1889年中举人。1891年至1894年从康有为学于广州万木学堂。1895年随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中学总教习,宣传民权平等学说和变法主张。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流亡日本,先后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坚持立宪保皇,介绍西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学说,在当时有较大影响。晚年任清华学校研究院导师。著有 。
2.背景介绍
本文选自《开明国文讲义》第一册。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哲人志士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思想家梁启超,以他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站在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的超凡智慧的高度,写下此文,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
3.字词过关 恩惠( ) 如释重负( ) 契约( ) 揽( ) 卸( )却 监督( )
(1)如释重负:
(2)无入而不自得:
(3)悲天悯人:
(4)任重道远:
(5)死而后己:
4、根据课文填写以下空格
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____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______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_____。
5、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请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
(1)谈苦:
(2)谈乐:
(3)担责任:
二、研读课文。(课间和同学们一起合作学习啊,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一)谈苦1作者使用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呢”,提到了哪些事?为什么“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最苦呢?(看文章1-2段)
2、作者认为责任有种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有哪几种责任吗?
(二)谈乐3、作者引用了哪些成语、古语,俗语来形容尽责任之后的乐呢?请找出来,并讲讲它们的含义和作用。
(三)担责任
5.你认为,文章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⑴“卸却”责任指 。(10字以内)
⑵“解除”责任指 。(10字以内)
5.既然负责任是痛苦的,那么不负责任不就没有痛苦了吗?作者是如何认为的?
6、【拓展延伸】请说出日常生活中与“苦、乐”相关的词语、俗语、谚语。
知足常乐、苦尽甘来、苦中作乐、先苦后甜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铭记责任】鲁迅先生说过:“在人生的路上,将血一滴一滴的滴过去,以饲别人。虽自觉渐渐瘦弱,也以为快乐。”英国文学家狄更斯也说过:“人能尽自己的责任,就可以感觉到好像吃梨喝蜜似的,把人生这杯苦酒的滋味给抵消了。”我们每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我们也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让我们铭记责任,因为“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您虽不能逃避现实,但您可以勇敢面对。您虽不能样样如意,但您可以事事尽力。
文体知识
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是以理服人。
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议论文三要素及其定义:议论文三要素,即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作者所持的见解,它必须是一个明确的判断。(需要证明什么)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论点有时有明确的语句,有时需读者去提取、概括。反问句与比喻句不能作为论点,必须是陈述句。
如何找论点:①在标题;②在开头;③在末尾;④在中间;⑤需自己归纳。
论据:论证论点的事实或道理,用于证明论点的材料(用什么证明)论据
论据的种类:①事实论据:典型的事例、历史事实、统计数字等。②道理论据: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律定理、名言警句、格言谚语等。基本要求:真实可靠,充分典型。
论证:用论据论证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②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谚语等来证明。
③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④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最苦与最乐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中导读,课后导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最苦与最乐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最苦与最乐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中导读,课后导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6* 最苦与最乐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16* 最苦与最乐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点解读2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