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含答案3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含答案3第1页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含答案3第2页
    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作业含答案3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师大版 (2019)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综合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挑】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2作业练习一.单项选择1.如果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身边的动植物的生活离不开信息传递,其中既有物理信息,又有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下列信息属于物理信息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物代谢产生的抗生素 B.孔雀开屏C.花朵鲜艳的色彩 D.花朵四溢的花香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调查某片树林中的一种鸟的种群密度,需要采用样方估算的方法B.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C.植物通过花香和鲜艳的颜色吸引昆虫传粉体现了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D.蜜蜂通过“跳舞”告诉同伴蜜源属于行为信息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有(  )A.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螟蛉有子,蜾赢负之”体现了两种生物之间的寄生关系C.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D.信息传递对于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稳定都有重要作用4.中华显盾瓢虫可根据寄主植物发出生物信息素以及气候条件寻找并捕食蚜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某地域的瓢虫和其他动植物构成一个群落B.蚜虫营养级较寄主植物高,因此数量较寄主少C.中华显盾瓢虫寻找蚜虫时利用的是化学信息D.生物信息素能调节种间关系并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5.“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于飞,上下其音”(《诗经·国风》),燕子表达的信息分别为(    A.物理信息.行为信息 B.化学信息.物理信息C.行为信息.物理信息 D.行为信息.化学信息6.美国密苏里大学针对阿拉伯芥属植物做了实验,将毛虫啃食叶片或播放类似毛虫啃食的咀嚼声,植物分泌的芥子油会增多,这是毛虫不喜欢的油脂。但机械碰触导致的叶片振动和模拟的自然风声,不会引起芥子油分泌的增多。关于这个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交流有益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信息交流能够调节植物与毛虫的种间关系C.芥子油的产生是植物的一种应激反应D.芥子油的产生属于物理信息传递7.我校生物兴趣小组对岳麓山的生态环境进行了野外调查:图1是岳麓山部分生物关系示意图;图2是图1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甲.乙)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e表示能量值;图3为图1中蜘蛛的“蜘蛛网”示意图(“蛛丝”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1由乔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和杂食性鸟构成的食物网中,杂食性鸟分别处于第三.四营养级B.从图1所示的营养关系分析,属于分解者的有大型真菌.跳虫,有机碎屑被彻底分解产生的无机盐.CO2.H2O等物质和释放的能量可供生态系统循环利用C.图2中乙的粪便中食物残渣的能量包含在d中,乙中可被下一营养级所利用的能量值可表示为a-bD.图3中的蜘蛛网可为蜘蛛捕食提供物理信息,可见蜘蛛的生存离不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B.生态系统为了维持正常的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发生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9.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我国实施的二孩政策可以调节人口的出生率,改变人口的年龄组成B.农民对某块农田放弃管理后,该农田上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可导致大气中CO2的含量上升,引起温室效应D.蜜蜂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信息体现了信息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10.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都存在着多种信息传递信息形式。当一只母豹呼唤它的幼仔时,发出的孔叫声属于(    A.化学信息 B.物理信息C.营养信息 D.行为信息11.在一个池塘中,绿藻是鲮鱼和沼虾的食物,而沼虾又是鲮鱼的食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鲮鱼和沼虾是捕食关系B.若沼虾数量降低,其他条件不变,鲮鱼数量也会下降C.绿藻.鲮鱼.沼虾和一些分解者组成了一个食物网D.鲮鱼和沼虾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该生物系统稳定12.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科学家用相同时长的红光和红外光依次照射的方法,对一批莴苣种子进行处理,然后置于暗处。一段时间后,这些莴苣种子的发芽情况如下表所示。据此实验推测,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组别光照射处理方式发芽率(%)1无光照(黑暗对照组)8.52红光983红光+红外光544红光+红外光+红光1005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436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红光A.红光诱导莴苣种子发芽,红外光会逆转红光的作用B.影响莴苣种子发芽的红光和红外光属于物理信息C.第6组的发芽率接近50%D.莴苣种子发芽率的高低,与最后一次照射的是红光还是红外光密切相关13.一种当地从未分布的新杂草出现在某农田生态系统中,排挤了原有的杂草而成为主要的杂草种类,对农作物造成了较大的危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农田中的生物群落中发生了次生演替B.新杂草和农作物之间的竞争不仅限于光照.空间.无机盐C.新杂草和农作物之间不发生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D.新杂草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也将保持不变14.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能体现信息调节种间关系作用的是(    A.油蒿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多种植物种子的萌发B.长日照可促进苗圃中的落叶松幼苗推迟休眠C.鸟表演复杂的舞蹈动作吸引异性前来交配D.昏暗蜂房内蜜蜂用触角感受同伴的舞蹈信息15.某小组利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调查农田中的趋光性昆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方法可有效破坏趋光性昆虫的性别比例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C.该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该方法可用于调查农田中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16.下列现象不能体现“信息能调节生物种间关系”这个观点的是(    A.狼根据鹿留下的气味去猎捕鹿B.烟草的种子必须接受某种光波长的刺激才能萌发C.烟草植株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产生一种可挥发的化学物质,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D.蝙蝠通过自身发出的声波,对被捕食者进行“回声定位”1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环境B.动?植物可以产生和接受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只能在同种生物之间传递D.信息沿食物链从低到高营养级传递18.榕树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类群,具有隐头花序,隐头花序仅有顶端一个微小通道与外界连通。榕树通过分泌化学物质吸引小体积的榕小蜂进入隐头花序内部完成传粉,同时榕树的隐头花序为榕小蜂产卵提供场所.为幼虫发育提供营养。蚜虫是榕树的一种常见虫害,能利用刺吸口器吸食榕树的汁液,每隔1—2分钟,就会翘起腹部分泌蜜露,吸引蚂蚁舔食,蚂蚁能为蚜虫驱赶天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榕树向榕小蜂传递行为信息,利于促进个体的繁殖B.榕树和榕小蜂之间存在共生关系,蚜虫和榕树之间存在捕食关系C.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复杂的种间关系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依据能量传递规律,初级消费者蚜虫可获得生产者榕树中10%—20%的能量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解答:A.生态系统中生物代谢产生的抗生素属于化学信息,A错误;B.孔雀开屏属于行为信息,B错误;C.花朵鲜艳的色彩是通过光这种物理形式传递的,因此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D.花朵四溢的花香是通过某种化学物质传递的,属于化学信息,D错误。故选C。2.【答案】D【解析】3.【答案】D【解析】4.【答案】D【解析】5.【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解答:“燕燕于飞,差池其羽”意思是燕子飞在天上,参差舒展翅膀,体现的是行为信息;“燕燕于飞,上下其音”意思为燕子飞在天上,鸣音呢喃低昂,是声音,体现的是物理信息。C正确,ABD错误。故选C。6.【答案】D【解析】7.【答案】D【解析】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关系图,其中草本植物.乔木为生产者,蝗虫.蜘蛛.杂食性鸟为消费者,大型真菌.跳虫为分解者。图2是生态系统中某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示意图,a表示乙的同化量,e.b分别表示甲.乙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d分别表示甲.乙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图3中的蜘蛛网可为蜘蛛捕食提供物理信息。解答:A.在乔木(草本植物)→杂食性鸟食物链中,杂食性鸟为第二营养级,在草本植物→蝗虫→杂食性鸟食物链中,杂食性鸟为第三营养级,在草本植物→蝗虫→蜘蛛→杂食性鸟食物链中,杂食性鸟为第四营养级,A错误;B.跳虫取食土壤中的有机碎屑,属于分解者,但有机碎屑被分解释放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不能被生态系统循环利用,B错误;C.图2中乙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乙的同化量,而属于上一营养级(甲)同化量中流向分解者的一部分,即乙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c中,乙可被下一营养级利用的能量值为a-b-d,C错误;D.昆虫等撞上蜘蛛网会引起蜘蛛网的振动,属于物理信息,能帮助蜘蛛捕食,体现了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D正确。故选D。8.【答案】C【解析】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联系:两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释放,都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是推动物质循环的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解答: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个渠道进行的,A正确;B.因为生态系统中,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故任何生态系统都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B正确;C.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是推动物质循环的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返,所以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C错误;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发生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具有双向性,D正确。故选C。9.【答案】D【解析】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行为信息:如动物的行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答:A.全面二孩政策直接调节的是人口的出生率,使幼年个体增多,改变人口的年龄组成,A正确;B.农田放弃管理后,该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正确;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短时间内二氧化碳大量释放,导致温室效应,C正确;D.蜜蜂找到蜜源后,通过跳圆圈舞向同伴传递信息属于行为信息,调节的是种内关系,D错误。故选D。10.【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种类:(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等。解答: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因此,母豹的吼叫声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故选B。11.【答案】D【解析】绿藻是鲮鱼和沼虾的食物,而沼虾又是鲮鱼的食物。说明存在的食物链为:绿藻→鲮鱼;绿藻→沼虾→鲮鱼。解答:A.根据分析可知,鲮鱼和沼虾有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A错误;B.若沼虾数量降低,其他条件不变,鲮鱼将更多捕食绿藻,由于食物链缩短,其获得的能量将增加,其数量会上升,B错误;C.食物网中有绿藻.鲮鱼.沼虾,但没有分解者,C错误;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如鲮鱼和沼虾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该生物系统稳定,D正确。故选D。12.【答案】C【解析】由题干及表格信息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光照射处理方式对莴苣种子的发芽率的影响,自变量是不同光照射处理方式,因变量是莴苣种子的发芽率,黑暗处理作为对照组,表格数据显示,不同光照射处理方式下莴苣种子的发芽率不同,其中第2组和第4组发芽率明显高于第3组和第5组,且接近于100%。据此分析。解答:A.比较第2组和第3组,第2组只用红光照射,发芽率高达98%,而第3组先用红光照射后用红外光照射,发芽率只有54%,可推测红光诱导莴苣种子发芽,红外光会逆转红光的作用,抑制莴苣种子发芽,A错误;B.物理信息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则影响莴苣种子发芽的红光和红外光属于物理信息,B错误;CD.由表格可知,最后一次照射的是红光的第2组和第4组的发芽率明显高于最后一次照射的是红外光的第3组和第5组,可推测莴苣种子发芽率的高低,与最后一次照射的是红光还是红外光密切相关,红光能诱导莴苣种子发芽,因此最后一次照射的是红光的第6组的发芽率应接近于100%,C正确,D错误。故选C。13.【答案】B【解析】初生演替是指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演替的过程为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森林阶段;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演替的过程一般为杂草阶段→灌木阶段阶段→森林阶段。解答:A.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该农田原有植被未遭到破坏,群落类型没有发生改变,故没有发生次生演替,只是发生了外来物种入侵,A错误;B.新杂草和农作物之间的竞争不仅限于光照.空间.无机盐,还有水.CO2等,B正确;C.新杂草和农作物之间不发生能量流动,但能发生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C错误;D.K值也就是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条件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在自然界,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当新杂草种群数量达到K值后,种群数量会维持相对稳定;出现不利的环境条件时,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D错误。故选B。14.【答案】A【解析】15.【答案】A【解析】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捕昆虫,统计昆虫的种群数量。解答:AD.黑光灯诱捕法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捕昆虫,可推测昆虫的种群数量,但不能有效破坏趋光性昆虫的性别比例,A错误.D正确;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主要是光线,属于物理信息,B正确;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利用昆虫的趋光性诱捕昆虫,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C正确。故选A。16.【答案】B【解析】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7.【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8.【答案】C【解析】 

    相关试卷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达标测试,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生态系统功能描述的是,科学研究发现以下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北师大版 (2019)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北师大版 (2019)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同步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a,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精练: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精练,共13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