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导学案--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导学案--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1页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导学案--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2页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导学案--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学案,共18页。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导学案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学习目标:1.掌握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2.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学科素养: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掌握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2.从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3.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因素。自主梳理知识知识点一 世界市场的形成1.初步形成(1)背景:________以前,世界各地处于相对孤立的发展状态,亚、欧、非等洲之间的直接交往和了解不多。(2)过程①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和________开始大规模殖民掠夺。②17—18世纪,________等欧洲国家纷纷加入殖民地争夺行列,建立海外殖民地。(3)影响:欧洲的商人和殖民者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起________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基本形成(1)原因①必要性:工业革命后,__________取代手工工场,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②可能性:________和________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2)影响:资产阶级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________________之中。3.最终形成(1)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________和掠夺原材料外,还利用________,牢牢地控制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大量的财富。②为了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________,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影响: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________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________形成。答案:1.(1)15世纪 (2)①西班牙 ②荷、英、法 (3)商业2.(1)①大机器工厂 ②蒸汽机车 轮船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3.(1)①输出商品 资本输出 ②投资场所 (2)资本主义 最终知识点二 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1.背景: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扩张,促进了________的发展。2.表现(1)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________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________等商业城市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下降。________、塞维尔、安特卫普、______________、伦敦等城市先后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2)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①近代世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经营方式主要史实商品交易所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________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银行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1694年,____________创立,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银行证券交易所17世纪后,________的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的中心百货公司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________开业;1892年,德国出现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贸易公司为了有效垄断________,英国和荷兰分别成立____________,荷兰和法国分别成立西印度公司。这些贸易公司由国家给予种种特权,在世界各地经营垄断贸易,进行殖民掠夺,对西欧____________发挥了重要作用②近代中国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经营方式主要史实近代银行的建立1865年,英国在香港开办________,并在上海设立分行,随后又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分支行1897年,________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该行先后在北京、天津、汉口、广州、香港、烟台、镇江、汕头、福州和重庆等地设立分行股份制企业出现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________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其中较著名的有1872年开业的____________发行的股票和1876年开始筹办的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证券机构出现为了适应________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大型百货公司的出现1900年,________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先施百货公司。之后,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3)商品品种的增多①原因:________的初步建立。②表现:烟草、咖啡、可可和茶叶等纷纷进入________市场;来自东方的产品——________大量涌入欧洲等地,由供贵族富豪享用的高级奢侈品变为了供普通人消费的大众化商品。新航路开辟后,非洲成为殖民者掳掠黑人奴隶的场所,________也成为贸易商品;18世纪后期,英国开始向中国走私________。(4)国际贸易格局变化①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a.形成:17世纪,英国通过各种手段打击________,并夺取了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逐渐控制了海上贸易;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____________。b.表现:来自美洲、亚洲和非洲等地的原料在英国工厂里被加工成商品,销往________各地。②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新格局:19世纪末________世纪初,美、德等新兴工业国家兴起,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________的新格局。答案:1.商业贸易2.(1)地中海 热那亚 里斯本 阿姆斯特丹 (2)①安特卫普 英格兰银行 伦敦 巴黎 对外贸易 东印度公司 资本原始积累 ②汇丰银行 盛宣怀 官商合办 轮船招商局 股票 香港 (3)①世界市场 ②欧洲 香料 奴隶 鸦片(4)①荷兰 世界贸易中心 世界 ②20 多中心 [概念阐释] 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1)商品输出:指西方列强向殖民地倾销工业品和掠夺原料。这些商品包括鸦片、西方列强本国的机器工厂所生产的产品(从殖民地掠夺生产原料,之后回到本国进行加工,生产出产品,再卖给殖民地的人们)。(2)资本输出:指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为获得高额利润用过剩资本向其他国家投资或贷款,是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按输出资本的类型,分为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如开设银行、建立工厂、开采矿山、修筑铁路等。[易混提醒]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三个部分:资本主义政治体系、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主要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故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只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一部分。 [知识延伸] 世界市场形成有哪些途径?有何特点?(1)途径:殖民扩张、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的流动、资本的流通、殖民掠夺、新式交通工具和通信事业的发展等是促进世界市场形成的重要途径。其中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2)特点①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②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③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④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⑤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 [知识拓展] 如何评价通商银行?在外资银行控制中国金融市场的形势下,通商银行的建立有利于抵制外国资本对中国的经济掠夺,符合中国人民抵御外侮、实现国家富强的愿望;通商银行奠定了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基础(开启了金融业的近代化),其服务于近代工商业,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思考点:见教材第46页·近代商业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1)商品种类增多,出现了很多新的商品,如烟草、咖啡、可可等。(2)贸易范围扩大,美洲和非洲广大地区逐渐加入世界性的贸易活动。(3)贸易中心转移,大西洋沿岸逐渐成为新的商贸中心。(4)国际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出现并得到发展。学思之窗:见教材第46页·表中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提示:从1870年到1913年,英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大幅下降,美国、俄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则有所提高,这表明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重难点研习研习1  世界市场的形成及意义[合作讨论]材料一 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欧洲通过其资本、工业及军事能力而在19世纪末统治了世界经济。——摘编自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探究1]据材料一说一说19世纪末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及根本原因。答案:途径:国际贸易,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材料二 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的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探究2]据材料二说一说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答案:影响: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分工的扩大,相互依赖程度的加强。[巩固练习]1.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格局概况如下:中国的茶叶从陆路经欧洲传到北美,从海路经非洲传到拉美;欧洲的马、牛、橄榄、葡萄等经海路运往北美;美洲的玉米、番茄、花生等经海路传到欧洲、亚洲等地。这反映出(  )A.世界历史从此开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C.世界市场雏形出现D.亚欧非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答案:C解析:A项中“从此开始”说法错误,排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20世纪初,排除B项;D项中“开始出现”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新航路的开辟促使世界逐渐连成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故C项正确。2.19世纪70年代以后,因出口的需要,东北大豆种植面积得以扩展;国际市场对花生的需要,则促使90年代全国花生种植面积增加,清末山东花生种植面积已达300万亩。这反映出(  )A.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B.传统农业仍有抵制能力C.外商逐渐占据中国市场D.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外贸需求扩大的刺激下,一些经济作物在华种植面积增加,这表明中国受世界市场影响扩大,所以选D项;这一时期自然经济出现解体现象,但并没有完全解体,所以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传统农业的信息,所以B项错误;材料旨在强调中国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的原因,外商占据中国市场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故选D项。[史论背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及影响(1)形成过程阶段推动因素主要资本主要途径影响15世纪末至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商业资本殖民扩张和掠夺世界市场开始形成17—18世纪中期殖民掠夺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工业资本商品输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瓜分世界、资本输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影响①总体而言:不公正、不平等。在世界市场中,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占主导地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其经济附庸(宏观视角)。②对资本主义国家:获得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力角度)。③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双重作用,一方面给当地人民带来贫困、屈辱(道德角度);另一方面瓦解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了新的生产方式,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发展(客观作用)。④对世界: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增长,促进了不同类型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全球视野)。研习2  近代商业贸易方式的变化[合作讨论]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商业经营形式和组织的发展很快。当时,海上运输业虽然是一个获利颇丰的行业,但也是风险很大的生意。为了分散海运投资的风险,商人们采取了“入伙”制度。入伙的回报是“分红”,后来演变为股份制度。最初是每一次航行都签订一次契约,确立本次参与者的股份比例,后来代之以由航运公司统一发行股票,市民、贵族、政府官员等都可以购买,成为航运公司的投资人,而且投资人承担的是有限责任,如果企业垮台了,投资者以所投的资本为限,赔完为止。这种负有有限责任的股份制,被认为是16世纪西欧公司制的一大创新。——《厉以宁讲欧洲经济史》[探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航路开辟后近代贸易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答案:变化:股份制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等出现。原因:商业发展,贸易规模扩大;商业风险分担与投资机制日益健全。材料二 银行(开始)于泰西,其大旨在流通一国之货财,以应上下之求给。立法既善于中国之票号、钱庄,而国家任保护,权利无旁挠,故能维持不敝。各国通商以来,华人不知务此,英、法、德、俄、日本之银行乃推行来华,攘我大利……商务枢机所系,现又举办铁路,造端宏大,非急设中国银行,无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盛宣怀[探究2]根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商业贸易方式出现了什么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答案:新变化:近代银行出现。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商业经营方式的传入;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产生,企业融资与经济发展的需要;与列强争夺利权的需要。 [巩固练习]3.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开业。此后,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这些现象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C.商品输出成为殖民扩张的手段D.近代世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答案:D解析: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商业革命,世界商路和商业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尼德兰的安特卫普、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纷纷出现交易所,表明近代世界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D项正确;A项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排除;B项是在18世纪中叶后,排除;当时殖民扩张的主要手段是暴力掠夺,排除C项。4.洋务民用企业筹资活动表轮船招商局总办唐廷枢等向所办企业投入巨资,同时动员家庭成员大量购股各官督商办企业普遍实行“官利”制度,即无论企业盈利与否,每年必须支付给股东一定的股息,利率一般在7%~10%许多企业规定股银可以分期交付,也可以几个人合买一股由表中信息可知,上述做法(  )A.改变了洋务企业资金短缺的局面B.迫使投资者调整投资观念C.有利于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动方向D.使企业商办色彩大大减弱答案:C解析: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洋务民用企业通过自身示范入股、“官利”保护入股者利益、股份可以合买等手段刺激社会资金投资积极性,故选C项;该表体现了用不同手段刺激投资者的积极性,不能反映改变洋务企业资金短缺的问题,排除A项;该表的措施在于刺激民间资金投资洋务民用企业,但是并没有“迫使”投资者改变观念,排除B项;表中刺激民间资本投资的措施,会强化商办色彩,排除D项。 [史论背诵]近代银行与古代中国钱庄、票号的异同(1)相同点:都属于金融机构,都从事汇兑等业务。(2)不同点①钱庄、票号规模小,多是个人、家族开办,少有广泛集资兴办,抗风险能力差;近代银行多是广泛集资兴办的。钱庄、票号业务多限于国内,而银行业务是跨国经营,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②钱庄、票号资金投入生产领域比重较低,与生产环节脱节;近代银行业务范围广,且生产性投资比重较大。③钱庄、票号多是封建式管理,多靠血缘、宗族、主仆关系维系,实行家族式管理,带有浓厚的封建性;近代银行则采用近代商业管理体制,实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依靠合同管理。 [要点记忆]1.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2.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发生了转移,商业经营方式和国际贸易格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3.鸦片战争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与资本的高度集中,出现了垄断组织,不但控制本国贸易,还走出国境,垄断国际贸易。课堂练习一、选择题1.在世界海洋文明上,如果说15、16世纪是西班牙葡萄牙的世纪,18世纪到二战前夕是英国的时代的话,17世纪就其总体而言,可以说是荷兰的世纪。“荷兰的世纪”主要依赖于(  )A.新航路开辟         B.殖民扩张C.商业贸易           D.工业革命答案:C解析:荷兰在17世纪崛起成为海上马车夫,主要是由于它的商业贸易非常发达,故选C项;早期新航路开辟时期,崛起的应该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而不是荷兰,排除A项;殖民扩张是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崛起的共同因素,不是荷兰的主要依赖方式,排除B项;工业革命时期崛起的应该是英国,排除D项。2.图1、图2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的基本状况。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英国(  )A.商品输出的特征显著B.主要进口工业制成品C.资本输出是主要方式D.入超额度呈增长趋势答案:A解析:题干反映的是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状况,其进口贸易以原材料为主,出口贸易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结合所学知识,题干主旨符合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商品输出的特征,故选A项;题干反映的是英国出口的主要是工业制成品,排除B项;资本输出为主要方式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期,排除C项;此时英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排除D项。3.下表是1601—1780年西欧金银出口量统计表(单位:吨),该表表明(  )时间到波罗的海海岸到地中海海岸从荷兰到亚洲从英国到亚洲合计1601—16502 4752 5004252505 6501651—17002 8002 5007751 0507 1251701—17502 8002 5002 2002 4509 9501751—17801 9801 5001 4451 4506 375A.世界市场逐步形成B.世界贸易中心开始转移C.亚洲占据主导地位D.西方殖民扩张遭到抵制答案:A解析:表格内容是西欧到世界其他地方出口的金银越来越多,说明各地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联系越来越密切,由此可知世界市场在逐渐形成,故选A项;表格的内容与B、C、D三项无关。4.20世纪初,清政府以立法的形式将西方的工厂制度、公司制度、股份制度和一系列与之配套的经济制度正式引入中国。清政府这一做法(  )A.体现了中国经济殖民地化B.强化了官僚资本的主导地位C.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解决了近代工业发展的困境答案:C解析:20世纪初,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资本输出,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并引入西方先进制度来保护新式企业的发展,这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正确。5.随着欧洲大陆国家开始工业化,其国内的工业生产替代了进口,英国出口的商品在欧洲大陆的市场份额日益下降。到1913年,英国已经基本失去美国市场,当时美国占英国商品出口市场中的份额仅为5%。这反映出(  )A.英国失去了世界经济大国地位B.工业革命开始向英国以外扩展C.英国失去了欧洲和美洲的市场D.工业革命推动国际贸易格局变迁答案:D解析:题干表明,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大陆国家和美国以自身的工业制造品替代英国商品,使英国在欧洲大陆和美国的市场严重萎缩,体现出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贸易格局的变迁,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554年英国完成了第一个以入股形式进行海外殖民贸易的特许公司“莫斯科公司”。该公司成立当年,即进行航行白海的冒险尝试,要发现新的地区和岛屿,深入俄国内地。最初把整个公司的资本分为240股,每股25金镑,每人投资一部分,由6人分担风险。开始时规定,公司营业只限一次行程,每次远航归来,按股份分配所有的利润。并连股本一起发还。后来随着贸易活动的频繁和规模扩大,就把原来投入的股份全部或一部分留在公司,作下次航行使用。到1604年该公司股东增加到160人,15人董事管理整个业务。继之而起的,有1557年成立的西班牙公司、1579年成立的伊士特兰公司、1581年成立的勒凡特公司、1588年成立的几内亚公司,1600年又组织了东印度公司。这些贸易公司都是以股份制形式组建的,是英国向海外扩张殖民势力的工具。材料二 1872年,洋务派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 此外,洋务派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一批近代工矿、交通企业也相继采用了股份制。据统计,从1877年到1883年,先后有苏、皖、鄂、鲁、热、奉、直、滇、桂等省相继采用的纺织、煤炭、铜、银、金等行业中的19家企业采用公开招股形式,形成了中国股份制企业发展的一个高潮。总体看,晚清时期股份制企业数量并不是很多,且大多数采取“官督商办”的体制。——摘编自朱荫贵《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的特点——以资金运行为中心的考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至17世纪英国股份制公司兴起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中国近代股份制企业起步的特点。答案:(1)背景: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或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和海外贸易兴起;贸易活动频繁、规模扩大。(2)特点:借鉴西方经验;政府主导;以“求富”为目的;官僚地主阶级推动;采用“官督商办”形式;集中在工矿、交通运输业。
     

    相关学案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学案及答案,共10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学案及答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巩固基础,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导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巩固基础,能力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