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3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课堂教学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巴尔末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汤姆孙原子模型(1)电子的发现: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______通过对_________的研究发现了_____.电子的发现证明了原子是可再分的.(2)汤姆孙______模型:原子里面带正电荷的物质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球体中,而带负电的电子则一粒粒镶嵌在球内.2.α粒子散射实验(1)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2)α粒子散射实验的现象: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甚至被“撞了回来”.
(2)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原子核,原子的所有正电荷和几乎所有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核旋转.(3)核式结构模型的局限性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但不能解释原子光谱是特征光谱和原子的稳定性.
1.看课本54——55页的氢原子光谱内容2.课本57——59页的玻尔理论的基本假设
1.氢原子基态的能量为-13.6eV.大量氢原子处于某一激发态.由这些氢原子可能发出的所有光子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0.96E1,频率最小的光子的能量为______eV(保留2位有效数字),这些光子可具有 种不同的频率2.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间跃迁时,可发出三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λ1和λ2,且λ1>λ2,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 )
1.现有1200个氢原子被激发到量子数为4的能级上,若这些受激氢原子最后都回到基态,则在此过程中发出的光子总数是多少?(假定处在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到各较低能级的原子数都是处在该激发态能级上的原子总数的 )( )A.2200B.2000C. 1200D. 24002.氢原子在某三个相邻能级间跃迁时,可发出三种不同波长的辐射光.已知其中的两个波长分别为λ1和λ2,且λ1>λ2,则另一个波长可能是( )
2.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得出了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的结论,并求出了阴极射线的比荷4.电子的质量是质子质量的1836倍6.电子的电荷量是由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得的9.物体所带的电荷量不是任意的,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10.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了原子的正电荷和绝大部分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核上11.空气能够导电,是空气分子在射线或强电场作用下电离的结果
5.炽热的液体发射连续光谱6.太阳光谱中的暗线说明太阳内部缺少与这些暗线相对应的元素7.线状谱和吸收光谱都可以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组成成分.8.发射光谱一定是连续光谱11.酒精灯中燃烧的钠蒸气所产生的光谱是线状谱12.白光通过温度较低的钠蒸气,所产生的光谱是线状谱13.太阳光谱为吸收光谱.研究太阳光谱,可以了解太阳大气层的物质成分
1.不同原子发光频率是不一样的,每种原子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5.原子光谱是不连续的12.各种原子的线状光谱中的明线和它吸收光谱中的暗线必定一一对应13.所有氢原子光谱的波长都与巴耳末公式相对应16.巴耳末公式确定了各种原子发光中的光的波长
2.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中的原子核可以看作静止不动,下列各图画出的是其中两个α粒子经历金箔散射过程的径迹,其中正确的是( )
大量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可以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其中巴耳末系是指氢原子由高能级向n=2能级跃迁时释放的光子,则( )A.6种光子中,波长最长的是n=4激发态跃迁到基态产生的B.6种光子中有2种属于巴耳末系C. 使n=4能级的氢原子电离至少要0.85ev的能量D.若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释放的光子能使某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则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释放的光子也一定能使该板发生光电效应 E.6种光子中,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释放的光子,康普顿效应最显著. 4→3跃迁比3→2跃迁辐射出的电磁波速度大G. 5→1跃迁比5→4跃迁辐射出的电磁波波长长 处于不同能级时,核外电子在各处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I. 从高能级像低能级跃迁时,氢原子核一定向外辐射出能量
汤姆孙卢瑟福玻尔电子云
西瓜(枣糕)模型原子核式结构玻尔模型
各种元素都只能发出具有本身特征的某些波长的光,明线光谱的谱线也叫原子的特征谱线.
定义:由发光体直接产生的光谱
产生条件:炽热的固体、液体和高压气体发 光形成的
光谱的形式:连续分布,一切波长的光都有
产生条件:稀薄气体发光形成的光谱
光谱形式:一些不连续的明线组成,不同元素的明线光谱不同(又叫特征光谱)
定义:连续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被物质吸收后产生的光谱
产生条件:炽热的白光通过温度较白光低的气体后,再色散形成的
光谱形式:用分光镜观察时,见到连续光谱背景上出现一些暗线(与特征谱线相对应)
各种光谱的特点及成因:
根据:Em-En=hv,λ=c/v又Eδ =1.89eV= 3.03 ×10-19J 所以, λ δ=hc/ Eδ= 6.63×10-34 ×3.0 ×10-8 / 3.03 ×10-19J = 6.57 ×10-7(m)
二.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物理第2节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备课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背景,实验方法,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核的电荷,原子核的尺度,原子核的电荷与尺度,原子序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2 光电效应示范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存在截止频率ν0,爱因斯坦光电方程,截止频率,几乎不要时间,可以是反向电压,康普顿效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3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课文配套课件ppt,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