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下册3 功 功率优秀ppt课件
展开3. 功 功率
第1课时 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学中功的含义.
2.理解力学中做功的两个必要的因素.
3.理解功的计算式和单位,会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力没有做功而是“劳而无功”.
2.学会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
2.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会用功的计算公式W=Fs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以及当有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各个力做功的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巩固复习】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教师可针对性地挑选部分难题讲解),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师 生活中的“功”是个多义词,功劳、立功中的“功”有贡献的意思;成功、事半功倍中的“功”有成效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凡是人们从事了脑力和体力劳动,都叫做“功”,那力学中的功又有什么含义呢?接下来让我们看下面的实验.
教师播放视频“叉车运货”:叉车搬运货物时,把货物从地面提升到一定高度.叉车用力托起货物,使货物在这个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置的移动.
教师要求: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叉车和货物的运动情况,思考并评价叉车工作的成效.
生:叉车给货物一个向上的力F,而货物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s.
师 同学们回答正确,叉车向上的托力对货物作出了贡献,有了“成效”,这个成效体现在物体被举高了(教师同时在黑板上写出:贡献、成效二词).对于这种情况,物理学中就说叉车托起货物的力做了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功的一些知识.
【进行新课】
做功
1.做功的概念
教师由“叉车运货”视频,引导学生总结出力学中关于“功”的确切含义.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教材P82页图11-3-2中的实例,分析、总结一下力学中的做功是指什么?
总结:如果物体受力且沿受力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教师举例几个不做功的例子:
A.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路程,也就是没有力做功.如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一物体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没受力,不劳无功) B.物体受到力,但没有移动距离,即通过的路程为零.如一人用很大的力推一辆汽车,汽车没移动,推力对物体没有做功.(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
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移动了距离,但移动的距离不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如手提一桶水在水平地面上行走,提桶的力没有对桶做功.(有力无距离,劳而无功)
教师总结:力学里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的因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F);(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
(2)多媒体展示:
下列情况中,人有没有对所带的皮箱做功:
(1)人用力提放在地上的皮箱,但没有提起(不做功)
(2)人用力提着皮箱在原地不动(不做功)
(3)人把箱子放在电梯上,一起随电梯上升(不做功)
(4)人提着箱子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了50m(不做功)
(5)人提着箱子上楼(做功)学生判断,集体订正.
注意:在(3)中,人没有做功,电梯给箱子的支持力做了功.
例题1(甘肃兰州中考)下列有关力学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受到的力也就越大
C.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不做功
D.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受到了惯性的作用
解析:A.用桨向后划船,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桨施加向前的反作用力,于是船就会向前运动,故A正确;B.因为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就是方向不变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速度为一定值,与所受到的力无关,故B错误;C.电梯对人有向上的力,并且向上移动了距离,故C错误;D.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而不是受到惯性,故D错误.
答案:A
功的计算
师 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力学中的功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积极猜想并发言.
教师演示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动钩码匀速上升,并提醒学生观察后思考不同情况下做功的大小.
第一次:用较小的力F1拉动钩码移动一段距离s1(用刻度尺可以量出);第二次:用与第一次相同大小的力F1拉动钩码移动较远的距离s2(s2=3s1);第三次:用较大的力F2拉动3个钩码移动一段距离s1(F2=3F1).
通过三次实验比较可知: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这个力的成效越显著,说明这个力所做的功越多.
总结:在力学中,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公式:W=Fs.
单位:焦耳;符号:J;1J=1N·m.
教师提问:1J的功有多大?如果同学们从地上拿起一只约50g的鸡蛋,并把它缓缓举过头顶,做功大约1J.
学生自学教材P83页中例题.
例题2 如图,高H为1m、长S为2m的斜面,其顶端有一个重为10N的物体,沿斜面自由滑下,到斜面底端,重力做的功为()
A.0 B.10J C.20J D.无法判断
解析: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物体在竖直方向下移的距离为1m,由W=Fs=10N·1m=10J,应选B.
答案:B
例题3 某人用20N的力将重为15N的球推出去后,球在地面上滚动了10m后停下来,这个人对球所做的功为()
A.0J B.200J C.150J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解析:球的运动可分为两个阶段:其一是球出手前,人对球做了功,因为球在人的推力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但这个距离不是10m,题目中也没有交代这个距离为多少,所以无法计算出推力对球做了多少功;其二是球离开人在地面上滚动时,球不再受推力的作用而仅依靠惯性向前运动,人不再对球做功.所以他对球所做的功无法计算.
答案:D
例题4 如图甲所示,小强在水平地面上用力推木箱,推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箱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以下对于这一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0—ls内木箱没有动,是因为人对木箱的推力小于地面给木箱的摩擦力B.1s—2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
C.2s—3s内人对木箱的推力做功为6J
D.如果3s后人停止用力,木箱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A.木箱在0~1s内没有动,是因为人对木箱的推力等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图丙可知,在2~3s内木箱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由图乙可知,在2~3s内推力F=4N,则木箱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F=4N;由图丙可知,木箱在1~2s内做加速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与推力大小无关,物体间接触面与物体间压力不变,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则1s~2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4N,该选项说法正确;C.由丙图知,箱子通过的距离s=vt=2m/s×1s=2m,由乙图指此时受到的推力F=4N,因此推力做功W=FS=4N×2m=8J,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如果3s后人停止用力,箱子仍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因此做减速运动,最后停下来,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答案:B
【教师结束语】
大家这节课的收获确实不少,我们共同学习了功的概念,理解了物理学中做功的特定含义,并能进行功的简单计算.请同学们在课后结合身边的实例相互交流和讨论,加深理解做功的含义.好,谢谢!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练习
1.功的概念的理解.通过学生平时生活中谈到某人作了“贡献”,有功劳、立了功,做事成功、事半功倍等有“成效”,引出功,物理学中也谈到功,进而类比,发现物理学中说一个物体做功与现实生活中的功是不一样的,不仅包含“成效”的意思,更重要的是强调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物体在一个力的作用下移动了一段距离.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物理概念与生活中谈到的某个量是有差距的,它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这一点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明确指出,让学生有牢固的、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学时老师列举大量的实例,从而归纳出物理学中做功必须具备的两个因素.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概括和归纳问题的能力,而且加强了学生对做功概念的理解.
2.在介绍功的计算公式时,可以不必讲述为什么是将力与距离相乘即为做功的大小.可以这样告诉学生,这是物理学中规定的.学生们有了识别哪些情况下力做了功的能力,再介绍物理学中规定的计算功的方法,就不难接受了.所以判断物体是否做功是关键,然后教师通过适当的例题来引导,即可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公式W=Fs计算功的大小.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3 功 功率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3 功 功率课前预习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推进新课,马拉车,起重机吊起货物,做功了吗,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者缺一不可,没有做功劳而无功,人用力推车而没推动,s=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3 功 功率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3 功 功率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第11章机械与功第3节功功率课件pptx、第11章机械与功第3节功功率第2课时功率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八年级下册2 滑轮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下册2 滑轮优质ppt课件,文件包含第11章机械与功第2节滑轮课件pptx、第11章机械与功第2节滑轮教案doc、定滑轮和动滑轮_baofengwmv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