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2分)在物理学史的长河中,不仅在实验时发现白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还通过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的相似之处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科学家是( )
A.爱因斯坦 B.伽利略 C.牛顿 D.阿基米德
2.(2分)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如图所示,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发射中心 C.地面 D.运载火箭
3.(2分)“东方红3号”是我国首艘也是世界第4艘获得静音科考级证书的科考船。该船配有静音螺旋桨,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下列与“东方红3号”减弱噪声相同的是( )
A.高速路道路两旁植树 B.市区某路段禁鸣喇叭
C.打雷时双手捂住耳朵 D.高架桥两侧设隔音墙
4.(2分)济南龙门山喊泉,气势如虹,蔚为壮观,喷出高低起伏的水柱,控制喷泉水柱高度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频率 C.音色 D.响度
5.(2分)古人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吟出“柳絮飞来片片红”的诗句。洁白的柳絮这时看上去是红色的,是因为柳絮( )
A.反射夕阳的红光 B.发出红颜色的光
C.只允许透过红光 D.色散夕阳的红光
6.(2分)“十一”假期,小明在大明湖畔看到“船儿在水面荡漾,鸟儿在水面飞翔,青山在水中摇曳”。在这些景物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船儿 B.白云 C.鱼儿 D.青山
7.(2分)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利用碳纤维可以制造8.9kg左右的轻量自行车,如图所示。与传统的铝合金车架的自行车相比,主要是因为它的( )
A.质量小 B.体积小 C.密度小 D.重力小
8.(2分)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用手捏饮料瓶,饮料瓶变瘪了
B.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
D.用力将足球踢了出去
9.(2分)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机械表保养时上油
B.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C.旋钮侧面制有条纹
D.轮胎上制有花纹
10.(2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方便观察现象,A、B两根蜡烛都应该点燃
B.把光屏放在像所在的位置,光屏上没有烛焰的像
C.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D.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该在较亮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多选)11.(4分)小明同学对预防新冠肺炎常用的做法中涉及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测体温”:一只测温枪所受的重力约为40N
B.“勤洗手”:每次洗手的时间应不少于20s
C.“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mm
D.“戴口罩”:一只医用外科口罩的质量约3g
(多选)12.(4分)下列图示中,对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漫反射现象中的光线杂乱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近视眼的学生所佩戴眼镜的镜片应该为凹透镜
C.图丙,色散现象说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在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中的光是由像发出的
(多选)13.(4分)以下的操作,可以改变发出声音音调的是( )
A.图甲,改变杯内的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图乙,改变敲鼓时用力的大小,再次敲击鼓面
C.图丙,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图丁,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再次对着管口吹气
(多选)14.(4分)使用下列测量工具时,所读出的测量值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长度为8.69cm
B.A受到的重力是2.6N
C.金属块的体积是30cm3
D.汽车的速度是70km/h
(多选)15.(4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下列各图是光通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图,据此判断图中的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
A.
B.
C.
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60分)
16.(4分)为方便彼此间的交流,国际上建立了一套统一的测量单位体系,叫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 (填写中文名称);千克是 (填写物理量的名称)的基本单位。
17.(4分)品明湖端午文化,赏龙舟竞渡激荡!一年一度的明湖龙舟文化节成为济南人过端午的新风俗、新风尚,龙舟赛也已成为济南市一项颇具影响力的群众性传统项目、特色活动。比赛时 而产生的;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力向后划水,龙舟就能快速前进 的。
18.(4分)某同学在家用一个玻璃球做蜡烛成像的实验,如图所示。墙上呈现的倒立、放大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墙面到玻璃球球心的距离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蜡烛到玻璃球球心的距离。
19.(4分)2022年8月31日,济南天朗气清,大明湖湖面水平如镜,如图所示。为了使这一景观长久保留,不能在大明湖的南部地区建设高大建筑物 来解释。岸边游人穿梭,垂柳依依,柳枝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
20.(4分)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十七点四十二分,神舟十四号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与核心舱一起绕地球转动。以核心舱为参照物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升入太空后,神舟十四号飞船的质量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21.(3分)2022年,在敬泉盛典上利用了无人机凌空取水。如图所示,无人机下悬挂的小竹筒在趵突泉泉池灌满泉水后
22.(3分)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三位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主降落伞打开后,返回舱的平均速度约是多少?
23.(7分)如图所示的大力神杯是国际足联世界杯的奖杯,也是足球界最高荣誉的象征。大力神杯主体是由约5kg的18k金制造的空心奖杯,总体积大约为2500cm3。已知制作大力神杯的18k金密度约为16g/cm3,取g=10N/kg。通过计算回答:
(1)大力神杯主体的重力约为多少牛?
(2)制作大力神杯的18k金体积是多少?
(3)如果大力神杯是18k金铸造的实心奖杯,则需要18k金多少千克?
24.(10分)学习了如何测量物体的密度后,小亮同学在实验室里练习用托盘天平、量筒、足量的水、细线等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小亮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指在图甲所示的位置,则他应将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往 (选填“左”或“右“)调,使天平平衡。
(2)小亮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石块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内加了几个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左:当他再把质量最小的砝码放入后 。
A.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B.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C.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3)当天平再次平衡,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处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质量为 g。
(4)小亮先用细线悬挂小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记下体积,又将石块提取出后再次记录了体积,测得了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通过公式 ,可计算得出该小石块的密度。
(5)测量结束后,小组的同学们对小亮的实验过程进行了评估和讨论,发现小亮测出的石块密度会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25.(10分)学校走廊水平处用的是抛光的地砖,而在斜坡处却使用表面更为粗糙的地砖,如图甲所示。小杨认为地砖表面的粗糙程度可能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1)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图乙中的地砖上做 运动就能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此时摩擦力的大小是 N。
(2)继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上述实验中的木块在图丙中的地砖上做相同的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恰好和图乙中一样,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你认为小杨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 ,理由是 。
(3)重新修改了实验方案后,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同一木块进行了测量,实验情境如图丁、戊所示。比较两次测量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
26.(7分)小明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测出焦距后,小明组的同学开始组装器材,如图乙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 。
(3)接下来,同学们一边观察实验现象,一边将光屏上像的特点与对应的物距、像距分别记录到设计好的表格里
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像距
v/cm
像的虚实
像的倒正
像放大或缩小
13
实
倒立
放大
44
15
实
倒立
放大
31
17
实
倒立
放大
24
20
实
倒立
等大
20
25
实
到立
缩小
16
30
实
倒立
缩小
15
35
实
倒立
缩小
14.2
结合凸透镜的焦距,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同学们发现了当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等大时 。若以此为分界点,物体在该点两侧时所成像的放大或缩小情况是不同的。
(4)小明发现若物距在10cm与13cm之间的某些距离时,在光具座上如何移动光屏,都无法找到像,可得知在光具座上找不到像的原因是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2分)在物理学史的长河中,不仅在实验时发现白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还通过研究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的相似之处发现了万有引力的科学家是( )
A.爱因斯坦 B.伽利略 C.牛顿 D.阿基米德
【解答】解:牛顿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名著的作者,他在实验时发现白光可以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经过猜想和长时间的探索,故C正确。
故选:C。
2.(2分)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如图所示,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发射中心 C.地面 D.运载火箭
【解答】解:ABC、火箭升空过程中、太阳,以球、发射为参照物,故ABC不符合题意;
B、火箭升空过程中,以运载火箭为参照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2分)“东方红3号”是我国首艘也是世界第4艘获得静音科考级证书的科考船。该船配有静音螺旋桨,低噪音控制指标达全球最高级别。下列与“东方红3号”减弱噪声相同的是( )
A.高速路道路两旁植树 B.市区某路段禁鸣喇叭
C.打雷时双手捂住耳朵 D.高架桥两侧设隔音墙
【解答】解:“东方红3号”配有静音螺旋桨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A、高速路道路两旁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市区某路段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打雷时双手捂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高架桥两侧设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故选:B。
4.(2分)济南龙门山喊泉,气势如虹,蔚为壮观,喷出高低起伏的水柱,控制喷泉水柱高度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频率 C.音色 D.响度
【解答】解:喷泉会跟随声音的大小,喷出高低起伏的水柱,故ABC错误。
故选:D。
5.(2分)古人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吟出“柳絮飞来片片红”的诗句。洁白的柳絮这时看上去是红色的,是因为柳絮( )
A.反射夕阳的红光 B.发出红颜色的光
C.只允许透过红光 D.色散夕阳的红光
【解答】解:AC.洁白的柳絮能反射红色的夕阳光,根据不透明的物体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故A正确。
B.一切物体都能辐射红外线,不会看到红色,不会发出红光。
D.“柳絮变红”是光的反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6.(2分)“十一”假期,小明在大明湖畔看到“船儿在水面荡漾,鸟儿在水面飞翔,青山在水中摇曳”。在这些景物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船儿 B.白云 C.鱼儿 D.青山
【解答】解:青山、白云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
我们看到船儿在水面荡漾是因为小船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
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综上所述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选项C。
故选:C。
7.(2分)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利用碳纤维可以制造8.9kg左右的轻量自行车,如图所示。与传统的铝合金车架的自行车相比,主要是因为它的( )
A.质量小 B.体积小 C.密度小 D.重力小
【解答】解:根据ρ=可知,密度越小。所以选择碳纤维作为制作轻量自行车车架的材料,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
故选:C。
8.(2分)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用手捏饮料瓶,饮料瓶变瘪了
B.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
C.人坐在沙发上,沙发凹了下去
D.用力将足球踢了出去
【解答】解:A、用手捏饮料瓶,力改变了饮料瓶的形状;
B、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故B不合题意;
C、人坐在软沙发上,力改变了沙发的形状;
D、用力将足球踢了出去,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
故选:D。
9.(2分)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机械表保养时上油
B.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C.旋钮侧面制有条纹
D.轮胎上制有花纹
【解答】解:
A、机械表保养时上油;故A符合题意;
B、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C、旋钮侧面制有条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D、轮胎上制有花纹,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故选:A。
10.(2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为了方便观察现象,A、B两根蜡烛都应该点燃
B.把光屏放在像所在的位置,光屏上没有烛焰的像
C.选择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D.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该在较亮的环境下进行实验
【解答】解:A、为了便于观察,只点燃蜡烛A;
B、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而平面镜成的是虚像,移去蜡烛B,发现光屏上不能得到蜡烛A的像;
C、用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D、为了使像更明亮,故D错误。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多选)11.(4分)小明同学对预防新冠肺炎常用的做法中涉及的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测体温”:一只测温枪所受的重力约为40N
B.“勤洗手”:每次洗手的时间应不少于20s
C.“要消毒”: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2mm
D.“戴口罩”:一只医用外科口罩的质量约3g
【解答】解:A、一只手持式测温枪质量约300g=0.3kg,故A错误;
B、每次洗手的时间应不少于20s;
C、一张消毒湿巾的厚度约为6mm;
D、一只医用外科口罩的质量约3g。
故选:BCD。
(多选)12.(4分)下列图示中,对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漫反射现象中的光线杂乱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近视眼的学生所佩戴眼镜的镜片应该为凹透镜
C.图丙,色散现象说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在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中的光是由像发出的
【解答】解:A.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故A正确;
B.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C.白光通过三棱镜时,所以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会发出光线。
故选:ABC。
(多选)13.(4分)以下的操作,可以改变发出声音音调的是( )
A.图甲,改变杯内的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图乙,改变敲鼓时用力的大小,再次敲击鼓面
C.图丙,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图丁,改变试管内的水量,再次对着管口吹气
【解答】解:A、图甲,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即改变声音的音调;
B、图乙,再次敲击鼓面,即改变声音的响度;
C、图丙,再次拨动钢尺,即改变声音的音调;
D、图丁,再次对着管口吹气,即改变声音的音调。
故选ACD。
(多选)14.(4分)使用下列测量工具时,所读出的测量值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长度为8.69cm
B.A受到的重力是2.6N
C.金属块的体积是30cm3
D.汽车的速度是70km/h
【解答】解:A、由图知,故A错误;
B、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故B正确;
C、由图知,此时量筒的读数为金属块的体积加上没有放入金属块时水的体积;
D、由图知,故D正确。
故选:BD。
(多选)15.(4分)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做会聚透镜。下列各图是光通过透镜前后的光路图,据此判断图中的透镜属于凸透镜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据图可知,经过透镜后会聚,所以是凸透镜;
B、据图可知,经过透镜后与原来光线相比会聚,所以是凸透镜;
C、据图可知,经过透镜后与原来光线相比发散,所以是凹透镜;
D、据图可知,经过透镜后与原来光线相比会聚,所以是凸透镜;
故选:AB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60分)
16.(4分)为方便彼此间的交流,国际上建立了一套统一的测量单位体系,叫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 米 (填写中文名称);千克是 质量 (填写物理量的名称)的基本单位。
【解答】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
故答案为:米;质量。
17.(4分)品明湖端午文化,赏龙舟竞渡激荡!一年一度的明湖龙舟文化节成为济南人过端午的新风俗、新风尚,龙舟赛也已成为济南市一项颇具影响力的群众性传统项目、特色活动。比赛时 振动 而产生的;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力向后划水,龙舟就能快速前进 相互 的。
【解答】解:品明湖端午文化,赏龙舟竞渡激荡、新风尚、特色活动,龙舟上传来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而产生的,龙舟就能快速前进。故答案为:振动。
18.(4分)某同学在家用一个玻璃球做蜡烛成像的实验,如图所示。墙上呈现的倒立、放大的像是 实 (选填“实”或“虚”)像,墙面到玻璃球球心的距离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蜡烛到玻璃球球心的距离。
【解答】解:墙相当于是一个光屏,由图可知、放大的实像,此时墙面到玻璃球球心的距离(像距)大于蜡烛到玻璃球球心的距离(物距)。
故答案为:实;大于。
19.(4分)2022年8月31日,济南天朗气清,大明湖湖面水平如镜,如图所示。为了使这一景观长久保留,不能在大明湖的南部地区建设高大建筑物 直线传播 来解释。岸边游人穿梭,垂柳依依,柳枝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 。
【解答】解: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为了使这一景观长久保留;
柳枝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地球。
20.(4分)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十七点四十二分,神舟十四号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与核心舱一起绕地球转动。以核心舱为参照物 静止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升入太空后,神舟十四号飞船的质量 不变 (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解答】解:神舟十四号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与核心舱一起绕地球转动,神舟十四号与核心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神舟十四号飞船的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静止;不变。
21.(3分)2022年,在敬泉盛典上利用了无人机凌空取水。如图所示,无人机下悬挂的小竹筒在趵突泉泉池灌满泉水后
【解答】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竹筒的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如图所示:
22.(3分)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三位航天员身体状态良好,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主降落伞打开后,返回舱的平均速度约是多少?
【解答】解:返回舱的平均速度约为:
v==≈11.11m/s。
答:返回舱的平均速度约为11.11m/s。
23.(7分)如图所示的大力神杯是国际足联世界杯的奖杯,也是足球界最高荣誉的象征。大力神杯主体是由约5kg的18k金制造的空心奖杯,总体积大约为2500cm3。已知制作大力神杯的18k金密度约为16g/cm3,取g=10N/kg。通过计算回答:
(1)大力神杯主体的重力约为多少牛?
(2)制作大力神杯的18k金体积是多少?
(3)如果大力神杯是18k金铸造的实心奖杯,则需要18k金多少千克?
【解答】解:(1)大力神杯主体的重力为:
G=m金g=5kg×10N/kg=50N;
(2)制作大力神杯的18k金体积为:
V金===0.3215×10﹣3m6=321.5cm3;
(3)18k金的质量为:
m′=ρ金V=2500cm5×16g/cm3=40000g=40kg。
答:(1)大力神杯主体的重力约为50N;
(2)制作大力神杯的18k金体积是321.5cm6;
(3)如果大力神杯是18k金铸造的实心奖杯,则需要18k金40kg。
24.(10分)学习了如何测量物体的密度后,小亮同学在实验室里练习用托盘天平、量筒、足量的水、细线等器材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小亮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指在图甲所示的位置,则他应将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往 右 (选填“左”或“右“)调,使天平平衡。
(2)小亮用调好的天平测量石块质量时,在天平的右盘内加了几个砝码后,发现指针偏左:当他再把质量最小的砝码放入后 D 。
A.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B.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横梁上的平衡螺母向右调
C.不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D.取出最小的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移
(3)当天平再次平衡,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处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质量为 42.4 g。
(4)小亮先用细线悬挂小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记下体积,又将石块提取出后再次记录了体积,测得了小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通过公式 ρ= ,可计算得出该小石块的密度。
(5)测量结束后,小组的同学们对小亮的实验过程进行了评估和讨论,发现小亮测出的石块密度会比真实值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解答】解:(1)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平衡,直到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
(2)AB、称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故AB错误;
C、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增加砝码,将处在零刻度位置的游码向右调,故C错误;
D、取出最小的砝码,左端沉,相当于往右盘增加更小的砝码,故D正确;
故选D;
(3)由图乙所示,小石块的质量m=20g+20g+2.4g=42.4g;
(4)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质量之和;小石块的体积根据量筒的排水法求得,根据密度公式ρ=;
(5)由于先用细线悬挂小石块缓慢浸没在水中记下体积,又将石块提取出后再次记录了体积,导致其体积偏小可知。
故答案为:(1)右;(2)D;(4)ρ=。
25.(10分)学校走廊水平处用的是抛光的地砖,而在斜坡处却使用表面更为粗糙的地砖,如图甲所示。小杨认为地砖表面的粗糙程度可能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
(1)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在图乙中的地砖上做 匀速直线 运动就能测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此时摩擦力的大小是 3.2 N。
(2)继续用弹簧测力计拉动上述实验中的木块在图丙中的地砖上做相同的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恰好和图乙中一样,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你认为小杨得出的结论是否可靠? 不可靠 ,理由是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 。
(3)重新修改了实验方案后,他用弹簧测力计拉同一木块进行了测量,实验情境如图丁、戊所示。比较两次测量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
【解答】解:(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在地砖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示数为3.2N;
(2)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要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木块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故得出的结论是不可靠的;
(3)如图丁、戊所示,图戊中接触面粗糙,故得出:在压力相同时,滑动摩擦力越大。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6.2;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同,接触面越粗糙。
26.(7分)小明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里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0.0 cm。
(2)测出焦距后,小明组的同学开始组装器材,如图乙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 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
(3)接下来,同学们一边观察实验现象,一边将光屏上像的特点与对应的物距、像距分别记录到设计好的表格里
物距
u/cm
像的性质
像距
v/cm
像的虚实
像的倒正
像放大或缩小
13
实
倒立
放大
44
15
实
倒立
放大
31
17
实
倒立
放大
24
20
实
倒立
等大
20
25
实
到立
缩小
16
30
实
倒立
缩小
15
35
实
倒立
缩小
14.2
结合凸透镜的焦距,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同学们发现了当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等大时 2f 。若以此为分界点,物体在该点两侧时所成像的放大或缩小情况是不同的。
(4)小明发现若物距在10cm与13cm之间的某些距离时,在光具座上如何移动光屏,都无法找到像,可得知在光具座上找不到像的原因是 像距太大,光屏无法在光具座上移动到相应的位置来承接像 。
【解答】解:(1)分析图中信息可知:平行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此点是焦点,此凸透镜的焦距是20.0cm﹣10.0cm=10.8cm;
(2)如图乙所示,他们首先调节烛焰、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上;
(3)由表中数据可知,当u=v=2f时;
(4)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越大,像距较大,光屏无法在光具座上移动到相应的位置来承接像。
故答案为:(1)10.0;(2)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4)像距太大。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期末]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无答案): 这是一份[物理][期末]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无答案),共5页。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