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铜川王益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展开铜川市王益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试题及解析
生物试题(卷)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谷胱甘肽(GSH)是一种含7酰胺健和筑基的三肽,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主要起到抗氧化和 自由基淸除的作用。线粒体作为敏化反应的主要场所.GSH含量:必须保持相对稳定才能防 止线粒体受损伤。研究发现,位于线粒体膜上的载体蛋白SLC25A39缺失后会显著降低线粒 体中GSH的含量.但对细胞质中GSH的总含R无显著影响;线粒体内过多的GSH会降低 线粒体膜上SLC25A39的数量,从而维持线粒体的正常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GSH不能在碱性环境下与Cu2+发生显色反应
B.线粒体中GSH的含挝保持相对稳定是通过正反馈调节方式实现的
C.SLC25A39与线粒体内GSH基因的表达有关
D.细胞中GSH含量较低时,可能会导致细胞加速衰老
2.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验中发现玉米籽粒发芽过程中淀粉含量逐渐减少,由此提出假说:玉米籽粒在发芽过程中产生了淀粉酶。为了验证上述假说,设计了如下实验:在1〜4号试管中分 别加入相应的提取液和溶液,40°C温育30 min后,分别加入斐林试剂并进行60 °C水浴加热 处理.观察试管内颜色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原理是淀粉在淀粉酬作用下产生还原糖.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检验
B.设置试管1作为对照,其主要目的是排除淀粉溶液中含有还原糖
C.试管2中加入的X应是高温处理过并冷却的发芽玉米提取液
D.预测试管1〜4中的颜色依次为蓝色、蓝色、砖红色、砖红色
3.如图是豚鼠腹腺腺泡细胞的电镜照片,该细胞可合成并分泌胰蛋白酶等多种消化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粒体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为该细胞供能
B.该细胞的核糖体可与胰岛素mRNA结合
C.胰蛋白酶的合成及分泌由细胞核控制
D.分泌颗粒由粗面内质网鼓出后形成
4.液泡是植物细胞中中储存Ca2+ 主要细胞器,液泡膜上H-焦磷酸酶可利用水解无机焦磷酸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H+,建立液泡膜两侧的H+浓度梯度。该浓度梯度驱动H+通过液泡膜上的载体蛋白CAX完成跨膜运输,从而使Ca2+以与H+相反的方向同时通过CAX进入液泡并储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a2+通过CAX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
B.加入H+焦磷酸酶抑制剂,Ca2+通过CAX的运输速率变快
C.载体蛋白CAX具有特异性,既能运输H+也能运输Ca2+
D.Ca2+通过CAX的运输有利于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5.为提高草莓的产量,科研人员研究了大棚内不同条件对草莓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A点数值可代表草莓植株的呼吸作用速率
B. C、D两点相同时间内草莓植株制造有机物的量相等
C. B点草莓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D. 保持适当的昼夜温差有利于提高草莓的产量
6.水稻有旱熟和晚熟两个品种,该对性状受到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的控制。利用纯合亲本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出现了如图所示的两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实验1和实验2中F2早熟个体的基因型分别有2种、8种
C. 若让实验1中的F测交,则后代中早熟个体:晚熟个体=1:1
D. 实验2的F2早熟个体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5
7.某学习小组将若干黄色小球(标记D)和绿色小球(标记d)放入甲、乙两个小桶,两个小桶中黄色小球:绿色小球均为2:1,进行了“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小桶中的小球总数量可以和乙小桶不同
B. 每次抓取小球前需摇匀小桶,并在每次抓取后将小球放回桶中
C. 从甲中随机抓取一小球并记录,可模拟配子的产生过程
D. 多次抓取并记录甲、乙组合,其中Dd的组合约占2/9
8. 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安哥拉免的长毛和短毛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属于从性遗传。让纯种安哥拉雌、雄兔交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一
纯合亲本长毛(雌)、短毛(雄)
实验二
F、雌、雄个体交配
F;
雄兔表现型
全为长毛
F
₂
雄兔表现型
长毛:短毛=3:1
雌兔表现型
全为短毛
雌兔表现型
长毛:短 毛≈1:3
A. 控制长毛和短毛的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B. 实验一反交的结果与正交的结果相同
C. 实验二F2的长毛雄兔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
D. 实验二F。中短毛兔随机交配所得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
10. 水稻(2n=24)开两性花,水稻的花粉是否可育受到细胞质基因(S/N)和细胞核基因(R/r)共 同控制,其中细胞质基因只能通过母本遗传给后代。只有当细胞质基因为S且细胞核基因 型为rr[记为S(rr)]时,水稻才表现为雄性不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基因S/N和基因R/r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选用雄性不育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的优点是无需去雄
C. S(rr)与某品种水稻杂交后代全为雄性不育,该品种基因型只能是N(rr)
D. 发生在水稻花粉中的基因突变比发生在根尖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
11.图1表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的相关基因用B/b表示,图2表示对该家系部分成员进行乙病相关基因的电泳检测结果,检测的原 理是用限制酶处理乙病相关基因并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2 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⁸Xb
C.6 号和7号再生育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8
D.9 号和正常男性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8
小桶中黄色小球:绿色小球均为2:1,进行了“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小桶中的小球总数量可以和乙小桶不同
B. 每次抓取小球前需摇匀小桶,并在每次抓取后将小球放回桶中
C. 从甲中随机抓取一小球并记录,可模拟配子的产生过程
D. 多次抓取并记录甲、乙组合,其中Dd的组合约占2/9
8. 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安哥拉免的长毛和短毛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属于从性遗传。让纯种安哥拉雌、雄兔交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一 纯合亲本长毛(雌)、短毛(雄) 实验二 F、雌、雄个体交配
F; 雄兔表现型 全为长毛
₂ 雄兔表现型 长毛:短毛=3:1
雌兔表现型 全为短毛 雌兔表现型 长毛:短 毛≈1:3
A. 控制长毛和短毛的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B. 实验一反交的结果与正交的结果相同
C. 实验二F2的长毛雄兔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2/3
D. 实验二F。中短毛兔随机交配所得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
10. 水稻(2n=24)开两性花,水稻的花粉是否可育受到细胞质基因(S/N)和细胞核基因(R/r)共 同控制,其中细胞质基因只能通过母本遗传给后代。只有当细胞质基因为S且细胞核基因 型为rr[记为S(rr)]时,水稻才表现为雄性不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基因S/N和基因R/r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选用雄性不育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的优点是无需去雄
C. S(rr)与某品种水稻杂交后代全为雄性不育,该品种基因型只能是N(rr)
D. 发生在水稻花粉中的基因突变比发生在根尖的更容易遗传给后代
11.图1表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乙病的相关 基因用B/b表示,图2表示对该家系部分成员进行乙病相关基因的电泳检测结果,检测的原 理是用限制酶处理乙病相关基因并得到大小不同的片段后进行电泳,电泳结果中的条带表 示检出的特定长度的酶切片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口正常女
皿患甲病男
患 甲 病 女
患乙病男
两病兼患男
图1 图2
A. 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2 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X⁸Xb
C.6 号和7号再生育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是1/8
D.9 号和正常男性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8
12.某单子叶植物的花粉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染病
(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 (D)对圆形(d)为显性,A/a位于1号染色体上,D/d位于2号染色体上,T/t位于3号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变棕色。现有四种纯合子的基因型分别 为①AATTdd 、②aaTTDD 、③AAttDD 、④aattdd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若要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①~①中任意两个作为亲本杂交验证
B. 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可选择①和①作为亲本杂交验证
C. 若要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①~④中任意两个作为亲本杂交验证
D. 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选择②和③作为亲本杂交验证
13. 研究发现,某水稻品种配子部分不育,这种不育机制与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
等位基因(B/b和D/d)有关。Bb杂合子所产生的含b的雌配子不育,Dd杂合子所产生的含d
的雄配子不育。甲的基因型为BBDD,乙的基因型为bbdd,甲、乙杂交得到F。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A.甲与乙正反交所得Fi的基因型相同
B.Fi经减数分裂产生的可育雄配子及比例是BD:Bd=1:1
C.Fi 自交产生的子代基因型及比例是BBDD:BbDD:BBDd:BbDd=1:1:1:1
D.F,与乙正反交所得到的子代均只有2种基因型且比例均为1:1
14. 鼠的灰色(A)对褐色(a)是一对相对性状,如图为遗传印记对亲代小鼠等位基因表达
和传递的影响示意图,被甲基化修饰的基因不能表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示过程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配子发生改变
B. 基因印记均在亲代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建立
C. 亲代雌鼠与雄鼠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均相同
D. 子代小鼠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灰色:褐色=1:1
15.基因E编码玉米花青素合成途径的关键蛋白,其等位基因E'通过某种机制加速E基因的 mRNA降解,导致花青素产量减少。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P正常色素量(EE)×微量色素量(E'E')
↓
F₁ 均为微量色素量
↓⑧
F2 三种基因型植株均为微量色素量
A .E'基因对E基因为隐性 B.F,个体的基因型为E'E'
C .E'基因影响E基因的转录 D.E'对E的影响可传递给子代
16.某品种小鼠的毛色受A'、A、a三个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AY决定黄色,A基因决定鼠色,a 基因决定黑色,该组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AY基因纯合时会导致小鼠胚胎时期死亡。已知基因A丫对A、a为显性,A对a为显性。现用一对基因型为AYA和AYa的小鼠杂交,获得F:,F:中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到Fz。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构成基因AY、A和a的碱基种类和排列顺序都不同
B. Fi中AY:A:a基因频率之比为2:1:1
C. 基因AY、A和a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F2 小鼠中黄色:鼠色:黑色=4:3:1
17.孟德尔科学地解释了其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后人将其归纳为孟德尔第一、第二定律。图中 A/a与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③⑥过程可反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B. ①②过程可反映分离定律的实质
C. ⑥过程中双显性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9
D. ④⑤过程中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18.玉米植株的A/a和D/d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关基因无致死现象。某基因型为AaDd的玉米植株产生的雌、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为Ad:AD:ad:aD=4:1:1: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体细胞中基因A和基因d可能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B. 该玉米植株进行测交,可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 基因I和d所在的染色体片段可能发生了交叉互换
D. 该玉米植株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34%
19. 我国科学家在山西发现太谷核不育小麦,该品系雄性败育彻底且不育性稳定,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小麦种业发展。为解决育种过程中筛选不育株与可育株非常困难的问题,科研人员进 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太谷核不育小麦接受多株正常纯合可育小麦的花粉,后代不育株与可育株总是各占一半。
实验二:将太谷核高秆不育小麦与纯合矮秆小麦(矮秆为显性基因控制)杂交,选F,
中的不育株进行测交,结果如表所示:
组别
测交子代总株数
可育株
不育株
高秆
矮秆
高秆
矮秆
测交组合一
321
0
152
169
0
测交组合二
5216
32
2538
2632
14
下列关于上述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一说明小麦的育性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不育为显性性状
B. 根据实验二测交组合一的实验结果可知,F,不育株的高秆基因与不育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 根据实验二实验结果可知,Fi不育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没有发生交叉互换
D. 实验二的结果说明可以在开花前通过高矮秆实现对测交子代不育株与可育株的筛选
20.人类秃顶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其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女性中AA和Aa表现为
非秃顶.男性中只有AA才表现为非秃顶。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一个非秃顶色觉正常女子与秃顶色盲男子婚配后生了一个秃顶色盲女儿和一个非秃顶色觉 正常儿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此家庭秃顶色盲男子的基因型为AaXhY
B. 该夫妇再生一个秃顶儿子的概率为3/8
C. 该夫妇再生一个色觉正常女儿的概率为1/4
D. 该夫妇再生的一个女儿患红绿色盲的概率为1/4
21.遗传学家用香豌豆所做的部分杂交实验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杂交亲本组合
Fi表现型
Fz表现型及数量
1
白花品种甲×红花
全为红花
红花182、白花59
2
白花品种甲×白花品种乙
全为红花
红花1832、白花1413
3
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
均为紫长
紫长4831、紫圆390、红长393、红圆1338
4
紫花圆花粉粒×红花长花粉粒
均为紫长
紫长226、紫圆95、红长97、红圆1
A.红花、白花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第 2组F2白花的基因型只有1种
C.第 3组和第4组Fi的基因组成相同
D. 第3、4 组两对性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2.某自花传粉植物有紫化和白花两种类型,受细胞核基因控制。选择某紫花植株自交,所得的 子代数量足够多,统计发现F,中开白花植株的比例为7/16,其余均开紫花(不考虑基因突 变和交叉互换,各种基因型个体产生后代的数量大致相同)。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若受一对等位基困控制,可能是杂合子植株产生的某种配子中有17不参与受精
B. 若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杂合子产生的某种花粉部分致死,下紫花自交后代白花占 21/32
C. 若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对亲本植株进行测交,则子代中白花植株的比例为3/4 D. 若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Fi的紫花植株进行自交,后代中有11/36的植迷开白花
23.高等植物的种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来。豌豆子叶的颜色有黄色(Y)和绿色(y),种皮的i 颜色有 褐色(H)和白色(h)。现用两株基因型为YYhh和yyHH的个体作为亲本,杂交得到F,让F. 在自然状态下生长,得到F2。经过数学统计后得出数据,分析其中的想律。下列相关说 法正确的是
A. 无论正交还是反交,亲代所结种子的子叶细胞和种皮细胞的基因型均
为YyHh
B. 统计F.植株所结种子的子叶颜色,两种表现型的比例为黄色:绿色=5:3
C. 茹区统动子叶为黄色个体所结的种子,其中种皮褐色和白色的比例为5:1
D.如果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统计下”所结种子,会出现接近932311的分离比
24.桔树抗病性状由基因Q控制,易感病性状由基因g控制,细胞中另一对等位基
因N/n对抗 病基因的表达有影响,NN使抗病性消失,Nn使抗病性减弱。现用两
纯合亲本杂交,E全 为弱抗病,自交得F.,F“中易感病:弱抗病 ·抗病=7:6-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上述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Fz易感病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
C. F. 中的弱抗病植株有纯合子和杂合子
D. F. 中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抗病植株占5/6
第Ⅱ卷
二 、非选择题:共5题,共52分。
25. (10分)
如图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 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⑤⑥⑦细胞的核基因相同,但细胞内 (填大分子)的种类和数量 不完全相同,从而导致这三种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出现稳定性差异,形成这一现象的 根本原因是
(2)过程b的生理意义是使 。
(3)对于人体来说,衰老和凋亡对机体. (填“有”或“无”)积极意义。细胞凋亡是 指 的过程。
(4)自由基学说认为,辐射以及有害物质入侵刺激或细胞进行的 会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产生后会攻击和破坏 (答出2种)等生物分子,使细胞衰老。另一种普遍被人们所接受的关于细胞衰老的重要学说是
26.(11分 )
某二倍体两性花(被子植物的一朵花中,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植物(2n=24)自然状态下开花后完成传粉过程,既可进行同一植株的自交过程,又可进行不同植株间的杂交过程。该植株雄蕊的发育受一对等位基因(E/e)控制,E基因可控制雄蕊的发育与成熟,使植株表现为雄性可育,e基因无此功能,使植株表现为雄性不育。回答下列问题:
(1)为建立该植物基因组数据库,需要完成 条染色体的DNA测序。农业生产中为培育该植物的无子果实,常常在该植物的柱头上涂抹生长素,该过程通常采用基因型为的个体作为材料,原因是
(2)为在开花前区分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植株,科研工作者以基因型为Ee的植株为材料将一个花瓣色素合成基因R导入到E/e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但不确定R与哪个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进一步研究发现花色深度与R基因的数量有关,两个R基因表现为红色, 一个R基因表现为粉色,没有R基因则表现为白色。为确定R基因与E/e基因的关系,请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方案:
预期结果及结论;
(3)研究发现该种植株的基因家族存在一类“自私基因”,可通过“杀死”不含这类基因的配
子来改变分离比例,如F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体内2/3不含该基因 的雄配子。若基因型为EeF(的亲本植株甲(如图)自交获得F,,F;随机传粉获得F:(不考虑交叉互换),则F,中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植株的比例为 ,F2中雄性不育植株出现的概率为
27.某高校科学研究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 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花色有深紫色、淡紫色和白色三种。组员们分组对该植物的茎色、花色的遗传方式进行研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
杂交组合
F;表现型
A:绿茎×紫茎
绿茎:紫茎=1:1
B:紫茎自交
全为紫茎
C:绿茎自交
未统计
(1)从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 ,该判断依据的是 组 。
(2)如果C组正常生长繁殖,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 ,这种现 象叫作
第三组:该研究组发现该植物花朵的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该色素随液泡中细胞液pH降低而颜色变浅,B基因与细胞液的酸碱性有关,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基因型
A bb
A Bb
A BB、aa
表现型
深紫色
淡紫色
白色
(3)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植株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 两种情况。
(4)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有人认为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 对同源染色体上。现利用淡紫色植株(AaBb)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方案:让淡紫色植株(AaBb)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 互换)。
实验预测及结论:
①若子代花色为 ,则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 色体上。
②若子代花色为 ,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③若子代花色为 ,则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 上,且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
(5)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植株(AaBb)自交,F;中白色的 基因型有 种,其中纯种个体占 。
28. (10分〉
已知人类的肤色与多对基因有关,以下是有关肤色遗传的简化模型。假设有3对基因在人 类皮肤色素形成过程中造成由黑色到白色的连续变异,显性基因A、B、C都对皮肤的颜色有影响,显性基因的作用对肤色有增色效应,显性基因个数越多肤色越深,且每个显性基因的作用效果相同,其隐性等位基因a、b,c无增色效应,基因型为AABBCC的人皮肤为深黑色,而基因型为aabbcc的人皮肤为白色。以下是基于该假设的推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等位基因是图中的推理过程是基于3对等位基因分布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进行的。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婚配、后代可能的基因型、表现型种类数分别是
(2)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婚配后,子代中与基因型Aabbcc个体表现型相同的基因型还 种,这种表现型在子代中所占比例为 。
(3)亲本基因型个体与白色个体婚配,子代的理论表现型比例是 。
(4)为验证上述假设,需要到 (填“人群中多个家系”或“某个家系中”)进行统计调查。调查发现,结果偏离理论分离比。若该假设没有问题,请给出两个可能的原因:
。
29. (10分)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利用杂种优势培育成的杂交水稻是现代农业科学的重 要成就之一。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水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等方面。在生产上,杂交水稻的种子只能用一年,需年年制种,原因是
。
(2)研究表明,水稻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是由A和B基因控制的。含A基因的植株形成 雌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导致雌配子染色体数目加倍;含B基因的植株产生的雌配子都不能参与受精作用,而直接发育成胚。研究人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杂交实验。由杂交实验可知,品系M的基因型为 ,子代中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是
。
亲代:品系M♀早×AaBb ♂
子代, aabb aaBb′Aabb AaBb
(3)研究发现,水稻细胞通过合成过氧化氢,启动“免疫”反应抵抗稻瘟病菌。稻瘟病菌侵染 野生型水稻过程中,正常R基因编码的蛋白会促进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导致植株表 现为易感病。
①科研人员将诱变获得的纯合抗病突变体X与野生型植株杂交,F,均表现为易感病,F, 自交,F2中易感病:抗病=3:1。进一步研究发现与野生型中R基因序列相比,抗病突变体的R 基因发生了突变,该基因突变为 性突变。
@科研人员从其他植物中获取了D基因;初步判断D基因能够抑制R基因的表达。为验证这二判断,研究人员进行了下列实验:将D基因导入野生型水稻中(导人的D基因与R基因 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筛选得到纯合植株N,表现为抗稻瘟病。将植株N.与抗病突变体X 杂交,F,均表现为抗病,F.自交,着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则支持上述判断。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5 DCCBB 6-10 ADDBA 11-15 CDBAD
16-20 DABCD 21-24 CABD
二、非选择题
25,(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RNA和蛋百质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2分)
(3)有 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
(4)各种氧化反应 磷脂、DNA,蛋百质(答出任意2种即可,2分)端粒学说
【解析】(1)⑤⑥①细胞均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面来的,因此细胞中的核基因都相同,但⑤⑥0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细胞中的RNA和蛋百质种类和数量不同,从而导致这三种细胞出现了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的差异。
(2)过程b增加细胞种类,表示细胞分化过程,其生理意义是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3)衰老和凋亡是细胞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 束生命的过程 。
(4)关于细胞衰老的学说目前主要是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自由基学说认为,辐射以及有害物质人侵刺激或细胞进行的各种氧化反应会产生自由基,直由基产生后会攻击和破坏磷脂、DNA、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使细胞衰老。
26. (11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12(1分) ee(1分)该基因型植株表现为雄性不育,在培育无子果实前无需进行去雄处理(1分)
( 2 )实验方案:该转基因植株自交,观察子代表现型情况预期结果及结论:若子代中雄性不育植株全为白花,则说明R与E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着子代中雄性不育植株全为红花,则说明R与e在同一条染色体上
(3)7113/68
【解析】(1)为建立该植物基因组数据库,需要完成12条染色体的DNA测序。农业生产中为培育该植物的无子果实,常常在该植物的柱头上涂抹生长素,该过程通常采用基因型为ee的个体作为材料,原因是该基因型植株表现为雄性不育,在培育无子果实
前无需进行去雄处理。
(2)如果R与E在同 一 染色体上,则EeR0产生ER和e0两种配子,自交后代1/4EERR(可育红色)、2/4EeR0(可育粉色)、1/4ce00(不可育白色);如果e与R在同一染色体上,则EeRO产生eR和E0两种配子,自交后代1/4eeRR(不可育红色)、2/4EeRO(可育粉色)、1/4EE00(可育白色)。
(3)F基因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配子时,能杀死体内2/3不含该基因的雄配子,因此基因型为EeFf的植株产生的雄配子比例为3/4EF和1/4ef,若基因型为EeFf的亲本植株甲(如图)自交获得F,EeFf亲本能产生雌配子1/2EF、1/2ef,产生雄配
子3/4EF 、1/4ef , 自交得到的Fi为3/8 EEFF、4/8EeFf、1/8eeff,基因型为ceff的植株不育,Fi 中雄性可育株:不育株=711。F产生的雌配子是5/8EF、3/8ef,产生的雄配子EFref=(3/7+4/7×1/2):(4/7×1/2×1/3)=15:2,F:中雄性不育植株(基因型为ceff)出现的概率为3/8×2/17=3/68。
27. (11分,每空1分)
(1)紫茎A、B
(2)绿茎:紫茎=3:1性状分离
(3)AABBXAAbb aBBXAAbb
(4)深紫色:淡紫色:白色=3:6:7 淡紫色:白色=111 深紫色:淡紫色:白色=132:1
(5)53/7
【解析】(1)第一组实验中,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 株,B组实验紫茎自交后代全是紫茎,说明紫茎是纯 合子,且A组实验绿茎与紫茎杂交,子代绿茎;紫茎=111,说明绿茎是杂合子。
(2)由分析可知,绿茎为杂合子,所以C组绿茎自交, 其子一代表现型为绿茎:紫茎=3:1,这种现象叫作 性状分离。
(3)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深紫色(AAbb)植株作为亲 本杂交,子一代全部是淡紫色植株(A Bb),结合表 格中白色基因型可知,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 AABB×AAbb或aaBB×AAbb。
(4)要探究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还是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可让淡紫色(AaBb)植株自 交,观察并统计子代花的颜色和比例(不考虑交叉 互换)。
①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 AaBb自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紫色(A bb):淡 紫色(ABb): 白色(ABB+aa)=3:6:(3+4)=3:6:7。
②若A/a和B/b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A和 B在一条染色体上时,AaBb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与 比例为ABsab=1:1,则AaBb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1:211, 因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淡紫色(AaBb): 白色(AABB+aabb)=
2:2=1:1。
③若A/a和B/b基因在 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当A和 b在一条染色体上时,AaBb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及 比例为Ab:aB=111,则AaBb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AAbb:AaBb:aaBB=1;211,则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紫色(AAbb):淡紫色(AaBb);自包(aaBB)=1:211
(5)若A/a和B/b基因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淡紫色植株(AaBb)自交,F;中白色植株的基因题有AABB 、AaBB 、aaBB 、aaBb 、aabb,共5种,其中纯种个体占3/7。
28. (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位于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3 27、7(2分)
(2)2 3/32
(3)1:3:3:1
(4)人群中多个家系不同肤色的个体性状差异太小,使统计误差较大肤色的深浅受环境影响较大
【解析】(1)分析题图可知,AaBbCc自交,子代aabbcc 的个体占1/64,符合1/4×1/4×1/4=1/64,由此可知,控制肤色的3对等位基因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婚配,后代可能的基因型、表现型种类数分别是27、7。
(2)根据题干信息可知,Aabbcc只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故与Aabbcc个体表现型相同的基因型还有aaBbcc和aabbCc,在子代中所占比例为1/2×1/4×1/4×3=3/32。
(3)亲本基因型个体(AaBbCc)与白色个体(aabbcc)婚配,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AaBbCc:(AaBbce、aaBbCc,AabbCc):(Aabbcc 、aaBbcc 、aabbCc):aabbcc=1:3:3:1。
(4)为了验证该假设,需要到人群中去调查多个家系。由于不同肤色的个体性状差异太小,使统计误差较大,肤色的深浅受环境影响较大等原因,可能使得实际统计结果偏离理论比例。
29. (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导致子代性状不全是所需的优良性状(合理即可)
( 2 )aabb ab和aB ( 2分) AaBb ( 2分) AaBb(2分)
(3)①隐
②抗病:易感病=13:3
【解析】(1)杂交水稻为杂合子,其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导致子代性状不全是所需的优良性状,所以作为种子的杂交水稻不能连续使用,需年年制种。
(2)由题意可知,杂交实验品系M作为母本,子代中没有单倍体,说明M产生的雌配子不含B基因,同时子代中不存在含A基因的纯合个体,说明M中不含A基因,M的基因型为aabb。子代中aaBb的个体自交,雌配子有aB、ab两种类型,含B基因的植株产生的雌配子都不能参与受精作用,而直接发育成胚,因此后代的基因型是ab和aB。含A基因的植 株形成雌配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故等位基因未分离,导致雌配子染色体数目加倍,所以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雌配子基因型为AaBb,具有稳定遗传的杂种优势。
(3)①科研人员将诱变获得的纯合抗病突变体X与野生型植株杂交,Fi均表现为易感病,说明易感病为显性性状,抗病为隐性性状,故抗病突变体的R基因发生了隐性突变。
②假设判断正确,则D与R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已知导入的D 基因与R基因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两者之间可以自由组合,纯合植株N基因型为DDRR。已知抗病突变为隐性突变,且该个体中不含基因D,故X的基因型可表示为OOrr,将植株N与抗病突变体 X 杂交,Fi基因型为DORr ,由于D基因能够抑制R基因的表达,故Fi表现为抗病,F直交,F:的表现型及比例应为抗病:易感病 =13(9DR ,3D rr、1OOrr):3(3OOR )。
2024长沙雅礼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五)暨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长沙雅礼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五)暨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市九十五中益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九十五中益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天津市益中学校高考考前模拟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天津市益中学校高考考前模拟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