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3.2 青春有格 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

    3.2 青春有格 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第1页
    3.2 青春有格 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第2页
    3.2 青春有格 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第3页
    3.2 青春有格 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第4页
    3.2 青春有格 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第5页
    3.2 青春有格 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第6页
    3.2 青春有格 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第7页
    3.2 青春有格 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第8页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课文内容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课文内容课件ppt,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没有知耻之心,止于至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由这个“格”你会联想到什么?
    由“格”会联想到底线、界限、规则、规范、标准、原则等。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言有物而行有格也。”如何理解“格”?
    提示:指用人标准、行为规范、道德准则。我们做人,总会受到一些规则的约束,总有一些界限不能逾越。
    孔子说:“行己有耻”。
    意思: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意思: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可以做。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1.什么是“行己有耻”(含义)/如何理解“行己有耻”
    (1)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2)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思想);有所为,有所不为。(行为)
    知耻是有所不为的前提,用羞耻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说一说: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可耻而不能去做的事情?
    判断下列哪些行为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如果你也有这些行为,应该怎么做?
    畅所欲言: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行为是可耻的而不能去做的事情?
    青春并不意味着肆意放纵,总有一些基本规则不能违反,一些基本界限不能逾越。
    青春的我们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充满能量乐于实践,敢于尝试,希望证明自己
    2.怎样做到“行己有耻”?
    (1)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译:一个人有了羞耻心,就能不做那些不该做的事
    生活中你认为哪些行为是可耻的?
    疫情防控期间,绝大部分人识大体、顾大局,展现良好的素养,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请你判断下列哪些行为是文明的有羞耻心的表现?哪些是不文明的没有羞耻心的表现?如果你也有这些行为,应怎么做?
    (2)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道德底线——“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
    法律底线——“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3)“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生活中,我们会面对许多不良诱惑,你会如何做?
    (4)“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尝试不做某些事情,纠正自己的行为。例如,不乱发脾气,不随便许诺,不说某些口头禅。
    认真记录一些自己平时不关注的事。例如,日常的零花钱支出,上网或者看电视所用的时间。
    每天坚持做一些自己未能做到的事。例如,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出门前和家人打招呼。
    增强“我想要”的力量。
    怎样做到“行己有耻”(要求)?
    ①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④“行己有耻”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1)增强“我不要”的力量。(2)增强“我想要”的力量。(3)加强自我监控。
    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行动前,审查愿望;行动中,监督调节;行动后,反思效果和影响
    一个人的道德成长在于弘扬高尚的德行,在于关爱他人,在于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在于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
    “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止于至善”,不是好高骛远。“止于”,告诉了我们奋斗目标的终点,“至善”,是“最好”的境界,不是满足于较好、更好,而是努力达到最好。 做学生,就要力争成为最好的学生; 做老师,就要成为最好的老师; 做管理,就要达到最佳的管理; 做人,当然要力争做一个至善的人。
    童小勇每周都抽空儿去敬老院做志愿者,为几位老人读书读报,陪老人聊天,坚持两年从不间断。敬老院给学校发来一封感谢信。学校号召大家向童小勇学习。对此,几位同学有如下议论。
    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议论?你会怎么做?
    这种观点否定了童小勇行为的公益性,不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
    这种观点体现了向榜样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实现止于至善。
    这种观点体现了对自身价值的肯定。
    这种观点体现了对榜样的赞扬和对自身行为的反思,有利于激发社会正能量。
    向童小勇学习,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积极为他人和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1.2021这些破防的瞬间告诉我们,什么是“善”?
    2.“善”一定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大事吗?视频中有哪些“小”善?
    爱国、担当、敬业、孝敬、同情、关怀、尊重生命、热爱、奔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国人骨子里的温良
    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3.视频中哪些人是止于至善的榜样?对比他们,你有什么不足?你 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
    诚实自律,不自欺。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严格要求自己,严守道德准则。
    杨震却金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
    2.如何做到“止于至善”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不足,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④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慎独,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1.古人云:“言之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启示我们青少年 (  )①要“行己有耻”“止于至善”②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③检视自己的不足,端正自己的行为④要有知耻之心,不能肆意放纵A.①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下列名言名句中,与其意义相通的是(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④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在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有些名字闪闪发光。逆行武汉、“疫情不结束,我不走”的“雨衣妹妹”刘仙;心怀感恩、多次请战援助湖北的汶川籍护士佘沙;小家大爱、因丈夫一句“平安回来!我包一年家务!”而火遍全网的广元护士赵英明……这些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四川青年,书写了一份属于新时代的青春答卷。这启示我们( )①做人要有一种“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要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 ③要学会自尊自爱,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④要有知耻之心,提高辨别“耻”的能力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作为榜样。“感动中国人物”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一次又一次地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开展“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有利于( )①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 ②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③全社会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力量,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养 ④杜绝社会上的不正之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5、材料一   “止于至善”是一种“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润春树碧连天”的纯洁。“止于至善”是一种“七尺之躯搏长空,信念何重身何轻”的奉献。“止于至善”是“白日为善,夜来行己,心如明镜”的境界。材料二   青春是笑脸,是心境;青春是风笛,是快乐;青春是流星,是绚烂;青春是新月,也有缺憾;青春是成长,追求“止于至善”……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青春成长除了生理发育这一信号,我们还应在哪些方面完善自我?(2)有的同学认为: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就可以“止于至善”。请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相关课件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图文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行己有耻,Part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行己有耻,评判自己,止于至善,青春有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青春有格教课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思维导图,联合抵制劣迹艺人,止于至善,榜样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