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9912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99128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9912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19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选择题(10个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2分)下列估测的物理量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课桌的高度为1.5m
B.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是40℃
C.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为1m/s
D.一支钢笔的质量为0.5kg
2.(2分)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制冰新技术:用液态二氧化碳在管道中吸热变成气态二氧化碳,使管外的水结冰。该技术中二氧化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
3.(2分)敦煌曲子词中有词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 )
A.满眼风光多闪烁 B.看山恰似走来迎
C.仔细看山山不动 D.是船行
4.(2分)小明在家上网课时,将门窗关闭。从减弱噪声的途径来分析,下列做法中( )
A.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B.工人戴上防噪耳罩
C.粘贴禁止鸣笛标志牌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5.(2分)关于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测量仪器很精密,可以消除测量中的误差
B.在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C.零刻线被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D.用已调好的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6.(2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 )
A.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B.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
C.说明发声体在不停地振动
D.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
7.(2分)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C.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D.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8.(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若入射光绕O点顺时针转动,则反射光也绕O点顺时针转动
B.图甲中若入射光沿NO方向入射,则反射角为90°
C.图乙中反射光不存在
D.仅凭甲、丙两图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是不可靠的
9.(2分)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1m、0.2m和0.3m,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kg、21.6kg和54kg,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则这三个正方体( )
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
10.(2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运动,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的速度为4m/s
B.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静止
C.10s时甲、乙两车相距70m
D.若乙、丙的路程之比为2:3,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8:3
非选择题(共50分)
11.(2分)(1)如图1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 cm。
(2)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
12.(3分)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机加油,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 ;如果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 。可见,平常我们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 而言的。
13.(3分)小明在电影《长津湖》中看到志愿军战士眉毛上结了厚厚的一层霜,霜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 形成的;志愿军战士吃像石头一样硬的结冰熟土豆,冰是土豆中的水 形成的,这一过程需要 。(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后一空填“吸热”或“放热”)
14.(3分)如图所示是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 产生的,拉动棉签可以改变声音的 ,根据声源的差异,鸟鸣器可以与小提琴、笛子、鼓这三种乐器中的 归为一类。
15.(3分)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2)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 像(选填“虚”或“实”),这是光的 现象。
16.(1分)如果小红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该同学也一定可以通过这个平面镜看到小红的眼睛,这是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
17.(2分)一架战斗机的速度为500m/s,合 km/h,500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18.(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做出反射光线(标明反射角的度数)
19.(2分)如图所示的a、b是两条由点光源S发出后又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点光源S。
20.(4分)云云同学在“探究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水沸腾时的图像。
(1)水沸腾前的情况是图中的 (选填“a”或“b”)图。
(2)水沸腾时对水继续加热,从图乙得出水的沸点为 ℃,当停止加热时,水停止沸腾 。
(3)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丙所示。一段时间后,而试管中的水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21.(6分)为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小芳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
(2)小芳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B,小芳应在 (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
(3)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4)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
(5)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
是 ;
(6)如图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 (选填字母代号)。
A.蜡烛成像仍在B处
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22.(6分)小刚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测量一块实心合金材料的密度。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他发现天平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两侧不断摆动,摆动的幅度如图甲所示 侧调节(选填“左”或“右”)。
(2)将合金块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放砝码,当不再有合适的砝码可添加时,天平左盘下沉。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直至天平指针 。
(3)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合金块的质量为 g。
(4)将合金块浸没在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合金块的体积为 cm3。
(5)该合金块的密度为 g/cm3。
23.(4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马赫数和音障
当超音速飞机诞生后,“马赫数”就被广泛应用。所谓“马赫数”就是飞机、火箭等在空气中移动的速度与音速(即声速)的比值。例如:“马赫数2”即为音速的2倍,因此马赫数只是一个相对值。相对而言,相同的飞行速度
加速飞行的飞机,马赫数接近1时将会逐渐追上自己发出的声波,声波的叠合累积会使其周边的空气呈现非常高压的状态,即所谓音障。而飞机一旦穿越音障后,周围压力将会陡降。在比较潮湿的天气,形成“锥形云”。这时,我们用肉眼看过去(如图所示)。这种锥形云并非只在飞机突破音障时出现,在合适的空气湿度和压力条件下
音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飞行器尝试跨越声速飞行遇到困难的称呼。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飞行器跨越音障飞行已经不算什么技术门槛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一架超音速飞机正以544m/s的速度在空中飞行,此时的声速为340m/s,则该飞机飞行时的马赫数为 。
(2)一般情况下,高空中的声速 (选填“大于”或“小于”)低空中的声速。你的判断依据是 。
(3)加速飞行的飞机,马赫数接近1时,它发出的声波的叠合累积会使其周边的空气呈现 的状态。
(4)“锥形云”的形成是水蒸气发生了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24.(3分)小星同学翻越一座小山坡(如图所示),以A处为起点出发,登上坡顶B处,再达到另一侧的终点C处。已知AB段路程等于BC段路程。其中小星上坡的平均速度为4m/s,30s后抵达坡顶
(1)AB段的路程;
(2)小星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
25.(6分)一水杯装水放在冰箱冷冻室后,结满了冰,且冰面正好与杯口相平,当冰全部融化后,需向杯中加10mL水冰=0.9g/cm3,ρ水=1g/cm3)求:
(1)杯的容积;
(2)若用此杯装满另一种液体,总质量为98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选择题(10个题,每题2分,共2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2分)下列估测的物理量中,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课桌的高度为1.5m
B.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是40℃
C.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为1m/s
D.一支钢笔的质量为0.5kg
【解答】解:A、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不可能达到1.5m;
B、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是23~25℃左右,故B错误;
C、成人正常的步行速度为3m/s~1.2m/s;
D、一支钢笔的质量为15g=3.15kg,故D错误。
故选:C。
2.(2分)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制冰新技术:用液态二氧化碳在管道中吸热变成气态二氧化碳,使管外的水结冰。该技术中二氧化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
【解答】解:液态二氧化碳在管道中吸热变成气态二氧化碳,属于汽化现象。
故选:A。
3.(2分)敦煌曲子词中有词一首,“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是船行。”其中,以船为参照物的一句是( )
A.满眼风光多闪烁 B.看山恰似走来迎
C.仔细看山山不动 D.是船行
【解答】解:以船为参照物,山和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看山恰似走来迎”;
故选:B。
4.(2分)小明在家上网课时,将门窗关闭。从减弱噪声的途径来分析,下列做法中( )
A.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B.工人戴上防噪耳罩
C.粘贴禁止鸣笛标志牌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解答】解: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A、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故A符合题意。
B、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故B不合题意。
C、粘贴禁止鸣笛标志牌,故C不合题意。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5.(2分)关于测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测量仪器很精密,可以消除测量中的误差
B.在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
C.零刻线被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
D.用已调好的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解答】解:A、如果测量仪器很精密,但不能消除测量中的误差;
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因此,故B错误;
C、如果零刻度线磨损,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
D、用已调好的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而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故选:D。
6.(2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 )
A.说明音调越高,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B.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发声时的音色是否相同
C.说明发声体在不停地振动
D.便于分辨出音叉振动所发出的声是次声波还是超声波
【解答】解:
A、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故A错误;
B、音色是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故B错误;
C、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发现乒乓球被多次被弹起,便于观察,故C正确;
D、音叉发出的声音能够听到,故D错误。
故选:C。
7.(2分)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C.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D.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解答】解:
A、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
B、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D、形影不离中的影子,故D正确。
故选:D。
8.(2分)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若入射光绕O点顺时针转动,则反射光也绕O点顺时针转动
B.图甲中若入射光沿NO方向入射,则反射角为90°
C.图乙中反射光不存在
D.仅凭甲、丙两图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是不可靠的
【解答】解:A、图甲中若入射光绕O点顺时针转动,入射角减小,反射角减小,反射光线要逆时针旋转。
B、入射角是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0°,反射角是0°。
C、光的反射现象中,图乙中没有看到光的反射光线,故C错误。
D、仅凭甲,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是不可靠的,故D正确。
故选:D。
9.(2分)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制成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正方体。要求它们的边长分别是0.1m、0.2m和0.3m,制成后让质量检查员称出它们的质量,分别是3kg、21.6kg和54kg,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则这三个正方体( )
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D.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
【解答】解:甲的体积:V甲=0.1m×3.1m×0.4m=0.001m3,则甲的密度:ρ甲===8×103kg/m3;
乙的体积:V乙=6.2m×0.5m×0.2m=2.008m3,则乙的密度:ρ乙===2.2×103kg/m3;
丙的体积:V丙=5.3m×0.4m×0.3m=8.027m3,则丙的密度:ρ丙===2×103kg/m7。
因为ρ乙=ρ铝,所以乙是合格品;因为ρ丙<ρ铝,所以丙是废品;因为ρ甲>ρ铝,所以甲是次品。
故选:C。
10.(2分)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运动,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的速度为4m/s
B.以甲车为参照物,丙车静止
C.10s时甲、乙两车相距70m
D.若乙、丙的路程之比为2:3,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8:3
【解答】解:由图可知,甲、乙的图象为s﹣t图象,则甲;丙的图象为v﹣t图象,其速度大小不变。
A、由甲的s﹣t图象知甲=2s时,s甲=8m,则甲车的速度v甲===4m/s;
B、由丙的v﹣t图象可知v丙=5m/s,甲车的速度v甲=4m/s,
因甲、乙两车同时,则以甲车为参照物,故B正确;
C、由乙的s﹣t图象知乙=4s时,s乙=5m,则乙车的速度v乙===7m/s;
因甲、乙两车同时,
则10s时甲、乙两车相距Δs=s甲′﹣s乙′=v甲t′﹣v乙t′=4m/s×10s﹣1m/s×10s=30m,故C错误;
D、由v乙:v丙=3m/s:4m/s=1:7,
已知s乙:s丙=2:3,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乙:t丙=:=:=8:3。
故选:C。
非选择题(共50分)
11.(2分)(1)如图1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 3.55 cm。
(2)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12 ℃。
【解答】解:(1)由图1可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8cm,右端的刻度值为3.55cm;
(2)由图2可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3℃,所以读数为﹣12℃。
故答案为:(1)3.55;(2)﹣12。
12.(3分)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机加油,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 运动 ;如果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 静止 。可见,平常我们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 参照物 而言的。
【解答】解:(1)空中加油过程中,战斗机和加油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战斗机是静止的。
(2)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
13.(3分)小明在电影《长津湖》中看到志愿军战士眉毛上结了厚厚的一层霜,霜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 凝华 形成的;志愿军战士吃像石头一样硬的结冰熟土豆,冰是土豆中的水 凝固 形成的,这一过程需要 放热 。(前两空填物态变化,后一空填“吸热”或“放热”)
【解答】解:霜是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冰是土豆中的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
故答案为:凝华;凝固。
14.(3分)如图所示是用吸管和棉签制作的“鸟鸣器”,从管口吹气,能发出类似鸟叫的声音 振动 产生的,拉动棉签可以改变声音的 音调 ,根据声源的差异,鸟鸣器可以与小提琴、笛子、鼓这三种乐器中的 笛子 归为一类。
【解答】解:从管口吹气,吸管内的空气就会振动发出类似鸟鸣的声音。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与频率有关,吸管内振动的空气柱的长度发生变化,频率不同。
“鸟鸣器”是靠吸管内的空气振动发声的。小提琴是靠琴弦的振动发声,而鼓是鼓面的振动发声。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
15.(3分)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直线 传播;
(2)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 虚 像(选填“虚”或“实”),这是光的 折射 现象。
【解答】解:(1)小明看不到硬币,是由于碗的边缘部分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所以眼睛看不到硬币;
(2)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
故答案为:直线;虚;折射。
16.(1分)如果小红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那么该同学也一定可以通过这个平面镜看到小红的眼睛,这是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光路是可逆的 。
【解答】解: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原来的入射光线成为反射光线,对方也一定能看到你的眼睛。
故答案为:光路是可逆的。
17.(2分)一架战斗机的速度为500m/s,合 1800 km/h,500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战斗机在1秒钟内飞行了500m 。
【解答】解:由速度的物理意义可知,500m/s的物理意义是1s内战斗机通过的路程为500m;
因为1m/s=5.6km/h,所以500m/s=500×3.5km/h=1800km/h。
故答案为:1800;战斗机在1秒钟内飞行了500m。
18.(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请在图中做出反射光线(标明反射角的度数)
【解答】解:图中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据此完成光路
19.(2分)如图所示的a、b是两条由点光源S发出后又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点光源S。
【解答】解: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即为点光源在平面镜中的像点),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并连接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两条入射光线
20.(4分)云云同学在“探究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水沸腾时的图像。
(1)水沸腾前的情况是图中的 b (选填“a”或“b”)图。
(2)水沸腾时对水继续加热,从图乙得出水的沸点为 98 ℃,当停止加热时,水停止沸腾 需要持续吸热 。
(3)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如图丙所示。一段时间后,而试管中的水 不会 (选填“会”或“不会”)沸腾。
【解答】解:(1)从图象可以看出,开始时水还没有沸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遇冷收缩,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b图是沸腾前的现象;
(2)由表格中数据知,水在沸腾过程中保持98℃不变,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虽然保持不变;
(3)将装有水的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进行加热,一段时间后,因试管中的水通过烧杯中的水吸热,试管中的也可以达到沸点,故试管中的水不能继续吸热,故不会沸腾。
故答案为:(1)b; (2)98; (3)不会。
21.(6分)为完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小芳选择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小芳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小芳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还要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外形相同但没有点燃的蜡烛B,小芳应在 A (选填“A”或“B”)蜡烛一侧观察玻璃板中的像;
(3)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蜡烛在玻璃板所成像的大小将 不变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
(4)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 虚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
(5)实验中,发现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与蜡烛A的像无法完全重合
是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
(6)如图所示,仅将玻璃板由图中甲的位置水平向右平移至乙的位置时,蜡烛A的成像情况是 A (选填字母代号)。
A.蜡烛成像仍在B处
B.蜡烛成像在B处右侧
C.蜡烛无法通过玻璃板成像
【解答】解:(1)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A这一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当把蜡烛靠近玻璃板时,由于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同;
(4)取走蜡烛B,在其所在的位置放置一光屏,说明蜡烛A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5)如果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A蜡烛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
(6)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蜡烛A位置不变,平面镜仍在原来像与成像物体对称轴上,故选A。
故答案为:(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A;(4)虚像;(6)A。
22.(6分)小刚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测量一块实心合金材料的密度。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他发现天平指针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两侧不断摆动,摆动的幅度如图甲所示 右 侧调节(选填“左”或“右”)。
(2)将合金块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放砝码,当不再有合适的砝码可添加时,天平左盘下沉。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直至天平指针 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 。
(3)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合金块的质量为 152 g。
(4)将合金块浸没在盛有4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该合金块的体积为 20 cm3。
(5)该合金块的密度为 7.6 g/cm3。
【解答】解:(1)图甲所示天平指针向左摆动的幅度大,故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将合金块放在调好的天平左盘中,在右盘中放砝码,天平左盘下沉,直至天平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处;
(3)由图乙可知合金块的质量m=100g+50g+2g=152g;
(4)由图丙可知合金块和水的总体积为60mL,合金块的体积V=V总﹣V水=60mL﹣40mL=20mL=20cm3;
(5)合金块的密度ρ===7.6g/cm4。
故答案为:(1)右;(2)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 (5)7.6。
23.(4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马赫数和音障
当超音速飞机诞生后,“马赫数”就被广泛应用。所谓“马赫数”就是飞机、火箭等在空气中移动的速度与音速(即声速)的比值。例如:“马赫数2”即为音速的2倍,因此马赫数只是一个相对值。相对而言,相同的飞行速度
加速飞行的飞机,马赫数接近1时将会逐渐追上自己发出的声波,声波的叠合累积会使其周边的空气呈现非常高压的状态,即所谓音障。而飞机一旦穿越音障后,周围压力将会陡降。在比较潮湿的天气,形成“锥形云”。这时,我们用肉眼看过去(如图所示)。这种锥形云并非只在飞机突破音障时出现,在合适的空气湿度和压力条件下
音障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飞行器尝试跨越声速飞行遇到困难的称呼。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飞行器跨越音障飞行已经不算什么技术门槛了。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一架超音速飞机正以544m/s的速度在空中飞行,此时的声速为340m/s,则该飞机飞行时的马赫数为 1.6 。
(2)一般情况下,高空中的声速 小于 (选填“大于”或“小于”)低空中的声速。你的判断依据是 相同的飞行速度,在高空比在低空更容易达到较高的马赫数 。
(3)加速飞行的飞机,马赫数接近1时,它发出的声波的叠合累积会使其周边的空气呈现 非常高压 的状态。
(4)“锥形云”的形成是水蒸气发生了 液化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
【解答】解:(1)飞机的速度v=544m/s,声音的速度是v声=340m/s,
则此时的马赫数:n===1.6;
(2)“马赫数”就是飞机、火箭等在空气中移动的速度与音速(即声速)的比值;
因为相同的飞行速度,在高空比在低空更容易达到较高的马赫数;
(3)根据文中描述可知,加速飞行的飞机,声波的叠合累积会使其周边的空气呈现非常高压的状态;
(4)在比较潮湿的天气,有时陡降的压力所造成的瞬间低温可能会使水汽凝结变成微小的水珠;“锥形云”的形成是水蒸气发生液化现象的过程。
故答案为:(1)6.6;(2)小于,在高空比在低空更容易达到较高的马赫数;(4)液化。
24.(3分)小星同学翻越一座小山坡(如图所示),以A处为起点出发,登上坡顶B处,再达到另一侧的终点C处。已知AB段路程等于BC段路程。其中小星上坡的平均速度为4m/s,30s后抵达坡顶
(1)AB段的路程;
(2)小星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
【解答】解:(1)AB段的路程:SAB=v上t上=4m/s×30s=120m;
(2)下坡所用时间:t下===20s,
整个过程的总时间:t总=t上+t下=30s+20s=50s,
全程的平均速度:v平均===4.8m/s。
答:(1)AB段的路程为120m;
(2)小星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6.8m/s。
25.(6分)一水杯装水放在冰箱冷冻室后,结满了冰,且冰面正好与杯口相平,当冰全部融化后,需向杯中加10mL水冰=0.9g/cm3,ρ水=1g/cm3)求:
(1)杯的容积;
(2)若用此杯装满另一种液体,总质量为98g,求这种液体的密度。
【解答】解:(1)一满杯冰的体积等=冰化水体积+加水体积即:=+V加水=+10cm2,
解得冰的质量为:m冰=90g;
杯的容积:V容=V冰===100cm3;
(2)杯子的质量为:m杯=m总﹣m冰=110g﹣90g=20g,
液体的质量为:
m液=m′总﹣m杯=98g﹣20g=78g,
液体的密度为:
ρ液===2.78g/cm3。
答:(1)杯的容积为100cm3;
(2)这种液体的密度为7.78g/cm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2页。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白杨坪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