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选修3三、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课后练习题
展开【精编】三、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业练习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改变
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2.下列有关生物细胞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动物细胞工程技术中,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移植.核移植和动物细胞培养均可获得动物个体
B.用以治疗癌症的“生物导弹”就是以单克隆抗体作为抗癌药物定向杀死癌细胞
C.动物细胞培养出现的癌变发生于传代培养过程中
D.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体细胞杂交相比,依据的原理.诱导融合的方法都相同,且获得的融合细胞都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
3.下列有关克隆技术和胚胎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从细胞系中获取单个细胞来培养,可得到细胞株
B.从供体输卵管.子宫角获取的早期胚胎应立即移至同期发情受体继续发育
C.原生质体的获得需在较高渗透压的溶液环境下进行
D.克隆“多莉”时重组卵细胞最初分裂时只有复制了DNA,没有DNA的转录。
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所需的营养物质与植物细胞培养相同
B.传代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细胞
C.癌细胞在培养瓶中培养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
D.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添加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
5.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都需要用CO2培养箱 B.都需要加入生长素等激素
C.都需要胰蛋白酶处理 D.都是细胞工程的基础技术
6.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胚胎干细胞核移植可得到一群性状完全相同的个体
B.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激素处理以提高分化率
C.重组质粒中的抗性基因与目的基因表达时共用一套遗传密码
D.将特定的病毒注射到相应动物细胞内进行培养可获得特定的抗体
7.中科院动物所和福州大熊猫研究中心合作,通过将大熊猫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后的兔子卵细胞中,在世界上最早克隆出一批大熊猫胚胎,这表明我国的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再次走在世界前列。下列有关克隆大熊猫胚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胚胎细胞核的移植成功率高于成体细胞核的移植
B. 兔子卵细胞质的作用之一是激发大熊猫细胞核的全能性
C.重组细胞最初分裂时,DNA复制后立刻进行转录
D.大熊猫的克隆成功证明细胞质具有调控细胞核发育的作用
8.2009年4月,甲型H1N1再次让全世界对流感恐慌,流感的预防和治疗也再次成为世界各国的热点。利用细胞工程方法,以病毒核衣壳蛋白为抗原制备出单克隆抗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该单克隆抗体与该病毒核衣壳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方法可诊断出病毒感染者
B.用纯化的核衣壳蛋白反复注射到小鼠体内,产生的血清抗体均为单克隆抗体
C.将等量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混合,经PEG诱导融合成的细胞均为杂交瘤细胞
D.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均使感染者发烧,因此两者抗原相同
9.下列有关克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难以克隆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组中的基因不完整
B.细胞克隆可用于从普通细胞系中分离出缺乏特殊基因的突变细胞系
C.“多利”绵羊的性状与供核绵羊不完全相同
D.动物细胞培养需要用胰蛋白酶把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10.下列有关动物克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均需要胰蛋白酶处理
B.细胞株在传代培养过程不会出现异倍体核型
C.细胞系经过克隆培养法可以得到纯化
D.受体细胞的调节蛋白使重组细胞的核基因表达受阻
11.分析以下事实:
①胡萝卜韧皮部细胞通过组织培养能发育成完整植株
②绵羊乳腺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重组细胞能发育成有生殖能力的绵羊
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 )
A.高度分化的动植物细胞都能表现全能性
B.未离体的体细胞一般不会表现出全能性
C.已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仍可存在于细胞核中,并没有消失
D.细胞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12.为了检测“苏丹红”对人体细胞的毒害作用,研究人员以哺乳动物组织块为实验材料开展有关研究,得到下表结果。下列相关叙述,( )
不正确的是
培养瓶编号 | 1 | 2 | 3 | 4 | 5 |
添加剂中苏丹红浓度(mg/L) | 10 | 50 | 100 | 300 | 900 |
变异细胞比例 | 0 | 1/106 | 1/106 | 2106 | 8/106 |
A.该实验需要进行动物细胞培养
B.该实验还需设置一个空白对照组
C.实验表明900mg/L的苏丹红毒性最大
D.实验表明较低浓度的苏丹红毒性较小
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A.造血干细胞产生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为T淋巴细胞
B.抗体.淋巴因子.血红蛋白等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C.在细胞免疫中,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直接消灭抗原
D.制备单克隆抗体时,将骨髓瘤细胞与经过免疫的B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
1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克隆培养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必须把一个单细胞从群体中分离出来单独培养
B.可利用胰岛素刺激来提高细胞克隆形成率
C.在实际操作中,原代细胞比肿瘤细胞更容易克隆
D.细胞克隆的最主要用途之一是从普通细胞系中分离出缺乏特殊基因的突变细胞系
15.下列对生物技术的理解,合理的是( )
A.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B.单克隆抗体是骨髓瘤细胞分泌的
C.用胚胎分割技术可获得性别不同的双胞胎
D.蛋白质工程可制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蛋白质
16.下列对“克隆”概念认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由单个细菌长成菌落,属于个体水平克隆
B.PCR技术属于分子水平克隆
C.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属于克隆技术
D.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属于细胞水平克隆
17.下列有关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先利用特定的抗原蛋白注射到小鼠体内,目的是从小鼠体内获得骨髓瘤细胞
B.单克隆抗体的成功制备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D.经过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即可进行体内或体外培养
18.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要用到胰蛋白酶
B.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不同
C.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可离体培养增殖
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培养可用于植物脱除病毒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D
【解析】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细胞工程的相关知识。
3.【答案】A
【解析】克隆技术是利用无限增殖的细胞培养获得细胞系,不可能得到细胞株,A错误;从供体输卵管.子宫角获取的早期胚胎应立即移至同期发情受体继续发育,B正确;原生质体的获得需在等渗渗透压的溶液环境下进行,这样细胞不会吸水涨破或皱缩,C错误;细胞增殖过程中既有DNA复制也有蛋白质合成,而蛋白质合成必须经转录和翻译过程。
4.【答案】A
【解析】动物细胞培养所需的营养物质有血清.血浆,植物细胞培养需要蔗糖等,A错;传代培养时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细胞,B正确;癌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信息交流受到限制,在培养瓶中培养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C正确;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添加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
5.【答案】D
【解析】
6.【答案】C
【解析】胚胎干细胞核移植得到的个体性状还有受到受体及环境的影响,其性状不一定完全相同,故A错误。动物细胞培养不需要激素,需要维生素等,故B错误。重组质粒中的抗性基因与目的基因表达时共用的是一套密码子,几乎所有的生物用的都是同一套密码子,故C正确。病毒注射到动物体内需要在免疫细胞.系统共同作用下对病原体进行处理呈递等才会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如果只是注射到动物细胞内不能得到相应的抗体,故D错误。
7.【答案】C
【解析】胚胎细胞分化程度低,分裂能力强,胚胎细胞核的移植成功率高于成体细胞核的移植,A正确;卵细胞质中含有促使细胞核的全能性表达的物质,B正确;重组细胞最初分裂时,DNA复制后染色质成为染色体,进入分裂期,立刻进行转录C错误;克隆成功能证明细胞质具有调控细胞核发育的作用,D正确。
8.【答案】A
【解析】单克隆抗体的产生是将经抗原处理过的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第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然后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从细胞培养液中或小鼠腹水中提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BC错误。H1N1和H5N1是不同的流感病毒,因此抗原是不同的,D错误。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C
【解析】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制备细胞悬液,用胰蛋白酶处理,组织培养需要不需要,A错;细胞株在传代培养过程如果出现低温等因素,导致细胞不能正常分裂,会出现异倍体核型,B错;克隆可以由同一个祖先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细胞纯化是指获取单一类型的细胞,细胞系经过克隆培养法可以得到纯化,C正确;受体细胞的调节蛋白不会影响重组细胞的核基因表达,如果影响将会使细胞的全能性降低,D错。
11.【答案】A
【解析】该事实体现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故A错误。未离体的细胞发生分化后是不可逆转的,不会表现出全能性,故B正确。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说明基因在已分化的细胞中没有消失,故C正确。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故D正确。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D
【解析】A造血干细胞产生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B抗体.淋巴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C.在细胞免疫中,人体内的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靶细胞裂解死亡。
14.【答案】C
【解析】把一个单细胞从群体中分离出来单独培养使之繁衍成一个新的细胞群的技术,叫做克隆培养法;因为胰岛素可以加快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提高细胞活性;用选择培养基定向培养筛选就可获得分离出缺乏特殊基因的突变细胞系
15.【答案】D
【解析】基因工程的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A错误;单克隆抗体是杂交瘤细胞分泌的,B错误;用胚胎分割技术可获得性别相同的双胞胎,C错误;蛋白质工程可制造出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蛋白质,D正确。
16.【答案】D
【解析】克隆的概念,在生物学领域有3个不同层次的含义:①在分子水平,克隆一般指DNA克隆(也叫分子克隆),是将某一特定DNA片段通过重组DNA技术插入到一个载体(如质粒和病毒等)中,然后在宿主细胞中进行自我复制所得到的大量完全相同的该DNA片段的“群体”。②在细胞水平,克隆是指由一个单一的共同祖先细胞分裂所形成的一个细胞群体。③在个体水平,克隆是指基因型完全相同的两个或更多的个体组成的一个群体。所以本题A.B.C.正确;根据定义,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成杂交瘤细胞是动物细胞融合不能称为克隆,故D错。
17.【答案】C
【解析】将特定的抗原蛋白注射到小鼠体内,目的是从小鼠体内获得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单克隆抗体的成功制备并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其原理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和细胞增殖;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采用了动物细胞融合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经过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进行抗体阳性检测才能可进行体内或体外培养。故选C
18.【答案】A
【解析】
沪科版 (2019)选修3三、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选修3三、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巩固练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进行课题研究时,甲,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用途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沪科版 (2019)第二章 细胞工程通过细胞水平的操作获得产品第一节 植物细胞工程包括组织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等技术三、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生物沪科版 (2019)第二章 细胞工程通过细胞水平的操作获得产品第一节 植物细胞工程包括组织培养和体细胞杂交等技术三、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综合训练题,共8页。
高中三、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三、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当堂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进行课题研究时,甲,下列有关生物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