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同步训练题
展开1.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1801年增至37.8%,1851年上升到50.2%。材料旨在说明
A.社会革命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B.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C.工业革命导致英国的贫富差距加大D.产业突破是工业革命发展的关键
2.1801—1850年,英国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工作,造成住房短缺,影响社会稳定。政府于1885年颁布《工人阶级住房法》,之后议会又陆续通过了多部关于住房标准的法案来解决人民的住房需求。这反映了英国( )
A.政府干预房地产经济B.加快建设法制国家
C.积极应对城市化进程D.阶级对立日渐加剧
3.19世纪后期,巴黎的城市排水系统中,地下的管道系统供水管、煤气管和通信电缆等管线集中在一起,形成了地下共同沟(工程术语,隧道结构的一种)的早期雏形。据此可知当时巴黎的地下管道系统设计( )
A.旨在应对城市化的弊病B.受到工业革命发展的影响
C.提升了民众的卫生意识D.得益于新能源的广泛开发
4.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出现了环境恶劣、住房奇缺、公共空间匮乏等“城市病”。19世纪30年代的霍乱疫情最终使英国政府逐渐放弃自由放任的城市治理政策,以1848年《公共卫生法》的颁布为标志,英国开始干预城市发展,进入以公共卫生为中心的城市规划阶段。这说明当时英国( )
A.疫病流行阻碍了工业化进程B.“城市病”催生城市治理新模式
C.以干预主义应对城市化问题D.开始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5.1832年,法国爆发霍乱。巴黎市政府于次年着手规划地下管线系统,将下水道、自来水管道、压缩空气管、不同功能的电缆等线路整合起来,形成了解决地下管线铺设问题的系统方案。这一做法( )
A.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完成B.提高了居民的公共卫生观念
C.阻断了疫情的社区传播D.提供了现代城市规划的范本
6.1854年,在纽约水晶宫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美国人奥的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他的发明--电梯,但实用性有待提高;1892年,奥的斯公司第一次采用按钮操纵电梯装置。自此,现代化电梯开始普及应用,这表明( )
A.城市化是衡量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B.城市的发展使得市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C.科学技术的新进步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D.居民楼房建筑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成就
7.在19世纪上半叶的伦敦,人满为患,许多工人只能住在没有照明和排水设施的地下室,使得传染病很容易扩散。1831年英国爆发霍乱,10年间伯明翰、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等工业城市的平均死亡率从20.69%上升到30.8%。这反映了( )
A.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产生一定负面影响B.工业生产逐渐向中小城市集中
C.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有所降低D.资本家与工人的贫富差距拉大
8.厦门辟为通商口岸后,外国人对环境卫生状况深感不满。1852年厦门英租界成立后,逐步对租界内房屋建设、道路清扫、粪污处理、传染病防治等问题做出了详细规定,改善了租界环境。这表明厦门英租界( )
A.追求卫生已成为市民共识B.环境改善促进商贸交流
C.借鉴西方城市化建设经验D.加强了对传染病的防治
9.19世纪50年代,巴黎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和建设,建成了环城道路,大小街道都用煤气灯照明,修建了许多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广场、住宅区、图书馆、公园、医院、火车站及公共雕塑等,并建造城市地下水道和供水网。与巴黎城市面貌改变相关的因素有( )
①休闲娱乐时间的增加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③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 ④交通等科学技术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上海和中国的其他城市一样,开埠之前家庭照明依靠豆油灯或菜油灯,近代西人寓沪后才逐步引进了煤油灯、煤气灯和电灯。上海道台曾专门颁发过《禁用火油灯示》,煤气灯“缔造之始,谣塚繁兴”,电灯出现的时候,也引起了轩然大波。这反映出( )
A.中西文明的冲突与融合B.城市化进程拓展了城市公共空间
C.工业革命加深民族危机D.上海民众对西式生活的普遍抵制
11.20世纪初,上海市郊农民,放弃了播种棉稻豆麦的旧生活,十之六七,恃种蔬菜为生。1912年海关报告记载:“一个颇有规模的、以供应市场为目的的菜园行业已经兴起。”该现象的出现( )
A.反映了上海城市规模的扩大B.得益于粮食产量的迅速增加
C.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D.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2.20世纪20年代人们这样概括交通的影响:“盖天津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该材料旨在说明
A.交通网络使城乡联系日益密切B.交通发展促进城市布局变化
C.交通进步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D.交通现代化决定工业化进程
13.19世纪60年代上海租界人口增加20万一度达到70余万,而从1936年到1942年,上海租界人口激增78万人,1945年到1949年初,上海人口更是从330万增加到540万,在短短三年时间里净增208万人。上海人口激增的原因是( )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助力B.民族危机加深与时局紧张
C.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D.通商口岸加快城市化进程
14.二战后,英、法、美、日等国新建大量远离主城区的卫星城,卫星城中有完善的生活服务设施,同时居住环境好于主城区,吸引大量市民居住。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卫星城环境优美且污染少B.高速公路修建与汽车普及
C.政府政策促进卫星城发展D.城市中心区人口严重不足
15.在近代中国新的全国性或区域性中心有三种,即通商口岸城市、工业城市、商业城市逐渐成为全国性或区域性中心城市,并形成与传统中心城市相抗衡的局面,如上海之于北京等。这一现象说明( )
A.开始了近代城市化进程B.传统型城市发展受限制
C.侵略阻碍近代城市发展D.新型城市经济功能突出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49年曼彻斯特市布里奇沃特街区图
曼彻斯特是英国典型的工业城市,在拥有500或1000雇工的大工厂之间,都坐落着工人阶级极其简陋的住宅,成排或成堆地聚在一起。而市民的住房之间也混杂着众多小规模的布料切割场、纺锤制造厂、染坊和印花厂。
材料二 英国于1831—1832年间经历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霍乱疫情,社会各界普遍意识到城市规划的重要性,1848年英国政府开始着手解决工业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城市病”问题。
1848—1875年间是城市规划的第一阶段。中央政府出于疾病防治的目的,颁布了一系列卫生法案,授权地方政府为改善城市卫生状况,对已有街道和建筑物进行改善,并为城市居民开辟适合户外社交娱乐的场所,市民的居住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1875—1909年间是城市规划的第二阶段。从1875年《技工和劳工住房改善法案》的颁布开始,英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住房法案,其授权地方政府清理贫民窟地区以及其他结构不当的建筑群。通过对贫民窟进行清理和重建,工业城市的市容得到明显改观。但改善方案涉及的面积一般不超过100英亩,其无法确保改善区域内的建筑与相邻区域的建筑在功能上彼此协调,城市中各功能区的合理布局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1909—1939年间是城市规划的第三阶段。1909年颁布了《住房与城市规划诸法》,授权地方机构以“规划方案”的形式,把辖区内所有土地按功能划分不同区域,从宏观角度考虑相邻建筑在功能和结构上的协调性。随着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变,工业城市近代早期存在的种种“城市病”逐渐得到医治。
——均摘编自梁远《近代英国工业城市规划演进研究(1848—1940)》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1848—1939年英国对工业城市进行规划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1848—1939年英国工业城市规划的特点。
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1760年到1800年,40年的时间,英国的城市人口比重由10%上升到20%,属于城市化的早期阶段,上升速度是缓慢的。在1801~1851年这50年内,英国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由20%上升到50.2%,提高了30多个百分点,英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国家,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在这个阶段中,不仅纺织业的发展是城市化前进的重要动力,随着蒸汽机的普及,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而且还出现了一批由交通运输业带动的城市。自19世纪20年代第一条铁路建成到19世纪50年代铁路网的形成,英国仅用了30年的时间,在此期间,英国与铁路发展配套的各行业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摘编自牟元军《论英国近代城市化进程》
材料二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法国城市化进程与西欧大陆其他各主要国家步调一致,均呈低速增长之势。据研究,法国城市的发展几乎完全局限于大城市内部的扩张,所增加的城市人口中有80%集中于人口在4万以上的大中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在法国相当迟缓。
——摘编自沈志强《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法国城市化双重动力解读》
材料三 国内学者普遍将19世纪至20世纪初德国的城市化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815~1840年是城市化兴起的准备阶段。第二阶段:1840~1871年是德国城市迅速发展的阶段。第三阶段:1871~1913年是德国城市化极大繁荣和发展的时期。德国的中小城市多,分布较均匀,人口过于集中的大城市少。1871年德国城市人口为1479万,占总人口的36.1%,1910年城市总人口已达3897.1万,占总人口的60%,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摘编自陈秋霖《德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等
(1)概括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晚期英、法、德城市化的各自特点。
(2)简析影响近代西欧城市化发展的要素。
1.B2.C3.B4.B5.D6.C7.A8.C9.C10.A11.A12.B13.B14.B15.D
16.(1)原因:19世纪英国典型的工业城市规划不合理;发生大规模霍乱;缺少公共娱乐活动空间;生活区与生产区混杂,容易导致环境污染;政府主导改善城市规划。
(2)特点:阶段性明显;颁布法令,依法进行;分出轻重缓急,先解决最棘手的公共卫生问题,再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下层民众住房与改善市容相统一;先局部改善城市环境,再整体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17.(1)特点:
英国: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纺织业和交通运输业带动城市兴起;率先实现城市化。
法国:城市化存在区域不均衡性;城市化低速发展;以大中城市为主。 德国:城市化起步较晚;中小城市多;城市分布较均匀;国家统一后发展迅速。
(2)要素:具体国情;政治制度;政治局面;工业化水平;社会环境。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同步练习题,共16页。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1课 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课后作业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