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综合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分)如图所示,这是在太原市五一广场南广场上,展现抗日战争时期英雄儿女浴血奋战磅礴力量的大型雕塑《力量》。根据图片信息( )
A.1m B.3m C.10m D.30m
2.(3分)小明“十一”假期乘“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出去游玩,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平稳行驶,小明认为车厢内行李架上的物品是静止的( )
A.车厢内行走的乘客 B.车窗外的树
C.车窗外的电线杆 D.车厢内的座椅
3.(3分)2022年11月2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商用客机获得生产许可证,该客机采用了极轻的新型复合材料。“极轻”反映了这种材料的( )
A.密度小 B.质量小 C.体积小 D.耗材少
4.(3分)为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校在大礼堂举行歌咏比赛。小明坐在前排现场观看了整个比赛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赛中歌手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小明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
C.小明听到的声音比坐在后排的同学更清晰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色
D.比赛过程中现场观众不能讲话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5.(3分)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包含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关于谚语中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6.(3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1.2m深的荷花池内(如图),关于蜻蜓在水中的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与蜻蜓大小相等
C.离水面的距离为1.2m D.与蜻蜓相距1.7m
7.(3分)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专家呼吁青少年通过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来降低近视发生的概率。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成像原理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8.(3分)如图,创新小组做了一个实验,将印有花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片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
B.凸透镜与白墙的距离应小于20cm
C.该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D.胶片上的花是倒立的
9.(3分)密度知识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不变
C.玉石雕琢成精美玉石工艺品,密度会变小
D.不慎踩瘪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内部气体的密度增大
10.(3分)运城市禹都公园为群众提供了锻炼的好去处。甲、乙两位同学沿着公园直线跑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出发,其s﹣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第12s时,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t=10s时,甲、乙相距25m
C.前10s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相遇时,甲、乙的速度大小相等
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11小题4分,12小题7分,13小题6分,14小题4分,15小题3分,共24分)
11.(4分)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调节铁圈的高度时,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水沸腾前,可以观察到水中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造成两条线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实验中水的 不同。
12.(7分)五代时期名士谭峭所著《化书》中,记载了照镜子时“影与形无异”的现象。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
(1)实验前,将一张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再把透明玻璃板 放置在白纸上,并用支架固定。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 。
(2)如图甲,将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证实了“影与形无异”。
(3)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将像和物的位置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 ,并且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
(4)若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置一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原因是 。
13.(6分)小明配置了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作为日常消毒使用。已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处,此时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则应该向 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小明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再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如图丙) g。
(3)将烧杯中的酒精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该同学配制的酒精密度为 g/cm3,小明使用该方法测出的酒精的密度值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已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 (选填“纯酒精”或“水”)。
14.(4分)物理合作交流小组的成员们根据热水冷却快慢的一些现象,做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
猜想一:热水冷却的快慢与温差(温差=热水温度﹣环境温度)有关。
猜想二:热水冷却的快慢与装水容器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热水冷却的快慢与热水表面空气的流速有关。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小刘选用三个玻璃杯、一个塑料杯、一个铝杯(5个杯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在杯中分别倒入热水并放在温度可调、可控的房间里做了5次实验,每次实验杯子都装满同质量、同温度的热水。用温度计和停表记录每次实验热水温度从90℃降至50℃所用时间(水不溢出)实验数据记入表格:
序号
杯子的材料
有无电风
扇吹风
起始温度/℃
终止温度/℃
室内环境温度/℃
冷却时间/s
1
玻璃
无
90
50
30
920
2
玻璃
有
90
50
30
612
3
玻璃
无
90
50
15
665
4
塑料
无
90
50
15
780
5
铝
无
90
50
15
508
(1)实验中是根据 来判断热水冷却的快慢的,分析表中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验证猜想一。
(2)在冬天,为了让热水保温时间更长,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该选 材料制成的容器。
(3)结合生活实际和实验探究过程,你认为影响热水冷却快慢的因素还有 。(写出一条即可)
15.(3分)影响橡皮筋琴发声音调的因素很多,小明想要探究同种橡皮筋振动发声时的音调与橡皮筋的宽度是否有关。请你参考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帮助小明进行验证。
(1)实验器材:宽度不同而其他都相同的同种橡皮筋3根、长方形硬纸盒。
(2)实验步骤: 。
(3)实验结论: 。
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8个小题,16、17、18小题各2分,19、20小题各4分,21小题2分,22、23小题各5分,共26分,温馨提示:22、23小题,解题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16.(2分)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单色光,这种现象叫作 。彩色光带外侧有人眼看不见的光,其中的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17.(2分)小王在河边玩耍时看见清澈的河底有一个黑色的鹅卵石,它是由光的 形成的,小王想用手中的激光手电筒去照亮鹅卵石,则激光束应对着看到鹅卵石的 (选填“上方”、“下方”或“正对方向”)照射。
18.(2分)在炎热的夏天,小明和小亮刚从外面回到房间,为了给整个房间快速降温,而小明觉得应该朝下吹。你觉得 的观点是正确的,支持该观点的理由是 。
19.(4分)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雪花落水也有声
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在一期《自然》杂志上,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104Hz到2×105Hz之间。冷战时期,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水艇的活动,他们发现,水下声呐的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这些声音不是由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他还发现,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因为雪花中含有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在一个风雪的夜晚,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该声波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是 。
(2)雪花落水能发出声波,其原因是 在振动。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能被水中的鱼听到,说明 能传播声音。
20.(4分)今年夏天高温天气相比往年来得更早,小亮使用了以下两种降暑“凉方”。请分别解释其降温的原理。
(1)在家里放装有冰块的大桶;
(2)使用如图所示的降温风扇。水经过超声雾化成为细小水滴,被风扇吹出后,可降低周围气温。
21.(2分)2022年11月20晚,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开幕。小亮为了在家里获得良好的观赛体验而购买了一个投影仪,如图所示
22.(5分)周末小明的爸爸准备开车送爷爷去太原南站坐高铁,他通过手机地图查询到如表所示的三种出行方案,他们出发时距离要乘坐的高铁列车发车的时间为40min(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推荐 27分钟 19.4公里 6个红绿灯
方案2 30分钟 18.6公里 12个红绿灯
方案3 28分钟 21.5公里 6个红绿灯
(1)如果选用推荐的方案,汽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小明的爸爸在采用推荐方案行驶途中遇到一段拥堵路段,长度为2km,预计用时20min,能否赶上高铁列车?请计算说明。
23.(5分)山西省大同市已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期间,为净化环境卫生,环卫工人驾驶洒水冲洗车对城区道路进行清扫。已知某洒水冲洗车水罐的容积为16m3,该洒水冲洗车装满水后总质量为21t。(ρ水=1.0×103kg/m3,ρ冰=0.9×103kg/m3)
(1)该洒水冲洗车未装水时的质量是多少t?
(2)冬季来临,停放洒水冲洗车前应将水泵和水管内的水放空,以防冻裂相关设备。若水罐内残留有1.35m3的水,当温度下降,水凝结成冰后
2022-2023学年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分)如图所示,这是在太原市五一广场南广场上,展现抗日战争时期英雄儿女浴血奋战磅礴力量的大型雕塑《力量》。根据图片信息( )
A.1m B.3m C.10m D.30m
【解答】解:图中雕塑的高度约为人身高的6倍,人的身高约1.3m,故ABD错误。
故选:C。
2.(3分)小明“十一”假期乘“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出去游玩,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平稳行驶,小明认为车厢内行李架上的物品是静止的( )
A.车厢内行走的乘客 B.车窗外的树
C.车窗外的电线杆 D.车厢内的座椅
【解答】解:以车厢内行走的乘客、车窗外的树,行李架上的物品相对于车厢内行走的乘客、车窗外的电线杆的位置都不断发生变化;以车厢内的座椅为参照物,所以是静止的,D正确。
故选:D。
3.(3分)2022年11月2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大型商用客机获得生产许可证,该客机采用了极轻的新型复合材料。“极轻”反映了这种材料的( )
A.密度小 B.质量小 C.体积小 D.耗材少
【解答】解:“极轻”指的是用不同材料制成相同体积物体,这种材料制成的物体质量小,故A正确。
故选:A。
4.(3分)为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校在大礼堂举行歌咏比赛。小明坐在前排现场观看了整个比赛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比赛中歌手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小明听到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
C.小明听到的声音比坐在后排的同学更清晰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色
D.比赛过程中现场观众不能讲话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解答】解:A、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B正确;
C、小明听到的声音比坐在后排的同学更清晰描述的是声音的响度;
D、比赛过程中现场观众不能讲话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
故选:B。
5.(3分)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包含了很多物理知识。下列关于谚语中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
A.“十月打了霜,来年粮满仓”,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B.“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草上露水凝,天气一定晴”,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D.“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解答】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固态的小冰晶,故A错误;
BC、雾和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故B错误;
D、雪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故选:C。
6.(3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在1.2m深的荷花池内(如图),关于蜻蜓在水中的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与蜻蜓大小相等
C.离水面的距离为1.2m D.与蜻蜓相距1.7m
【解答】解:A.蜻蜓在水中的像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故A错误;
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是等大,故B正确;
C.根据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可知,故C错误;
D.蜻蜓距水面0.5m,所以像与蜻蜓间距为7m。
故选:B。
7.(3分)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专家呼吁青少年通过增加户外活动时间来降低近视发生的概率。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成像原理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解答】解:由①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故④图是近视眼的矫正示意图,该眼睛是远视眼;故③图是远视眼的矫正示意图。
故选:A。
8.(3分)如图,创新小组做了一个实验,将印有花的透明胶片贴在发光手电筒前端玻璃上,调整位置,墙上出现一朵清晰放大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胶片与凸透镜的距离应小于10cm
B.凸透镜与白墙的距离应小于20cm
C.该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
D.胶片上的花是倒立的
【解答】解: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小于像距、倒立的实像;像是正着的;此时的物距应该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所以胶片与透镜的距离小于20cm,凸透镜与白墙的距离大于20cm。
故选:D。
9.(3分)密度知识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关系十分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密度不变
C.玉石雕琢成精美玉石工艺品,密度会变小
D.不慎踩瘪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内部气体的密度增大
【解答】解: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均无关;
B.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半,但气体会扩散,由ρ=,密度减小一半;
C.玉石雕琢成精美玉石工艺品、体积减小,故C错误;
D.被踩瘪的乒乓球,所以质量不变,质量不变知,密度变大。
故选:D。
10.(3分)运城市禹都公园为群众提供了锻炼的好去处。甲、乙两位同学沿着公园直线跑道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出发,其s﹣t图象如图所示,则( )
A.第12s时,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t=10s时,甲、乙相距25m
C.前10s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相遇时,甲、乙的速度大小相等
【解答】解:A、从图中可知,故甲静止,故A错误;
BC、在0~10s,v甲===6m/s,v乙===5m/s,v甲>v乙,
t1=10s时,s甲1=60m,根据速度公式得,t2=10s时,s乙1=v乙t1=3m/s×10s=40m,甲、乙相距60m﹣40m=20m,C正确;
D、甲、乙在t2=15s时相遇,乙在整个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v乙=4m/s;甲在10~20静止甲=4m/s,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二、实验探究(本大题共5个小题,11小题4分,12小题7分,13小题6分,14小题4分,15小题3分,共24分)
11.(4分)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调节铁圈的高度时, 需要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水沸腾前,可以观察到水中产生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 变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某小组用相同的装置先后做了两次实验,绘出如图乙所示的a、b两条图线。由图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98 ℃,造成两条线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实验中水的 质量 不同。
【解答】解:(1)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在调节铁圈的高度时;
(2)沸腾前,由于水的温度上低下高,上方气泡内气体温度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由图乙知a的初温与b的初温相同,a先沸腾,a升高的温度高吸=cmΔt知,说明造成两条线不同的原因是两次实验中水的质量不同。
故答案为:(1)需要;变小;质量。
12.(7分)五代时期名士谭峭所著《化书》中,记载了照镜子时“影与形无异”的现象。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
(1)实验前,将一张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再把透明玻璃板 垂直 放置在白纸上,并用支架固定。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如图甲,将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相等 ,证实了“影与形无异”。
(3)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将像和物的位置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 垂直 ,并且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相等 。
(4)若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置一光屏,光屏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原因是 平面镜成虚像 。
【解答】解:(1)若透明玻璃板没有垂直放置在白纸上,成的像偏高或偏低,故实验前,再把透明玻璃板垂直放置在白纸上;
玻璃板有透光性,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
(2)如图甲,将蜡烛A点燃放在玻璃板前面,直到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又A,故可知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3)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改变蜡烛A的位置。将像和物的位置连接起来,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若在蜡烛B的位置上放置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
故答案为:(1)垂直;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垂直;平面镜成虚像。
13.(6分)小明配置了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作为日常消毒使用。已知浓度为75%的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为检验自己配制的酒精是否合格,他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零刻线 处,此时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则应该向 左 调节平衡螺母直到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小明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8g,再将适量配制的酒精倒入烧杯中,测量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如图丙) 62 g。
(3)将烧杯中的酒精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该同学配制的酒精密度为 0.85 g/cm3,小明使用该方法测出的酒精的密度值会 偏大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为符合要求,他应该向已配制的酒精溶液中添加适量的 水 (选填“纯酒精”或“水”)。
【解答】解:(1)使用天平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在水平面上平衡时要将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相反方向调节,所以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2)由图丙可知,由图甲可知,游码对应的刻度值为2g总=50g+10+2g=62g;
(3)将烧杯中的酒精全部倒入量筒中,由图乙可知7,
酒精的质量为:m=m总﹣m杯=62g﹣28g=34g,
则该同学配制的酒精密度为:ρ===0.85g/cm4;
将杯中酒精倒入量筒来测体积,这种做法会因烧杯内壁上粘液体而使测出的体积偏小可知会导致算出的酒精密度偏大;
(4)由于75%医用酒精的密度为0.87g/cm3,所以需要添加密度较大的水。
故答案为:(1)零刻线;左;(2)62;偏大。
14.(4分)物理合作交流小组的成员们根据热水冷却快慢的一些现象,做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进行猜想】
猜想一:热水冷却的快慢与温差(温差=热水温度﹣环境温度)有关。
猜想二:热水冷却的快慢与装水容器的材料有关。
猜想三:热水冷却的快慢与热水表面空气的流速有关。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小刘选用三个玻璃杯、一个塑料杯、一个铝杯(5个杯子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在杯中分别倒入热水并放在温度可调、可控的房间里做了5次实验,每次实验杯子都装满同质量、同温度的热水。用温度计和停表记录每次实验热水温度从90℃降至50℃所用时间(水不溢出)实验数据记入表格:
序号
杯子的材料
有无电风
扇吹风
起始温度/℃
终止温度/℃
室内环境温度/℃
冷却时间/s
1
玻璃
无
90
50
30
920
2
玻璃
有
90
50
30
612
3
玻璃
无
90
50
15
665
4
塑料
无
90
50
15
780
5
铝
无
90
50
15
508
(1)实验中是根据 散热时间相同时的温度变化 来判断热水冷却的快慢的,分析表中 1、2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验证猜想一。
(2)在冬天,为了让热水保温时间更长,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应该选 铝 材料制成的容器。
(3)结合生活实际和实验探究过程,你认为影响热水冷却快慢的因素还有 室内面积 。(写出一条即可)
【解答】解:(1)根据表格中的数控可知,实验中是通过散热时间相同时的温度变化来表示散热的快慢;
探究散热快慢与暖气片的散热面积是否有关时,需要控制材料相同,散热面积不同、2的数据;
(2)由表格数据可知,使盒内空气升高相同温度时,所以用铝做暖气片材料;
(3)由于小明发现自己距离暖气片越近时,感觉越暖,散热快慢可能不同。
故答案为:(1)散热时间相同时的温度变化;1、3;(2)铝。
15.(3分)影响橡皮筋琴发声音调的因素很多,小明想要探究同种橡皮筋振动发声时的音调与橡皮筋的宽度是否有关。请你参考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帮助小明进行验证。
(1)实验器材:宽度不同而其他都相同的同种橡皮筋3根、长方形硬纸盒。
(2)实验步骤: ①先将长度相同、松紧度相同、宽度由大到小的三根同种橡皮筋间隔一定距离,套在长方形硬纸盒上,并在橡皮筋的下方靠近两端各垫上一根吸管;
②用相同的力度分别拨动宽度由大到小的三根不同的橡皮筋;
③一边拨动一边听橡皮筋振动时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 。
(3)实验结论: 若音调相同,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橡皮筋振动发声时音调与橡皮筋的宽度无关;若音调不同,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橡皮筋振动发声时的音调与橡皮筋的宽度有关 。
【解答】解:(2)实验步骤:①先将长度相同、松紧度相同,套在长方形硬纸盒上;
②用相同的力度分别拨动宽度由大到小的三根不同的橡皮筋;
③一边拨动一边听橡皮筋振动时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
(3)实验结论:若音调相同,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若音调不同,橡皮筋振动发声时的音调与橡皮筋的宽度有关。
故答案为:(2)实验步骤:①先将长度相同、松紧度相同,套在长方形硬纸盒上;
②用相同的力度分别拨动宽度由大到小的三根不同的橡皮筋;
③一边拨动一边听橡皮筋振动时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
(3)实验结论:若音调相同,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若音调不同,橡皮筋振动发声时的音调与橡皮筋的宽度有关。
三、综合应用(本大题共8个小题,16、17、18小题各2分,19、20小题各4分,21小题2分,22、23小题各5分,共26分,温馨提示:22、23小题,解题过程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和演算步骤,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16.(2分)1666年,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单色光,这种现象叫作 光的色散 。彩色光带外侧有人眼看不见的光,其中的 紫外线 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解答】解: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各种单色光,这种现象叫作光的色散;
彩色光带外侧有人眼看不见的光,其中的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故答案为:光的色散;紫外线。
17.(2分)小王在河边玩耍时看见清澈的河底有一个黑色的鹅卵石,它是由光的 折射 形成的,小王想用手中的激光手电筒去照亮鹅卵石,则激光束应对着看到鹅卵石的 正对方向 (选填“上方”、“下方”或“正对方向”)照射。
【解答】解: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光路会发生改变;
连接AB,过折射点做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的位置,鹅卵石的实际位置在B点的正下方,所以照着B点。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折射;正对方向。
18.(2分)在炎热的夏天,小明和小亮刚从外面回到房间,为了给整个房间快速降温,而小明觉得应该朝下吹。你觉得 小亮 的观点是正确的,支持该观点的理由是 冷空气密度大,热空气密度小,出风口向上,冷空气由高处下降,室温很快降低 。
【解答】解:应该让挂壁式空调的空调风朝上吹,因为冷空气密度大,出风口向上,室温很快降低。
故答案为:小亮;冷空气密度大,出风口向上,室温很快降低。
19.(4分)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雪花落水也有声
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在一期《自然》杂志上,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104Hz到2×105Hz之间。冷战时期,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水艇的活动,他们发现,水下声呐的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这些声音不是由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他还发现,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因为雪花中含有9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在一个风雪的夜晚,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 超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该声波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是 倒车雷达 。
(2)雪花落水能发出声波,其原因是 气泡 在振动。
(3)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能被水中的鱼听到,说明 水 能传播声音。
【解答】解:(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0000Hz到2×105Hz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倒车雷达用的就是超声波回声定位原理;
(2)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振动;
(3)水能够传播声音。
故答案为:(1)超声波;倒车雷达(2)气泡。
20.(4分)今年夏天高温天气相比往年来得更早,小亮使用了以下两种降暑“凉方”。请分别解释其降温的原理。
(1)在家里放装有冰块的大桶;
(2)使用如图所示的降温风扇。水经过超声雾化成为细小水滴,被风扇吹出后,可降低周围气温。
【解答】答:(1)在大桶中装冰块,冰块会吸热熔化成水;
(2)细小水滴被风扇吹出后汽化成水蒸气,汽化过程中要吸热,起到降温作用。
21.(2分)2022年11月20晚,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开幕。小亮为了在家里获得良好的观赛体验而购买了一个投影仪,如图所示
【解答】解:首先通过两个入射点作垂直于镜面的法线,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22.(5分)周末小明的爸爸准备开车送爷爷去太原南站坐高铁,他通过手机地图查询到如表所示的三种出行方案,他们出发时距离要乘坐的高铁列车发车的时间为40min(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推荐 27分钟 19.4公里 6个红绿灯
方案2 30分钟 18.6公里 12个红绿灯
方案3 28分钟 21.5公里 6个红绿灯
(1)如果选用推荐的方案,汽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2)小明的爸爸在采用推荐方案行驶途中遇到一段拥堵路段,长度为2km,预计用时20min,能否赶上高铁列车?请计算说明。
【解答】解:(1)如果选用推荐的方案,汽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为:v==;
在采用推荐方案行驶途中遇到一段拥堵路段,长度为2km2=20min;若其余路段均没有出现拥堵且按照原平均速度行驶得所用时间为:t3==≈0.40h=24min;
行驶的总时间为:t总=t2+t2=20min+24min=44min,超过40min。
答:(1)如果选用推荐的方案,汽车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为43.11km/h;
(2)通过计算,不能赶上高铁列车。
23.(5分)山西省大同市已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期间,为净化环境卫生,环卫工人驾驶洒水冲洗车对城区道路进行清扫。已知某洒水冲洗车水罐的容积为16m3,该洒水冲洗车装满水后总质量为21t。(ρ水=1.0×103kg/m3,ρ冰=0.9×103kg/m3)
(1)该洒水冲洗车未装水时的质量是多少t?
(2)冬季来临,停放洒水冲洗车前应将水泵和水管内的水放空,以防冻裂相关设备。若水罐内残留有1.35m3的水,当温度下降,水凝结成冰后
【解答】解:(1)由ρ=得装满水时水的质量:
m水=ρ水V=1.0×103kg/m3×16m3=6.6×104kg=16t,
该洒水冲洗车未装水时的质量m车=m总﹣m水=21t﹣16t=4t;
(2)由ρ=得1.35m3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6.0×103kg/m7×1.35m3=2.35×103kg,
因为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变,所以冰的质量:
m冰=m水'=1.35×105kg,
所以冰的体积:
V冰===1.3m3,
所以增大的体积:ΔV=V冰﹣V水'=1.7m3﹣1.35m4=0.15m3。
答:(1)该洒水冲洗车未装水时的质量是4t;
(2)水凝结成冰后,体积增大0.15m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西省长治市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各种各样的机械展示了人类的智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简答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长治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物理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