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优质作业含答案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优质作业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优质作业含答案,共11页。
【名师】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2优质练习一.单项选择1.慧星兰的花矩长达30cm,只有底约4cm处才有花蜜。达尔文曾预测肯定存在这样的昆虫,它们生有同样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可以从花矩中吸到花蜜。大约50年后,研究人员果然发现了这样的蛾类昆虫——非洲长喙天蛾,它长着25cm长的口器,其在尽量伸长口器去吸花矩底部的花蜜时,身体会挤压到花冠,花粉会沾到身上,因此,在这样的情形下,兰花的花矩越长,它就会沾到更多的花粉,越容易留下更多的后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根据资料推测消费者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可能具有重要作用B.非洲长喙天蛾的口器越来越长是自然选择使基因发生定向变异的的结果C.花矩高度特化的慧星兰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的概率更高D.慧星兰与非洲长喙天蛾的某些形态特征彼此相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2.据报道,入侵中国的红火蚁已传播至我国12个省份,435个县市区。红火蚁食性杂能够以多种动物.植物及腐肉为食,生存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破坏力强。研究发现,蚤蝇可在红火蚁体内产卵,幼虫令红火蚁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红火蚁与蚤蝇的捕食关系是通过长期的共同进化建立起来的B.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入侵红火蚁进行种群数量的调查研究C.决定红火蚁种群数量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和性别比例D.红火蚁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能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某农田中有小麦.杂草.田鼠.蚯蚓等生物。下列对该农田的叙述错误的是( )A.所有小麦属于一个种群 B.所有杂草属于一个种群C.所有生物构成了一个群落 D.农田是一个生态系统4.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梵净山上所有珙桐是一个种群B.梵净山上所有鸟是一个群落C.梵净山上的黔金丝猴与其生活的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D.处于稳定性的生态系统,各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固定不变的5.一个盛有池塘水的罐子可被称为一个生态系统,其原因是( )A.罐子中生活着水藻等植物B.罐子中有水和空气等非生物因素C.罐子中的多种微生物以水藻为食D.罐子中生活着多种生物,且依赖于非生物成分6.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片草原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 ②渭南市尤河水库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 ③一果园中所有的苹果及其无机环境 ④公园中的全部菊花 ⑤洞庭湖中的全部生物 ⑥一块棉田中棉蚜的所有卵.幼虫和成虫A.⑥⑤② B.③④⑥ C.⑤④③ D.③⑤⑥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三营养级C.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的细菌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组成生物圈的成分就是生活在地球上所有生物8.地木耳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之一,因其生于地上,形似木耳,色似木耳而得名。地木耳在分类学上属于念珠藻,下列关于地木耳叙述正确的是( )A.地木耳属于藻类植物,因此能够利用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生产肝糖原等有机物B.地木耳雨后能大量繁殖是因能利用营养物质在适宜温度下快速进行有丝分裂C.我们能够在高倍显微镜下看到其拟核是一种环状DNA分子D.地木耳和木耳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不同的9.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B.甲的引进改变了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底泥.水及阳光等因素组成河流生态系统10.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B.生活在深海地壳热裂口的生物的能源可来自地热和硫化氢的氧化C.生物圈的物质和能量都需要从外界源源不断地获得D.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在分子水平上具有统一性11.泉州湾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该生态系统的( )A.营养结构 B.食物链和食物网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D.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12.生态系统的类型众多,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下列不属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荒漠生态系统C.淡水生态系统 D.果园生态系统13.珊瑚礁区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极高的生态系统,珊瑚的色彩源于生活在珊瑚虫消化腔中的虫黄藻,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无机物,虫黄藻进行光合作用为珊瑚虫提供大部分能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珊瑚虫和虫黄藻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B.虫黄藻属于生产者,生产者一定是自养生物C.珊瑚礁区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均较高D.珊瑚礁区的生物群落能适应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14.地上枯落物是指由植物地上部分产生并归还到地表的所有有机物质的总称,细枯落物主要由凋落的叶片和草本植物组成,粗糙木质枯落物主要是死亡的木本植物的茎。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两类枯落物产量随纬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枯落物的产量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B.同一纬度条件下不同地点间枯落物产量不会存在显著差异C.细枯落物产量远高于粗糙木质枯落物产量的原因是产生细枯落物的植物生长周期较短D.覆盖在地表上的枯落物可以影响土壤群落的物种丰富度1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中唯一的生产者,所以它是生态系统的基石B.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唯一能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成分D.生态系统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16.“海底黑烟囱”是指海底富含硫化物的高温热液活动区,其热液喷出时形似“黑烟”。此区域是高温.高压.没有阳光且缺乏氧气的极端环境,人们却在其中发现了许多前所未见的生物,包括大得出奇的红蛤.海蟹.血红色的管虫形状类似蒲公英的水螅生物蠕虫及硫细菌(类似硝化细菌)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高温热液活动区属于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生产者主要是硫细菌B.该高温热液活动区生物的DNA中G-C碱基对所占比例相比浅海区生物的可能要大C.该高温热液活动区的物种丰富度低于浅海区的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只存在捕食这一种种间关系D.一些生物能在该高温热液活动区中生存是长期进化的结果17.下列动植物特征中,最可能属于荒漠生物群落的是( )A.耐寒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B.擅长挖洞的小型动物C.营树栖生活的动物 D.根系发达的耐旱植物18.如图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b.c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a中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B.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C.c包括的生物都没有典型的细胞核D.a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遇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B【解析】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解答:A.根据上述资料分析可知非洲长喙天蛾可以促进慧星兰的授粉作用,据此推测消费者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可能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B.非洲长喙天蛾的口器越来越长的原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进而适应了环境,但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错误;C.非洲长喙天蛾专一性传粉,只在慧星兰中活动,使得慧星兰更直接地授粉,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花粉损失,效率反而更高,故其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的概率更高,C正确;D.慧星兰的某些形态特征与传粉昆虫的某些形态特征彼此相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B。2.【答案】D【解析】3.【答案】B【解析】4.【答案】A【解析】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解答:A.梵净山上所有珙桐是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能构成一个种群,A正确;B.梵净山上所有鸟不是该区域内的所有个体,不能构成一个群落,B错误;C.梵净山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活的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C错误;D.处于稳定性的生态系统,各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相对稳定的,D错误;故选A。5.【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前者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后者包括阳光.空气.水等。解答:盛有池塘水的罐子包含池塘水中的各类生物组成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其中罐子中生活着多种生物,且依赖于非生物成分,它们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构成生态系统。D正确。故选D。6.【答案】A【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包括一定区域的全部生物(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解答:①一片草原中的全部动物和绿色植物不包括微生物,既不是种群,不属于群落;②渭南市尤河水库中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属于生态系统层次;③一果园中所有的苹果及其无机环境,不包括所有生物,故不是生态系统;④公园中的全部菊花不是同一个物种,故不属于一个种群;⑤洞庭湖中的全部生物属于一个群落;⑥一块棉田中棉蚜的所有卵.幼虫和成虫为同一个物种的全部生物,故属于一个种群。则依次属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⑥⑤②。故选A。7.【答案】A【解析】绝大多数动物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少数动物属于分解者,如蚯蚓;细菌不一定属于分解者,也可以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解答:A.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能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A正确;B.绝大多数动物属于消费者,有些动物是分解者,如蚯蚓,其中食草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错误;C.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的细菌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是消费者,C错误;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组成生物圈的成分不仅包括生活在地球上所有生物,也包括非生物成分,D错误。故选A。8.【答案】D【解析】9.【答案】C【解析】由题干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而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可知说明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捕食物种甲,甲的引进已经改变了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解答:A.在五年内,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导致种内斗争不断增强,A正确;B.甲的引进后,甲的种群密度越来越大,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小,已经改变了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B正确;C.因为甲的引进已经导致土著食草鱼类数量的减少,说明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捕食物种甲,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抑制甲的蔓延,C错误;D.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底泥.水及阳光等因素组成河流生态系统,D正确。故选C。10.【答案】C【解析】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构成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A项正确;深海地壳热裂口的生物的能源来自于地热和硫化氢的氧化释放的化学能,B项正确;生物圈的能量需要从外界源源不断地输入,生物圈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项错误;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在分子水平上具有统一性,其组成物质都有糖类.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D项正确。11.【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其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解答:根据分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其组成成分(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ABC错误,D正确。故选D12.【答案】D【解析】自然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依靠自然调节能力维持的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由于人类的强大作用,绝对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没有了。解答: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水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陆地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D正确。
故选D。13.【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解答: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珊瑚虫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消费者,虫黄藻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两者之间存在的种间关系属于互利共生,A正确;B.虫黄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生产者一定是自养生物,B正确;C.珊瑚礁区生物多样性极高,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强,恢复力稳定性一般较弱,C错误;D.珊瑚礁区物种繁多,不同生物在珊瑚礁区占据不同位置,说明珊瑚礁区的生物群落能适应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D正确。故选C。14.【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主要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主要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非生物的微藻和能量,营养结构生长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解答:A.图中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枯落物的生产量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原因是随着纬度的增加,气温逐渐降低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效率,A正确;B.同一纬度条件下不同地点间枯落物产量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海拔或水分.土壤特性.人为干扰等非生物因素,B错误;C.据图分析,由于细枯落物的生长周期短,它的产量远高于粗糙木质枯落物,C正确;D.覆盖在地表上的枯落物一方面为土壤动物和微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调控土壤微气候,从而改变土壤群落的结构,进而影响群落的物种丰富度,D正确。故选B。15.【答案】B【解析】16.【答案】C【解析】17.【答案】D【解析】荒漠地区是指气候干燥.降水极少.蒸发强烈,植被缺乏.物理风化强烈.风力作用强劲的流沙.泥滩.戈壁分布的地区。解答:荒漠地区降水极少,植物缺乏,能在此环境中生存的植物往往具有根系发达的耐旱特点,由于缺少植物,所以不会有营树栖生活的动物,具有挖洞习性的动物主要生活在土壤疏松,适合挖洞的环境中,以草原生态系统为主,农田.森林等也有。 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故选D。18.【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由于b的箭头是双向的,所以b是生产者,a是消费者,c代表的是分解者。解答:A.a消费者中全是异养型生物,但不一定都是真核生物,如寄生细菌为原核生物,A错误;B.b生产者中有真核生物,如绿色植物,也有原核生物,如蓝藻,但都是自养型,B正确;C.c分解者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以及蚯蚓等腐生动物,其中真菌和动物属于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C错误;D.b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遭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D错误。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