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最新备战高考地理之探讨大学地理知识
21 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的地史演化~结合相关高考真题-备战高考地理之探讨大学地理知识
展开
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的地史演化~结合相关高考真题
新生代即最近6500万年的地质时代,已经历时间仅相当古生代的一个纪。形成的地层称新生界,符号C²。1760年,阿尔杜伊诺把南阿尔卑斯至意大利平原的地层自老至新,划分为3个纪,第一纪为结晶岩;第二纪为含化石的成层岩石;第三纪是半胶结的层状岩石,有海生贝壳。1829把巴黎盆地第三纪地层之上的松散地层划分为第四纪。后来地层划分越来越细,第一纪(结晶岩)大致相当于前寒武纪,第二纪(含化石的成层岩)相当于古生代和中生代,两者都已废弃不用;第三纪(半胶结、有海贝壳)和第四纪(松散的)合在一起,称新生代。
第三纪沿用到20世纪末,曾分为早、晚第三纪。2001年中国采用国际划分方案,将早第三纪译为古近纪,晚第三纪译为新近纪,新生代改为3个纪。古近纪约开始于距今6500万年前,结束于2330万年前,形成的地层称古近系。新近纪约开始于距今2330万年前,结束于260万年或175万年(国际地质年表)前。古近纪划分为3个世:古新世、始新世和渐新世;新近纪划分为2个世:中新世和上新世。
第四纪是地球历史的最新阶段,约始于距今260(175)万年前,直到现在。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更新世又可划分为早、中和晚更新世。形成的地层称第四系,下分更新统和全新统。
新生代地质年代的划分经过了长期研究。1833年,英国地质学家研究巴黎盆地第三纪地层时,根据地层中软体动物化石现代种属百分比,将第三纪划分为始新世(1%~5%)、中新世(20%~40%)和上新世(50%~90%)。1874年在始新世沉由早到晚:古新世· 始新世· 渐新世~ 中新世· 上新世~ 更新世· 全新世。
积物下部发现更早的植物化石,命名为古新世。近代(Recent)一词被引入地质学,指人类居住的时代。
新生代逐渐演化出现代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生物界也演化成今天的面貌,称被子植物时代和哺乳动物时代。第四纪出现人类,地球是已知唯一有人类并创造文化的星体。
一、古近纪
(一)向近代发展的生物界
被子植物开始出现于早白垩世晚期,到古近纪极度繁盛,古代羊齿和各种松柏等裸子植物逐渐为被子植物代替。此时被子植物以乔木为主,种类和数量都较中生代大大增加。显花植物和草类繁盛,给昆虫、哺乳动物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由于纬度、气候各地不同,植物分区明显。
新生代动物界也巨变。中生代占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已经衰退,中生代开始出现的哺乳动物迅速发展。晚白垩世时哺乳动物约有10个科,到古新世却增加到40多个科,始新世又增加了约80%,不过大多数都是古老土著。尽管如此,从中生代爬行动物过渡到古近纪哺乳动物时代,是地球生命发展史的巨大飞跃。到渐新世,一些古老和土著的哺乳动物衰微,一些趋向近代化的种类,如奇蹄目、偶蹄目以及食肉目、啮齿目逐渐繁衍。其他脊椎动物如软骨鱼类、硬骨鱼类、鳄类、龟鳖类、鸟类都有所发展。在无脊椎动物中,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等也十分繁盛。
(二)喜马拉雅构造阶段地史特征
新生代的构造运动称新阿尔卑斯运动,又称喜马拉雅运动,简称喜山运动。从中生代进入新生代,世界古地理形势如图5-40。由于海底扩张,冈瓦纳古陆进一步分裂,澳大利亚与南极大陆分开,逐渐向北转移;印度地块在始新世和亚洲碰撞,形成南亚次大陆;非洲逐渐向北靠近,向欧洲大陆挤压;南、北美洲时而在“巴拿马地峡”相接,使南北部分动物产生互相迁徙现象;阿拉伯半岛与非设问:分析板块碰撞使古地中海缩小的过程?
洲分开,同亚洲相连,红海出现。
古近纪初期,欧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的非洲和印度部分之间尚横亘古地中海,古近纪末,欧亚板块和南方板块碰撞加剧,喜山运动期间,出现横贯东西的山脉,包括北非的阿特拉斯、欧洲的比利牛斯、阿尔卑斯和喀尔巴阡,向东延伸到高加索和喜马拉雅山脉,它们是地球上最年轻的褶皱山脉,雄伟高峻。同时古地中海消失,只剩残余部分。
由于太平洋板块继中生代后连续向环太平洋外带俯冲,北美洲的海岸山脉、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及亚洲的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中国的台湾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大洋洲的南岛和北岛等,相继褶皱隆起或形成岛弧。古近纪后期,亚洲大陆最后形成、中国东部边缘海域形成,奠定了中国现代地势的基本格局。
在喜马拉雅运动中,各大陆断裂,形成许多拗陷盆地;东非大断裂继续发展,有大规模玄武岩喷发;印度继续喷发玄武岩,格陵兰及西北欧也有。中国东部在中生代强烈的褶皱断裂和岩浆活动后,差异性升降和裂隙式玄武岩喷发活动都很强烈。
此外,加里东和海西阶段形成的古老褶皱带,在喜山运动中也剧烈上升和断裂,特别中亚地区形成巨大山脉和大型盆地相间的地理环境。许多古老褶皱山脉经过长期侵蚀,这一阶段重新高耸。冈瓦纳大陆继续分裂漂移,越来越接近现代地貌(图5-41)。设问:解释马来群岛的成因?
典例 (2019年全国卷I)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6分)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3)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
37.【参考答案】
(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
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3)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
(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解题思路】 第(1)问,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使得里海从地中海分离,里海成为湖泊;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使里海流域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
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使该地区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旱,里海获得的补给减少,湖水盐度升高,里海逐渐演化为内陆湖。
第(2)问,主要从里海水分收支的角度进行分析。末次冰期气温仍较低,蒸发较弱,湖水支出量较少;
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大量冰雪融水汇入里海,里海淡水水量的收入大于支出,从而使里海盐度下降,演化为淡水湖。
第(3)问,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切断黑海与地中海、地中海与大西洋的联系是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
(三)中国古近纪古地理概况
1.古地理轮廓
中国现代构造和地貌轮廓在中生代末期,即燕山运动以后就奠定基础。古近纪初期,除台湾尚被海水淹没,喜马拉雅山区仍是通往欧洲的海槽,塔里木盆地西缘以及海南岛和旅顺等濒海地区遭受海侵外,中国大陆已经山川交错,盆地相间。当时西北地区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等。中国东部在燕山运动中,由于亚洲大陆和太平洋壳挤压产生的扭力,形成系列NE一SW和NNE一SSW向(新华夏系)的褶皱、断裂及由断裂控制的大型隆起和拗陷。到了新生代,又在中生代构造的基础上再发展,自东而西,大体可分3个拗陷带:
第一拗陷带位于中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大部分为海水所淹没;第二拗陷带包括松辽平原、华北平原、江汉平原等;第三拗陷带包括呼伦贝尔、陕甘宁(鄂尔多斯)、四川等盆地。
这些拗陷中填充了大量碎屑物,古近系和新近系最厚可达5000m。拗陷盆地古近系中还聚集了大量石油。松辽平原形成煤,如东北抚顺煤田就是古近系。由于喜山运动,喜马拉雅地槽褶皱上升,台湾脱水而出。这对中国东部也有影响,如东北、内蒙古、河北北部等沿断裂有大规模玄武岩喷发。
2.古近纪地层及有关矿产
中国古近系和新近系以陆相为主,海相沉积仅限于喜马拉雅山、塔里木盆地西缘、台湾局部地区(图5-42)。由于喜山运动影响甚广,二者间常形成不整合接触设问:说明张家口北部高原的成因?
。
(1)中国东部地区:贺兰山一龙门山一线以东地区,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中形成系列NE或NNE方向的大小断陷盆地,其中填充了很厚的古近系和新近系。古近系因沉积环境不同,自北而南大致分以下几种(图5-42):
①北部潮湿盆地含可燃有机岩。沉积主要形成于中国地台北部边缘(内蒙古古陆南缘)。该地区地壳活动强烈,断裂发育,形成若干地堑式断陷盆地,下陷幅度大,有多次裂隙基性喷发,形成张家口以北的汉诺坝玄武岩以及晋北、内蒙古的玄武岩(喷发时间因地而异,可从古近纪至新近纪,有的延续到第四纪)。一些盆地,如辽宁抚顺,除底部有玄武岩喷出外,沉积了砂页岩夹煤层和油页岩——这是中国古近纪的重要煤田和油页岩资源,称抚顺群,总厚度1000m,富含琥珀、昆虫和植物化石(图5-43)。植物群组合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反映潮湿亚热带气候。
②内蒙古准平原湖相沉积。发育在海西褶皱带和内蒙古古陆。经过中生代长期侵蚀,形成地势低平的准平原,其上分布着许多小型湖盆,气候湿润,植物茂密,哺乳动物多。沉积物以棕红色夹灰绿色泥质砂质沉积为主,地壳稳定,地势高差不大,故无明显山麓堆积,沉积厚度不大,一般为数十米至200m,岩层未遭受重要变动(多水平或微倾斜),富含哺乳类动物化石。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及宁夏一带。
③华北沉降盆地干湿相间的泥砂沉积见于新生代拗陷中。华北地区经过燕山运动,太行山以西隆起,以东拗陷;在古近纪初由于喜山运动,断裂加剧,又形成许多次一级的隆起和拗陷,拗陷中普遍沉积了古近系和新近系,厚度可达四五千米;而隆起地带,沉积变薄以至消失。
现以华北平原为例,说明该地层特征:
a.古近纪与新近纪形成盆地,总体沉降,沉积物以湖相细碎屑物为主,沙河街组2~4段沉降最剧烈,沉积厚度达3000m;
b.湖盆多次与海水沟通(海水内泛)和中断,咸水或半咸水和淡水沉积及生物组合成有规律的变化;
c.反映气候有周期性变化,有时干热,形成石膏、盐及红色岩层,有时潮湿,形成暗色岩及煤线、油页岩、石油等,沙河街组为主要生油、储油层;
d.断裂发育,多次玄武岩喷发。盆地边缘常形成山麓堆积,如北京长辛店组、河北迁西辛集组等,主要为粗碎屑沉积。在上升区,如晋南垣曲组、湖北汉水两岸东湖组,都代表半干燥河湖碎屑相堆积物,常夹有石膏层。
④华夏山间盆地干旱红色碎屑沉积——广泛分布在两湖、江西、浙江以及云南、两广等地燕山运动时期褶皱山地所形成的山间盆地。盆地一般为NE一SW排列,规模不大,山脉走向与海岸平行,所以气候干燥,堆积了河湖相红色碎屑岩,也常夹石膏、岩盐等矿产。
⑤南部湿润盆地含可燃有机岩沉积。见于南方沿海,如广东茂名、广西百色等,早期处于干燥气候条件下,中后期转为湿润,盆地中堆积了油页岩和煤层。
古近纪中国东部气候分带明显,南北各有一个潮湿气候带,东南部(并可延续到西北)是典型的干燥气候,华北处于干湿二带间的过渡地带,气候干湿变化显著,利于形成石油、盐矿。
(2)中国海相古近系:主要分布于新疆和西藏。如塔里木盆地西缘喀什,古近纪有海水侵入,形成海相沉积;向东到和田逐渐过渡为海陆交互相;再东变为陆相沉积。喀什古近系为泥质灰岩夹膏盐沉积,厚约1000m。新近系则转为陆相粗碎屑沉积,厚度大,可达6000m。准噶尔盆地南缘类似,古近系厚约1600m,新近系可厚达3000~5000m。说明喜山阶段,天山等急剧上升,塔里木、准噶尔等盆地急剧拗陷,到新近纪愈甚。设问:描述塔里木盆地油田的形成过程?
在新疆、甘肃、柴达木等古近系和新近系中常夹有膏盐矿产,也常形成含油层,反映气候条件干湿波动。
西藏喜马拉雅山北麓定日一带,有古新统(宗浦组)和始新统(遮普惹组)海相沉积,以灰岩为主,含货币虫化石,说明古特提斯海曾东延至此。台湾在古近纪和新近纪初有海槽纵贯南北,始新统海相沉积厚达9500m,而后太平洋板块俯冲,形成中央山脉,两侧强烈拗陷,继续沉积新近纪海相岩层。
综上,古近系地层中含有煤、油页岩、石膏、盐、石油等矿产。
二、新近纪
(一)接近现代的生物界
植物界基本由现生属组成,有大量现生种。和现代不同的是北半球喜暖植物分布范围延伸到更北方,如西伯利亚生长温带阔叶林,北欧生长热带常绿植物。到上新世末,气候变冷,喜暖植物南退。因地势和纬度不同,植物分区从中新世开始明显,中国可分为华北区、华东沿海区、西北区和西藏高原区。
无脊椎动物有大量现生属种。古近纪繁盛的海生货币虫灭绝。适应能力较强的双壳类、腹足类等继续繁衍。海水中有孔虫、放射虫等繁盛。哺乳动物中多数古近纪的特有门类如有袋类、肉齿类,奇蹄目中的原始貘、两栖犀,偶蹄目中的石炭兽、古猪兽等,均相继灭绝。但另外一些门类如长鼻目,肉食目中的鬣狗科、熊科,奇蹄目中的三趾马、板齿犀,偶蹄目中的猪类,反刍动物中的鹿、羊,及啮齿目、兔形目中的大量属种,发展很快。虽然其中大部分属种后来也都灭绝了。但从科的范畴讲,都已和现代密切相关。
哺乳动物有固定体温、胎生,比体温随外界变化的卵生动物,有优越的演化条件。其演化系统清楚,运动能力强,扩散快,分设问:解释新生代地层哺乳动物化石地质学价值高的原因?
布广,根据牙齿即可鉴定,对地层研究有重要意义。
(二)新近纪地史特征
全球海陆分布轮廓和现代相似。但海水所占面积稍大,陆地稍小。古地中海虽然在早古生代末基本消失,但残余海水仍淹没北非北部、意大利大部、西班牙和法国的南部;法国西部和北欧则为大西洋海水覆盖;北美洲西海岸南部和墨西哥湾滨海也都为海水。欧洲阿尔卑斯山升起,古地中海逐渐变成封闭的内陆海,其余部分经多次变化,海水消失,残留黑海、里海和咸海。
中国大陆相反,当时沿海各海域都是陆地,后来才为海水侵没。经过喜山运动,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脉和环太平洋山脉都已形成并继续隆起。青藏高原隆起,对生物的分布、迁徙和气候变化影响甚巨,是重要事件。
(三)中国新近纪古地理概况
地理轮廓已基本和现代相似,除台湾、海南岛及沿海个别地段还有海水覆盖,全国大部都是陆地。连现代日本海、南海、东海、黄海、渤海等地区也都是陆地,新近纪后期,太平洋海水向西侵入大陆,形成日本海、东海、南海、黄海等,大约在第四纪初才形成渤海。所以说新近纪基本奠定了现代海陆轮廓。
但大陆地貌较复杂,中国西南部受印度板块俯冲、东部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大陆内部断裂发育,许多已经夷平的古生代和中生代褶皱山系急剧上升,断陷盆地急剧下降,如塔里木盆地新近系堆积以粗碎屑为主,厚度巨大,竟达6000m,物质皆来源于山地剥蚀,足见山地上升幅度之大。
中国北部和西北部,河湖发育,如西宁、兰州、河西走廊等均有中新统河湖相碎屑沉积。内蒙古准平原湖泊新近系分布广,厚度100m左右。华北地区也有湖泊分布,如山东临朐的山旺组,即典型的湖相堆积,属中新统。由泥岩、硅藻土、油页岩并夹玄武岩组成,厚约400m,保存着极丰富的动植物化石,包括哺乳动物、爬行类、两栖类、鱼类等;植物组合以温带为主,间有部分亚热带植物。化石丰富,保存完好。其中硅藻土层理微细,也是重要矿产。
华北平原继古近纪后仍然下沉,古近系上普遍沉积新近系,总厚可达1000~2000m。松辽盆地亦大范围下沉。秦岭北侧形成渭河断陷盆地,新近系厚达2000m,下陷延续到第四纪。
中新世后,地势趋向平坦,气候也较湿热,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广西、云南等地,广泛堆积了河湖相、红色黏土相的上新统。一般说来,南方以湖相为主,如云南东部开远,分布系列小盆地,形成湖沼含褐煤堆积,为潮湿气候产物;而北方特别是晋陕一带广泛堆积棕红色、鲜红色黏土,含三趾马及大唇犀化石。
雷州半岛及海南岛北部,新近纪以来断陷,有玄武岩喷发,并遭受海侵,形成中、上新统玄武岩夹滨海浅海沉积。新近纪,特别是上新世,中国东部沿海,普遍有玄武岩喷发。如福建漳浦、澎湖列岛、浙江嵊泗县、江苏、山东、庙岛群岛以及东北长白山区,皆有玄武岩。
喜山运动后,青藏高原逐渐隆起,主要处于剥蚀状态。但局部地区堆积了上新统河湖相碎屑岩,含褐煤及植物化石。在希马峰北坡5700~5900m处出露的上新统上部曾发现高山栎植物化石,高山栎生长在2200~3000m之间,故推测当时海拔高度应在2500m左右,第四纪以来上升了约3000m。据此推断青藏高原和喜山进入第四纪才进一步大幅度抬升,形成雄伟面貌。20世纪70年代在希马峰北坡发现三趾马化石,它活动于中国北方的上新世草原,在青藏高原发现,也说明那里当时没有隆起到今天的高度。
台湾中央山脉在中新世升起,但东西两侧强烈拗陷,西部形成海陆交互相含煤沉积,厚达5500m,少火山活动,属冒地槽类型沉积。东侧拗陷更强烈,沉积厚度达6000~7000m,形成蛇绿岩套及混杂岩堆积,属太平洋板块俯冲地带、地震频繁带。
三、第四纪
地史和生物发展的最新阶段,现代海陆分布及地貌格局已形成,但新构造运动仍强烈,气候变化和气候波动仍频繁,周期性冰川活动,堆积了大面积黄土,出现智能人类,改造地球的崭新时代。
(一)向现代继续演化的生物界
生物界面貌已和今天相似,以西北欧为例,现生植物中大约有80%,在第四纪开始时已存在。但动物界变化较大,特别是哺乳动物发展快,和上新世相比(以欧洲及相邻的亚洲为例),119个种中仅有6个在上新世生存过。即使第四纪生存过的哺乳动物,也是一茬茬地灭绝,一批批地新生,在第四纪后期,既距今15000~9000年间,还发生过大型陆生哺乳动物大灭绝事件。自然环境变化迅速,加上人类狩猎,导致哺乳动物灭绝。环境变化也导致动物适应环境、加速发展。1948年国际地质大会以真马、真牛、真象的出现作为划分更新世底界的标志。这些哺乳动物从古近纪以来演化极为迅速。
现以马和象的演化过程简略叙述:
马属于奇蹄类,其祖先在古近纪初已出现。其发展从小到大,从多趾到单趾,从细小到粗大牙齿,从吃嫩叶到吃硬草。最初生活于低矮密林,有小巧身体(和现代狐狸相似)和多趾脚,便于在森林间起伏和湿软地奔走;采食树叶,牙齿细小,即始新马(始祖马)。后来气候逐渐变干,树木渐少,草原渐多。有些马被淘汰,有些演化为前后足都有三趾(只有中间一设问:分析马类进化成高大、单趾、粗牙的地理原因?
趾触地),身体和牙齿加大。这是大量繁生于上新世的三趾马。
到了更新世,出现了广阔的草原,马类必须看得远和行走迅速,才能躲避猛兽袭击,并在干燥的草原上很快找到水喝,所以发展成肢长体高,单趾硬蹄和流线型身体,这就是现代的真马。为咬断和咀嚼多纤维的草,牙齿变粗大。马的演化说明动物在与地理环境不断适应中发展(图5-45(a))。
再以象(长鼻类)为例说明动物演化适应地理环境。象的祖先出现于始新世,称始祖象,大小和猪相仿,水陆两栖。没有长鼻和巨大的门齿。后来许多地方形成茂密森林,象的门齿逐渐增大,既是防御“武器”,也是在密林中穿行时披荆斩棘的“工具”;臼齿的齿脊数不断加多,上新世以前在5个以下,而更新世可达10个以上(最多30个)。鼻子渐加长,以便采食植物。
第四纪时,北半球曾出现冰川,有一支演化成长毛象;森林消失,两巨大门齿开始弯卷;且臼齿粗大,牙冠上的齿脊也复杂,更好地磨碎寒带的粗糙食料(少汁的枝叶和草类);背上出现瘤状突起,以储养料,度过食物缺乏的季节,这就是在更新统地层中常发现的猛犸象。在第四纪冰川时代还有披毛犀牛。随着冰川消逝,二者都绝迹了。
在古近纪初期,已出现最初的灵长类。约第四纪初期,古猿类的一支,开始向人类发展,地球历史进入全新阶段。
(二)频繁而普遍的新构造运动
第四纪已形成现代全球构造和地理形势,但新构造运动却在时刻塑造新貌。大洋中脊不断向外扩张,如太平洋板块中脊两侧,每年向东移动6.6cm,向西移动最大可达11cm。近年发现,日本列岛与中国大陆的地理距离在逐年靠近,日本茨城县与中国上海市的距离每年缩短2.9cm。美国卫星定位系统显示,澳大利亚大陆以每年5~8cm的速度朝北东方向移动。又如喜山和青藏高原,虽然已经隆起,但第四纪以来上升速度剧增。希马峰新近纪2000万年上升了2000多米,而第四纪260万年却上升3000多米;珠峰年均增高1cm。说明欧亚大陆和印度岩石圈板块之间的缓慢而又极强的撞击,仍力拔千钧。
青藏高原在第四纪迅猛隆起,对亚洲乃至全球的气候和自然环境起着巨大作用。喜山南麓的印度西克地层(上新统)产三趾马化石,与山北麓及中国北部的三趾马化石相同,说明上新世南北环境差别不大,喜山和青藏高原当时没有成为动物活动或迁徙的障碍。但从当前看,三趾马化石产地海拔高度相差悬殊,藏南4300m,藏北唐古拉山4000m,兰州1000m,山西500~700m,华北平原在海面下320m(钻孔中)。说明中国目前西(南)高东低、百川东流的地势在第四纪完成。
青藏高原隆起对全球气候变化有显著影响。美国拉迪曼(1989)认为:约在4800万年以前(古近纪始新世),全球气温相对平稳暖和。高原升起,大气环流和风向变化,形成了北半球环流,导致地区季风形成,造就了特殊的植被组成。夏季高原为高空热源,上空热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系统,印度洋海面吹来的温暖湿润空气因此北上,造成每年的雨季。降雨从空气中溶解CO2,雨水与裸露岩石反应,加速风化,溶解的碳酸钙经河流进入海洋,硬壳海生动物有了取之不尽的食物来源。最终这些物质沉积海底,形成石灰岩。青藏高原和喜山只占全球陆地面积的5%,但流入海洋的沉积物占25%。雷莫认为:大气中CO2大量减少,使设问:说明青藏高原对季风气候形成的作用?
全球气温变低。今天地球的气温比5000万年前低12~15℃。即青藏高原隆起可能导致大气中CO2稀薄。
板块的碰撞和俯冲,不仅导致青藏高原隆起,还导致大陆内部断裂运动,如天山和祁连山因断裂产生差异性升降,上升部分形成高山,高山间形成断陷河谷或盆地,如天山西北部赛里木湖便是上升山块中的下陷洼地。许多早期断块山,如长江下游的庐山和九华山,华北平原的泰山,第四纪都继续上升,而松辽平原、华北平原继续下沉,反映了新构造运动的继承性。
(三)第四纪大冰期
1.冰川分布
根据地质记录,约在新近纪,即距今1400~1100万年前,冰期已开始。但到第四纪才出现冰期和间冰期交替。冰期最寒冷时期,北半球高纬形成大陆冰盖(图5-46),格陵兰冰盖把格陵兰和冰岛全覆盖;劳伦大冰盖覆盖了整个加拿大,并向南延伸到纽约;斯堪的那维亚冰盖达到北纬48°,几乎把欧洲的一半掩埋,冰盖最大厚度达3000m;西伯利亚冰盖大约达到北纬60°;许多高山,如阿尔卑斯山、高加索山等都出现大规模山地冰川。
在南半球,南美洲南端、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等地也都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冰川曾多次进退,每次活动都遗留下有特色的冰川堆积物。第四纪冰川活动历史就是研究冰碛物恢复的。
2.冰期划分与对比
欧洲阿尔卑斯山最早开展第四纪冰川研究。1909年,德国彭克研究阿山冰川沉积物,划分成4个冰期和3个间冰期,成为经典方案。其后,世界各地根据当地冰川沉积物都划分出相应冰期,并与阿山对比(表5-4)。二战后,经过对欧洲阿山冰川沉积的研究,认为4次冰期是距今70~80万年以来发生的,4次冰期之前又划分出多瑙和比伯2冰期。
1968年深海钻探计1985年大洋钻探,获取了大量深海的连续沉积记录。研究发现,温带和高纬地区深海岩心的岩性变化与冰期、间冰期对应。浮游生物的迁移与表层水温变化有关,化石组合变化反映了冰期、间冰期的变化。微体化石壳体中氧同位素可定量估计更新世冰期-间冰期中海水表层温度和大陆冰盖体积变化。微体化石还被用来对岩心进行放射性绝对年龄标定,与古地磁年龄结合、细化环境变化过程。获得冰期和间冰期气候变化规律。(图5-47)。
20世纪30年代,李四光研究庐山冰川遗迹,把中国第四纪冰川划分为鄱阳、大姑、庐山3冰期。后来又在云南点苍山确立了大理冰期。第四纪冰川客观存在,气候曾多次寒暖交替。但对中国东部是否普遍存在过第四纪山地冰川,存在争论。
近年对中国西部新疆、祁连山、西藏、云南等地高山冰川进行研究,采集与分析冰心,重建第四纪气候变化;研究近百年来冰川的进退,分析冰川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3.植被迁移和海平面升降
冰期和间冰期更替,导致植被带迁移和海平面变化。冰期,气候寒冷干旱。如距今1.8万年为末次冰期(玉木)最盛时,北半球中纬地区气温下降10~15℃,苔原由北纬60°向南移到北纬45°,中国多年冻土南界南移到北纬40°。植物随冰期和间冰期大陆冰盖的进退,周期性南北迁徙,移动纬度最大可达30°。目前处于冰后期,也可能是另一个间冰期,但地史上有的间冰期气温比现在高2~3℃。
第四纪冰期,海平面有明显升降。冰期来临时,地表大量水分以冰的形式积累在大陆冰盖和山地冰川中;间冰期时冰盖和冰川融化,大量的水回归海洋。据推算,末次冰期时冰川体积约71.36×10⁶km3,比现在多47.30×10⁶km3,相当海平面下降132m。故在冰期,许多浅海滩露出海面,甚至原为海水隔绝的大陆或岛屿部分相连,生物可迁徙。末次冰期结束后,海面逐渐波动性回升,到约距今6000年,海平面达到现在位置。设问:某沿海地区第四纪冰期广泛发育了风积地貌,说明风力堆积的物质来源?
典例
(2021年全国乙卷)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据此完成9~11题。
9.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
A.整体向北移动 B.整体向南移动
C.面积扩大 D.面积缩小
10.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
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
B.亚欧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小
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
D.亚欧大陆降水北部最多
11.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
A.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
B.目前基带气温高
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
D.冰期基带气温高
【答案】9.D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由材料信息可知,苔原带主要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高纬度地区,全球气候变暖使气温升高,苔原带分布的南部界线会向北移动,但苔原带的北部受北冰洋的影响,无法向北移动,其面积会缩小,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
【易错分析】本题容易错选A项。错选的主要原因是只考虑苔原带北移,没有考虑其北部受北冰洋分布的影响,无法再向北移动。
10.B 【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
苔原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较高纬度气候寒冷的地区,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苔原带的分布范围,所以苔原带对温度差异敏感,故A项错误;
亚欧大陆北部纬度高,湿度东西向差异小,使苔原带能够广泛分布,故B项正确;
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较敏感,故C项错误;
亚欧大陆南部降水较北部多,故D项错误。
11.D【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自然带分布的因素。材料显示第四纪冰期苔原带扩展到我国阿尔泰山一阴山一线,祁连山地位于该线南侧,说明其气温不足以使祁连山地出现苔原带,所以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在该时期基带气温高,故D项正确;
与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目前基带气温高无关,故A,B项错误;
与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关系较小,故C项错误。
(四)第四纪沉积物和矿产
1.第四纪沉积下界
国际上有不同意见。第四系有海相陆相之分,二者很难找到共同标准。1977年,国际第四纪会议建议,以意大利的弗利卡剖面作为上新统和更新统的分界剖面,其地质年龄定为164万年。2000年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公布的《国际地层表》把第四纪下限修订为175~180万年。但也有学者认为第四纪下限应定在人类出现时,地质年龄距今330~350万年。中国地质学者曾建议第四纪应定在黄土沉积的下界,因黄土沉积反映气候和环境变化,黄土开始沉积的时间距今248万年。1999年全国地层委员会提出以河北省阳原县的“泥河湾组”为中国更新世早期层型剖面,依据其下界,暂定第四纪开始在距今260万年。
2.第四纪沉积物特征
大陆分布极广,除岩石裸露的陡峻山坡,几乎到处都为第四纪沉积物覆盖。特点:大多未胶结,松散;保存较完整;厚度不大,数十米至数百米,但在一些拗陷盆地可达一二千米;沉积类型较复杂,相变剧烈,主要有河流沉积、湖相沉积、风成沉积、冰川沉积、冰水沉积、洞穴沉积、残积、坡积、洪积、重力堆积、火山堆积、生物沉积和海相沉积。
第四纪沉积记录了地球发展最新阶段的历史和自然环境变化。
3.第四纪海侵
中国第四系主要是陆相沉积,海相只限于滨海地带及河口沉积,或遭受第四纪海侵的地方。华北平原第四系河湖相沉积,时夹薄层海相沉积。据研究,更新世华北沿海地区共有5次海侵,从古至新分别称海兴海侵、黄骅海侵、白洋淀海侵、献县海侵和沧州海侵;全新世有一次天津海侵。海侵的原因,一般为间冰期引起的海面上升,也受沿海平原构造下沉影响。海侵时间短促,规模较小,也称海泛。
4.黄土与气候波动记录
设问:献县距离渤海130公里,但其第四纪河湖相沉积地层中夹杂了两薄层海相沉积物,说明其成因?
第四纪最具特色的沉积物是黄土。中国、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都有大面积黄土分布。中国北方黄土广布,总面积约38×10⁴km2,主要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及河北、内蒙古,黄土发育好、分布面积大。黄土层一般厚100~200m,最厚可达300m以上。是特定环境形成的粉砂性(间含亚砂、亚黏)、多钙性、多孔隙、多垂直节理的松散土状堆积,粒级主要为0.05~0.001mm,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和未分解的角闪石、黑云母等碎屑,有时含哺乳动物和蜗牛化石。原生黄土一般没有明显层理。
黄土塬区保存较好,堆积厚而连续。刘东生根据黄土性质和动物化石,把黄土地层划分为下更新统午城黄土、中更新统离石黄土和上更新统马兰黄土,分别为黄红色、淡棕色、灰黄色。前二者称老黄土,后者称新黄土。
研究显示,在距今248万年以前,黄土已开始堆积。气候干冷时,堆积速度快,形成黄土堆积;气候转为温湿时,堆积速度减缓,成土作用加强,形成土壤层。在连续黄土剖面中,夹有30多层古土壤层,记录了第四纪古气候波动历史。近250万年至少经历了24个气候旋回,可与深海钻孔氧同位素曲线对比(图设问:陕北高原黄土垂直剖面中常夹杂古土壤层,说明其成因?
5-48)。
黄土的成因被反复争论。欧洲和北美洲的黄土分布在冰川作用区外围,黄土剖面中夹有古土壤层。一般认为是冰债物和冰水沉积物的粉砂颗粒,被风吹扬搬运到冰川作用区外围堆积而成,黄土是冰期的产物,古土壤层是间冰期的产物。
中国黄土主要分布于干旱沙漠外围,一般是西北沙漠、戈壁的粉砂颗粒,被西风急流携带到目前的黄土塬,降落堆积而成。黄土由风力搬运堆积,依据:
①黄土基本无层理;
②矿物颗粒多具棱角;
③含有角闪石、辉石、黑云母等矿物,反映干燥气候条件。若气候潮湿,这些矿物会风化分解;
④黄土颗粒自西而东、自北而南逐渐变小,说明是西风吹扬;
⑤厚度(甘肃兰州西津村最大达409m)自西而东、自北而南逐渐变小;
⑥自山下到山上常可见黄土分布有披覆特点;
⑦黄土地形常和被覆盖的古地形一致,只有风力搬运能进行铺天盖地的堆积;
⑧常发现鸵鸟蛋、蜗牛等干燥区动物化石。
典例
(2022年湖南卷)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如下图)。在冬春季,常见谷风裹换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城。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
(1)分析金沙江干热河谷段冬春季谷风势力强的原因。
(2)研究小组通过调查和实验,认为该地黄土状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古堰塞湖沉积物,推测其判断的主要依据。
(3)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甲地谷底有部分被淹没,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减小还是增大?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设问:已知中国黄土是西风急流搬运西北沙漠戈壁的细砂堆积而成,推测黄土厚度、粒径的空间变化特点?
【答案】
(1)该地河谷受季风干扰小;
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
冬春季睛天多,太阳辐射强,加之植被稀少,山坡与河谷上方同高度的大气温差大。
(2)黄土状物质空间分布与古堰塞湖沉积物临近;
粒径由谷底向山坡由粗到细;
物质组成与古堰塞湖沉积物相似;
堆积年代晚于古堰塞湖沉积物的沉积年代。
(3)可能减小:水电站蓄水后,淹没区域增加,古堰塞湖沉积物出露减少;
大气湿度增加,植被覆盖率增加,抑制起沙。
可能增大:水电站蓄水后,谷风势力增强;
水位抬升,流速减慢,水库大坝上游附近河段泥沙沉积加强。
【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金沙江谷地沉积物等相关图文信息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山谷风环流、河流和风力沉积、水电站建设对环境的影响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区域相关认识、地理原理的应用、情境的描述等相关能力。
(1)本题审题时学生容易出错,错误认为这是一个比较问题,夏秋与冬春季相比,实际上这个试题并没有这个意思,仅仅需要分析此季风谷风为什么强。其中谷风势力强的基础条件有:一是该地处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谷地与山坡的差异大;二是该地具有重重山脉,河谷地区的谷风受冬、夏季风干扰小。谷风势力强的季节性条件是:当地冬春季降水少,睛天多,太阳辐射强,山坡与河谷上方同高度的大气温差大,加之冬春季部分植被落叶,一年生的草本枯死,因此植被稀少,对谷风的阻挡作用较弱。
(2)本题的难点也在审题,从调查和实验角度说明两种物质同源性。通过调查可发现,黄土状物质空间分布与古堰塞湖沉积物临近(图中有显示),有可能同源;通过调查可发现,黄土状物质粒径离古堰塞湖沉积物越近,颗粒越粗,相反越细,即由谷底向山坡由粗到细,表明黄土状物质可能是风力搬运至此沉积形成;通过实验可发现,两地物质组成是相似的;通过实验可发现,黄土状物质的堆积年代晚于古堰塞湖沉积物的沉积年代,因此黄土状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古堰塞湖沉积物。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一定要明确的表明观点,不是模棱两可,然后说明理由。如果选择“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减小”,其理由应是:水电站蓄水后,古堰塞湖沉积物大量被淹没,古堰塞湖沉积物出露减少,则黄土状物质的来源减少;水电站蓄水后,谷地内水面增加,蒸发加强,大气湿度增加,水分条件变好,植被覆盖率增加,从而抑制起沙,使得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减小。如果选择“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增大”,其理由应是:水电站蓄水后,谷地内热容量增加,白天升温更慢,谷地与两侧的温差更大,从而使得谷风势力增强,风力搬运能力增加,从而使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增加;水位抬升,流速减慢,水库大坝上游附近河段泥沙沉积加强,黄土状物质的泥沙来源有可能增加,从而使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增加。
5.中国第四系概况
(1)华北和东北地区:平原有第四系发育。华北平原主要为河湖相沉积,包括黏土、粉砂、细砂,并夹玄武岩及凝灰岩,总厚二三百米。其中夹数层海相层,含有孔虫、介形虫等。沿海地区有多次短暂海侵。东北第四系与华北相似,但厚度稍小,在上更新统产猛犸象、披毛犀等化石,说明曾出现寒冷气候。华北上升区(山间盆地)也发育有较好的第四系,典型地层如:
①马兰阶黄土堆积,因北京西山马兰台得名。
②周口店阶(中更新统)石灰岩洞穴堆积(图5-49),以泥沙、砾石、灰烬层为主,含丰富哺乳动物化石,并发现了“北京人(猿人)”。
③泥河湾阶(下更新统)湖相兼河流相沉积,主要由砂黏、泥灰岩、砾石层等组成,含淡水软体动物及脊椎动物化石。标准地点在河北省桑干河流域阳原县泥河湾一带。在河南三门峡黄河两岸有相同层位出露,称三门组。
(2)华南地区:沉积类型较复杂,主要为洞穴堆积、阶地、土状及小盆地堆积。长江下游下更新统称雨花台组,以砾、砂为主;中、上更新统为红色黏土沉积。
广西柳城巨猿洞穴堆积,云南发现元谋人的河湖相元谋组等,都属下更新统;四川万州盐井沟洞穴堆积,分布甚广的雅安砾石层(局部含砂金)等,皆属中更新统。
(3)中国西部及青藏地区:西部山高盆大,升降运动强烈,山麓有粗碎屑堆积。如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下更新统称西域组,以砾石为主,厚1350m,含三门马化石。中更新统称乌苏组,厚30设问:说明准噶尔盆地南缘砾石层的物质来源?
m;上更新统称新疆组,厚150m,皆以砾石或砾、砂、黏土等为主。
盆地中全新统主要为风沙或盐湖沉积,代表干燥气候。如柴达木盆地有24个盐湖,盐总量为600×10¹²t,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可溶性钾镁矿床,面积5800km²。
青藏高原曾有多次冰川活动。藏北遗留众多的湖泊,蕴藏丰富的硅藻土、硼砂及盐矿。
6.第四纪矿产
砂矿为主,如钨、锡、金、金刚石及稀有元素。广西富川是钨、锡砂矿区,并含稀有元素。金沙江、黑龙江流域有现代河流的冲积砂金矿。南海诸岛有现代鸟粪堆积,可作磷矿。内蒙古内陆湖泊有钠盐,西藏高原的内陆湖泊中有硅藻士、硼砂,柴达木盆地有钠盐及钾。台湾有与第四纪火山活动有关的硫磺矿。
(五)人类的出现
是第四纪生物界的飞跃,第四纪是人类时代。
人类由猿类分化出来,通过劳动逐步发展为现代人。劳动从制造工具开始。分古猿、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和晚期智人(新人)4个阶段。
1.古猿阶段
中新世和上新世地层发现若干种古猿化石,人类分化从腊玛古猿开始,时间为距今1400万~800万年。腊玛古猿是从猿到人的过渡类型。1932年以来,先后在印度、匈牙利、肯尼亚等地发现腊玛古猿化石。1980年,在中国云南禄丰县石灰坝上新世地层中发现腊玛古猿头骨化石。
腊玛古猿已从四肢着地到直立行走,这是决定一步;同时古猿本能地使用天然工具(木棒、石块),但不能制造工具。
2.直立人(猿人)阶段
人类的直接祖先,生存于距今约200万年到三四十万年前。头骨低平,眉脊骨突出,牙齿较大,有猿和人的中间性质,能制造工具。可分为早期和晚期直立人。早期直立人以非洲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发现的早更新世能人为代表,化石地点有旧石器,地层年代距今175万年。
晚期直立人以爪哇和北京直立人为代表,都生活于中更新世早期。爪哇直立人是1891年发现(图5-50(a)。北京直立人化石是1929年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图5-50(b),图5-51)。北京直立人生活时代距今约24~50万年。目前已发掘出40个的男女个体和10万件石器(图5-52),并首先发现人类用火遗迹。还发现了100多种动物化石。其遗留的化石之丰富,在周口店居住时间之长,都堪称世界第一。1964设问:说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利于古直立人生存的自然条件?
年在陕西蓝田公王岭又发现了一个直立人头盖骨,称蓝田人,时代稍早,距今约60~100万年。
后来在陕西蓝田人头骨化石出土层位中发现碳粒;与元谋人时代相当的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发现火烧过的鹿角;安徽和县洞穴堆积中也发现火烧的骨片。说明猿人或直立人开始用火已确凿无疑。
1965年云南元谋发现了两颗直立人牙齿化石,称元谋人,时代更早,经古地磁测定,年龄为170万年。1980年在安徽和县龙潭洞发现直立人头骨化石,称和县人,同时发现30多种哺乳动物化石。1982年在山东沂源县骑子鞍山发现直立人化石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在陕西大荔县段家乡发现大荔人,已接近早期智人,距今约20万年。
1993年在南京江宁县雷公山洞先后发现两具直立人头骨和1枚牙齿(右上第三臼齿)化石,及大量北方动物群(与周口店动物群类似)化石,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距今30万年。为研究古气候、古环境、动物群的迁徙、古人类演化及长江发展史提供了资料。这一阶段的文化属于早期旧石器文化。在欧洲与此相当的有阿舍利、克拉克当等文化。
3.早期智人(古人)阶段
又称尼安德特人(图5-50(c),在德国发现),距今约10万年到5万年前,属中更新世晚期和晚更新世早期。文化阶段相当于旧石器中期。早期智人已能用兽皮蔽体,人工取火御寒,广泛采用修理石核技术来制造石器,后期可能已具备了组成原始社会的条件。中国已发现的化石有广东曲江县的马坝人(距今12万年)、山西襄汾的丁村人(距今10万年)等。欧洲的莫斯特文化、西亚的勒瓦娄哇文化与此阶段文化相当。
4.晚期智人(新人)阶段
又称克鲁马奴人(图5-50(d)阶段,约生活于距今2.8~1万年,相当于晚更新世后期。文化期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晚期智人劳动经验和技能进步更大,已经用火煮食物,用骨针、兽皮缝制衣服,并开始捕鱼。还能从事艺术活动,制造装饰品。1933年在周口店发现山顶洞人(图5-53)钻孔的石珠、蚌壳、兽齿等装饰品,及缝制衣服的骨针(图5-54)。1951年在四川发现资阳人。早年在鄂尔多斯发现的河套人,也将其归属于晚期智人。
这一阶段的人类化石除具有某些原始性质外,已基本和现代人相似,并逐渐发展成为现代全世界的各色人种。
(六)全新世
第四纪最后一个分期,开始年代距今12000~10000年。与更新世的分界是第四纪最后一次冰期结束、气候由寒转暖,也称冰后期。
全新世自然环境接近现代,生物几乎都是现代种。全新世延续至今的时间很短,但自然地理状况仍不断变化。全新世海面变化较显著,冰后期海面迅速上升,距今11000年时,海面上升到-60m。距今6000年时,升到目前位置,但仍有一定幅度的波动。
全新世气候趋势是转向温暖,但波动明显。以欧洲为例,公元前12000年气温迅速上升,但公元前约10000年,气候转寒冷;公元前8500~7600年、公元前1000~500年,都处于寒冷期;1550一1850年是明显的寒冷期,称“小冰河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19世纪后,气候又转温暖,冰川后退。中国全新世气候变化大致和欧洲相同。
竺可桢根据中国古代物候记录,论述近5000年来的温度变化,存在4个温暖期和4个寒冷期。在前2000年,即从仰韶文化到安阳殷墟时期,黄河流域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冬季平均温度高3~5℃。在后3000年中,气候有系列冷暖波动,周期约为400~800年,年平均温度变化范围为0.5~1℃。竺可桢认为气候波动是世界性的。
全新世地层厚度很小,但分布很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年代测定,如碳十四法(C¹⁴)、热释光法以及考古法等,可进行精确划分。
人类在全新世进入现代人阶段,早期属于新石器文化时代,会磨制石器,以后又会制作陶器,并有了农业和畜牧业。中国北方,有仰韶和龙山文化等。此后人类进入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直到现代。
人类从使用天然工具到自己制造,从应用天然火到人工取火,从石器到金属时代,到电能、原子能时代,人类改造客观世界,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
地球上无机界和有机界每一阶段的变化,都以千百万年计,比人类改造自然慢得多。宇宙间仅有地球,由于人类的作用加速发展。然而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应顺应自然规律;若违背,会产生负面影响。
如毁林造田,乱砍滥伐,引起水土流失;矿产资源,难以再生,乱采滥挖、采富弃贫或超量采掘,导致资源的破坏、枯竭;许多城市和农田,超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工业排污,污染环境,大气中CO2成分增加,造成温室效应,气温上升。资料证明,全球山地冰川体积正减少。目前阿尔卑斯山冰川的冰量是1850年的一半,总面积减少了30%~40%。1995年发现一座巨大冰山脱离南极冰原,面积为2900km²,超过卢森堡。
气温回升,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过去100年中,全世界海平面上升了10~20cm。预计到2050年,中国珠江三角洲海平面的上升幅度为40~60cm,上海及天津可能更大。资料表明,近几十年来中国沿海地区海平面以年均1.5mm的速度上升,有加速趋势。海平面上升将引起海岸线后退、沿海滩地被淹、加重海岸侵蚀、降低海堤和挡潮闸设问:说出海平面上升对经济社会的不利影响?
等工程的抗灾能力、增加沿海城镇排除污水困难,导致三角洲水质恶化、出现土壤盐渍化等系列后果。
我们关心地球的今天,更要关心未来。讲述地球的基础知识,懂得发展规律,保护、塑造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