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 庖丁解牛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 庖丁解牛背景图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庄子·内篇·养生主,以题解文,任务一以读解文,任务二疏通文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任务三思考研究,基础巩固,落实群文阅读学习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通过课文的梳理,掌握重点文言词汇。【基础】
2、通过理清字面语意,整体把握“解牛”的过程,欣赏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艺。【重点】
3、探讨作品主旨,挖掘“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的关联。【难点】
庄 子 的 思 想一、批判现实社会。他对现实有深入的观察,所以批判起来一针见血,常给予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极端蔑视礼法权贵。批判儒家、墨家参与政治,对其“仁义”也加以嘲讽。二、向往自由。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改变,非常苦闷,以至消极厌世。为摆脱烦恼,他一方面主张顺应自然,另一方面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幻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忘掉现实世界,甚至忘掉自己的存在,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三、提出辨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化的,甚至认为是非也是相对的,于是由辩证法陷入了相对主义。
庄 子 的 著 作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因庄子曾隐居南华山,所以又称《南华经》,是著名的经典著作。 原有52篇,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 内篇共7篇,是庄子本人所作,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全面阐述了庄子的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论和政治论; 外篇15篇,是内篇的补充和发挥,观点阐述的更为明确和具体,对丑恶现实的愤慨表现的更为强烈; 杂篇共11篇,是庄子后学对庄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认为,养生之道重在顺应自然,忘却情感,不为外物所滞。庄子主张的是“至知/无知”,既知识不能简单地说“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而是要区别清楚。顺道知识越多越好,悖道知识越少越好。所以,求知既是知识增加的过程,也是鉴别所得知识是否合道,并剔除悖道知识的过程。这里的“道”,可以理解成真理。本文字里行间表面虽是在谈论养生,实际上是在体现作者的哲学思想。 本文节选自其中第二部分。
这是一篇谈养生(达到精神的自由与逍遥)之道的文章。“养生主”意思就是保养生命、保存天性的根本原则。
庄子散文的风格 浪漫主义是其散文的艺术特色,这与先秦各家不同,而独与屈原的楚辞近似,诙诡怪诞,汪洋恣肆。 首先,是大量使用寓言。庄子及其后学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讲自己的哲学观点。 其次,庄子寓言善于虚构,想象丰富,有惊人的夸张和奇妙的构思。 第三,庄子有很高的语言驾御能力,散文词汇丰富,谴词造句变化多端,描情状物多姿多彩,语言自然流畅又尖锐泼辣,用韵声调铿锵,富有诗意,对后代影响较大。 总之,庄子的文章长于说理,想象丰富、妙趣横生,且哲学意味很浓,是“文学的哲学” “哲学的文学”。
“庖丁解牛”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寓言。题目是后来加的。
庖:厨师;丁:厨师的名字。
解牛:指剖开,分割牛的肢体。
认真听读,然后将你不熟悉的字音标注在课本上。
观看一段朗诵视频,注意读音和节奏
庖pá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lǚ,膝之所踦yǐ,砉xū然向xiǎng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中zhòng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zhòng《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hé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hà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xì,导大窾kuǎn,因其固然,技经肯綮qìng之未尝,而况大軱gū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zhé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rèn若新发于硎xíng 。彼节者有间jiàn,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jiàn,恢恢huī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xíng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wéi,怵chù然为戒,视为wèi止,行为wèi迟,动刀甚微。謋huò然已yǐ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wèi之四顾,为wèi之踌躇chóu chú满志,善刀而藏cáng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认真听讲并结合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将不懂的内容做上标记。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
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
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抵住的地方,砉砉作响,进刀时发出“騞”的声音,没有不合音律的。既合乎《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经首》乐曲的节奏。
把“庖丁解牛”的“解”字换成“宰”“杀”“屠”好吗?
写解牛时不闻牛惨叫,只能听到悦耳的刀声。说明庖丁解牛的技艺达到了至高境地。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的?
手触、肩倚、足履、膝踦
砉然、騞然——音律“桑林之舞”“经首之会”——节奏
这一段描写的确独特。我们看不见牛挣扎之状,听不到牛的惨叫之生,也没有血腥的场面,却像在欣赏乐舞表演,妙不可言!
强调说明了庖丁技艺之炉火纯青、出神入化。为下文文惠君的赞叹和庖丁的畅谈解牛之道做了自然的铺垫。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文惠君话语有何作用?
通过文惠君的赞叹,展现了庖丁技艺的高超。借文惠君的提问过渡到下文。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
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
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天道,超过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完整的牛的;三年以后,未曾看见完整的牛了。现在,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
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
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依照牛体的自然结构,击入大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结构,筋脉相连和筋骨相结合的地方,不曾拿刀去尝试,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割断筋肉;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因为用刀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
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
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善刀而藏之。
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分宽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了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戒惧地提高警惕,眼睛因为筋骨交错聚结之处而凝视不动,动作也因此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謋的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堆积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四处张望,为此悠然自得,然后把刀擦拭干净,收藏起来。”
第三段答话层次分明,其总领性的句子是哪一句?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关于“庖丁解牛”的三个境界: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
目有全牛(不懂规律)
三年后:“未尝见全牛也”
目无全牛(懂得规律)
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自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游刃有余(运用规律)
庖丁所谈的解牛之道包含了几重境界?
总结一代名厨的成长历程
始解牛时:族庖月更刀三年之后:良庖岁更刀方今之时:臣之刀十九年
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1)对道的追求超过对技术的追求,热衷于探求解牛规律。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2)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 始解牛时/三年之后/方今之时/所解数千牛矣(3)谨慎小心,尊重规律,不骄傲大意。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分析庖丁形象的特点,并思考作者塑造此形象的目的。
形象特点:1.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努力钻研,专业技术炉火纯青2.善于总结规律3.水平高却不骄不躁,对待工作仍认真、谨慎目的:通过描写庖丁解牛时刀刃在骨缝中游刃有余,来阐述自己的养生之道。
“解牛之道”和“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完成下表。
文惠君从“解牛之道”中学到了什么“养生之道”?
庖丁的“解牛之道”: 完全顺着牛天然的骨节肌理,在空隙处下刀,绝不勉强硬砍。文惠君感悟到的“养生之道”:养生应顺应自然规律,不要硬碰困难,避免身心受到损害。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顺应规律,像庖丁避开硬骨一样避开矛盾,游刃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刀刃一样保护自己,才能保身、养生。
从这篇课文中我们还可以读到哪些“人生之道”呢?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以无厚入有间——每至于族……行为迟,动刀甚微——善刀而藏之——
收敛锋芒,低调做人 休养生息,养精蓄锐
热爱本职,了解规律,掌握规律
避开锋芒,知难而退、从长计议
它在一定意义上陶冶、培育和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教人们忘怀得失、摆脱利害、超脱种种庸俗无聊的现实计较和生活束缚,或高举远慕,或怡然自适,与活泼流动,盎然生意的大自然融为一片,从中获得生活的力量和生命的意趣,从而抚慰人们心灵的创伤和生活的苦难,这也正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在巨大的失败和不幸之后,并没有真正毁灭,而更多的是保存生命,坚持节操却隐逸循世以山水自娱,洁身自好的道理。
1、通假字 “向” “盖” “善”2、词类活用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岁” “月”,名词做状语
3、重要词义 善:“ 善哉” “善刀而藏之” 为:“庖丁为文惠王解牛” “视为止,行为迟” 族:“族庖月更刀” “每至于族” 进:“进乎技矣” 道:“臣之所好者道也” 硎:“刀刃若新发于硎”
古:天然结构 今:常指天然的道理
古:本来的样子 今:a.表示承认某一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b.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古:虽然如此,尽管那样 今:常用作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古: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相当于“到了 今:a.达到某种程度 b.另提一事
游刃有余:目无全牛:踌躇满志:切中肯綮:
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现在用一般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现指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通过三篇文章的学习,你觉得《论语》《孟子》《庄子》在体例、语言、说理等方面各自有什么特点?
《论语》是语录体,言简意赅;《论语》辞约义丰, 直接议论,语言平实简约而思想深邃。
《孟子》也是语录体,对话精彩,思辨性强,善于取譬设喻,因势利导;气势雄伟,感情激烈,论辩中善施机巧。
《庄子》多是散文,常用寓言来表达思想,形象生动,富于启发性。汪洋恣肆的行文艺术: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的哲理; 结合《庄子》种的其他文章可以看出,常以极度夸张的笔法,非常奇特的构思进行形象塑造和景物描写,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语汇丰富,造语奇特,文辞富丽。
学了三篇文章,你认为儒家道家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他们人应该以怎样的姿态生存于世?
孔子和孟子被尊称为“至圣”和“亚圣”,他们的思想一脉相承,又各有特点。儒家主张实行“仁”“仁政”“王道”。儒家追求入世,注重为人处事的学习和自我约束,讲求为君王效力,表现人自身的价值,理想社会是阶级分明,礼法严谨的状态。
庄子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与孔孟很不相同。道家追求出世,社会上消极避世,理想社会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道家理想的社会制度,治国者信奉清静无为的人生观,实行顺其自然。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1.3 庖丁解牛教课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白驹过隙,失之交臂,亦步亦趋,游刃有余,庄子的生平,分析课文内容,庖丁的技术高超,阶段一阶段二阶段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 庖丁解牛教课内容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庄子其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 庖丁解牛说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章题解,庖丁解牛,技艺精湛音乐之美,动作娴熟舞蹈之美,有板有眼节奏之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