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北师大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含答案
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4章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第四节 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4章 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第四节 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是一个生态工程的模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优编】第四节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2作业练习一.单项选择1.“生物圈2号”是模拟地球生态系统.全封闭的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其建造目的是( )A.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利用人工生态工程,仅仅依靠太阳能,能否维持生存B.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完全依靠人工生态系统,能否生存C.验证人类在人工生态系统中的存活能力D.验证密闭立体钢架结构的人工生态系统建筑物是否适合人类居住2.在现代生物科技的应用中,不需要进行检测与筛选的是( )A.对植物的离体组织进行培养,大规模培育优良品种B.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C.利用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白菜—甘蓝”D.将抗虫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培育具有抗虫特性的新植株3.下图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的示意图(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其中①.④表示相关的操作步骤,甲.乙表示相关结构或细胞。Pst Ⅰ酶和Sma Ⅰ酶切割基因后将产生不同的黏性末端。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甲代表的是基因表达载体,乙可代表番茄细胞B.可用Pst Ⅰ酶和Sma Ⅰ酶切割鱼的抗冻蛋白基因以避免目的基因末端发生任意连接C.若用Pst Ⅰ酶和Sma Ⅰ酶切割质粒产生的DNA片段有3种D.图中③.④依次表示组织培养过程中番茄组织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4.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 D.整体性原理5.种植抗旱的蒿类植物能有效治理局部沙化的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治理沙化环境说明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但不改变其速度B.选用蒿类植物主要依据了协调与平衡原理C.沙化环境中影响群落空间结构的最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D.在沙化环境中觅食的植食性动物之间只有竞争关系6.下图是一个生态工程的模式图。对该生态工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B.将沼渣施人林地,可以为果树的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C.饲养鸡.鸭延长了食物链,最终使人获得的能量减少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既有太阳光能又有化学能7.下图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它是我国南方各省农村比较常见且行之有效的农业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系统具有结构协调.种养合理.资源高效利用.内部良性循环.稳定持续发展的特点B.该生态系统实现了光合产物的分层多级利用C.桑树的凋落物.桑椹.蚕沙撒入鱼塘中,经池塘内食物链的作用实现了能量的重复利用D.该体系中获得蚕丝.食品.鱼类以及沼气等,在经济上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上大有好处8.下列关于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干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它一般都能分化出成体动物B.滋养层细胞发育成胚胎的附属结构或胚外结构是在囊胚期C.早期囊胚经酶处理得到的细胞能直接进行胚胎移植D.人工繁殖获得试管动物的主要技术包括核移植和胚胎移植9.《齐鲁晚报》2006年12月3日报道,山东单县生物发电厂正式投入生产发电,这是我国第一个新型环保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生物发电示范项目。以秸秆作为燃料,秸秆经过切割即可直接作为燃料投入锅炉燃烧发电。国际能源机构的有关研究表明,秸秆是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平均含硫量只有3.8‰,远低于煤1%的平均含硫量。下列有关叙述不恰当的是( )A.生物发电产生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有利于环境保护B.以作物秸秆为燃料发电,可做到对农作物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C.以作物秸秆为燃料发电,产生的无机养料还田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D.以作物秸秆为燃料发电,可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10.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中,下列研究方案不能实现其目的是( )选项方案目的A建立沼气池有利于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B体外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培育供移植的组织器官C培育试管苗.试管牛和克隆羊能保持全部母本性状D用胰蛋白酶处理剪碎的动物组织块制备动物细胞悬浮液 11.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12.下列关于生物工程及其安全性评价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从输卵管冲取的卵子都需经过人工培养成熟后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B.“三北防护林”松毛虫肆虐主要是由于违背了物种多样性的原理C .中国政府对于克隆技术的态度是不反对治疗性克隆,可有限制的进行生殖性克隆D.由于存在生殖隔离,大田种植转基因抗旱.抗除草剂农作物不存在生物安全性问题13.下图为某生物工程操作流程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此图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若A为质粒,则B表示重组DNA分子B.如果此图表示动物细胞融合过程,则形成C(杂种细胞)的原理是细胞全能性C.若此图为试管婴儿的培育过程,则应包括人工授精.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方面D.若此图为试管牛生产的技术流程图,则获得A(精子)后可直接与B进行体外受精14.珊瑚礁当所处环境恶化时,失去了共生藻类的珊瑚虫会因为死亡而导致珊瑚礁逐渐“白化”,失去其鲜艳的色彩,那里生物多样性也锐减。这体现了生态工程什么原理( )A.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B.整体性原理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15.右图是“无废弃物农业”物质和能量流动图,该图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A.物质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16.“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既要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又要考虑到树种的多样性。这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的( )A.系统学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B.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C.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D.物种多样性原理与整体性原理17.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我国北方农区的一种“四位一体”的生态家园示意图,其中沼气池.猪舍.厕所和日光温室等保持了合理的结构和比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农村发展沼气不利于保护林草植被B.该工程充分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的原理C.保持生物间比例合理等同遵循整体性原理D.能量可随着沼气的使用而流入生物体内18.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学原理是其主要理论基础B.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循环多级利用C.实现废物资源化,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污染D.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A【解析】 “生物圈2号”是模拟地球生态系统.全封闭的人工生态循环系统,在物质上与外界完全隔绝,但能量需要依靠外界的太阳光。其目的是验证人类在离开地球的情况下,利用人工生态工程,仅仅依靠太阳能,能否维持生存。2.【答案】A【解析】植物组织培养时所使用的植物材料基因型相同,因此不需要筛选。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需进行至少两次筛选,分别是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和产生专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需要筛选出杂交细胞;在抗虫转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中,需要在分子水平和个体水平进行鉴定。3.【答案】C【解析】Pst Ⅰ酶和Sma Ⅰ酶切割基因后产生的黏性末端不同,因此用这两种酶切割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可避免目的基因末端发生任意连接,B正确。质粒是环状的,用Pst Ⅰ酶和Sma Ⅰ酶切割后只得到两个片段,C错误。图中①~④依次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脱分化.再分化,D正确。4.【答案】B【解析】协调与平衡原理是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之一,该原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考虑环境承载力5.【答案】B【解析】6.【答案】D【解析】7.【答案】C【解析】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整体性原理指导下,根据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建立生态农业。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但能量是不能重复利用的。因此C项错误。8.【答案】C【解析】胚胎干细胞可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分化,但一般不能分化出成体动物,A错误。滋养层在囊胚期分化出现,原肠胚期之后分化.发育为胚胎的附属结构,B错误。培育试管动物的主要技术是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不需要核移植技术,D错误。9.【答案】B【解析】10.【答案】C【解析】11.【答案】C【解析】12.【答案】B【解析】13.【答案】C【解析】如果此图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若A为质粒,则B为目的基因,C表示重组DNA分子,A错误。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采集的精子必须获能后才可与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D错误。14.【答案】C【解析】15.【答案】C【解析】16.【答案】B【解析】考虑树种的生态适应性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平衡原理,考虑树种的多样性体现了物种多样性原理。17.【答案】B【解析】在农村发展沼气可减少林草植被等能源的使用;整体性原理是系统的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而生物间的比例合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沼气燃烧释放的热能无法被生物体利用,即不能流入生物体内。18.【答案】B【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循环多级利用,但能量是不循环的。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学和系统学,遵循循环经济原则,实现废物资源化,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对农业害虫进行生物防治,一方面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有利于保护环境,从而提高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哪项叙述完全符合生态经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工湿地是将污水,对环境承载力的说明错误的是,下述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第四节 生态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俗话说,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