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9852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9852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9852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如图一支中性笔的长度大约( )A. 15mm
B. 15cm
C. 15dm
D. 2. 某音叉发声时的振动频率为1200H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音叉发声时每秒钟振动1200次
B. 该音叉发声时每分钟振动1200次
C. 该音叉发声时每小时振动1200次
D. 该音叉发声时的响度为1200dB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次声波不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 声音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D. 戴上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 下列关于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5. 物质发生下列物态变化时,需要吸热的是( )A. 凝固
B. 凝华
C. 升华
D. 液化
6. 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人眼看到书本的光路图的是( )A.
B.
C.
D.
7. 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折射原理来解释的是( )A. 日食
B. 水中倒影
C. 水中筷子“折断”
D. 树荫下的光斑
8. 在下列虚框中放入适当的凸透镜或凹透镜,光路图成立。其中放入凹透镜的是( )A. 甲和丁
B. 乙和丁
C. 丙和丁
D. 乙和丙9. 如图是来自近处某点的光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中为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纠正 B. 图中为近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纠正
C. 图中为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凸透镜纠正 D. 图中为远视眼的成因,应配戴凹透镜纠正10. 站在路边的小乐看到甲、乙两个气球正在升空,如图1所示,一会儿看到的场景如图2所示。在此过程中,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上运动
B. 以乙为参照物,树是静止的
C. 以树为参照物,甲和乙都向上运动
D. 以乙为参照物,甲和树都向下运动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1. 如图1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换用如图2所示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读数会______选填“更精确”或“更不精确”,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消除误差;图3中秒表的读数是______。
12. 光源S发出的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如图所示。
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a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请运用与不同的画法在图b中画出反射光线。
13.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入玻璃。请在图中画出光在玻璃中以及由玻璃射出空气的光路图。 14. 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水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在图中大致画出折射光线。15. 彩色电视机上的丰富色彩都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色光叫______。 16. 测量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后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
小红看到视力表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镜中视力表的像与视力表相比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该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_ m;
若她向左移动1m,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该像到小红的距离为______ m。 17. 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某凸透镜后的光路图如图1所示,凸透镜的光心在0cm处。把物体MN放在凸透镜前某位置,如图2所示。
把图2中N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的光路补充完整;平行于主光轴,b过0cm处
物体MN经凸透镜后成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______选填“照相机”“放大镜”或“投影仪”就是利用该原理成像的。
18.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物质______选填“甲”或“乙”是晶体,该物质的熔点为______,凝固点为______;
物质甲在第,温度______选填“不变”或“不断改变”;
物质乙在第处于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在BC段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
19. 小李用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如图是实验第时温度计的示数,请将其记录在下面表格中;时间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7______99999999根据记录数据在图2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加热时烧杯口有“白雾”冒出,请简单写出该“白雾”是如何形成的。20. 如图是小明沿直线步行后手机“微信运动”功能记录的数据。已知小明步行的时间为,步长为。求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若以该速度再沿直线步行1km,求所需要的时间。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5cm,中性笔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5cm左右。
故选:B。
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对物体长度、质量、温度等进行估测,是初中物理的一项基本要求,平时结合所学知识对身边的如:人高、教室高、一步长、步行速度、气温、体温等等,多观察多思考,必要时做出正确判断。
2.【答案】A 【解析】解:声音的频率是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则某音叉发声时的振动频率为1200Hz,表示该音叉发声时每秒钟振动1200次,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声音的频率是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据此分析解答。
此类问题的解析是要知道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频率的定义,属于基础题。
3.【答案】C 【解析】解:A、次声波属于声音,也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声音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故C正确;
D、戴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利用、防治噪声的途径,是一道声学综合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
4.【答案】B 【解析】解:A、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故A错误;
B、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没有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B正确;
C、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不相平,故C错误;
D、温度计碰到容器壁,故D错误。
故选:B。
温度计使用:
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
温度计使用时,应该: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②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5.【答案】C 【解析】解:A、凝固是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
B、凝华是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
C、升华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故C符合题意;
D、液化是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其中,熔化、汽化、升华吸收热量,凝固、液化、凝华放出热量。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6.【答案】D 【解析】解:书本本身并不能发光,所以书本不是光源,人眼看到书本是因为太阳光在书本的表面发生了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书本本身不能发光,它反射了太阳光。
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的理解和掌握,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
7.【答案】C 【解析】解:A、日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水中筷子“折断”,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正确;
D、树荫下的光斑,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逐项分析运用的光学知识进行作答。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是一道基础题。
8.【答案】D 【解析】解:甲、丁两图中,经过透镜后光线变会聚了,为凸透镜;
乙、丙中光线,经过透镜后变发散了,为凹透镜。
故选:D。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本题考查了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
9.【答案】C 【解析】解:由图可知,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形成远视眼;
远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将光线会聚一些,这样像可以成在视网膜上。
故选:C。
解决此题要知道远视眼的晶状体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后,应该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图示来源于课本,分别表示了远视眼成因的光路图,基础题目。
10.【答案】B 【解析】解:A、由图可知,乙上升的速度比甲快,因此,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上运动,故A正确;
B、以乙为参照物,树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树是运动的,故B错误;
C、以树为参照物,甲和乙的位置都发生了改变,而且它们都向上运动,故C正确;
D、乙上升的速度比甲快,因此,以乙为参照物,甲和树都向下运动,故D正确。
故选:B。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改变,则是静止的。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1.【答案】更精确 不可以 338 s 【解析】解:由图1知:1cm之间有1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物体左端与“0”刻度线对齐,右端在2cm和3cm刻度线之间,偏向2cm,读作,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
图2所示刻度尺,1cm之间有10小格,所以分度值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小于图1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所以用图所示刻度尺测量更精确;测量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由图3可知:在秒表的中间小表盘上,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6”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指针在38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8s,因此秒表的读数为:。
故答案为:1cm;;更精确;不可以;338s。
刻度尺的分度值或叫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分度值小的刻度尺精确程度高,误差能减小,但不能消除;
停表读数时要注意区分大盘和小盘,小盘的单位是分钟,大盘的单位是秒,若小盘中的指针更靠近前一数值,则大盘读数为前30秒,若小盘指针更靠近后一数值,则大盘读数为后30秒。
本题考查了对刻度尺、停表的读数以及误差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12.【答案】解:首先做出法线,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所以入射角为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反射角也为,如图所示:
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即为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和入射点O并延长,即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还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反射光线好像是由像点发出的,由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像点后,连接,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
本题利用了平面镜成像特点完成光路,明确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答案】解: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应向法线靠拢;再次折射时,光由玻璃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因此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射出。如图所示:
【解析】先画出法线,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画出所给光线的折射光线,光线再由玻璃射出来时,原来的折射光线此时又变成了入射光线,同样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再做折射光线。光线在空气与玻璃之间发生两次折射。
光学作图题比较复杂,考查的知识点也比较多,所以要多做相关的训练,并且作图的时候要仔细,不要在细节问题上出错。
14.【答案】解:已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首先过入射点垂直于水面作出法线,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据此在法线左侧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解析】首先过入射点垂直于水面作出法线,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画出水中的入射光线。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作图能力,在作光的折射的光路图时要注意:不管光从哪种介质斜射向哪种介质,在光疏质密度比较小的物质里面的角入射角或折射角较大;在光密质密度比较大的物质里面的角入射角或折射角较小,即“疏大密小”。角度越小,光线越靠近法线。
15.【答案】红 绿 蓝 三原色 【解析】解: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叫光的三原色。
故答案为:红;绿;蓝;三原色。
彩色电视机荧屏上呈现各种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合成的,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
光的三原色需要牢固记忆和掌握;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容易混淆,要正确区分。
16.【答案】虚 一样大 不变 【解析】解:镜中视力表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可知,镜中视力表的像与视力表是一样大的;
视力表距离平面镜3m,因为像距等于物距,可知视力表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3m,视力表的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若她向左移动1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可知,镜中视力表的像的大小不变,
已知小红原来距离平面镜,若她向左移动1m,则小红距离平面镜的距离为,镜中视力表的像到小红的距离为。
故答案为:虚;一样大;;不变;。
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应用,平面镜成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需要牢记,并学会利用这个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17.【答案】倒立 放大 实像 投影仪 【解析】解:根据图1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过焦点,所以焦距为2cm;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的折射后过另一侧的焦点;光线b经凸透镜的光心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据此作图如:
;
由图知,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生活中投影仪就是依据此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见解析;倒立;放大;实像;投影仪。
①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的折射后过另一侧的焦点;光线b经凸透镜的光心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②凸透镜成像规律之一: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认识凸透镜、学习凸透镜的光学性质,必须从认识它的基本概念入手,包括焦点、焦距、光心、主光轴等。
18.【答案】乙 不断改变 固 需要 【解析】解:物质乙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不变、升高,是晶体的熔化过程,乙是晶体,固定不变的温度是熔点,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该物质的熔点为,凝固点为;
物质甲在第,温度升高,不断改变;
物质乙在第没有熔化,处于固态,在BC段处于熔化阶段,需要吸热。
故答案为:乙;;;不断改变;固;需要。
从图象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升高,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晶体在熔化前处于固态,在熔化过程中晶体处于固液共存态。
本题主要考查了晶体、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要学会从图象中找出与晶体有关的信息,学会观察分析物质熔化或凝固的图象,关键是掌握晶体、非晶体的熔化特点,常见题目。
19.【答案】99 【解析】解:图1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温度计的示数是;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描点,并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水沸腾时,烧杯中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从杯口冒出时,杯口处温度比较高,水蒸气不能液化,但是离杯口远的地方温度低,水蒸气遇冷能液化成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
故答案为:;见解答图;水沸腾时,烧杯中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从杯口冒出时,离杯口远的地方温度低,水蒸气遇冷能液化成小水滴,就是我们看到的白雾。
从图1中温度计的分度值,读取温度计的示数;
作图时,利用描点的方法,首先将各个点表示在图上,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各点连接起来;
水沸腾时,水壶内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只有当水蒸气遇冷时,水蒸气才能液化产生白气。
本题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涉及到温度计的读数、描绘图像等,属于考试常考命题点。
20.【答案】解:由题意和图示可得,小明行走的路程,
他步行的速度:=;
步行1km,所需要的时间为
=。
答: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为;若以该速度再沿直线步行1km,所需要的时间为1000s。 【解析】知道小明的步长和步数求出行走的路程,再根据求出步行速度,再根据速度变形公式计算行走1km所需要的时间。
此题主要考查速度计算公式,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_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八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估算中,最接近实际的是,5kg/m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