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理解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9315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理解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9315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理解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99315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主题阅读理解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理解 试卷 16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理解 试卷 15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阅读理解 试卷 16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理解 试卷 15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主题阅读理解 试卷 15 次下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理解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主题阅读理解,共24页。
第 二 单 元 主
题 阅 读
知识梳理
知识点: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道理。
本单元的文章都是寓言故事,围绕“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这个主题展开,一共安排了四篇文章:《守株待兔》《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池子与河流》。学习文言文《守株待兔》的时候,可以借助注释了解故事大意,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哲理。《陶罐和铁罐》读读故事,说说陶罐、铁罐的性格有什么不同;从它们不同的结局中,思考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鹿角和鹿腿》读故事,找找描写鹿对鹿角和鹿腿持不同看法的句子,体会鹿心情的变化。说说鹿角和鹿腿哪个重要。《池子与河流》读课文,在对话中体会池子和河流的内心想法,感受他们不同的价值观,感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阅读本单元的文章,注意抓住情节反转处,读懂故事,解寓意;同时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意。
知识点补充:寓言故事专题阅读
一、寓言故事
寓言通常用虚构的隐喻性的小故事说明一定的哲理,给人以启发和教育。寓言的特点是篇幅短小,故事性强,寓意深刻,具有较强的讽刺性和劝诫性。
二、 寓言的结构:故事+道理、启示
三、 寓言考点:
(1)拟写标题
(2)概括内容
(3)揭示寓意
(4)感悟启示
(5)写作训练
四、 阅读方法
1.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
从结构上来看,寓言大多分为故事和教训两部分。所以首先要把寓言当成故事来读,弄清寓言叙述的是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主要人物是谁,他们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2. 理解寓言的寓意
阅读寓言仅仅停留在“故事”层面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故事的分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把握寓言的寓意。寓言的教训部分,往往就是寓言的寓意,有时候文章会在最后直接给出寓意,有时候需要我们自己去归纳寓意。
3、 归纳寓意的常用方法
(1)看寓言的题目:寓言的题目一般都是对寓言内容的高度概括,通过搞清题目的意思,从而弄清寓意,这是最常见的一种 归纳寓意的方法。
(2)看寓言的开头和结尾
(3)看重点段落和关键语句
阅读训练
一、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文言文和短文,完成练习。
叶公子高①好(hǎo hào)龙,钩②以写③龙,凿④里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⑤而下之⑥,窥头于牖⑦,施⑧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⑨,失其魂魄,五色⑩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sì shì)龙而非龙者也。
(选自《新序•杂事五》)
[注释]①子高:叶公的字。②钩:衣带钩。③写:画。④凿:这里指古代饮酒的器具。⑤闻:听说。⑥下之:降落到叶公住所处。⑦牖(yǒu):窗户。⑧施:延伸。⑨还走:转身就跑。⑩五色:神色。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2.在横线上给文言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3.根据文言文内容填一填。(3 分)
(1)天上的真龙知道________,便从天上降落到叶公住所处。
(2)叶公并不是真的___________,他喜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画出描写叶公见到真龙后的反应,并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翻译出来。
5.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1.hào sì
2.叶公好龙
3.叶公喜欢龙 喜欢龙 那些像龙的东西
4.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 五色无主。叶公看到(这个景象),抛下龙转身就跑,他吓得失了精神,神色失去控制,非常惊慌恐惧。
5.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做人不能口是心非,待人接物要真诚。
【分析】译文: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屋子内外都雕刻着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来到叶公的住所,龙头搭在窗台上探看,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被吓的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茫然无措。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1.考查字音辨析。
好:[hào]:喜爱(跟“恶”wù相对)。文中指叶公子高喜欢好龙。
似:[sì]:似乎,好像。文中叶公子高指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2.考查给短文添加标题。
根据阅读可知,写了叶公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真龙知道了,就到叶公家来,把头探进窗户。叶公一见,吓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可概括标题为:叶公好龙。
3.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和填空。
(1)根据句子“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可知,天上的真龙知道叶公喜欢龙,便从天上降落到叶公住所处。
(2)根据句子“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可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是那些像龙的东西。
4.考查对文言文实词虚词的识记,以及对于关键句意思的理解能力,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对文章关键信息的定位、抓取能力。
首先需要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并抓住要点。找出文中关于叶公见到真龙后的样子的语句画线。根据注释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翻译。
从句子“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 五色无主。”可知,这是叶公见到真龙后的反应。
根据注释,还走:转身就跑。五色:神色。句子翻译为: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被吓的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茫然无措。
5.考查对故事揭示的道理的理解能力。
通过写叶公非常爱好龙,器物上画着龙,房屋上也刻着龙。真龙知道了,就到叶公家来,把头探进窗户。叶公一见,吓得面如土色,拔腿就跑的故事,用很生动的比喻,辛辣地讽刺了叶公式的人物,深刻地揭露了他们只唱高调、不务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要丢弃“理论脱离实际”的坏思想、坏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好思想、好作风。同时也讽刺了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①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②乎?
[注释]①遽:立即,匆忙。②惑:迷惑,糊涂。
6.文中哪个字与“刻舟求剑”的“刻”意思相同?圈出来。
提示:这个字最初写作“”,像一个人拿着刀,刻下了纵横交错的纹路,很形象哟!
7.古文中,“……者”有“……的人”“……的地方”之意。“楚人有涉江者”意为“楚国有个渡江的人”,那么“所契者”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的地方”。直到现在,还有很多类似的词语呢,比如“作者”的意思就是_______________。
8.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案】
6.契
7.刻这个记号 写作的人
8.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能凭主观做事情。
【分析】译文:楚国有个乘船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他急忙用刀在船边做了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到目的地后停了下来,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这样的方法来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6.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古文的理解能力和对于题干的阅读能力。
“刻”,雕刻。“契”,qiè,古同“锲”,用刀子刻。
7.本题考查学生对古文词句的理解能力,能够举一反三。
“所契者”的意思是“刻这个记号的地方”。“作者”的意思是写作的人。
8.本题考查对这篇文言文的理解,学生要将文中所讲述的事例抽象出来,来确定文章想告诉我们的道理。文中的不断行进的船指不断变化的世间事物,而刻舟求剑的人没有意识到船的行进而丢掉了自己的剑,警示我们做事时要考虑事物的变化。
二、现代文阅读
(一)课外阅读。
竹子、桃树和梨树
园子里长着许多竹子,旁边又有几株桃树和李树。
春天,桃树开出粉红色的花,李树开出了雪一样白的花。从这里经过的人都忍不住要看看桃花,称赞说:“这桃花真美丽!”也要忍不住看看李花,称赞说:“这李花真好看!”
竹子因为没有开花,也没有人称赞。她们生气了 异口同声地说 我们也要开花 也要受人们的称赞
竹子的话被飞过这里的喜鹊大婶听到了,她劝道:“竹子妹妹,你们千万别这样想啊!桃树、李树开了花,还要结果子哩,你们如果开了花……”喜鹊大婶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竹子们七嘴八舌打断了:“怎么样?怎么样?”“桃树李树开花结果,我们也要开花结果。”“我们又不是没有这个本事。”
竹子一边说,一边争先恐后地开了花。竹子的主人见了大吃一惊,忙拿刀子把竹子砍掉,因为竹子开花后,马上就要枯死,枯死的竹子是派不上用场的,所以只好把它们砍掉。
这时,竹子们后悔莫及 ,叹着气说:“盲目地羡慕,给自己带来了大祸。”
9.“赞”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赞”在字典中有以下解释:①帮助;②夸奖;③旧时文体的一种,以颂扬人物为主旨。在“称赞”一词中,
“赞”应选______(填序号),在词语“赞助”一词中应选______(填序号)。
10.在文中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11.“盲目地羡慕,给自己带来了大祸 。”联系上下文思考,竹子曾经“盲目地羡慕”_____________,“大祸”指的是__________。
12.读了这篇短文,让我们想到了成语( )(填序号)
A.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B.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答案】
9.Z zàn ② ①
10., :“ , 。”
11.桃树、李树开花 因开花而被砍掉
12.C
【解析】
9.本题考查音序查字法。
音序查字法的查字步骤:①第一步,我们要认清所写的汉字是什么音节,确定它的音序,并自也在汉语拼音里面的索引里面找到这一个音序。
②第二个,确定音序之后,我们要确定音节,确定我们的音节是如何的拼写,再查音节的页码里面找到这一个音节
③第三个确定音节之后,看一下后面的页码是多少,然后翻看到后面找相关的页码,就可以找到这一个字了。
“赞”读“zàn”;应先查音序“Z”,再查音节“zàn”。
称赞:用言语表达对人或事物的优点的喜爱。故“赞”的意思是:夸奖。选②。
赞助:赞同并帮助;资助。故“赞”的意思是:帮助。选①。
10.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她生气了”后面用逗号(,)表示短暂停顿。
“异口同声地说”后面用冒号和上引号(:“)。
“我们也要开花”后面用逗号(,)表示短暂停顿。
“也要受人们的称赞”后面用句号和下引号(。”)。
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文中“春天,桃树开出了粉红色的花,……竹子因为没有开花,所以没有人称赞。她们生气了”可知竹子曾经“盲目地羡慕”桃树、李树开花。
“竹子的主人见了,忙拿刀子把竹子砍倒。因为竹子开花后,马上就要枯死,枯死的竹子是派不了用场的。所以只好把她们砍倒。”可知“大祸”指的是因开花而被砍掉。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通读全文可以看出桃树、李树开花会受到称赞,而竹子开花则会马上枯死被砍掉,可见每一个植物都有自己的长短处,不能千篇一律。由此让我们想到了成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答案选C。
(二)阅读。
照镜子
有个人很爱照镜子,每天都要花上许多时间在镜子前面端详来端详去。
镜子就问他:“你为什么这样需要我呢?”
这个人回答:“因为尽管我能看清万物,但却无法看清自己。有了你就不同了,我不但能看清万物,也能看清自己了。”
镜子诚恳地说:“你把我的作用夸大了,你要看清自己,其实我是无能为力的。”
“镜子,你太谦虚了。你不是使我看到我的衣冠是否整齐,脸上是否清洁,模样是否变丑了么?”
“你错了,我只能让你看到自己的表面。如果你真要看清自己,还需要有一面‘心镜’,经常用它来照照自己内心是公正还是自私,是善良还是邪恶,是廉洁还是贪婪。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看清了自己啊!”
13.给下列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正确的打“√”)
模样(mú mó) 诚恳(kěng kěn) 镜子(jìn jìng) 衣冠(guàn guān)
14.仔细读最后一节,找出文中三组反义词。
( )——( ) ( )——( ) ( )——( )
15.按要求填写。
带点字
带点字的部首
除部首外几笔
为带点的字选择解释(打√)
表面
面孔( )用脸对着( )
事物的外表( )
看清
纯净透明( ) 明白,不混乱( ) 一点不留( )
16.填空。
(1)这个人需要镜子是因为______。而镜子认为这个人更需要的是________,因为_________。
(2)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要________美,更重要的是_________美。
17.按要求写话。如果你也有一面心镜,你会怎么做?
【答案】
13.mú kěn jìng guān
14.公正 自私 善良 邪恶 廉洁 贪婪
15.— 8 事物的外表√
氵 8 明白,不混乱√
16.不但能看清万物,也能看清自己了 一面‘心镜’ 经常用心镜来照照自己内心是公正还是自私,是善良还是邪恶,是廉洁还是贪婪。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看清了自己 外在 内在/心灵
17.经常用心镜来照照自己,看清了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成为公正、善良、廉洁的人。
【解析】
13.本题考查字音。
模样——mú;人的面容或装束打扮的样子。
诚恳——kěn;真诚恳切。
镜子——jìng;一种背面有反射物质(如水银)的玻璃,用来照见形象。
衣冠——guān;衣服和礼帽。
14.本题考查反义词。
结合最后一节内容“经常用它来照照自己内心是公正还是自私,是善良还是邪恶,是廉洁还是贪婪。”可知文中的反义词有:公正——自私;善良——邪恶;廉洁——贪婪。
15.本题考查部首查字法。
“面”是独体字,部首是:面。
笔顺:(横、撇、竖、横折、竖、竖、横、横、横);共9画。表面:事物的外表。
“清”是左右结构的字,部首是左边的:氵。
笔顺:( 点,点,提,横,横,竖,横,竖,横折钩,横,横) ;共11笔,除部首外8笔。看清:明白,不混乱。
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根据“有了你就不同了,我不但能看清万物,也能看清自己了。”可知这个人需要镜子是因为不但能看清万物,也能看清自己了。
根据“还需要有一面‘心镜’,经常用它来照照自己内心是公正还是自私,是善良还是邪恶,是廉洁还是贪婪。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看清了自己啊!”可知镜子认为这个人更需要的是一面‘心镜’,因为经常用心镜来照照自己内心是公正还是自私,是善良还是邪恶,是廉洁还是贪婪。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看清了自己。
(2)这则寓言故事的主角一开始在镜子前端详自己的外表,通过和镜子的讲话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镜子只能让人看到表面,要想看清自己,必须看清自己的内心品质。据此回答即可。例如: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要外表美,正重要的是心灵美。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主旨概括。
结合短文最后一节内容“如果你真要看清自己,还需要有一面‘心镜’,经常用它来照照自己内心是公正还是自私,是善良还是邪恶,是廉洁还是贪婪。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是看清了自己啊!”可知,拥有一面心镜就可以经常用心镜来照照自己,看清了自己的内心,让自己成为公正、善良、廉洁的人。
(三)短文阅读。
蝴蝶花
蝴蝶花长在草丛里,从紫色的花瓣里不断地散发出一丝丝淡淡的清香,逗引着蜜蜂、蝴蝶从远处飞来。
蝴蝶花骄傲了。它看看自己周围,不过是些( )的小草,有的不开花,有的即使开出一朵半朵小花,也很不显眼,还没有什么香味。它骄傲的说:“看来,我是百花中的冠军了,可惜被埋没在这里,和这些平凡的小草小花在一起,我几时才有出头之日啊!”
不久,蝴蝶花被花匠发现了,花匠把它移植到一个( )的花园里。它初到这里,看到那白玉栏杆里的牡丹,开得那么富丽堂皇;那正在怒放的芍药,比朝霞还要鲜艳…在这数不尽的( )的名花中,蝴蝶花一下子又自卑起来。它说:“看来我是百花中最难看的花了,什么人也不会理睬我了!”
蝴蝶花正在( )的时候,想不到一群孩子大声嚷道:“快来看啊,这是什么花啊?”“它叫蝴蝶花。”另一个孩子回答。
“多好看的蝴蝶花啊!”孩子们都蹲在蝴蝶花跟前…
蝴蝶花的心情平静了,它这才明白,过去自己在小草小花中间骄傲固然不对;现在,在牡丹、芍药间自卑也是没有道理的。
18.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固然:
富丽堂皇:
19.括号里填的词,全对的一组是( )
A.平平常常 万紫千红 奇花异草 暗自伤心
B.平平凡凡 万紫千红 争芳斗艳 暗自伤心
C.平平凡凡 繁花绽放 争芳斗艳 冥思苦想
D.闻所未闻 花儿朵朵 各种各样 暗自伤心
20.蝴蝶花的心情变化在文中很明显,请找出文中的三个词,填在下面括号内。
( )——( )——( )
21.第二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找出来写在下面。
22.你喜欢文中的蝴蝶花吗?说说你的理由。
23.你从蝴蝶花明白的道理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
18.本来如此。 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
19.B
20.骄傲 自卑 平静
21.蝴蝶花骄傲了。
22.喜欢。因为它既认识到了自己以前在草丛中的骄傲,后来到花园看到名贵花也要不自卑啊。
23.我明白了生活中要有平常心态,优秀时不骄傲,不出众时也不要自卑。人人都有优缺点,要取人之长,补己所短,才会不断进步。
【解析】
18.本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
固然:本来如此。这里指蝴蝶花认识到自己本来不对。
富丽堂皇:形容建筑物宏伟华丽。这里指牡丹很华丽。
19.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由“和这些平凡的小草小花在一起”可知,第一个空形容小草选择“平平凡凡”。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竞艳的春景,说的是花的品种多,各种色彩的。繁花绽放:花朵开放,可能是一个品种的。花儿朵朵:表示很多很多花。
结合下文中“白玉栏杆里的牡丹”“怒放的芍药”可知,花园里花的品种多,各种色彩的都有。所以第二个空选择“万紫千红”。
争芳斗艳:争着显示自己奇异、艳丽、出众。奇花异草:稀奇少见的花草。各种各样: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
结合前文“看到那白玉栏杆里的牡丹,开得那么富丽堂皇;那正在怒放的芍药,比朝霞还要鲜艳…”可知,各种花儿都在争着显示自己奇异、艳丽、出众,所以第三个空选择“争芳斗艳”。
暗自伤心:独自伤心。冥思苦想:深沉地思索。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蝴蝶花在看到各种名花之后,很自卑,所以在独自伤心。第四个空选择“暗自伤心”。
综上所述,答案选择B。
20.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根据文章内容“蝴蝶花骄傲了”“蝴蝶花一下子又自卑起来”“蝴蝶花的心情平静了”可知,蝴蝶花的心情变化是:骄傲——自卑——平静。
21.本题考查寻找中心句。
第二段第一句总结写蝴蝶花骄傲了。后面描写是的它为什么骄傲了。所以中心句是第一句话:蝴蝶花骄傲了。
22.本题是开放性试题。
结合文章内容,写出自己的观点喜欢或者不喜欢,给出理由。可从蝴蝶花的心态变化来分析。合理皆可。
如:我不喜欢文中的蝴蝶花。
因为它在小草小花中间骄傲,轻视别人。而在名花之间却太过自卑。它没有保持一个正常的心态,正确看待身边的事物。
2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根据文章内容“它这才明白,过去自己在小草小花中间骄傲固然不对,现在,在牡丹、芍药中间自卑也是没有道理的”进行分析总结。可知蝴蝶花明白的道理是:它懂得了不管身在何处,都不应骄傲自卑。给我的启示就是,无论在什么环境之中,都要保有平常心态。不在比别人好时骄傲,也不在比别人差时自卑。
(四)阅读。
地鼠种萝卜
①地鼠因为好吃懒做,没有粮食过冬,差点被饿死。俗话说:“吃一回苦,学一回乖。”现在它懂得了要自己劳动才有饭吃。春天到了,地鼠爬出洞来种地了。
②种点什么呀?地鼠是喜欢吃萝卜的,它把地翻了一遍,批上了萝卜籽。过了好多天,地里冒出了一丝一丝的小芽;又过了好多天,长出了几片小叶子。“这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长出萝卜来呢?”地鼠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③一天,地鼠走到白兔的田里,看到绿油油的一大片,便问:“免哥哥,你种的是什么,长得这么好呀?”“这是小白莱。你看,一棵足有一斤重呢!”白兔回答。
④地鼠听后不觉后悔起来:真不该种萝卜,要是种小白莱多合算呀!于是,它急急忙忙回到自己的地里,把萝卜苗都锄了,种上了小白菜。过了好多天,地里冒出了一丝一丝的小芽;又过了好多天,长出了几片小叶子。虽然白莱长得比萝卜快些,可地鼠还是不满意。
⑤一天,地鼠走到猴子的田里,看到几排又高又大的庄稼,便问道:“猴子伯伯,这是什么呀?"“这是玉米。你看,每一棵上都结了一个大玉米,今年的玉米该吃不完了!”猴子兴奋地回答。
⑥地鼠听了又后悔起来:倒霉,要是种玉米多合算呀!于是,它急急忙忙回到自己的地里,把小白菜都锄了,重新种上了玉米。可是地鼠播下玉米种子之后不久,冷风就从北方吹来了,寒霜从天空降下,大地上的绿叶渐渐枯萎了。地鼠种的玉米,刚抽出几片嫩芽就被冻僵在地里了。
⑦地鼠忙了一年,结果一无所获,它只得又躲进地洞,瘪着肚子挨饿。
24.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填在括号里。
喜爱——( ) 满足——( ) 逐渐——( )
25.短文中的地鼠之前因为________________,没有粮食过冬,差点被饿死,所以它懂得了
26.地鼠后来分别在地里种了什么?结果怎样?
27.下面对故事结尾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因为地鼠好吃懒做,不愿意种地,所以没有粮食吃。
B.因为冷风吹来,把萝卜都冻死了,所以地鼠没有吃的。
C.因为它三心二意,没有耐心,所以到头来什么也没种成。
28.短文中的地鼠后悔了________次,从中可以看出它是一只___________的地鼠。
29.从这篇短文中,你明白了什么?
【答案】
24.喜欢 满意 渐渐
25.好吃懒做 要自己劳动才有饭吃
26.地鼠后来分别在地里种了萝卜、白菜、玉米,结果什么也没种成。
27.C
28.两 没有耐心
29.做事三心二意,结果会是一事无成。
【解析】
24.本题考查近义词。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注意题干要求在短文中找出近义词。喜爱——喜欢;满足——满意;逐渐——渐渐。
2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文章第①自然段的内容“地鼠因为好吃懒做,没有粮食过冬,差点被饿死。”和“现在它懂得了要自己劳动才有饭吃。”提取相关答案即可。
2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根据文章内容“地鼠因为喜欢吃萝卜,所以最开始种了萝卜;后来等得不耐烦了,看到小白兔田里的小白菜,地鼠把萝卜锄了,又种了小白菜,但还是嫌弃白菜长得慢;最后看到猴子田里的玉米,地鼠把小白菜锄了,又种了玉米。可是因为时间没赶上,地鼠忙了一年,结果一无所获。”可知答案。
2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A.地鼠在地里分别种了萝卜、小白菜、玉米,所以说地鼠不是不愿意种地。故题目表述的不准确。B.冷风吹来,把玉米都冻死了。故题目表述的不准确。C.题目表述正确。
2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第一次后悔:不该种萝卜。第二次后悔:不该种小白菜。这两次后悔都是因为嫌弃自己种的东西长得太慢,说明地鼠没有耐心,结果什么也没种成。
2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纵观全文,可以知道地鼠因为看到不同动物种的不同的菜,而多次地改变自己种的菜,结果什么也没种出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三心二意,要有自己的主见,否则就会什么也做不好。
(五)阅读理解。
大雁和鸭子
①大雁和鸭子本是亲兄弟,它俩都有一个理想:当旅行家。
②春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咱们出发吧。”鸭子望着那漫天烟雨,摇摇头说:“这是什么鬼天气呀,等找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再走吧。”大雁冒着风雨,踏上了征程。
③夏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咱们起程吧。”鸭子指着那天上的骄阳,摇摇头说:“哎,赤日炎炎,我怕流汗,等凉爽些再走也不迟。”大雁顶着烈日,飞上了蓝天。
④秋天,大雁对鸭子说:“兄弟,这回总该起程了吧。”鸭子缩缩脖子说:“秋风起了,凉飕(sōu)飕的,还不是太理想的日子。过些时候再说吧。”大雁鼓鼓翅膀,飞向前方。
⑤冬天,大雁又对鸭子说:“兄弟,应该立即出发了,要不,一年就要过去啦!”鸭子 :“这么冷的天,要去,你自己去吧。”说完,颤动着两条短腿,躲到避风的墙根下去了。大雁迎风斗雪,飞向远方。
⑥于是,鸭子的翅膀渐渐退化了, ,而大雁 。
30.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柔和的风,明丽的太阳,形容天气好。 ( )
(2)不怕寒冷,迎着寒风,勇斗冰雪。 ( )
31.鸭子和大雁虽然是亲兄弟,但它们的性格完全不同,你能从文中( )和( )中感受出来。
A.它们说的话 B.它们的表情 C.它们做的动作 D.它们心里想的
联系上下文,仿照文中划线句子,照样子填入合适的提示语。
鸭子______:“这么冷的天,要去,你自己去吧。”说完,颤动着两条短腿,躲到避风的墙根下去了。
32.大雁和鸭子的共同理想是: 。他们最终能实现理想吗?读读文章,想想大雁和鸭子的结局,接下去写一写:
于是,鸭子的翅膀渐渐退化了, ,而大雁
33.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能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寓言中的道理。请联系你自己写一写:我的理想是: ,要实现理想,千万不能像鸭子 ,而要像大雁
【答案】
30.风和日丽 迎风斗雪
31.A C 摇摇头说
32.当旅行家 身体越来越重,只能在地面摇摆而行,再也不能飞行 翅膀越飞越有力,翱翔天空,实现了旅行家的梦想。
33.当人民教师 光说不练,怕苦畏难,偷懒…… 努力拼搏,付诸行动,一步一个脚印,追寻自己的理想
【解析】
30.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风和日丽:柔和的风,明丽的太阳,形容天气好。 形容天气晴朗暖和(多用于春天)。和题干所给意思相同。
迎风斗雪:不怕寒冷,迎着寒风,勇斗冰雪。 形容面临着危险从容不迫、毫不畏惧敢于抗争。和题干所给意思相同。
3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从文中二至五自然段大雁和鸭子的对话以及最后大雁的做法“大雁冒着风雨,踏上了征程。”“大雁顶着烈日,飞上了蓝天。”等可知:每次大雁都提议启程,鸭子总能找到理由拒绝,到最后是大雁自己飞上蓝天。所以是从它们说的话和它们做的动作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性格完全不同。
从文中鸭子每次说话的状态“摇摇头说”“缩缩脖子说”可以看出,鸭子每次都是拒绝的状态,所以横线上也要填上能表现出鸭子不情愿的词语,如:把头摇得像拨浪鼓说。
32.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由文中“大雁和鸭子本是亲兄弟,它俩都有一个理想:当旅行家。”可知,大雁和鸭子的共同理想是当旅行家。
根据文章内容,合理想象结局。
由“鸭子的翅膀渐渐退化”可知鸭子的翅膀会影响飞行,甚至再也不能飞起来,所以横线上可以写“再也无法飞起来,它的理想也无法实现了”。而大雁每次都是迎难而上,从文中“大雁冒着风雨,踏上了征程。”“大雁顶着烈日,飞上了蓝天。”可以看出来,所以横线上可以写“越挫越勇,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意思相近即可。
3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这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大雁和鸭子拥有共同的理想,可是鸭子光说不练,怕吃苦。而大雁却能迎难而上,付诸行动,最后取得成功。这就告诉我们,遇到困难不能光说不练,而是要迎难而上,克服困难,终会取得成功。结合自己的理想,合理表达即可。如: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医生,要实现理想,千万不能像鸭子光说不练,遇到困难就退缩,而要像大雁迎难而上,付诸行动,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六)阅读。
驴子的理想
森林里即将举行歌咏比赛,动物们都想在赛场上一展歌喉。
驴子觉得自己的嗓子很特别,发出的声音特别响亮,他昂首张嘴,发出“吭吱、吭吱”刺耳的声音。动物们听到驴子的叫声,纷纷捂上自己的耳朵。
驴子见大家那么讨厌自己的歌声,十分伤心。他想,只要自己坚持练习,一定能够成为远近闻名的歌唱家。驴子从此天天刻苦练习唱歌,从不间断。
邻居小马真心诚意地对驴子说:“你发出的声音确实很大,但是很难听,你还是尽快放弃当歌唱家的想法,和我一起练习奔跑吧!”
驴子看了一眼小马,说:“奔跑有什么出息,我有这么好的嗓音条件,不当歌唱家不是可惜了吗?我决不放弃我的理想!”
小马见驴子还是每天“吭吱、吭吱”叫个不停,就说:“唱歌不是你的特长,你何必在这上面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呢?你还是面对现实,学习一些实实在在的本领,干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吧!”
驴子不听劝说,还是每天“吭吱、吭吱”叫个不停。小马被他吵得实在受不了,搬到别的地方去住了。
时间过得飞快,小马经过勤学苦练,成了一匹千里马。驴子却始终没有成为歌唱家。
有时候,放弃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3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特别——( ) 讨厌——( ) 放弃——( )
35.驴子的理想是____________,因为他觉得自己的嗓子_________,发出的声音_________,嗓音条件非常好,而实际上他的叫声很____________。
36.读文中画“ ”的句子,这些描写反映了驴子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7.下面对驴子“始终没有成为歌唱家”的原因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驴子没有坚持练习,中途放弃了
B.驴子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定错了目标
C.驴子练习的时间不够长,假以时日,一定能成功
38.驴子看到小马成为千里马之后,会想些什么呢?
39.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
34.普通 喜欢 坚持
35.成为远近闻名的歌唱家 很特别 特别响亮 刺耳
36.固执、不听取别人的建议
37.B
38.可能我真的不适合唱歌,我可能坚持错了。
39.有时候,放弃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解析】
34.本题考查反义词。
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呢?首先要搞清楚原词素的意思,然后再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素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特别:与众不同;不普通。反义词:普通。
讨厌::指令人烦恼;惹人心烦;稍有厌恶。反义词:喜欢。
放弃:不坚持或丢掉原有的原则、权利、主张等。
35.本题考查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找到语文阅读理解上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
从第3段的句子“他想,只要自己坚持练习,一定能够成为远近闻名的歌唱家。”可知第一空的答案。
从第2段的句子“驴子觉得自己的嗓子很特别,发出的声音特别响亮,他昂首张嘴,发出‘吭吱、吭吱’刺耳的声音。”可知其余答案。
36.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从具体的人物行为事件和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从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从“我决不放弃我的理想”“驴子不听劝说”可知驴子很固执、不听取别人的建议。
3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从“动物们听到驴子的叫声,纷纷捂上自己的耳朵。”、“唱歌不是你的特长,你何必在这上面白白浪可知“始终没有成为歌唱家”的原因是驴子没有正确认识自己,定错了目标。
38.本题是考查补写人物心理。
思路:先要明确人物此时所处的情境和此时应有的、合理的心理内容。语言表述时要注意人称,很多题目暗含要求用第一人称:要用“我”,写人物的内心独白如用第三人称,则是在陈述人物心理注意要符合人物性格,符合当时情况。
驴子可能会认识自己坚持错了,也可能还会坚持练习。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39.本题考查对文章文章内容的掌握。
本文主要讲驴子不听取别让人的建议,坚持自己能成为远近闻名的歌唱家,却始终没有成为歌唱家。
根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出你明白的道理。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