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备战2023】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学案——原子物理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备战2023】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学案——原子物理(教师版).docx
    • 学生
      【备战2023】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学案——原子物理(学生版).docx
    【备战2023】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学案——原子物理(教师版)第1页
    【备战2023】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学案——原子物理(教师版)第2页
    【备战2023】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学案——原子物理(教师版)第3页
    【备战2023】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学案——原子物理(学生版)第1页
    【备战2023】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学案——原子物理(学生版)第2页
    【备战2023】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学案——原子物理(学生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战2023】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学案——原子物理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学案——原子物理,文件包含备战2023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学案原子物理教师版docx、备战2023高考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学案原子物理学生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小题重组强化训练 原子物理选择题专项训练 学生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考查范围:选择的试题主要有原子物理中的光电效应、波尔氢原子模型原子结构和原子核及核反应问题的常重点考查的选择题,试题难易适中。 训练时间30分钟左右 一、单选题1.(2022·上海·二模)下列图示实验中,能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的是(  )A BC D2.(2022·湖南湘潭·统考二模)医学上常用碘—131)标记的玫瑰红钠盐和马尿酸钠作为肝、胆和肾等检查的扫描显像剂。已知发生的是β衰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内有78个中子B能发生β衰变说明核内存在电子C发生β衰变的方程为D.玫瑰红钠盐和马尿酸钠中的的半衰期可能不相等3.(2023·江苏徐州·统考一模)如图所示,真空中一束复色光a沿AO方向射入半圆形玻璃柱体横截面的顶端O,经玻璃折射成bc两束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对b光的折射率比cB.在玻璃中,b光的传播速度比cCb光的光子能量比cD.逐渐增大a光的入射角,b光先发生全反射4.(2022·河北·校联考模拟预测)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内部发生的核反应方程为,已知的质量为m1的质量为m2的质量为m3X的质量为m4,光速为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正电子,最早由查德威克通过实验发现 B更稳定C的结合能 D.该核反应是目前利用核能的主要方式5.(2023·湖南永州·统考二模)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核电特征的核电站。核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心脏,它是通过可控链式核裂变反应来实现核能利用的。一个原子核在中子的轰击下发生裂变反应,其裂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反应方程中的中子数为56B.核反应方程中的质量数为92C.因为裂变释放能量,出现质量亏损,所以裂变后的总质量数减少D.因为裂变释放能量,原子核的比结合能应比U原子核的小6.(2023·天津·模拟预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所产生的B.核反应方程式为,可以判断X为电子C.结合能越大,核子结合的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D.将由放射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进行高温分解,会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7.(2022·上海·二模)如图为α粒子穿过充满氮气的云室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的径迹(  )A是质子产生的B是氧核产生的Cα粒子产生的D是氮核产生的8.(2022·上海·二模)下列方程中属于天然放射性衰变的是(  )A BC D9.(2022·重庆沙坪坝·重庆八中校考模拟预测)用中子轰击氮14可以产生碳14,核反应方程为,碳14具有放射性,放出一种射线又产生氮14,核反应方程为,则(  )Ax为电子 Bx为质子 Cyα粒子 Dy为中子10.(2022·陕西咸阳·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对于原子核的理解,正确的是(  )A.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时产生的C.放射性元素钋的半衰期为138天,100g的钋经276天,已发生衰变的质量为25gD.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则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α粒子的质量11.(2022·安徽·统考一模)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称为核聚变,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的聚变方程为,已知几种常见原子核质量:氘、氚、氦、质子、中子,光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X粒子带正电B.一次上述聚变反应亏损质量为C.一次上述聚变反应放出能量约为D.氘核的比结合能大于氦核的比结合能12.(2023·辽宁沈阳·辽宁实验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图如图所示,入射光照射由某种金属制成的阴极,发生光电效应,光电子从阴极运动到阳极,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已知该种金属的极限频率为,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普朗克常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电源端为正极,光强不变,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则电流表示数一定不断增大B.若电源端为正极,则电压表的示数为时,电流表示数恰好为零C.若电源端为正极,入射光频率等于,则当电压表示数为时,电流表示数恰好为零D.若电源端为正极,入射光的频率,则向右滑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以产生光电流13.(2023·辽宁沈阳·辽宁实验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关于玻尔理论与氢原子光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能级越高越稳定B.氢原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只能在相邻能级间跃迁C.如果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足够多,则发出的光就是连续光谱D.氢原子由n=5能级跃迁到n=4能级发出的光的波长大于由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发出的光的波长14.(2023·内蒙古通辽·校考模拟预测)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光电效应现象时,用abc三束光照射到图甲电路阴极K上,电路中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ab两条图线与横轴的交点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光的频率最小Ba光的频率和b光的频率相等C.若三种光均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用c光照射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最小D.照射同一种金属时,若c光能发生光电效应,则a光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15.(2022·全国·模拟预测)甲图为不同温度下的黑体辐射强度随波长的变化规律;乙图中,某种单色光照射到光电管的阴极上时,电流表有示数;丙图为氢原子能级图,有大量处于n5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丁图为放射性元素剩余质量m与原质量的比值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长的方向移动B.乙图中,用频率更低的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时,电流表一定没有示数C.丙图中,从n5能级跃迁到n4能级时产生的光子波长最长D.丁图中,的半衰期是5730年,则100经过5730年还剩5016.(2022·全国·统考模拟预测)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原子由能级跃迁到能级时,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B.如果能级的氢原子吸收某电子的能量跃迁到能级,则该电子的能量一定等于C.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某频率的光子跃迁到能级时,可向外辐射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用氢原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的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17.(2023·湖南·校联考模拟预测)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大量的科学发现促进了人们对原子、原子核的认识,下列有关原子、原子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B.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说明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C.康普顿效应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D衰变中释放电子与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都是使原子核外电子减少 二、多选题18.(2023·湖南·校联考模拟预测)甲图为不同温度下的黑体辐射强度随波长的变化规律;乙图中,某种单色光照射到光电管的阴极上时,电流表有示数;丙图为氢原子能级图,有大量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丁图为放射性元素剩余质量与原质量的比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B.乙图中,用频率更低的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时,电流表一定没有示数C.丙图中,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时产生的光子波长最长D.丁图中,的半衰期是5730年,则100经过5730年还剩5019.(2023·浙江杭州·学军中学校考模拟预测)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约为1.62eV~3.11eV,铝的逸出功是4.2eV,则(    A.氢原子从能级跃迁到能级时,辐射出的光是可见光,用其照射铝板不能发生光电效应B.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具有显著的热效应C.大量氢原子从高能级向能级跃迁时,发出的光具有荧光效应D.大量处于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发出2种不同频率的可见光20.(2023·重庆·校联考一模)物质在β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的电子只带走了总能量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能量失踪了,著名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据此认为在衰变过程中能量守恒定律是失效的,后来中微子(一种电荷数和质量数都是零的微观粒子)的发现解释了这一现象。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我国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淦昌先生首先提出了证明中微子存在的实验方案。我们可以将其做如下描述:静止原子核俘获一个粒子X,可生成一个新原子核,并放出中微子(用“ve表示),根据核反应后原子核L的动能和动量,可以间接测量中微子的能量和动量,进而确定中微子的存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X是电子 B.粒子X是质子C.核反应前后的中子总数不变 D.这个实验的思想是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

    相关学案

    2024届高考:自编口诀快速记住原子物理知识 (2)学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自编口诀快速记住原子物理知识 (2)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机械振动,机械波,光学,电磁振荡,相对论,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原子物理每日专题知识点记练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学案:原子物理每日专题知识点记练检,共18页。

    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五第4讲原子物理学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五第4讲原子物理学案,共1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