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沪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3课时作业含答案
沪科版 (2019)选修3二、利用发酵技术工业化生产产品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选修3二、利用发酵技术工业化生产产品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优质】二、利用发酵技术工业生产产品-1练习一.单项选择1.
自然界存在着许多微生物,它们是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生物,下列有关自然界的各种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所有微生物在细胞结构上都无成形的细胞核B. 只有附着在豆科植植根部的微生物才能进行生物固氮C. 所有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均属于分解者D. 维生素是某些微生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生长因子2.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 1234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操作前要将接种环用酒精消毒B. 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方进行C. 只有在 5 区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D. 在 12345 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3.在分离和纯化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实验中,不合理的操作是 ( )A. 取土表3-5cm以下土层的土壤B. 用无菌水稀释土壤样品C. 使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D. 用接种环进行划线接种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采用甘油管藏法保藏B. 甘油管藏法保存菌种时用固体体培养基C. 甘油管藏法一般保存温度为-20℃D. 甘油管藏法每3~6个月将菌种从旧的培养基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上5.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时,其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A.比实际值要高 B.比实际值要低 C.和实际值一样 D.比实际值可能高也可能低6.
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中酵母膏能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是( )①碳源 ②氮源 ③生长因子 ④无机盐A. 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7.从土壤中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分解尿素的细菌能产生脲酶,将尿素分解产生氮气B.将不同浓度的土壤稀释液涂布于不同平板上C.将土壤用无菌水稀释,制备104~106稀释倍数的土壤稀释液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加有酚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培养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变红8.
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选择培养基依次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 )A. 固氮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B. 固氮细菌.大肠杆菌.放线菌C. 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D. 固氮细菌.霉菌.放线菌9.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在a.b.c处分别贴浸有不同抗生素(浓度相同)的无菌滤纸片,d处滤纸片浸有无菌水,培养后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a处抑菌效果小于b处 B.b处的滤纸片可能没有沥干C.c处抗生素无效 D.d为空白对照10.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进行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瓶进行消毒处理B. 对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可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C. 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D. 用含刚果红的尿素培养基筛选鉴别出能分解尿素的菌株1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可采用高压蒸汽.酒精擦拭.火焰灼烧等不同的灭菌或消毒方法,这些方法依次用于处理( )A.接种环.手.培养基 B.培养皿.接种环.手C.培养基.手.接种环 D.菌种.手.接种环12.下列培养基配方中能作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的依次是( )原料①②③④蛋白胨(g)10101010乳糖(g)5555蔗糖(g)5555KH2PO4(g)2222伊红(g)0.4 美蓝(g)0.065 琼脂(g)1020 NaCl(g) 20 蒸馏水(mL)1 0001 0001 0001 000 A. ①③ B. ②① C. ②④ D. ③①13.为了筛选能产生阿拉伯胶(—种多糖)降解酶的菌株SM01,应选用表中培养基( )培养基阿拉伯胶阿拉伯胶酶NaNO3牛肉膏K2HPO4MgS04KC1FeS04A25g/L--3g/Llg/Llg/L0.5g/LO.Olg/LB25g/Llμg/L--lg/Llg/L0.5g/LO.Olg/LC--3g/L3g/Llg/Llg/L0.5g/LO.Olg/LD25g/L-3g/L-lg/Llg/L0.5g/LO.Olg/L A. A B. B C. C D. D14.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时,操作错误的是( )A.将1 mL样品稀释10倍,需加入10 mL无菌水B.吸取菌液的移液管需要干热灭菌以避免杂菌污染C.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引燃D.每一个稀释度涂布多个平板,计算各组平均值15.
在含硫热泉或深海火山口中生活的极端嗜热嗜酸菌,作为唯一的碳源进行硫的代谢的是()A. 甲烷 B. 二氧化碳 C. 氨基酸 D. 甲醛16.“观察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实验中,操作不合理的是( )A. 选用液体培养基 B. 用涂布法接种C. 培养基高压灭菌 D. 倒置培养17. 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B.微生物在培养基表面生长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可见到形成的菌落C.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充营养物质,比如培养酵母菌时,要添加维生素D.含伊红美蓝试剂的培养基可用来鉴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菌落呈现蓝绿色18.在某腺体细胞中提取出附着有核糖体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放入含有放射性标记氨基酸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含有各细胞器完成其功能所需的物质和条件。连续取样,测定标记的氨基酸出现在各细胞器中的情况,结果如图所示。则曲线a.b.c依次代表( ) A.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B. 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C. 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D.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D【解析】酵母菌等真菌也是微生物,属于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除了豆科植物根部的微生物可以进行生物固氮,圆褐固氮菌能够独立进行固氮,B错误;分解者一般指的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但是微生物中也有生产者如硝化细菌.消费者如肺结核杆菌,C错误;维生素是某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生长因子,D正确。
2.【答案】D【解析】在每次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进行灭菌,接种环的灭菌方法应是在火焰上灼烧,不用酒精消毒,A错误;B.接种时划线操作是在火焰周围进行,B错误;在5个区域中,只要有单个活细菌,通过培养即可获得所需菌落,C错误;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每次划线的菌种都来自上一次划线的末端,D正确,所以选D。3.【答案】C【解析】土表3-5cm以上的土壤比较干燥,自生固氮菌的数量较少,因此取土表3-5cm以下土层的土壤,A正确;用无菌水稀释土壤样品,否则可能造成土壤被杂菌污染,B正确;自生固氮菌可以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中生存,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含有氮源,用其分离出的微生物既有自生固氮菌也有其他的杂菌,无法纯化自生固氮菌,C错误;接种自生固氮菌时可用接种环进行划线接种,也可用涂布器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D正确。4.【答案】C【解析】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采用临时保存法保藏,A错误;甘油管藏法保存菌种是一种长期保存菌种的方法,需要用液体培养基保存,B错误;临时保存法的温度一般设置为4℃,甘油管藏法一般保存温度为-20℃,C正确;临时保存法需要每3~6个月将菌种从旧的培养基转移到新鲜培养基上,甘油管藏法没有这样的要求,D错误。5.【答案】B【解析】6.【答案】C【解析】酵母细胞的水溶液提取浓缩而成的膏状物质为酵母膏,富含B类维生素,也含有机氮化物和糖类,这些成分能为培养细菌提供生长因子.氮源和碳源,所以选C。7.【答案】A【解析】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分离技术,要求考生理解选择培养基的作用,能利用合适的选择培养基分离所需的微生物。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但固氮细菌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提供氮源而生长,因此利用无氮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固氮细菌;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而不影响真菌的生长,因此利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霉菌(属于真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但不影响放线菌的生长,因此利用含10%酚的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放线菌;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9.【答案】A【解析】10.【答案】C【解析】进行微生物培养时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A错误;对细菌的分离可用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但对细菌的计数只能用稀释涂布平板法,B错误;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感染,C正确;尿素分解菌可以将尿素分解成氨使酚红指示剂呈红色,因此用含酚红的尿素培养基筛选出能分解尿素的菌株,D错误。11.【答案】C【解析】12.【答案】D【解析】选择性培养基是根据某一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而设计的培养基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又能抑制或者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利用这种培养基可以将所需要的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中分离出来,所以③中加入NaCl的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伊红-美蓝培养基常用来鉴别大肠杆菌,其原理是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产生大量的混合酸,菌体带H+故菌落被染成深紫色,从菌落表面的反射光中还可以看到金属光泽,所以①中加入伊红-美蓝的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的概念,根据表格中不同的培养基成分确定培养基的种类。13.【答案】D【解析】筛选能产生阿拉伯胶(—种多糖)降解酶的菌株SM01,即该菌可以产生阿拉伯胶酶,则培养基中不需要加入该酶;同时该培养基应该以阿拉伯胶(—种多糖)为唯一碳源,因此培养基中不能加入牛肉膏,故选D。14.【答案】A【解析】将1 mL样品稀释10倍,需加入9 mL无菌水,A错误;吸取菌液的移液管需要干热灭菌以避免杂菌污染,B正确;涂布器灭菌时,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 s再用,C正确;每一个稀释度涂布多个平板,计算各组平均值,D正确。15.【答案】B【解析】深海热泉中有一种极端嗜热嗜酸菌,在氧化硫的过程中,细菌提取了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固定形成有机物,所以在含硫热泉或深海火山口中生活的极端嗜热嗜酸菌,作为唯一的碳源进行硫的代谢的是二氧化碳,故选B。
16.【答案】A【解析】“观察抗生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实验中,需要观察细菌的菌落特征,因此一般选用固体培养基,A错误;一般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B正确;为了防止杂菌污染,微生物培养基需要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C正确;为了防止冷凝水滴到培养基上,应该将培养基倒置培养,D正确。17.【答案】A【解析】18.【答案】D【解析】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因此具有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相应的多肽,该多肽必须先后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最后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因此放射性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选修3二、利用发酵技术工业化生产产品练习,共9页。
这是一份生物选修3二、利用发酵技术工业化生产产品一课一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下列有关微生物分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沪科版 (2019)二、利用发酵技术工业化生产产品同步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需要在火焰旁操作的有,有关平板划线操作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