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精品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精品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二西夏政权的建立,契丹族与党项族,西夏的建立,西夏的发展,辽与北宋的和战,辽宋冲突,澶州之战,澶渊之盟,先战后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契丹族,党项族的崛起和政权的建立。2、知道辽与北宋、西夏与北宋的和战的基本史实,思考北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征。3、分析澶渊之盟对民族和平与发展起到的作用,能够正确评价澶渊之盟。4、通过宋与辽和西夏的和战,认识到各民族在更大范围的交融,有利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北宋时期“贵羊贱猪”成为社会饮食风尚,羊肉地位突出。到神宗时期,宫廷每年食用羊内高达四十三万斤之多。北宋东京市场上以羊肉为原料的菜肴有“旋煎羊”“批切羊头”、“软羊”等数种。 —— 《北宋东京饮食文化研究》
问题思考:北宋吃的羊肉从哪里来?
一、北方强势民族的雄起----契丹族与党项族
1、契丹族的兴起与契丹国(辽)的建立
契丹,居潢水之南,黄龙之北,鲜卑之故地……逐猎往来,居无常处。——《旧唐书》卷199:《北狄传·契丹》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北宋)苏颂
狩猎为生、居无常处(游牧生活)
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紧密
北方汉人避乱,北出长城,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契丹已有农耕、冶铁、纺织等产业,开始建造房屋、城邑。
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916年(10世纪初)
饱读中原诗书的阿保机命人用300多个汉字作拼音字母,创造出了契丹文字。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化,发展农业、商业。
2、党项族的兴起与西夏的建立
原属西羌族的一支,半农耕半游牧生活
唐朝时,党项族集中到甘肃东部、陕西北部一带,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11世纪前期(1038)
①国名: ②建立者:③时间:④定都:
①政治上: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②经济上: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③文化上:创制西夏文字
元昊命大臣野利仁荣创制西夏文字。三年始成,共五千余字,形体方整,笔画繁冗,结构仿汉字,又有其独特之处。
燕云十六州:也叫“幽云十六州”,是五代后唐将领石敬瑭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的总称。地理位置:大致相当于今北京、天津及河北、山西北部一带。
燕指幽州,云指云州。石敬瑭以割地为条件,借助契丹兵力,当上后晋皇帝,将燕云十六州割给契丹。
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北宋朝廷一片恐慌。 宰相寇准力劝皇帝亲征,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盟约内容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
①积极: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着和平局面。
②消极:对北宋而言这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
1.背景: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北宋节节败退,但西夏损失亦很大。
西夏根本没有长期消耗的实力,宋也不想举全力拿下西夏。双方于1044年签订了“庆历和议”,开始了休养生息。
西夏的杀手锏——铁鹞子
①原因:由于立国时间短,人力和物力有限,连年的战争使西夏遭受很大损耗,人民外于困苦之中。
②内容:庆历四年(1044年),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1045年1月,宋朝在沿边设置榷场西夏市易,恢复民间商贩的往来。
③影响: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和约规定:夏取消帝号,宋册封其为夏国主,许自置官属,名义上向宋称臣,奉正朔;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7万两,绢15万匹,茶3万斤;另外,每年还在各种节日赐西夏银22000两,绢23000匹,茶1万斤。1045年北宋设置榷场与西夏进行贸易。双方“ 彼此获利 ,岁收以十万计”。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36正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元昊称帝以后,西夏与北宋关系怎样?
后来西夏为什么与北宋议和?
宋夏和约的内容及影响?
连年的战争使西夏受到很大损失,人民处于困苦之中。
内容: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影响: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北宋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性质就交战双方来说有何不同?
就其正义性而言,当时的辽、西夏政权是以劫掠和扩大势力为目的而发动战争,是非正义的;北宋军民的抗辽、西夏斗争维护了中原和 南方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生产发展,是正义的。
北宋与辽、西夏战争,只是中华民族大家庭内部的兄弟之争,不是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
拓展延伸:民族交往新格局
你怎样看待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局面?
虽然这一时期政权并立,它们之间也发生了不少战争,但和平是主流。它们之间的战与和都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这些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共同推动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使双方边境相对稳定; 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 使双方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 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国家统一
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往有哪些方式?
昭君出塞,文成、金城入吐蕃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民族南迁
秦汉时北击匈奴、唐朝反击突厥
宋夏关系:休战事 定君臣
1.好多诗词当中都可以找到历史的影子。有一首描绘契丹人生活的诗这样写道:“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知识有( )①契丹族是一个游牧民族②契丹人居住在营帐里③契丹人过的是定居生活④契丹人靠打猎为生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
2.“源自羌族居陕甘,仿效唐宋立官制,鼓励垦荒搞生产,创制文字启民智。”以上描绘的是哪个民族( )A.蒙古族 B.藏族 C.契丹族 D.党项族3.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 )
4.宋辽并立期间,杨业率领杨家将保家卫国的事迹被广为传颂,在辽国古北口有纪念杨业的“杨无敌庙”,宋朝民间将杨家将故事演绎得更加丰富。据此可知当时 ( )A.民族之间战争异常惨烈B.理学成为宋辽的官方哲学C.杨家将逐渐被民间神化D.忠烈节义受宋辽民间推崇5.北宋曾把与契丹政权边境交界地区的一些地方改名,如“威虏”改为“广信”、“静戎”改为“安肃”、“破虏”改为“永静”等。这种现象约出现于 ( )A.澶渊之盟前 B.澶渊之盟后C.宋夏和议前 D.宋夏和议后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优秀课件ppt,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并立交融,辽与北宋的和战,相关史事,澶渊之盟,辽宋为兄弟之国,多角度评价澶渊之盟,西夏与北宋的关系,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优秀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部分,契丹与党项族,第二部分,辽与北宋的和战,第三部分,西夏与北宋的关系,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授课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契丹族与辽的建立,世纪初,耶律阿保机,契丹族,上京临潢府,赵匡胤,开封东京,世纪前期,党项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