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认识国家第六节 巴西说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仁爱科普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认识国家第六节 巴西说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人种特征,P86第一段课文,三自然环境,地形特征,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治理措施,你怎么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你知道这些哪个国家吗?
1、运用地图掌握巴西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口及城市特点2、能够说出巴西的民族构成及文化特点3、结合相关资料了解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掌握热带雨林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保护措施
巴西的纬度范围约在5°N~ 34°S,经度范围约在35°W~74°W。请读图归结巴西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1.半球位置: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2.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热带面积广。3.海陆位置: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
一、种族构成复杂的南美洲大国
巴西国土面积855万平方千米,差不多占了南美洲大陆总面积的一半。是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居世界第五位。
人口总数超过1亿,居世界前列,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分析人口分布特征.
巴西人口主要居住在东部沿海地带,其中东南部人口最为稠密。
首都————巴西利亚最大城市————圣保罗最大港口————里约热内卢
巴西人种复杂,以白种人和混血种人为主。
狂欢节最早是从葡萄牙传入的,如今已成为巴西的传统节日
桑巴舞=葡萄牙的民歌、游戏+非洲鼓乐、舞蹈
来自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巴西文化;
英国是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而巴西的足球水平极高
读图,找出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归纳巴西的地形特征。
以高原和平原为主,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南部为巴西高原。
亚马孙平原西起安第斯山脉,东到大西洋,南北介于巴西高原与圭亚那高原之间,面积约560万千米2,由亚马孙河冲积形成,是世界是面积最大的平原。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保护热带雨林?
1、不能乱砍滥伐2、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3、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用纸。
巴西高原的面积有500多万平方公里,介于亚马孙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之间,海拔300~1500米,地面起伏平缓,向西、北倾斜。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
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亚马孙河发源于安第斯山脉,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居世界第2位。它支流众多,水流平缓,航运便利。洪水季节一片汪洋,号称“河海”。
主要流经全年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沛。
河流所在地区的北、 西、南 三面地势高,支流多,向干流汇集的水多。
结合地形和气候特点,说一说为什么亚马孙河的水量特别丰富。
二、 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
在南美大陆北部,大部分在巴西境内
亚马孙平原森林茂密,动植物种类繁多,林中幽暗潮湿,人烟稀少,通行困难。热带雨林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二氧化碳,向大气中补充氧气。据估计,亚马孙热带雨林所产生的氧气,至少可占到地球氧气供给量的20%以上。因此,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作地球的“物种宝库”孕育了数百年的植物,栖息着无数的珍奇异兽和昆虫。
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3.亚马孙热带雨林有哪些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哪些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使森林面积变得越来越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1)严禁毁林开荒(2)对违反者处以巨额罚款(3)增建自然保护区
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在缩小.生态环境恶化.为了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请助手吧!
关于热带雨林的开发或保护。提出合理的建议
巴西的木材质量很好,多砍多挣钱。
为了发展当地经济,增加人民的收入,我们要开发热带雨林.
为了生活,我们不得不砍伐树木,开荒.
边开发、边补种的可持续发展方案,做到既满足当地人对粮食、木材的需要,又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1.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分布在 ( )A.非洲 B.亚洲C.北美洲 D.南美洲
2.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是 ( )
A.亚马孙河 B.尼罗河C.刚果河 D.长江
3.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和高原分别是 ( )
A.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 B.东欧平原、青藏高原
C.西西伯利亚平原、巴西高原 D.北美中部大平原、青藏高原
读右图,完成4~6题。4 .该国是 ( )A.法国 B.澳大利亚C.埃及 D.巴西5.①城市是 ( )A.该国的首都B.该国最大城市C.该国最大的港口 D.该国的工业中心6.①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7. 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回答问题。(1)据图描述巴西人口分布的特点。 巴西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2)巴西北部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巴西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丛林密集,不适合人居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节 巴西图片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巴西地形,巴西地图,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咖啡王国,巴西足球,巴西桑巴舞,桑巴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走进国家第六节 巴西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球王贝利,罗纳尔多,狂欢节与桑巴舞,都居世界第五位,南美洲政区图,南回归线,平原和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巴西南北景观各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节 巴西图片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里约热内卢,桑巴舞,看图说话,我画我说,气候河流之母,地形河流之父,亚马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