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1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课时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课件PPT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1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课时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课件PPT01
    专题1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课时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课件PPT02
    专题1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课时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课件PPT03
    专题1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课时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课件PPT04
    专题1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课时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课件PPT05
    专题1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课时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课件PPT06
    专题1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课时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课件PPT07
    专题1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课时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课件PPT08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学演示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学演示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盖斯定律及其应用,课时对点练,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量,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减少热量的散失,两温度平均值,最高温度,正误判断,③④⑤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科学探究:理解反应热测定的原理和方法,会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不断完善和改进测定方法。
    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构建盖斯定律模型,理解盖斯定律的本质,形成运用盖斯定律进行相关判断或计算的思维模型。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了解盖斯定律对反应热测定的重要意义,增强为人类科学发展而努力的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一、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量
    1.量热计和简易量热计的构造(1)将下列实验装置中各仪器(或物品)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2)仪器各部分的作用①搅拌器或环形玻璃搅拌棒的作用是使 。②保温层的作用是 。③温度计的作用是测定反应前后反应体系的温度。2.实验原理用体积均为50 mL的一元强酸、一元强碱,它们的浓度均为0.50 ml·L-1。由于是稀溶液,且为了计算简便,我们近似地认为,所用酸、碱溶液的密度均为1 g·cm-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H+(aq)+ OH-(aq)===H2O (l) ΔH=-Q kJ·ml-1,需计算稀的酸、碱中和生成1 ml水的反应热,而
    反应物混合均匀充分接触
    50 mL 0.50 ml·L-1的盐酸与50 mL 0.50 ml·L-1 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生成的水只有0.025 ml。C=(VHCl·ρHCl+VNaOH·ρNaOH)×4.18 J·℃-1,生成1 ml H2O(l)时的反应热ΔH= kJ·ml-1,其中溶液的质量m约为100 g。
    3.实验步骤及测量数据(1)初始温度:测量混合前50 mL 0.50 ml·L-1盐酸的温度为T1 ℃、50 mL 0.50 ml·L-1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为T2 ℃,取 为(2)终止温度(T3):将酸、碱溶液迅速混合,用 不断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 ,记录为终止温度T3。反应体系的温度变化为ΔT=
    (3)重复实验操作三次,记录每次的实验数据,取其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4)实验数据处理该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是 kJ,生成1 ml H2O(l)时的反应热为-16.72(T3- )kJ·ml-1[或ΔH=- kJ·ml-1]。
    (1)将酸碱迅速混合后,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记录终止温度(  )(2)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的环形玻璃搅拌棒换成铜质搅拌器效果更好(  )(3)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应将50 mL 0.50 ml·L-1 NaOH溶液分多次倒入小烧杯(  )(4)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测定盐酸后的温度计没有冲洗干净,立即测NaOH溶液的温度(  )
    1.根据上述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用同体积、同浓度的KOH代替NaOH完成上述实验,用同体积、同浓度的硝酸代替盐酸完成上述实验,测得的反应热数值三者是否相同?简述其中的原因。
    提示 相同。参加反应的物质都是强酸、强碱,它们在水中完全电离,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H++OH-===H2O,反应都在室温下进行,且参加反应的n(H+)和n(OH-)都相同,所以反应热也相同。
    (2)用浓硫酸代替盐酸对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用醋酸代替盐酸对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
    提示 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所测ΔH偏小;弱酸电离吸热,所测ΔH偏大。
    2.为了测定酸碱中和反应生成1 ml水时的反应热,计算时至少需要的数据是____________。①酸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②碱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③比热容 ④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单位:g) ⑤生成水的物质的量 ⑥反应前后温度变化 ⑦操作所需的时间
    1.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出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碱稍过量)反应生成1 ml水的反应热ΔH=-52.3 kJ·ml-1,比理论数值要小,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不可能的是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用量筒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将NaOH溶液倒入量热计的内筒中D.用测量盐酸的温度计直接测定NaOH溶液的温度
    若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会造成较多的热量损失,测得的反应热数值偏小,A项可能;用量筒取液体,仰视读数时,实际量取的溶液体积多于应该量取的溶液体积,会导致放出的热量变多,B项不可能;C项操作会导致较多的热量损失,C项可能;D项操作会导致测得的NaOH溶液的初始温度偏高,最后计算出的反应放出的热量比实际放出的热量少,D项可能。
    2.用如图所示的量热计测定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将100 mL、0.50 ml·L-1 CH3COOH溶液与100 mL、0.55 ml·L-1 NaOH溶液混合,温度从25.2 ℃升高到27.7 ℃。已知量热计的热容常数(量热计各部件每升高1 ℃所需的热量)是150 J·℃-1,0.250 ml·L-1 CH3COONa溶液的比热容为4 J·g-1·℃-1,溶液的密度为1 g·cm-3。
    (1)1 ml CH3COOH完全中和的反应热ΔH=________________。
    -47.5 kJ·ml-1
    (2)实验中NaOH溶液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 ml CH3COOH发生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文献值为-56 kJ·ml-1,你认为(1)中测得的实验值偏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CH3COOH与NaOH中和反应的ΔH1和HCl与NaOH中和反应的ΔH2相比_____(填“ΔH1”“ΔH2”或“一样”)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1)简易量热计的保温隔热效果要好。(2)实验中要用强酸和强碱的稀溶液。(3)碱液(或酸液)稍过量,以确保酸(或碱)完全反应。(4)读取的温度(t)是反应体系的最高温度。(5)实验操作动作要迅速,尽量减少热量损失。
    1.盖斯定律的理解(1)大量实验证明,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 完成,还是 完成,其总的热效应是 的。(2)化学反应的焓变(ΔH)只与反应体系的 和 有关,而与反应的 无关。
    始态和终态相同的某反应途径有如下三种:
    则:ΔH= =________________
    ΔH3+ΔH4+ΔH5
    2.盖斯定律的意义应用盖斯定律可以间接计算以下情况(不能直接测定)的反应热:(1)有些反应速率很慢。(2)有些反应不容易直接发生。(3)有些反应的产品不纯(有副反应发生)。
    根据如下两个反应:Ⅰ.C(s)+O2(g)===CO2(g) ΔH1=-393.5 kJ·ml-1
    (1)虚拟路径法反应C(s)+O2(g)===CO2(g)的途径可设计如下:
    则ΔH= kJ·ml-1。
    (2)加合法①写出目标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确定各物质在各反应中的位置: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热化学方程式相加,ΔH也相加,即Ⅰ+Ⅲ得:
    ,则ΔH= kJ·ml-1。
    ②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Ⅱ变形,得反应Ⅲ:
    (1)对一个化学反应,如果反应的途径不同,其焓变也可能不同(  )(2)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和反应途径及条件无关(  )(3)可以通过实验直接测定任一反应的反应热(  )(4)反应热的数值和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  )(5)同温同压下,H2和Cl2分别在光照条件下和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时ΔH不同(  )
    已知25 ℃、101 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C(石墨,s)+O2(g)===CO2(g) ΔH=-393.51 kJ·ml-1②C(金刚石,s)+O2(g)===CO2(g) ΔH=-395.41 kJ·ml-1据此判断,石墨、金刚石哪个更稳定?写出判断依据。
    提示 石墨。根据盖斯定律,将①式减去②式,得到:C(石墨,s)===C(金刚石,s) ΔH=1.90 kJ·ml-1,说明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吸收的热量作为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金刚石中,也就是等质量的金刚石具有的能量比石墨高,能量低的稳定,所以石墨更稳定。
    1.已知:P4(白磷,s)+5O2(g)===P4O10(s) ΔH1;
    设计成如下转化路径,请填空:
    则ΔH= 。
    2.(2022·武汉新洲区检测)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已知:C(s)+O2(g)===CO2(g) ΔH1S(s)+2K(s)===K2S(s) ΔH22K(s)+N2(g)+3O2(g)===2KNO3(s) ΔH3则ΔH为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3ΔH1+ΔH2-ΔH3根据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s)+O2(g)===CO2(g) ΔH1①S(s)+2K(s)===K2S(s) ΔH2②2K(s)+N2(g)+3O2(g)===2KNO3(s) ΔH3③将方程式3×①+②-③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则ΔH=3ΔH1+ΔH2-ΔH3
    四步分析法应用于盖斯定律的计算(思维模型)(1)分析目标反应和已知反应的差异,明确:①目标反应物和生成物;②需要消掉的中间产物。(2)将每个已知的热化学方程式两边同乘以某个合适的数,使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某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与目标热化学方程式中的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一致,热化学方程式的焓变也进行相应的计算。
    (3)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相加减消掉目标反应热化学方程式中没有的物质(同侧相减,异侧相加消去中间产物)。(4)得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不能存在公约数,应为最简形式)。以上步骤可以概括为找目标、看来源、调系数、相加减、得答案。
    题组一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及其测量1.(2022·浙江杭州西湖高级中学月考)下列有关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铜丝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测得的ΔH偏大B.强酸的稀溶液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 ml H2O的ΔH均为-57.3 kJ·ml-1C.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混合溶液的温度不再变化时,该温度为终止温度D.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出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l H2O的反应热ΔH =-52.3 kJ·ml-1,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不可能是用测量过稀盐酸温度的温 度计直接测量稀NaOH溶液的温度
    铜为热的良导体,容易导致热量散失,使测得的ΔH偏大,A项正确;部分强酸的稀溶液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不仅生成H2O,还生成沉淀,如一定量的稀硫酸与稀Ba(OH)2溶液反应生成1 ml H2O时还有0.5 ml BaSO4沉淀生成,Ba2+与 结合生成BaSO4时放热,则该反应的ΔH≠-57.3 kJ·ml-1,B项错误;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时,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为终止温度,C项错误;用测量过稀盐酸温度的温度计直接测量稀NaOH溶液的温度会导致部分酸碱提前反应,从而使测得的ΔH的绝对值偏小,D项错误。
    2.下列有关H+(aq)+OH-(aq)===H2O(l) ΔH=-57.3 kJ·ml-1的说法正确的是A. 代表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B.反应物一定是强酸与强碱C.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都可以这样表示D.表示稀的强酸溶液与稀的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1 ml液态水 时放出57.3 kJ热量
    弱酸与弱碱在溶液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由于电离吸热,生成1 ml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A项错误;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不一定是强酸与强碱的反应,也可以是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钠的反应,B项错误;该热化学方程式不能表示强酸与强碱生成难溶性盐的反应,如硫酸与氢氧化钡的反应,C项错误;H+(aq)+OH-(aq)===H2O(l) ΔH=-57.3 kJ·ml-1表示稀的强酸溶液与稀的强碱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1 ml 液态水时放出57.3 kJ热量,D项正确。
    3.用50 mL 0.50 ml·L-1盐酸和50 mL 0.55 ml·L-1 NaOH溶液测定H+(aq)+OH-(aq)===H2O(l)的反应热(ΔH)的实验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酸碱混合时,量筒中NaOH溶液应缓缓倒入量热计内筒中,不断用环 形玻璃搅拌棒搅拌B.装置中的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损失C.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时,仰视取液,测得的反应热ΔH不变D.改用25 mL 0.50 ml·L-1盐酸跟25 mL 0.55 ml·L-1 NaOH溶液进行测定, ΔH数值不变
    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做好保温工作,B正确;用量筒量取NaOH溶液时,仰视取液,氢氧化钠溶液体积高于所需量的体积,但生成水的量不变,放出的热量不变,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ΔH不变,C正确;反应放出的热量与所用酸和碱的量有关,但生成1 ml水时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大小与参加反应的酸碱用量无关,D正确。
    4.利用如图装置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用醋酸代替HCl做实验,会使测定结果偏大B.加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分三次沿玻璃棒缓慢加入C.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的 损失D.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ΔH的数值比理论值偏低,其原因可能是测量完 硫酸溶液温度的温度计直接用来测NaOH溶液的温度
    醋酸是弱酸,电离吸热,所以用醋酸代替HCl做实验,放出热量减少,但因ΔH为负值,所以会使测定结果偏大,故A正确;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必须一次迅速的倒入,目的是
    减少热量的散失,故B错误;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散失,故C正确;
    温度计测定稀H2SO4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插入NaOH测温度,NaOH的起始温度偏高,测得的热量偏小,中和热的数值偏低,故D正确。
    5.将V1 mL 1.00 ml·L-1 HCl溶液和V2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5 ml·L-1C.该实验中需要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 在水平方向轻轻转动搅拌D.该实验可用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投入盐酸中测定中和反应反 应热
    该实验开始时混合液温度是22 ℃,故A错误;恰好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盐酸的体积是30 mL,由V1+V2=50可知,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20 mL,设恰好反应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n,
    HCl   +      NaOH===NaCl+H2O 1            1 1.00 ml·L-1×0.03 L    n
    则n=1.00 ml·L-1×0.03 L=0.03 ml,所以浓度是 =1.5 ml·L-1,故B正确;该实验中需要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在上下方向轻轻转动搅拌,故C错误;
    该实验不可用相同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投入盐酸中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否则会因NaOH固体溶解放热,使得测定数值偏大,故D错误。
    题组二 盖斯定律的内容与本质6.下列关于盖斯定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管反应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相同B.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C.有些反应的反应热不能直接测得,可通过盖斯定律间接计算得到D.根据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中ΔH直接相加即可得总反应热
    热化学方程式按一定系数比加和时其反应热也按系数比加和,D错误。
    7.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一系列转化,由图判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A.A→F ΔH=-ΔH6B.ΔH1+ΔH2+ΔH3+ΔH4+ΔH5+ΔH6=1C.C→F |ΔH|=|ΔH1+ΔH2+ΔH6|D.|ΔH1+ΔH2+ΔH3|=|ΔH4+ΔH5+ΔH6|
    由盖斯定律可知:A→F ΔH=ΔH1+ΔH2+ΔH3+ΔH4+ΔH5=-ΔH6,即ΔH1+ΔH2+ΔH3+ΔH4+ΔH5+ΔH6=0,故A项正确、B项错误;
    由C→F可以判断,ΔH=ΔH3+ΔH4+ΔH5=-(ΔH1+ΔH2+ΔH6),故C项正确;由A→D知:ΔH=ΔH1+ΔH2+ΔH3=-(ΔH4+ΔH5+ΔH6),故D项正确。
    8.已知煤转化成水煤气及其燃烧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ΔH3可知,该步反应的反应物键 能总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B.ΔH1-ΔH2+ΔH3=0C.ΔH1<ΔH2D.若用C(s)和H2O(l)转化为H2(g)和CO(g),则ΔH2变大
    燃烧为放热反应,ΔH3<0,焓变等于反应物的键能总和减去生成物的
    键能总和,则由ΔH3可知,该步反应的反应物键能总和小于生成物的键能总和,故A正确;由盖斯定律可知,ΔH1=ΔH2+ΔH3,则ΔH1-ΔH2-ΔH3=0,故B错误;ΔH2>0,而ΔH1<0,则ΔH1<ΔH2,故C正确;C与水蒸气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且气态水的能量比液态水的能量高,则用C(s)和H2O(l)转化为H2(g)和CO(g),则ΔH2变大,故D正确。
    题组三 盖斯定律的应用9.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金刚石,s)+O2(g)===CO2(g) ΔH1;C(石墨,s)+O2(g)===CO2(g) ΔH2;C(石墨,s)===C(金刚石,s) ΔH3=1.9 kJ·m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B.ΔH1>ΔH2C.ΔH3=ΔH1-ΔH2D.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要吸收能量,说明石墨的能量低,石墨比金刚石稳定,A错误,D正确;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故石墨燃烧放出的能量比金刚石低,放热反应的ΔH<0,则ΔH1<ΔH2,B错误;将3个热化学方程式依次编为1式、2式、3式,根据盖斯定律,3式=2式-1式,故ΔH3=ΔH2-ΔH1,C错误。
    10.室温下,CuSO4·5H2O(s)===Cu2+(aq)+ (aq)+5H2O(l) ΔH1>0;CuSO4(s)===Cu2+(aq)+ (aq) ΔH2<0。若CuSO4·5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5H2O(s) CuSO4(s)+5H2O(l),热效应为ΔH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ΔH1<ΔH3 B.ΔH2>ΔH3C.ΔH1+ΔH3=ΔH2 D.ΔH1+ΔH2=ΔH3
    已知CuSO4·5H2O(s)===Cu2+(aq)+ (aq)+5H2O(l) ΔH1>0①,CuSO4(s)===Cu2+(aq)+ (aq) ΔH2<0②,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得到CuSO4·5H2O(s)===CuSO4(s)+5H2O(l) ΔH3=ΔH1-ΔH2,因为ΔH1>0,ΔH2<0,故ΔH1<ΔH3,ΔH2<ΔH3,故A正确。
    11.肼(N2H4)是火箭发动机的一种燃料,反应时N2O4为氧化剂,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已知:①N2(g)+2O2(g)===N2O4(g) ΔH=8.7 kJ·ml-1②N2H4(g)+O2(g)===N2(g)+2H2O(g) ΔH=-534 kJ·ml-1
    下列表示N2H4(g)和N2O4(g)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N2H4(g)+N2O4(g)===3N2(g)+4H2O(g) ΔH=-1 076.7 kJ·ml-1B.N2H4(g)+ N2O4(g)=== N2(g)+2H2O(g) ΔH=-542.7 kJ·ml-1C.2N2H4(g)+N2O4(g)===3N2(g)+4H2O(g) ΔH=-542.7 kJ·ml-1D.2N2H4(g)+N2O4(g)===3N2(g)+4H2O(l) ΔH=-1 076.7 kJ·ml-1
    根据盖斯定律,将②×2-①得2N2H4(g)+N2O4(g)===3N2(g)+4H2O(g) ΔH=-1 076.7 kJ·ml-1。
    12.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CO2转变成H2、CO、O2。其过程如下:
    mCeO2 (m-x)CeO2·xCe+xO2(m-x)CeO2·xCe+xH2O+xCO2 mCeO2+xH2+xC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中CeO2没有消耗B.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C.图中ΔH1=ΔH2+ΔH3D.H2(g)+ O2(g)===H2O(g)的反应热大于ΔH3
    通过太阳能实现总反应H2O+CO2===H2+CO+O2可知,CeO2没有消耗,CeO2为催化剂,故A正确;该过程在太阳能作用下将H2O、CO2转变为H2、CO、O2,所以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故B正确;
    由图中转化关系及盖斯定律可知:-ΔH1=ΔH2+ΔH3,故C错误;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放出能量,故H2(g)+ O2(g)===H2O(l)放热更多,焓变更小,故D正确。
    13.已知:2H2O(l)===2H2(g)+O2(g) ΔH=571.0 kJ·ml-1。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热化学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的过程如下:过程Ⅰ:2Fe3O4(s)===6FeO(s)+O2(g) ΔH=313.2 kJ·ml-1过程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程Ⅰ中每消耗232 g Fe3O4转移2 ml电子B.过程Ⅱ的热化学方程式:3FeO(s)+H2O(l)===H2(g)+Fe3O4(s) ΔH=128.9 kJ·ml-1C.过程Ⅰ、Ⅱ中能量转化的形式依次是太阳能→化学能→热能D.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具有成本低、产物易分离等优点
    过程Ⅰ:2Fe3O4(s)===6FeO(s)+O2(g),当有2 ml Fe3O4分解时,生成1 ml氧气,而232 g Fe3O4的物质的量为1 ml,故生成0.5 ml氧气,而氧元素由-2价变为0价,故转移2 ml电子,故A正确;
    已知反应①2H2O(l)===2H2(g)+O2(g) ΔH=571.0 kJ·ml-1和反应②2Fe3O4(s)===6FeO(s)+O2(g) ΔH=313.2 kJ·ml-1,根据盖斯定律,将①× -②× 可得过程Ⅱ的热化学方程式:3FeO(s)+H2O(l)===H2(g)+Fe3O4(s) ΔH=128.9 kJ·ml-1,故B正确;
    过程Ⅰ和过程Ⅱ均为吸热反应,不存在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故C错误;反应3FeO(s)+H2O(l)===H2(g)+Fe3O4(s)的产物中,氢气为气体,而Fe3O4为固体,故铁氧化合物循环制H2的产物易分离,且由于利用太阳能,成本低,故D正确。
    14.固态或气态碘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H2(g)+I2(?) 2HI(g) ΔH1=-9.48 kJ·ml-1②H2(g)+I2(?) 2HI(g) ΔH2=26.48 kJ·ml-1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反应①中的I2为气态,反应②中的I2为固态B.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C.反应①的生成物比反应②的生成物热稳定性更好D.1 ml固态碘升华时将吸收35.96 kJ热量
    已知反应①放出能量,反应②吸收能量,所以反应①中I2的能量高,则反应①中I2为气态,反应②中的I2为固态,故A项正确;反应②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①的反应物总能量低,故B项正确;反应①②的生成物都是气态碘化氢,所以二者热稳定性相同,故C项错误;由盖斯定律知,将②-①得I2(s)===I2(g) ΔH=35.96 kJ·ml-1,故D项正确。
    15.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实验药品:100 mL 0.50 ml·L-1盐酸、50 mL 0.50 ml·L-1NaOH溶液、50 mL 0.50 ml·L-1氨水。已知:弱碱电离时吸热。
    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还缺少_________________,其能否用铜质材料替代?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材料易散热,会使实验
    由简易量热计的构造可知该装置缺少的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金属材料易散热,会使实验误差增大,所以不可以用铜质材料替代。
    (2)装置中隔热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要做好保温工作,隔热层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将浓度为0.50 ml·L-1的酸溶液和0.50 ml·L-1的碱溶液各50 mL混合(溶液密度均为1 g·mL-1),生成的溶液的比热c=4.18 J·g-1·℃-1,测得温度如下:
    ①两组实验结果存在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3·H2O为弱碱,电离时要吸热,
    两组实验一个是强酸和强碱的反应,一个是强酸和弱碱的反应,NH3·H2O为弱碱,电离时要吸热,导致放热较少。
    ②HCl(aq)+NH3·H2O(aq)===NH4Cl(aq)+H2O(l)的ΔH=____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51.8 kJ·ml-1
    50 mL 0.50 ml·L-1盐酸与50 mL 0.50 ml·L-1氨水的总质量为100 mL×1 g·mL-1=100 g,c=4.18 J·g-1·℃-1,则生成0.025 ml水放出的热量为4.18 J·g-1·℃-1×100 g×3.1 ℃=1.295 8 kJ,所以生成1 ml水放出的热量为 kJ≈51.8 kJ,则反应HCl(aq)+NH3·H2O(aq)===NH4Cl(aq)+H2O(l)的ΔH=-51.8 kJ·ml-1。
    ③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重新做甲组实验,测得反应热ΔH偏大,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字母)。A.测完盐酸的温度直接测NaOH溶液温度 B.做该实验时室温较高C.杯盖未盖严 D.NaOH溶液一次性迅速倒入
    测完盐酸的温度直接测NaOH溶液温度时,温度计上残留的酸液未用水冲洗干净,酸碱中和会放热,导致一部分反应物损失,使测得的ΔH偏大,A项可能;
    做该实验时室温较高,不会影响实验结果,B项不可能;杯盖未盖严会导致热量散失,使测得的ΔH偏大,C项可能;
    NaOH溶液一次性迅速倒入可以减少实验误差,减少热量损失,D项不可能。
    16.热力学标准状况(298.15 K、101 kPa)下,由稳定单质发生反应生成1 ml化合物的反应热叫该化合物的生成热(ΔH)。图甲为第ⅥA族元素氢化物a、b、c、d的生成热数据示意图。试完成下列问题。
    (1)①请你归纳非金属元素氢化物的稳定性与氢化物的生成热ΔH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金属元素氢化物越稳定,ΔH越小
    ②硒化氢在上述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Se(g)===Se(s)
    +H2(g) ΔH=-81 kJ·ml-1
    (2)在25 ℃、101 kPa下,已知SiH4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转移1 ml电子放热190.0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iH4(g)+2O2(g)===SiO2(s)+2H2O(l) ΔH=-1 520.0 kJ·ml-1
    SiH4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SiH4+2O2 SiO2+2H2O,由化学方程式可知,1 ml SiH4完全燃烧转移8 ml电子,故热化学方程式为SiH4(g)+2O2(g)===SiO2(s)+2H2O(l) ΔH=-1 520.0 kJ·ml-1。
    (3)根据图乙写出反应CO(g)+2H2(g)===CH3OH(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g)+2H2(g)===CH3OH(g) ΔH=-91 kJ·ml-1
    ΔH=419 kJ·ml-1-510 kJ·ml-1=-91 kJ·ml-1,故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 ΔH=-91 kJ·ml-1。
    (4)由金红石(TiO2)制取单质Ti的步骤为
    已知:Ⅰ.C(s)+O2(g)===CO2(g) ΔH=-393.5 kJ·ml-1Ⅱ.2CO(g)+O2(g)===2CO2(g) ΔH=-566 kJ·ml-1Ⅲ.TiO2(s)+2Cl2(g)===TiCl4(s)+O2(g) ΔH=141 kJ·ml-1①TiO2(s)+2Cl2(g)+2C(s)===TiCl4(s)+2CO(g)的ΔH=_____________。
    -80 kJ·ml-1
    ②反应TiCl4+2Mg 2MgCl2+Ti在Ar气氛中进行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温下Mg、Ti与空气中的O2(或CO2、N2)作用
    根据盖斯定律,由2×Ⅰ-Ⅱ+Ⅲ可得:TiO2(s)+2Cl2(g)+2C(s)===TiCl4(s)+2CO(g) ΔH=-80 kJ·ml-1。
    相关课件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优秀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s石墨,CO2g,COg,解决能源危机的措施,习题探究,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集体备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二盖斯定律,三反应热的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优秀ppt课件: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优秀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根据图像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