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开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9878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开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98781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开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98781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重庆市开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开州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开州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1分)下列诗句描写的事实中,与生命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1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是( )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产者和非生物部分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3.(1分)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非常发达
B.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C.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D.深秋季节,某种蝴蝶的体色与周围落叶的颜色几乎一致
4.(1分)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于蚊穴”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描写是海拔高度这一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是对干旱少雨环境的适应
D.青蛙的生活与昆虫密切有关,与温度、水分、空气等无关
5.(1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名句。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与诗句中“草”和“豆苗”的关系相同的是( )
A.稗草和水稻 B.猎豹和羚羊
C.蜜蜂和油菜花 D.猫和田鼠
6.(1分)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体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C.马铃薯的块茎和番茄的种子都属于生殖器官
D.构成人体大脑的细胞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
7.(1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为( )
A.湿地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生物圈
8.(1分)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形成的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B.细胞分化可形成不同的组织
C.植物茎中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以及运输有机物的结构,都属于输导组织
D.人体消化道上皮属于上皮组织
9.(1分)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 )
A.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B.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C.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
D.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
10.(1分)“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一个白胖子”这是从小就常听到的一则谜语( )
A.子房、子房壁、胚珠 B.子房、珠被、受精卵
C.果皮、种皮、胚 D.种皮、果皮、胚乳
11.(1分)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
A.充足的空气 B.肥沃的土壤
C.胚是完整的、活的 D.适宜的温度
12.(1分)下列关于植物根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发达的根系可以有效地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等物质
B.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C.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紧密
D.植物的根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根尖具有分生组织
13.(1分)为推进乡村振兴,某地大力种植桃树发展经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桃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B.受精完成后胚珠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种子
C.赏花、摘果等体验活动,可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
D.桃树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14.(1分)下列提高移栽幼苗成活率的措施中,与降低蒸腾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 B.移栽时根部带土坨
C.剪去部分枝叶后移栽 D.移栽后要进行遮阴
15.(1分)“山上种满树,等于修水库”,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关于生物圈水循环的描述( )
A.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B.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C.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D.在植物体内,水能往高处流,主要是因为蒸腾作用产生一种将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
16.(1分)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模仿海尔蒙特做了如下实验:他们把一株0.05kg的白菜幼苗种在花盆里,只用雨水浇灌,3个月后,而土壤重量几乎没有减少,下列有关分析全部正确的是( )
①白菜重量增加的1.45g水全部来源于水分
②白菜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做出了微薄的贡献
③白菜重量增加的1.45kg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差值
④白菜重量增加的1.45kg全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⑤白菜重量增加的1.45kg,其中干重的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差值
A.②⑤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7.(1分)2021年9月24日,国际顶尖杂志《科学》刊登消息:中科院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利用二氧化碳合成了淀粉,同时完成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换( )
A.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18.(1分)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_____运输到植物体的其它器官。( )
A.导管 B.筛管 C.营养组织 D.机械组织
19.(1分)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A.给果树“挂吊瓶”可补充水和无机盐
B.移栽树苗时,剪去部分枝叶可减少水分散失
C.白天在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D.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作物生长茂盛
20.(1分)下列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相匹配的是( )
①在蔬菜大棚中施加气肥(二氧化碳)——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
②遇阴雨连绵天气,在农田挖排水沟——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③栽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
④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共30分。在[]内填写序号,在横线上填写完整的生物学表达。)
21.(5分)图1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示意图,图2为细胞模式图,图3为临时制作的图解。请据图解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可知,假如已经在视野中已经找到并清晰地看到物像,想要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些 ] 。
(2)根据图2可知,②的功能是 。④的功能是 。甲乙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3)如图3所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图中的序号)。
22.(5分)生态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的完整性和复杂程度直接影响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据下列叙述解答问题:
(1)如下表为4名同学各自制作的生态瓶及其中小鱼的存活情况,请据表回答相关问题。
生态瓶
Ⅰ
Ⅱ
Ⅲ
Ⅳ
生态瓶的组成及摆放位置
500毫升的容器中放入等量的水、砂石
1株黑藻、1条健康的孔雀鱼。摆放于储物柜中
1支塑料花、1条健康的孔雀鱼。摆放在窗台上
1株黑藻、1条健康的斗鱼。摆放在窗台上
1株黑藻、1条健康的孔雀鱼。摆放在窗台上
小鱼存活时间
2天
3天
10天
45天
Ⅰ号和Ⅱ号生态瓶中的孔雀鱼存活时间很短,原因是这两个生态瓶中缺乏充足的 (填气体名称)。Ⅲ号生态瓶中的斗鱼只能以小动物为食,存活10天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
(2)张老师也制作了一个生态瓶,以5升矿泉水瓶为容器,里面除了非生物材料外,构成如图所示的食物网。
①请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
②若该生态瓶中的苹果螺由于温度不适等原因全部死亡,以它为食的孔雀鱼并不会受到严重影响,原因是会有 等同一营养级的消费者来顶替。
③该生态瓶维持了1年多的时间,与Ⅳ号生态瓶相比,说明生物种类越多、成分越复杂 能力越强。
23.(5分)如图为大豆种子、玉米种子及叶芽和枝条结构示意图。据图解答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存在于[ ] 。
(2)图二所示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存在于[ ] 。
(3)图三中的[4] 发育成图四中的c。
(4)在绿色开花植物中,若根据种子的子叶数目分类,图一种子所代表的植物属于 植物。
(5)木本植物茎的加粗生长是茎的 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24.(5分)如图为七类植物的形态示意图,其中①是苔藓植物的代表植物,④和②系同一类植物
(1)①和③都能用 繁殖后代。
(2)能用种子繁殖后代植物有 (填图中的序号)。
(3)②和④这一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4)能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 所代表的苔藓植物。
(5)⑥的完整植物体是由 六大器官组成的。
25.(5分)实验一“探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的装置如图一;实验二“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装置如图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在实验一中,两株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是 ,其原因是 。
(2)实验二中,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气体是 ,该生理活动的表达式为 。
(3)实验二中,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
26.(5分)图一表示探究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A处细胞中无叶绿体)某些生命活动的实验设计示意图。图二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据图解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一所示装置套上透明塑料袋,然后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透明塑料袋内壁上出现水珠 作用直接有关。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主要经过图二中[ ] 散失到外界环境中。
(2)实验过程需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3)将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两面遮有黑圆纸片的叶片,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等实验操作 。
(4)图二中,由2这类细胞组成的组织属于 组织。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开州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
1.(1分)下列诗句描写的事实中,与生命活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解答】解:A、“忽如一夜春风来,与生命活动有关。
B、“苔痕上阶绿,与生命活动有关。
C、“小荷才露尖尖角,与生命活动有关。
D、“夕阳无限好、“黄昏”没有生命现象,因此与生命活动有关。
故选:D。
2.(1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是( )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生产者和非生物部分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解答】解: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温度等、消费者(大多是动物)和分解者(细菌。
故选:D。
3.(1分)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中,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
A.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根系非常非常发达
B.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C.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D.深秋季节,某种蝴蝶的体色与周围落叶的颜色几乎一致
【解答】解:A、骆驼刺根系发达,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
B、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于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B符合题意。
C、在寒冷海域中生活的海豹,有利于保温,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
D、深秋季节,某种蝴蝶的体色与周围落叶的颜色几乎一致。D不合题意。
故选:B。
4.(1分)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千里之堤,溃于蚊穴”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诗描写是海拔高度这一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是对干旱少雨环境的适应
D.青蛙的生活与昆虫密切有关,与温度、水分、空气等无关
【解答】解:A、“千里之堤,意思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错误。
B、“人间四月芳菲尽,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是对干旱少雨环境的适应,正确。
D、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水、空气。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一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也与温度、空气等有关。
故选:C。
5.(1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名句。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与诗句中“草”和“豆苗”的关系相同的是( )
A.稗草和水稻 B.猎豹和羚羊
C.蜜蜂和油菜花 D.猫和田鼠
【解答】解: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草盛,草吸收的水;草还挤占豆苗的生存空间,导致豆苗生长缓慢。水稻和稗草之间也是竞争关系,蜜蜂和油菜花属于互助关系。
故选:A。
6.(1分)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层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体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C.马铃薯的块茎和番茄的种子都属于生殖器官
D.构成人体大脑的细胞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
【解答】解:A、血液是流动的结缔组织。
B、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属于保护组织,B错误。
C、马铃薯是块茎;番茄的食用部分是果实,C错误。
D、构成人体皮肤的细胞形态、功能不同。
故选:A。
7.(1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为( )
A.湿地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生物圈
【解答】解:A、湿地生态系统,A不符合题意;
B、森林生态系统,而岩石圈又属于生物圈;
C、海洋生态系统,而生物圈又包括水圈;
D、生物圈包括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D符合题意。
故选:D。
8.(1分)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形成的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B.细胞分化可形成不同的组织
C.植物茎中运输水和无机盐的结构以及运输有机物的结构,都属于输导组织
D.人体消化道上皮属于上皮组织
【解答】解:A、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这样才能使新形成的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原来的一样。
B、细胞分化后形成不同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均发生明显的变化。
C、植物体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无机盐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到叶。可见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
D、消化道上皮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D正确。
故选:A。
9.(1分)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 )
A.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B.具有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
C.植株矮小,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
D.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
【解答】解:A、藻类植物没有根、茎,不合题意。
B、蕨类植物有根、茎,体内有输导组织。符合题意。
C、苔藓植物只有茎,茎和叶内没有输导组织,不合题意。
D、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不合题意。
故选:B。
10.(1分)“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一个白胖子”这是从小就常听到的一则谜语( )
A.子房、子房壁、胚珠 B.子房、珠被、受精卵
C.果皮、种皮、胚 D.种皮、果皮、胚乳
【解答】解:谜语:“麻屋子,红帐子。如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麻屋子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由珠被发育而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故选:C。
11.(1分)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下列哪项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
A.充足的空气 B.肥沃的土壤
C.胚是完整的、活的 D.适宜的温度
【解答】解:ACD、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ACD不符合题意;
B、肥沃的土壤中含有丰富的无机盐,B符合题意。
故选B。
12.(1分)下列关于植物根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发达的根系可以有效地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等物质
B.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C.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紧密
D.植物的根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这是因为根尖具有分生组织
【解答】解:A、虽然植物的根通常会因为种类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态、支持、输导,A正确;
B、根尖包括根冠、伸长区,成熟区细胞停止伸长,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因此成熟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C、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核大,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D、分生组织能通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其他组织,植物的根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D正确。
故选:C。
13.(1分)为推进乡村振兴,某地大力种植桃树发展经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桃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B.受精完成后胚珠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种子
C.赏花、摘果等体验活动,可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
D.桃树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
【解答】解:A、桃花属于两性花;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A正确。
B、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最终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胚。
C、桃花花色鲜艳、摘果等体验活动,C正确。
D、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磷、钾的无机盐。
故选:B。
14.(1分)下列提高移栽幼苗成活率的措施中,与降低蒸腾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 B.移栽时根部带土坨
C.剪去部分枝叶后移栽 D.移栽后要进行遮阴
【解答】解:A、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栽,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A不符合题意。
B、根部带一个土坨,与降低蒸腾作用无关。
C、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减少水的散失,与降低蒸腾作用有关。
D、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阴,从而抑制植物的蒸腾作用,避免出现萎蔫现象。与降低蒸腾作用有关。
故选:B。
15.(1分)“山上种满树,等于修水库”,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关于生物圈水循环的描述( )
A.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B.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C.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D.在植物体内,水能往高处流,主要是因为蒸腾作用产生一种将水分向上运输的拉力
【解答】解:A、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降雨量增多。
B、植物的蒸腾作用是通过气孔完成的,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却很多。
C、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补充地下水。
D、植物的蒸腾作用在把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当中去的时候,它为根吸水提供了向上的拉力,动力都是来自于植物的蒸腾作用。
故选:B。
16.(1分)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模仿海尔蒙特做了如下实验:他们把一株0.05kg的白菜幼苗种在花盆里,只用雨水浇灌,3个月后,而土壤重量几乎没有减少,下列有关分析全部正确的是( )
①白菜重量增加的1.45g水全部来源于水分
②白菜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做出了微薄的贡献
③白菜重量增加的1.45kg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差值
④白菜重量增加的1.45kg全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⑤白菜重量增加的1.45kg,其中干重的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差值
A.②⑤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解答】解:①白菜重量增加了1.45kg,除了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①错误。
②白菜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产生氧气,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做出了微薄的贡献。
③白菜重量增加的1.45kg包括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无机盐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等,不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差值。
④白菜重量增加的8.45kg不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差值,不能确定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具体数值。
⑤白菜重量增加的1.45kg,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其中干重的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的差值。
故选:A。
17.(1分)2021年9月24日,国际顶尖杂志《科学》刊登消息:中科院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利用二氧化碳合成了淀粉,同时完成了光能到化学能的转换( )
A.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制造有机物,释放能量
C.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解答】解: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其场所是叶绿体,储存能量。
故选:A。
18.(1分)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由_____运输到植物体的其它器官。( )
A.导管 B.筛管 C.营养组织 D.机械组织
【解答】解: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有导管和筛管两种,筛管位于韧皮部,方向是从上往下,运输水和无机盐,根据题干所述,B正确。
故选:B。
19.(1分)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
A.给果树“挂吊瓶”可补充水和无机盐
B.移栽树苗时,剪去部分枝叶可减少水分散失
C.白天在温室大棚中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D.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作物生长茂盛
【解答】解:A、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因此,没有应用光合作用原理。
B、移栽树苗时,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没有应用光合作用原理。
C、白天,提高产量,C符合题意。
D、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1分)下列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相匹配的是( )
①在蔬菜大棚中施加气肥(二氧化碳)——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
②遇阴雨连绵天气,在农田挖排水沟——利于根的呼吸作用
③栽种农作物时合理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
④春季早播覆盖地膜——提高地表温度,利于种子萌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答】解:①为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
②植物根的呼吸作用需要的氧气,来自空气中,有利于根的呼吸,正确。
③栽种农作物时,做到合理密植,提高光能利用率,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④早春播种往往因为温度低而影响出苗。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促进出苗早而齐,常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共30分。在[]内填写序号,在横线上填写完整的生物学表达。)
21.(5分)图1为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示意图,图2为细胞模式图,图3为临时制作的图解。请据图解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可知,假如已经在视野中已经找到并清晰地看到物像,想要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些 ⑦ ] 细准焦螺旋 。
(2)根据图2可知,②的功能是 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④的功能是 内含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 。甲乙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线粒体 。
(3)如图3所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③④②① (填图中的序号)。
【解答】解:(1)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升降镜筒,其中⑥粗准焦螺旋是较大幅度的升降镜筒,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
(2)②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④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3)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③滴水、②展平。
故答案为:
(1)⑦细准焦螺旋。
(2)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内含遗传物质;线粒体。
(3)③④②①。
22.(5分)生态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生态系统,其组成成分的完整性和复杂程度直接影响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据下列叙述解答问题:
(1)如下表为4名同学各自制作的生态瓶及其中小鱼的存活情况,请据表回答相关问题。
生态瓶
Ⅰ
Ⅱ
Ⅲ
Ⅳ
生态瓶的组成及摆放位置
500毫升的容器中放入等量的水、砂石
1株黑藻、1条健康的孔雀鱼。摆放于储物柜中
1支塑料花、1条健康的孔雀鱼。摆放在窗台上
1株黑藻、1条健康的斗鱼。摆放在窗台上
1株黑藻、1条健康的孔雀鱼。摆放在窗台上
小鱼存活时间
2天
3天
10天
45天
Ⅰ号和Ⅱ号生态瓶中的孔雀鱼存活时间很短,原因是这两个生态瓶中缺乏充足的 氧气 (填气体名称)。Ⅲ号生态瓶中的斗鱼只能以小动物为食,存活10天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营养物质 。
(2)张老师也制作了一个生态瓶,以5升矿泉水瓶为容器,里面除了非生物材料外,构成如图所示的食物网。
①请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狐尾藻→苹果螺→米虾→孔雀鱼(或狐尾藻→椎实螺→米虾→孔雀鱼、宝塔草→苹果螺→米虾→孔雀鱼、宝塔草→椎实螺→米虾→孔雀鱼) 。
②若该生态瓶中的苹果螺由于温度不适等原因全部死亡,以它为食的孔雀鱼并不会受到严重影响,原因是会有 椎实螺 等同一营养级的消费者来顶替。
③该生态瓶维持了1年多的时间,与Ⅳ号生态瓶相比,说明生物种类越多、成分越复杂 自动调节 能力越强。
【解答】解:(1)Ⅰ号生态瓶摆放于储物柜中,黑藻因被遮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Ⅱ号生态瓶中没有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所以,原因是这两个生态瓶中缺乏充足的氧气,存活10天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2)①图中一共有13条食物链:狐尾藻→孔雀鱼,狐尾藻→苹果螺→孔雀鱼,狐尾藻→米虾→孔雀鱼,狐尾藻→椎实螺→孔雀鱼,宝塔草→苹果螺→孔雀鱼,宝塔草→米虾→孔雀鱼,宝塔草→椎实螺→孔雀鱼。其中最长的食物链:狐尾藻→苹果螺→米虾→孔雀鱼,宝塔草→苹果螺→米虾→孔雀鱼。所以、宝塔草→苹果螺→米虾→孔雀鱼。
②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一种生物常以多种生物为食。若该生态瓶中的苹果螺由于温度不适等原因全部死亡,原因是会有椎实螺等同一营养级的消费者来顶替。
③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
故答案为:(1)氧气;营养物质。
(2)①狐尾藻→苹果螺→米虾→孔雀鱼(或狐尾藻→椎实螺→米虾→孔雀鱼、宝塔草→苹果螺→米虾→孔雀鱼。
②椎实螺。
③自动调节。
23.(5分)如图为大豆种子、玉米种子及叶芽和枝条结构示意图。据图解答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存在于[ 5 ] 子叶 。
(2)图二所示的种子中,营养物质主要存在于[ 5 ] 胚乳 。
(3)图三中的[4] 芽轴 发育成图四中的c。
(4)在绿色开花植物中,若根据种子的子叶数目分类,图一种子所代表的植物属于 双子叶 植物。
(5)木本植物茎的加粗生长是茎的 形成层 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解答】解:(1)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5子叶里.
(2)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5胚乳里。
(3)叶芽中的幼叶发育成叶;芽原基逐渐发育成芽;芽轴顶端生长点的细胞不断分裂。整个芽就发育成一个枝条,图三中的2芽轴发育成图四中的c茎。
(4)根据种子中子叶的片数,可以把被子植物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的种子有两片子叶,属于双子叶植物。
(5)木本植物茎的加粗生长是茎的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故答案为:
(1)5子叶。
(2)5胚乳。
(3)芽轴。
(4)双子叶。
(5)形成层。
24.(5分)如图为七类植物的形态示意图,其中①是苔藓植物的代表植物,④和②系同一类植物
(1)①和③都能用 孢子 繁殖后代。
(2)能用种子繁殖后代植物有 ⑤⑥⑦ (填图中的序号)。
(3)②和④这一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结构简单,都无根、茎、叶的分化 。
(4)能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 ① ] 葫芦藓 所代表的苔藓植物。
(5)⑥的完整植物体是由 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六大器官组成的。
【解答】解:(1)孢子植物不能不产生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苔藓植物。①苔藓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
(2)⑤玉米、⑥向日葵,都属于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3)②海带和④都属于藻类植物这一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结构简单,都无根、茎。
(4)①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无根、叶的分化,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5)⑥向日葵都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
故答案为:(1)孢子。
(2)⑤⑥⑦。
(3)结构简单,都无根、茎。
(4)①葫芦藓。
(5)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5.(5分)实验一“探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无机盐?”的装置如图一;实验二“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装置如图二。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在实验一中,两株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是 A植株矮小,叶片颜色发黄,B植物生长健壮,叶片颜色鲜绿 ,其原因是 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 。
(2)实验二中,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气体是 氧气 ,该生理活动的表达式为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
(3)实验二中,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甲、乙 。
【解答】解:(1)在实验一中A内是蒸馏水,B内是土壤浸出液,因此,叶片颜色鲜绿,叶片颜色发黄。
(2)氧气有复燃的特性,实验二中,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气体是氧气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3)实验二中,若要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除光不同之外,因此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甲、乙。
故答案为:(1)A植株矮小,叶片颜色发黄,叶片颜色鲜绿;
(2)氧气;二氧化碳+水;
(3)甲、乙。
26.(5分)图一表示探究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A处细胞中无叶绿体)某些生命活动的实验设计示意图。图二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据图解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一所示装置套上透明塑料袋,然后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透明塑料袋内壁上出现水珠 蒸腾 作用直接有关。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主要经过图二中[ 4 ] 气孔 散失到外界环境中。
(2)实验过程需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将原有的淀粉运走或消耗干净 。
(3)将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两面遮有黑圆纸片的叶片,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等实验操作 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
(4)图二中,由2这类细胞组成的组织属于 营养 组织。
【解答】解:(1)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因此透明塑料袋内壁上出现水珠。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它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
(2)实验过程需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原有的淀粉运走或消耗干净。
(3)叶片B和C处构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发现B见光处变蓝,进而说明了淀粉是光合作用作用的产物,说明没有淀粉产生。
(4)叶肉细胞里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储存营养。
故答案为:(1)蒸腾;4气孔;
(2)将原有的淀粉运走或消耗干净;
(3)光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4)营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开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俗话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开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重庆市开州区文峰教育集团八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可用来治疗糖尿病的激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