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溶质的质量分数2(含答案)——【中考二轮精细复习】2023年化学通用版全面复习训练学案
展开一. 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与水混合一定形成溶液
B.将100g10%的氯化钠溶液倒掉一半,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5%
C.降温可使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生活中利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该种物质的溶液
C. 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3.在50℃时,从40g20%的饱和KNO3溶液中取出5g溶液,剩余溶液与原溶液比较,下列有关量中没有变化的是( )
(1)溶质质量;(2)溶剂质量;(3)溶液密度;(4)溶质的质量分数.
A.(1)(2) B.(2)(3) C.(1)(4) D.(3)(4)
4.20℃时,将10g下列物质投入到9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熟石灰 B.食盐 C.硝酸钾 D.氯化钾
5.将mg硫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p%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A.B.C.D.
6.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将50g水与20g甲混合,可以得到70g溶液
D.将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变化
7.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到℃析出固体甲多于乙
D.℃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
8.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乙>甲>丙
B.20 ℃时,将30 g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80 g
C.分别将t2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乙溶液中析出的固体质量最大
D.分别将t1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
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降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t1 ℃时,甲、乙和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D.t2 ℃时,将15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再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10.配制100 g 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选用不当的是( )
A.10 mL量筒 B.电子天平 C.玻璃棒 D.烧杯
11.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托盘天平未经调零即用来称取氯化钠固体
B.称量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左,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C.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 mL的量筒
D.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12.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 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水的质量是50g B.量取水时俯视会使浓度偏大
C.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水挥发 D.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选用100mL的量筒
13.25℃时,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实验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
B.实验说明2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C.实验③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D.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质20g
14.化学实验操作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和人身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的量筒量取的水
B.使用滴管滴加试剂后,立即用蒸馏水洗净滴管并放回原瓶
C.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当放回原试剂瓶
D.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15.实验室现有足量的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 )
A.95g B.10g C.50g D.100g
二、非选择题
16.在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需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g 。
(2)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而其它操作均正确,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
(3)混匀时用到的玻璃仪器由烧杯、 。
17.已知NH4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35°C时,KNO3的溶解度____________ NH4Cl的溶解度。(填“>”或“=”或“<”)
(2)若KNO3固体中含有少量NH4Cl固体,可采用_____________获得KNO3晶体。(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25°C时,将15克KNO3固体溶解在5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20°C 时,饱和NH4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 精确到0.1%)
18.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1°C时,A、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点时,A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t2°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
(5)C中含少量B时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C。
19.2019年学生实验操作考查的内容是“配制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过程】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g,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mL.
(2)称取氯化钠:称取前要先取下垫圈,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然后在天平两端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等的纸片,再用_____移动游码调整至如图_____(选填“A”或“B”)处;向天平的左盘的纸片上加氯化钠,天平快接近平衡时应_____,至天平平衡(若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3)量取水:用_____(选填“10mL”、“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并将其沿烧杯内壁小心地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4)溶解:用玻璃棒轻轻不断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5)转移:配好氯化钠溶液后,将溶液转移到老师指定的、贴有标签的容器内.
【实验反思】
(1)配制该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_____.
(2)这次实验中使用的托盘天平、烧杯、量筒都有刻度,通过观察发现其中有“0”刻度的仪器是_____.
(3)经检测,某同学配制的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
A 整个实验过程中右盘都未放纸片,且称取前只在左盘放纸片就调节天平平衡
B 将称量完毕的食盐转移到烧杯里时,不慎将少量食盐洒落在桌面上
C 氯化钠粉末不纯
D 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偏大
E 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
F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20.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操作流程如图: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克;水的质量为 克。
(2)指出流程图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填字母)。
(3)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若如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 克。
(5)如果小强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则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填序号)。
A.称量前天平没有调平
B.称量纸上残留少量食盐
C.向烧杯中加水时,有少量水溅出烧杯外
21.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②_____。
(2)若用A装置制备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经检查该装置漏气,试简述检查漏气部位的方法: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或C(选填序号),C装置与该装置比较,优点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某小组用该装置制取CO2,经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操作均正确,但实验中一直收集不到CO2,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金属的相关性质,请配合该组同学完成相关实验
①稀释浓硫酸:现有98%的浓硫酸,欲配制19.6%的稀硫酸10g,需水_____g,稀释的操作方法是_____。
②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稀硫酸,将形状完全相同的铁片、铜片分别插入所配制的稀硫酸中,_____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铁的活泼性比铜强;
③欲验证铁和铜的活泼性,还可选用的两种试剂是_____、_____。
22.把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水多少克?
23.在实验室中,某同学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钙粉末试剂,并对其产生兴趣,进行了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过程和图象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是 g。
(2)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名称)。 _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书写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24.在20℃时,40克硝酸钾固体加入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8.4克硝酸钾固体未溶解。请填写下列空白:
(1)所得溶液是20℃时硝酸钾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克。
(3)所得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到1%)
25.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现用500克生理盐水给患者输液,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的质量约为多少克?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18%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需水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一. 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油与水混合一定形成溶液
B.将100g10%的氯化钠溶液倒掉一半,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5%
C.降温可使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生活中利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
【答案】D
2.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该种物质的溶液
C. 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 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答案】D
3.在50℃时,从40g20%的饱和KNO3溶液中取出5g溶液,剩余溶液与原溶液比较,下列有关量中没有变化的是( )
(1)溶质质量;(2)溶剂质量;(3)溶液密度;(4)溶质的质量分数.
A.(1)(2) B.(2)(3) C.(1)(4) D.(3)(4)
【答案】D。
4.20℃时,将10g下列物质投入到9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熟石灰 B.食盐 C.硝酸钾 D.氯化钾
【答案】A
5.将mg硫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里溶质质量分数p%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A.B.C.D.
【答案】C。
6.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1℃时,将50g水与20g甲混合,可以得到70g溶液
D.将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变化
【答案】B
7.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到℃析出固体甲多于乙
D.℃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
【答案】D
8.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乙>甲>丙
B.20 ℃时,将30 g甲放入50 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80 g
C.分别将t2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乙溶液中析出的固体质量最大
D.分别将t1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
【答案】D
9.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降温可使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t1 ℃时,甲、乙和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D.t2 ℃时,将15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再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答案】D
10.配制100 g 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仪器选用不当的是( )
A.10 mL量筒 B.电子天平 C.玻璃棒 D.烧杯
【答案】A
11.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托盘天平未经调零即用来称取氯化钠固体
B.称量时托盘天平指针偏左,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
C.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 mL的量筒
D.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答案】C
12.实验室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密度约为1.04 g/cm3)配制5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水的质量是50g B.量取水时俯视会使浓度偏大
C.玻璃棒的作用是加速水挥发 D.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选用100mL的量筒
【答案】B
13.25℃时,探究某固体物质的溶解性,实验记录如下表。下列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实验①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10%
B.实验说明2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C.实验③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相同
D.实验④所得溶液中含溶质20g
【答案】C
14.化学实验操作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和人身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的量筒量取的水
B.使用滴管滴加试剂后,立即用蒸馏水洗净滴管并放回原瓶
C.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当放回原试剂瓶
D.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
【答案】D
15.实验室现有足量的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 )
A.95g B.10g C.50g D.100g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16.在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需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g 。
(2)若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而其它操作均正确,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
(3)混匀时用到的玻璃仪器由烧杯、 。
【答案】(1)25
(2)小于
(3)玻璃棒
17.已知NH4Cl、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35°C时,KNO3的溶解度____________ NH4Cl的溶解度。(填“>”或“=”或“<”)
(2)若KNO3固体中含有少量NH4Cl固体,可采用_____________获得KNO3晶体。(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
(3)25°C时,将15克KNO3固体溶解在50克水中,所得溶液为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20°C 时,饱和NH4Cl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 ( 精确到0.1%)
【答案】(1)>(2)降温结晶(3)不饱和溶液(4)27.1%
18.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1°C时,A、C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P点时,A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t2°C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
(5)C中含少量B时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C。
【答案】A=C C 饱和 A>B>C(或C<B<A) 升高温度
19.2019年学生实验操作考查的内容是“配制50g 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过程】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g,需要水的体积为_____mL.
(2)称取氯化钠:称取前要先取下垫圈,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然后在天平两端托盘上分别放上质量相等的纸片,再用_____移动游码调整至如图_____(选填“A”或“B”)处;向天平的左盘的纸片上加氯化钠,天平快接近平衡时应_____,至天平平衡(若称量过程中发现托盘天平的指针偏向左盘,应_____);将称好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3)量取水:用_____(选填“10mL”、“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并将其沿烧杯内壁小心地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中.
(4)溶解:用玻璃棒轻轻不断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5)转移:配好氯化钠溶液后,将溶液转移到老师指定的、贴有标签的容器内.
【实验反思】
(1)配制该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和_____.
(2)这次实验中使用的托盘天平、烧杯、量筒都有刻度,通过观察发现其中有“0”刻度的仪器是_____.
(3)经检测,某同学配制的该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序号).
A 整个实验过程中右盘都未放纸片,且称取前只在左盘放纸片就调节天平平衡
B 将称量完毕的食盐转移到烧杯里时,不慎将少量食盐洒落在桌面上
C 氯化钠粉末不纯
D 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偏大
E 烧杯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
F 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答案】 (1). 3 (2). 47 (3). 镊子 (4). A (5). 用右手轻拍持药匙的左手手腕 (6). 用药匙取下少量药品 (7). 50mL (8). 胶头滴管 (9). 托盘天平 (10). BCDE
20.小强同学要在实验室配制15%的氯化钠溶液50g,操作流程如图:
(1)计算: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克;水的质量为 克。
(2)指出流程图中操作错误的步骤是 (填字母)。
(3)E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若如图A中砝码的质量为5g,游码为2.5g,则小明称得的氯化钠质量实际为 克。
(5)如果小强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5%,则造成此误差的可能原因有 (填序号)。
A.称量前天平没有调平
B.称量纸上残留少量食盐
C.向烧杯中加水时,有少量水溅出烧杯外
【答案】(1)7.5 42.5 (2)AB (3)加快溶解 (4)2.5 (5)AB
21.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名称:②_____。
(2)若用A装置制备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经检查该装置漏气,试简述检查漏气部位的方法: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或C(选填序号),C装置与该装置比较,优点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某小组用该装置制取CO2,经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操作均正确,但实验中一直收集不到CO2,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金属的相关性质,请配合该组同学完成相关实验
①稀释浓硫酸:现有98%的浓硫酸,欲配制19.6%的稀硫酸10g,需水_____g,稀释的操作方法是_____。
②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稀硫酸,将形状完全相同的铁片、铜片分别插入所配制的稀硫酸中,_____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铁的活泼性比铜强;
③欲验证铁和铜的活泼性,还可选用的两种试剂是_____、_____。
【答案】分液漏斗 导气管处连接注射器,并在可能漏气的部分涂上肥皂水,向试管内通入空气,产生肥皂泡部位漏气 能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 装置漏气 8g 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缓缓倒入到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铜 铁片 硫酸铜溶液(合理即可)
22.把100g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水多少克?
【答案】390g
23.在实验室中,某同学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钙粉末试剂,并对其产生兴趣,进行了如下实验。
根据实验过程和图象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是 g。
(2)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 (填名称)。 _
(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书写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2.2 (2)氯化钙 氯化氢 (3)10.1%
24.在20℃时,40克硝酸钾固体加入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仍有8.4克硝酸钾固体未溶解。请填写下列空白:
(1)所得溶液是20℃时硝酸钾的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克。
(3)所得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到1%)
【答案】(1)饱和 (2)31.6g (3)24%
25.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现用500克生理盐水给患者输液,进入患者体内的氯化钠的质量约为多少克?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5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18%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需水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4.5 g 475 g
解: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⑴ 500 g×0.9%=4.5 g
⑵在稀释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设需18%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
X×18%=500 g×0.9%或X×18%=4.5 g
解之得:X=25 g
需加水质量:500 g-25 g=475 g
9 水的组成(含答案)——【中考二轮精细复习】2023年化学通用版全面复习训练学案: 这是一份9 水的组成(含答案)——【中考二轮精细复习】2023年化学通用版全面复习训练学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 氧气(含答案)——【中考二轮精细复习】2023年化学通用版全面复习训练学案: 这是一份5 氧气(含答案)——【中考二轮精细复习】2023年化学通用版全面复习训练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3 化学肥料(含答案)——【中考二轮精细复习】2023年化学通用版全面复习训练学案: 这是一份33 化学肥料(含答案)——【中考二轮精细复习】2023年化学通用版全面复习训练学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