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卷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物质构成、化学实验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卷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物质构成、化学实验,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卷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物质构成、化学实验 一、单选题1.(2022·吉林·统考中考真题)王安石在《梅花》中写道:“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到‘暗香’”说明了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由原子构成2.(2022·吉林·统考中考真题)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离子都是带有电荷的粒子,则带有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D.燃烧都发光、放热,则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3.(2021·吉林·统考中考真题)甲醛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分子种类不变 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 D.生成物是CO2和H2O,减少污染4.(2020·吉林·统考中考真题)在原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电子层数B.质子数C.中子数D.核外电子数5.(2020·吉林·统考中考真题)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它们都属于A.混合物B.纯净物C.单质D.化合物6.(2020·吉林·统考中考真题)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汽油挥发——分子可分B.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C.冰雪融化——分子很小D.氧气液化——分子体积变小7.(2019·吉林·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分子、原子说法错误的是A.很小 B.不断运动 C.有间隔 D.不可分8.(2022·吉林·统考中考真题)从不同角度认识下图中的反应,其中错误的是A.宏观现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B.微观解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C.符号描述:D.实践应用:工业上可用于制取盐酸9.(2022·吉林·统考中考真题)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中,墩墩同学的操作中错误的是A. B.C. D.10.(2021·吉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量取液体 B.验满气体C.滴加液体 D.测溶液pH11.(2020·吉林·统考中考真题)若利用碱的性质进行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分别加入少量Mg(OH)2固体,根据是否溶解,可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B.分别加入适量水溶解,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可鉴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C.分别加入Ba(OH)2溶液,根据是否产生沉淀,可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D.分别加入熟石灰粉末研磨,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12.(2020·吉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连接仪器 B.铁丝燃烧C.液体加热 D.点燃酒精灯13.(2019·吉林·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 B.塞紧胶塞C.倾倒液体 D.过滤14.(2019·吉林·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Ba(OH)2溶液除去NaNO3溶液中的CuSO4B.用Na2CO3溶液鉴别NaOH溶液和CaCl2溶液C.用稀H2SO4、Fe2O3,和NaOH溶液制各Fe(OH)3D.用酚酞溶液检验CaO中是否含有Ca(OH)215.(2018·吉林·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 B.熄灭酒精灯 C.量取液体 D.移走蒸发皿16.(2022·吉林·统考中考真题)“吉林终有吉临时 长春定复往常春”,表达了吉林人民抗击新冠疫情的必胜信念。下列防疫措施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测体温 B.戴口罩 C.常通风 D.勤消毒
参考答案:1.A【详解】“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闻到‘暗香’”是花香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故选A。2.B【详解】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B符合题意;C、离子都是带有电荷的粒子,但是带有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带负电荷,故C不符合题意;D、燃烧都发光、放热,但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电灯通电发光、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3.A【分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醛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详解】A、由图及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不符合题意;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D、甲醛有毒,会污染环境,甲醛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可以减少污染,不符合题意。故选A。4.B【详解】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在原子中,能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故选B。5.A【详解】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选A。6.B【详解】A、汽油挥发,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从而导致汽油挥发出去,不符合题意;B、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从而花香四溢,符合题意;C、冰雪融化,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冰融化成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不符合题意;D、氧气液化,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不符合题意。故选B。7.D【详解】分子和原子都很小,都在不断运动,都有间隔,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再分。故选D。8.C【详解】A、由图知,从宏观的角度说,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宏观现象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知,反应前,氢气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氯气分子由氯原子构成,反应后氯化氢分子由氢原子和氯原子构成,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由图知,该反应是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C符合题意;D、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该反应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取盐酸,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A【详解】A、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瓶塞要倒放,应用药匙取用,不能用手接触药品,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氯化钠需要放在称量纸上称量,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配制氯化钠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中进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进行溶解操作时,在烧杯中进行,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10.B【详解】A、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和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因此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故B符合题意;C、胶头滴管不能接触试管内壁,故C不符合题意;D、测定pH时,不能将pH试纸伸入到溶液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11.C【详解】A、氢氧化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氢氧化镁与碳酸钠不反应,可以根据是否溶解,鉴别稀盐酸和Na2CO3溶液,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可以根据温度是否明显升高,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氯化钠固体,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钡能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钡,氢氧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氢氧化钠,均有白色沉淀产生,无法根据是否产生沉淀,鉴别MgCl2溶液和Na2SO4溶液,符合题意;D、熟石灰能与硫酸铵反应生成氨气,熟石灰与硫酸钾不反应,故根据是否产生氨味,可鉴别(NH4)2SO4固体和K2SO4固体,不符合题意。故选C。12.D【详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集气瓶底预先铺上一层细沙或放少量的水,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液体取用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三分之一处,试管要与桌面呈45°角,要先预热再固定加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D。13.A【详解】A、导管连接胶皮管时,先把导管一端湿润,然后稍用力转动使之插入胶皮管内,图中所示装置正确。B、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4.D【详解】A、氢氧化钡不能和硝酸钠反应,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过滤得到硝酸钠溶液,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B、碳酸钠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C、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硫酸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滴加酚酞试液时,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因此不能用酚酞试液检验CaO中是否含有Ca(OH)2,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5.A【详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正确;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错误;D、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错误。故选A。点睛:量筒使用注意事项有:1.不能加热和量取热的液体,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在量筒里稀释溶液;2.量液时,可将量筒倾斜,用倾倒的方法把所量液体倒入,边倒边看液面与刻度线,当液面接近所需刻度线时,应将量筒放平,换用胶头滴管向里滴加,边滴边看,直到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与所需刻度线保持水平为止;3.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16.D【详解】A、测量体温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戴口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通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消毒的过程中能将细菌杀死,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内蒙古呼伦贝尔三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物质的构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宁夏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物质的构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五年(2018-2022)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层汇编-02物质的构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