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19 牧场之国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19 牧场之国教案,共4页。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够准确找到作者描写的景物,体会荷兰之美,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含义。
体会动静描写相结合的好处。
教学重点:
准确找到作者描写的景物,通过文章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体会动静描写相结合的好处并运用。
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威尼斯的小艇》,在作者的动静态描写中感受了小艇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的美,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写景的文章。(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检测预习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牧场之国的国是指哪个国家(荷兰)没错,走进课文之前,老师要来检测一下大家的字词掌握怎么样。
1)字词检测
眺望 飞驰 吆喝 踢开 (这组词属于什么词——动词,没错,在文章中运用动词能够让描写事物更加生动形象,继续往下看)
骏马 仪态 辽阔 牲畜
通过读文,我知道了荷兰是( ),( ),也是( )。
看来大家都有认真完成预习任务,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课文中多次重复出现的一句话是什么?(这就是真正的荷兰)那这句话出现在第几到第几自然段呢?(2——6自然段),好,现在让我们走进2到6自然段,欣赏真正的荷兰,看看那牧场之国的风景究竟有多美。
默读课文,详细分析
首先请同学们看第2自然段,默读课文,看默读提示,谁能来为大家读一读。
默读提示:
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一找这一自然段中主要描写的景物是什么?(牛)
用直线画出作者描写景物的句子?
(抓住牛的颜色、牛的样子来描写的——描写了牛的哪些样子呢?——专注吃草的样子,站着思考的样子,像贵妇一样仪态端庄的样子,似牛群家长无比威严的样子。作者描写了牛的颜色和样子就是抓住了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在描写牛的样子时,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呢?——拟人,让学生直接说从中感受到什么)
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一条条运河两边,碧绿的一望无垠的草地上,放眼望去,众多的牛群,点缀着黑白相间的牛,有的牛群在低头专注的吃草,有的牛在站立不动的思考,有的牛像贵妇一样仪态端庄,有的牛像无比威严的家长,孩子们,你们有什么感受?(宁静、美好)这就是作者运用动静描写的好处,那动的是什么?静的又是什么?真就是作者笔下(——真正的荷兰)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刚刚的学习方法:
①找到主要描写的景物?
②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③想象画面,体会感悟。
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剩下的3——6自然段,完成表格填写。
小组合作,探讨分析
时间到,哪个小组想来汇报?(投屏)
(抓住的景物是骏马,运用了动静描写相结合的描写方法,动的是飞驰的骏马,静的是辽阔无垠的原野,让我体会到了自由和无拘无束。)在辽阔无垠的的原野上,自由飞驰的骏马让我们感受到了——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学生继续汇报
(抓住的景物是羊、猪、鸡,运用了动静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动的是呼噜的猪,静的是悠闲自得的绵羊,安闲的小鸡,让我体会到了安闲自得。)——悠然自得、安闲欣赏自己王国的牲畜们告诉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抓住的景物有牧民、晚霞、满载牛奶的船和车辆、灯塔,运用了动静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动的是行驶而过的车辆,挤奶的牧民闪着微光的灯塔,静的是金色晚霞的天空,沉睡的牲畜。我体会到了和谐与安静)——金色的晚霞之下,安静挤奶的牧民,沉睡的牲畜,微光的灯塔让我们感受了牧场傍晚的宁静祥和之美,这告诉我们——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现在从这幅美景的陶醉中回到课堂中来,这篇文章作者利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宁静、自由的牧场风光,现在让我们用这种学习方法,继续来欣赏另一番风景。
拓展阅读
利用刚刚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老舍《草原》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牧场之国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牧场之国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学,初读引学,师生共学,合作品学,拓展延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